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246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46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爱卿,统一北胡之地是大明长期战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施,目前采取的策略有两条,一是朝廷给予优惠政策和提供保护以吸纳更多部落归顺朝廷;二是通过强悍的武力震慑试图挑战朝廷的部落。朕意欲出兵救援塔塔尔部,就是出于此点考虑,至于说是否会引发大明与北胡诸部的全面战争,这个可能性暂时很小,大明没有做好准备,北胡诸部同样没有做好准备。”

    韩非望了沉思不语的内阁大臣一眼,又道:“塔塔尔部不同于其他各部,不仅是因为该部一向忠于朝廷,更主要的,该部是朕早先布下的统一北胡的棋子,是整个北胡战略的重要一环,此次塔塔尔部危机正好可以作为大明实行北胡战略的起点!”

    内阁大臣闻言都是一震,疑惑的相互看了一眼,由杜云代表众人问道:“陛下对塔塔尔部做了怎样的部署?”

    韩非淡淡说道:“顺义王赵敏是朕的妃子,赵敏之子是朕的儿子,经过这几年的清理,塔塔尔部内掌权的头人都是心向朝廷的人!”

    这个消息是个重磅炸弹,内阁大臣都醒悟到韩非在当初出使北胡之地就布下这个棋子,这是何等周密的布置。

    杜云奏道:“陛下,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是大明皇妃,塔塔尔部等于就是大明领地,大明出兵保护皇妃理由充足,北胡其余各部没有理由反对,老臣赞成出兵!”

    “臣等也赞成出兵救援皇妃!”其余大臣也相继表态。

    韩非颔首道:“朝廷出兵不仅是救援塔塔尔部,而且要通过征剿乃蛮诸部联军,展现大明的强悍军力,以震慑其余各部!此战过后,大明军队不再回撤了,就驻扎在当地!”

    “陛下,大漠路途遥远,军需供应困难,若想保证大军供给,这耗费太大了!”

    “初期确实耗费不小,后面就降低了,而且对于大明国家战略来说,这点耗费是值得的!”韩非平静地说道:“大军驻扎当地不仅是象征大明对当地的主权,同时要保护派遣过去的劳工筑城,大明有水泥这个神器,修筑一座雄城耗费不了多少时间,等城池修筑好了,再以城池为依托,修路连通汉地,如此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陛下圣明!”杜云激动地说道:“有了城池的保障,大明攻守兼备,就能稳固对当地的统治了!”

    “杜国丈说得不错,有了城池,再移民充实,内地商贾也会蜂拥而至,北地和汉地就没有什么不同了。同样的道理,在大明军队控制的地方,再择地修筑城池关隘,连城一片,逐步推进,时机成熟了就设置县府,派遣官员治理,对当地牧民进行汉化,若干年后,北患自然消除!”

    “陛下圣明!陛下此举不仅解决了历朝历代的北患,也为大明开疆拓土万里,功在千秋!”内阁大臣兴奋的拜伏恭贺。

    韩非淡然道:“此举若能成功,不仅仅是朕的功业,也是诸位爱卿的功业,朕与诸位爱卿一起为此奋斗吧!诸位爱卿回去后,立即筹划此事,为了达到一战立威的效果,此次出兵援救塔塔尔部就以神机营为主力!”

    “遵旨!”

    这时,殿外侍卫忽然进来禀报:“启禀陛下,岭南行省大明海军八百里急递!”

    “快宣!”海军收复流求之战的战报总算传来,韩非心里也有些激动。

    一名海军信使进殿禀报:“启禀陛下,大明海军已经攻占流求岛,歼灭了岛上海盗和倭寇势力五万余人,阵斩海盗头目红胡子,俘虏了倭寇头目平原一郎!”

    “好,海军收复流求,不负朕望!”韩非又对内阁大臣道:“诸位爱卿,流求岛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必须尽快筑城设置县府稳固统治!传旨,设置流求宣抚司,从各部抽调官员充实流求宣抚司,任命海军军师蓝羽为流求宣抚司宣抚使,主掌筑城设置县府事宜!”

    流求的收复,顺利打开了海洋战略的局面,韩非对北胡战略的开启更加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章 一战定乾坤

    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获悉乃蛮部联合周边诸部,意欲攻击塔塔尔部,非常捉鸡。塔塔尔部的实力这些年确实大幅提升,但更多的是反映在财富上面,对部落人数、可战兵勇提升不是很多。尽管因为从大明朝廷获得了优良装备,部落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能够打败乃蛮部,若想打败乃蛮部和周边诸部联军,还是力不从心。

    赵敏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获悉不利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大明皇帝韩非发了一封告急信,同时也动员整个部落力量,积极备战。如今塔塔尔部的美好生活,谁也不愿放弃,得知诸部联军意图对塔塔尔部不利,整个部落都是同仇敌忾,积极响应赵敏的号召,集结起来准备抗击侵略。

    草原上一向信奉强人政治,弱肉强食是很寻常的事,塔塔尔部族人这些年依靠着大明朝廷的恩惠,生活越来越富裕,对周边部落越发有优越性。如今一向被塔塔尔部族人瞧不起的周边部落,竟然联合起来攻击塔塔尔部,在塔塔尔部族人眼里分明就是因为妒忌,是无法容忍的恶劣行为。

    告急信已经发往大明京城数天了,赵敏也知道大明朝廷作出决定,并出兵救援,不是简单的事,肯定要耗费一段时间,赵敏一方面集结兵马备战,一方面下令族人向长城附近迁移,尽量靠近大明,这样援兵就能及时赶到。

    塔塔尔部的异常举动,传到乃蛮部和周边诸部,他们意识到赵敏已经获悉了他们的计划,也加快了兵马集结。他们商议的时候也提到,鉴于塔塔尔部与大明朝廷的良好关系,大明朝廷是否会出兵干预,不过他们商议下来的结论,认为大明朝廷实质性干预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大明立国不久,国内还不稳固,应该不会贸然出兵境外,而且大明的前身大华,一向奉行不干预北胡内政的政策,大明与大华一脉相承,也应遵守此项政策。

    更主要的,塔塔尔部非常富有,在周边部落眼里,绝对是大肥肉,早就虎视眈眈了,此时有了借口,哪有轻易放弃的道理?

    乃蛮部和周边部落联军集结得非常快,共计三十万兵马迅速压向塔塔尔部,塔塔尔部可战之兵只有二十万,人数上处于劣势,还要保护老弱妇幼的族人以及牲畜,不备联军掠杀,形势越发严峻。赵敏只得命令军队且战且退,逐步向大明边境靠拢,等待大明援兵到来,幸好塔塔尔部武器装备比较精良,在战斗初期还能基本维持相持不下的局面。

    时间拖延了将近半个月,塔塔尔部军队和诸部联军大小战斗了数十场,战况非常惨烈,双方都耗损了数万兵员。庆幸的是,塔塔尔部终于退到了大明边境不远。

    今天又是一场恶战后,塔塔尔部各小部落头人聚集在顺义王赵敏身边,有人忧虑地说道:“大王,大明朝廷的援兵怎么还没有消息,大明皇上到底会不会派遣援兵?我部军队折损了将近八万了,联军虽然也没讨到便宜,但联军集结的并不是全部兵马,若是他们再集结后备兵马,我部就有灭顶之灾呀!”

    大明朝廷至今一点消息都没有,赵敏何尝不是忧心忡忡,但她心里始终有个信念,相信韩非一定会派人来救她和族人的。她望着远处渐渐退却的诸部联军,面色坚定地说道:“诸位头人,大明皇上一定会派人来救塔塔尔部的,毕竟朝廷调遣兵马不像草原上那么简单,援兵还未到达也很正常!”

    “可是……朝廷若是有援兵过来,怎么没有信使过来联络?”

    “这些天,我们一直在打仗迁移,朝廷的信使要找到我们也不容易,总之一定要对朝廷有信心!”赵敏见头人们还是犹疑不定,犹豫一下,说道:“时到今日,本王也不瞒你们了,大明皇上是本王的夫君,怎么可能不来救本王和本王的族人?”

    “啊,大王是大明皇上的妃子?”

    “那是自然!”赵敏望着大明的方向,说道:“若非本王是大明皇上的女人,塔塔尔部怎么可能会得到朝廷如此的照顾,朝廷还派遣那么多的医生为族人治病?”

    “原来如此,卑职一直疑惑大明朝廷为何如此偏爱塔塔尔部,都是因为大明皇上爱惜大王,继而让塔塔尔部族人得到恩惠,这也是大王对族人的大恩典呀!”

    这时一名塔塔尔部军士引领着汉人太监走到赵敏面前,众人知道大明的信使终于来了,顿时兴奋不已。

    那名太监向赵敏叩拜,双手高举一封书信,道:“启禀顺义王,圣上命奴才呈送一封亲笔信!”

    赵敏接过书信,拆开翻阅后,大喜过望,急忙召集主要将官进入王帐议事。

    赵敏指着地图上一个地点,说道:“诸位头人,皇上已经派遣了十万精锐的神机营出关,赶到此地埋伏,皇上命本部将诸部联军引入埋伏圈,一举歼灭联军!为死难将士复仇的机会到了,所有人按本王命令出击,配合朝廷军队歼灭诸部联军!”

    “遵命!”

    朝廷援军已经到达的消息令塔塔尔部族人非常振奋,将士们摩肩擦踵,斗志昂扬。赵敏按照韩非的部署,出动兵马袭扰诸部联军,吸引着诸部联军进入朝廷兵马的埋伏圈。

    朝廷神机营一见诸部联军进入埋伏圈,立即封锁了联军退路,四面合围,先是几轮火炮轰炸摧毁了联军斗志,随即火枪营出击,诸部联军溃不成军,最后朝廷骑兵营与塔塔尔部骑兵一同出击剿杀。

    一场大战,诸部联军二十余万军队被全歼,朝廷军队在塔塔尔部军队引领下,继续征剿乃蛮部以及周边部落。历时十余天,乃蛮部和周边部落一败再败,可战之兵被剿杀殆尽,宣布向大明朝廷投降。

    战报传到京城,朝野共庆,韩非顺势启动拟定的北胡战略,命内阁和各部筹备在所占之地筑城设置县府。

    (本章完)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十年纪事

    大明朝廷果断出兵救援塔塔尔部,征服了围攻塔塔尔部的乃蛮部和周边诸部,引起了北胡部分部落的抗议,朝廷随后宣告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是大明皇上的妃子,顿时平息部分议论。当然,最主要的,是朝廷军队强悍的战力,使北胡各部落胆寒了,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引来朝廷军队的征伐。

    而且,如今汉地不是大华了,而是立国不久的大明,大明到底对北胡采取何种政策,各部落也在观望之中。不过,从此次朝廷出兵救援塔塔尔部的举动来看,大明朝的北胡政策明显不同于大华朝。

    随后,大明日报刊载了朝廷权威人士的评论文章,言明北胡各部凡是归顺大明朝廷的,都能享受到大明国民待遇,危急时刻能够得到大明的保护。这一点虽然不是大明朝廷正式文告,但大明军队展现出来的强悍武力,以及果断救援塔塔尔部的举动,似乎证明这一观点的权威性。

    大明军队解决了塔塔尔部危急后,并未撤回境内,而是就地安营扎寨了,摆明了不走的架势。随后,大明朝廷调集了十余万劳役工匠,进入大漠择地修筑城池道路。

    北胡部落意识到大明这是要永久占领北地的架势,特别是临近塔塔尔部的部落,更是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于是,他们派出游击骑兵侵扰大明朝廷筑城事宜,遭到朝廷军队数次毁灭性打击后,才逐渐消停。

    大明拥有水泥这一神器,修筑城池的速度惊人,第一座雄城修筑成功,也预示着大明朝廷成功在北地站住了脚跟,随后按照预定计划逐步向周边扩展。当然,大明在北地扩充版图的过程,与大明军队的血腥征服分不开的,有了城池做依靠,扩张的道路尽管不平坦,却也没有停滞下来。

    同时,在东南沿海,大明成功收复流求后,也采取了筑城移民设置县府的策略,巩固大明对流求的统治。流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海商们的最佳中转站,在朝廷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下,迅速发展了起来。

    大明海军正式划分为四大舰队,分别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黄海舰队以及北海舰队,四大舰队清剿了辖区内小股海贼,逐渐掌控大明周边海域。按照韩非的指示,海军提督杜亮亲自督导海军训练远洋作战能力,为大明海军进一步拓展海洋空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南北两场战争结束,大明进入了休养建设期,除了北地与北胡部落有零星冲突,整体上都在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对北边新纳入版图的地区,朝廷实行多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扩大商贸,不遗余力提高辖区内牧民生活水平,吸引更多部落向朝廷归顺。

    时间一晃,到了大明立国第二年春,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