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245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45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有理!”平原一郎沉吟片刻,凝重地说道:“先打退他们,解决目前危急,再与他们谈判,我们保证不在大明沿海打劫商船,也不侵犯大明的商船,或者想办法撤退到吕宋岛吧!”

    “也只有如此了,想不到大明海军如此强悍,恐怕我等必须另谋出路了!”

    大明海军抵达流求岛约五里左近,忽然一条打着白旗的海贼船靠近过来,对方不停打着旗语,声明是来送信的。

    杜亮派出两条护卫舰控制海贼船只,将信使送上旗舰。

    “尊敬的大明海军统帅,小的受大当家指派,向您呈送文书,大当家的对此前的冒犯深刻道歉,希望能与大帅谈判解决矛盾,以免双方人员伤亡!”

    杜亮接过侍卫转呈的海贼文书,略看一眼,交给了身旁的蓝羽,对海贼信使喝道:“没有什么好谈的,你回去告诉你们大当家的,限你们一个时辰之内无条件投降,可免一死,否则就等着开战吧!”

    “这……”

    “没有什么这那的,立即滚回去报信,不然就杀了你!”

    “是是是……”海贼信使连滚带爬逃出船舱,回去报信。

    红胡子接到信使的回报,气得哇哇叫,他在岛上逍遥惯了,怎么可能接受无条件投降?他见谈判无望,立即喝令死守港口。

    杜亮率领大明海军,逼近海贼兴建的港口约一里开外,命令先锋舰船侧向码头一字排开,进行战斗阵型,准备好火炮,待命发射。

    “禀报提督,最后通牒时间已到,海贼没有投降迹象!”

    “本帅仁至义尽了,既然他们找死,就成全他们吧!”杜亮望着港口,冷喝道:“传令火炮发射,摧毁岸上所有防御工事!传命登陆部队做好登陆准备!”

    杜亮一声令下,准备就绪的舰船一齐开火,条条火龙冲向港口防御工事,爆炸声此起彼伏,港口上的海贼顿时成了无头苍蝇,四处乱窜,鬼哭狼嚎。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抵挡都是徒劳的。港口岸防工事在火炮轰炸下,全线崩溃,大明海军舰船逐步向港口靠拢,火炮的轰炸点也层层推进,海贼只恨爹娘少生一条腿,玩命的逃离港口。

    先锋舰船抵近港口约数丈时,舰队中间让开一条通道,装载着登陆兵力的舰船穿过通道,直抵港口,船上军士迅速登陆组成滩头阵地。港口的海贼防御兵力全部溃退,海军登陆兵力,几乎没有任何抵挡。

    三万登陆部队登陆成功,杜亮和蓝羽也登上流求岛,这时侦察兵报告,“海贼已经龟缩进城堡,部分海贼逃向了流求南部!”

    登陆部队只有新式火枪等轻武器,想要攻占城堡难度很大,杜亮和蓝羽商议后,便命令从舰船上拆卸部分火炮,随后全军压向海贼城堡。

    杜亮看到海贼用青石修筑的城堡,很是皱眉,这种青石非常坚固,也不知火炮是否能够摧毁,但到了这一步了,不管花费多大代价,也要攻破城堡歼灭海贼。他与蓝羽合计了一下,先派人向城堡传送了一道劝降的文书。

    红胡子和平原一郎此时都胆寒了,他们做梦也未想到大明海军竟然强悍到如此地步,那些自以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大明海军的炮火下,简直如同纸糊的。他们逃回了城堡,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城堡能够抵挡大明海军的攻击了。

    这时,一名海贼又送来了大明海军劝降的文书。向朝廷投降?红胡子混迹大海一生,从未有此想法。最后关头逼出了红胡子的魔性,发誓与大明海军死战到底。

    劝降无效,杜亮立即命令火炮营攻击海贼城堡城头防御工事,城上的建筑迅速被摧毁,但炮弹对城墙的损毁能力不大。杜亮一发狠,调集更多的火炮,集中炮击一个部位,半个时辰后,城墙终于坍塌了。

    杜亮一挥令旗,高喊:“杀进城堡,全歼海贼!”

    韩非对大明海军收复流求一战非常关注,今天是预定的开战之日,但毕竟路途遥远,又相隔海峡,消息一时也难以传到京城,只得耐下心来等候。这时殿外侍卫匆匆进殿,禀报:“启禀陛下,大同府转来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紧急求助信!”

    “赵敏求助信?”

    赵敏也算是韩非的女人,他对她也很关心,朝廷对北胡的优惠政策,大多都向塔塔尔部倾斜。韩非看了赵敏的求援信,沉思一会,吩咐道:“宣内阁大臣来御书房议事!”

    (本章完)


………………………………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口铁锅引发的战争

    北胡各部落势力总体上这几年都是维持现状,不过,例外的是塔塔尔部。自从赵敏接掌塔塔尔部首领,并获得当时的大华朝廷册封为顺义王,塔塔尔部就迎来了高速发展,当然这也分为几个时期。

    赵敏是韩非的女人,并为韩非生下了一个儿子,韩非为此特地派遣了两名精通医术的女卫,以及数名高级护卫保护赵敏母子。不过,赵敏和韩非的关系牵扯太过复杂,除了少数人知道,并未对外公布,就是塔塔尔部部落内部,大多数人也只知道首领有特殊人脉,并未想到这一点。

    当然,主要是当初韩非身为大华臣子,而且没有多大权势,公布这种关系有害无益。但韩非对塔塔尔部的助益是实实在在的,韩家发挥商界领袖的作用,与塔塔尔部通商,使塔塔尔部内各小部落获得了巨大利益,迅速巩固了赵敏的地位,也使塔塔尔部整体实力得到了加强。

    韩非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更使朝廷对北胡的优惠政策向塔塔尔部倾斜,塔塔尔部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韩非改朝换代,立国大明,作为大明开过皇帝韩非的女人,赵敏毫无疑问,第一时间宣布效忠大明,并把自己的儿子作为质子的名义送到大明京城。当然,实际上是韩非派人把儿子接回京城培养。

    有了韩非这个大靠山,塔塔尔部的飞速发展就不意外了,带来的是巨大的财富。经过几年的积累,如今的塔塔尔部,不说掌权的头人,就连普通的牧民,相对于周边部落牧民来说,也是大富翁。塔塔尔部的崛起,周边一些小部落纷纷投效,实力更加膨胀,因此也引起一些部落的羡慕嫉妒恨,尤其是以前与塔塔尔部实力相当的部落,但大家都知道塔塔尔部背后站着大明朝廷,也没人敢轻易招惹塔塔尔部。

    北胡部落日用品严重依赖汉地供应,因而,每次大明朝廷举办的茶马交易期间都相当于北胡部落的节日,各个部落组团蜂拥而至。由于年初的大雪封山,路况不好,今年第一次茶马交易推迟了一个多月才举办,依然吸引了众多的来交易的各部落牧民。

    今天交易市场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两伙人为了争抢一口铁锅,争执起来了。铁锅对于北胡部落来说,既是必需品又是高档品,北地根本没有制造能力,完全依赖汉地供应。

    这口铁锅原本是乃蛮部族人看中了,不过对交易价格还未谈拢,这时塔塔尔部族人却横插一杠,仗着自己财大气粗,硬要抢购这口铁锅。乃蛮部以前与塔塔尔部实力相当,对塔塔尔部的崛起本就妒恨在心,此时见塔塔尔部族人又仗势欺人,如何肯罢休,当即争执起来。

    双方的争执惊动了市场管理的差役,差役把双方带到了管理处,交主官处置。这主官在京城人脉的,知道当今皇上偏向塔塔尔部,毫无疑问把铁锅判给了塔塔尔部族人。

    乃蛮部族人气愤填膺,不敢在交易市场闹事,把仇恨都记在了塔塔尔部族人身上,先行离开市场,纠集一伙人,在路途上截杀了塔塔尔部族人。可惜截杀不彻底,一名塔塔尔部族人带伤逃回了部落,报告了本部落的头人。

    塔塔尔部如今实力高涨,族人都养成了高人一等的习性,哪里把乃蛮部族人放在眼里,见乃蛮部族人竟敢截杀本部族人,小部落头人也不上报,直接率领族人杀向了乃蛮部报仇,把截杀塔塔尔部族人的乃蛮部小部落灭掉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自然瞒不住了,也就惊动了双方的王庭。原本双方两个小部落的争斗,还有通过谈判解决的可能,但是,塔塔尔部小部落灭掉乃蛮部小部落的时候,无巧不巧误杀了一名在该小部落游玩的乃蛮部首领的小儿子。

    乃蛮部首领率兵要为儿子报仇,塔塔尔部首领赵敏自然不会示弱,不说要保护族人,就以她身为大明皇上的女人,也不能丢了大明皇上的脸面。双方一场大战,塔塔尔部凭借强悍的实力,完胜乃蛮部。

    乃蛮部损失惨重,对此接过很不甘心,但也知道凭自己一个部落根本干不过塔塔尔部,于是,积极活动,意图和其他部落组成联盟。塔塔尔部短短数年便异军突起,成为方圆数百里内最富裕的部落,早就引起了其他部落的嫉恨,乃蛮部提出灭掉塔塔尔部平分利益的主张,立即获得了其他部落的积极回应,组成了一个反塔塔尔部联盟。

    当然,也有部落试图交好塔塔尔部,把乃蛮部串联各部落的消息,出卖给了塔塔尔部首领赵敏。塔塔尔部又战胜乃蛮部的实力,但却没有战胜部落联军的把握,于是,亲自写了一封求援信,派人送到大同府转呈大明皇上韩非。

    韩非看完书信,明白了塔塔尔部的局势,赵敏是自己的女人,如今有难自然要救,但他身为一国之君,却要考虑出兵北胡的得失,对大明北胡战略的影响。

    北边游牧民族,历朝历代都是汉家王朝的心腹之患,如何根治,一直以来都是韩非思考的问题。如今是否是解决北胡的问题的时机,韩非心里也没有确切的把握。塔塔尔部是大明树立的榜样,自然要保护起来,不然还有何人甘愿投效大明?

    韩非定下了出兵救援塔塔尔部的基调,剩下的就是考虑是否趁机在北胡扎下根,逐步把北胡之地纳入大明版图。当然,要想把北胡之地纳入大明版图,不是简单的军事占领,要收拢民心,才能长治久安。

    “宣内阁大臣御书房议事!”

    内阁大臣接到太监传达的旨意,连忙赶到御书房,“参见陛下!”

    “哦,诸位爱卿平身!”

    韩非正在查看一张地图,闻声招呼大臣起来,道:“今天召诸位爱卿过来,议议大明的北胡战略,在此之前,告诉诸位一个消息,塔塔尔部遭到周边各部联合攻击,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向朕呈送了求救信!”

    (本章完)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胡战略

    韩非将塔塔尔部首领顺义王赵敏的求援信,传示诸位内阁大臣,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如今乃蛮部和其他部落联军之势已经成形,就算大明朝廷出面调和,恐怕也不容易令他们罢兵了,要救援塔塔尔部,只有出兵北胡一途。不过,一旦大明出兵干预了北胡部落内部斗争,也就意味着长久以来不干涉的北胡内政的朝廷政策要改变了,这势必会引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弹。

    内阁大臣对此也是难以决断,御书房内静寂了一会儿,内阁首辅杜云奏道:“陛下,塔塔尔部自归顺朝廷以来,一向忠诚,此次有难,朝廷理应出手相助,不过,我朝秉持的北胡政策是不干预北胡内部事务,若是出兵干预,恐怕会激起北胡其他部落的反弹。”

    稍停顿一会,杜云接着说道:“陛下,从顺义王求援信中可见,此次争端固然是因为乃蛮部先截杀塔塔尔部的族人造成的,但真正的起因却是理亏在塔塔尔部一方,故而老臣建议,朝廷派遣一使臣出面调解,令塔塔尔部出让一些利益,反正有朝廷的支持,塔塔尔部很快就会恢复元气!”

    杜云的话声一落,其他大臣也相继表示赞成。

    韩非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道:“不干预北胡内部事务,那是前朝定下的政策,不是大明的政策,大明最终目标是将整个北胡地区纳入大明版图,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彻底解决历朝历代北胡之患!塔塔尔部的利益等同于大明的利益,不管对错如何,决没有出让塔塔尔部利益的可能性!”

    内阁大臣听了韩非的一番话,又是兴奋又是忧虑,兴奋的是若能彻底解决北胡之患,那将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功绩,忧虑的是此事真的能够实现吗?

    “陛下有此雄心壮志,是大明百姓之福,臣等都愿意为此奋斗,但大明立国不久,国力并不充实,此时并不是解决北胡的最佳时机呀,若是此时出兵干预塔塔尔部和乃蛮部之争,激起北胡诸部联合反对朝廷就麻烦了,毕竟朝廷还未做好与北胡全面开战的准备!”

    “诸位爱卿,统一北胡之地是大明长期战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施,目前采取的策略有两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