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221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221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平定叛军后,本座想办法满足你的愿望!”

    韩非先行回到御书房,召见三品以上官员进殿做出兵平叛的最后动员。

    这时,门外值守的太监高喊:“东宫太后驾到!”

    紧接着,黄叶引领着东宫太后,在大臣们满面狐疑中走进御书房。

    “微臣拜见东宫太后!”

    “免了!”东宫太后扫了一眼跪在前面的韩非,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继而又道:“哀家身体不适,无心朝政事务,上次已经让忠国公转述了此意,但近来有人对此议论纷纷,哀家特来重申一下,今后朝政事务由忠国公决断,任何人不得胡乱猜疑!”

    韩非动用东宫太后这颗棋子,无非是反驳叛军的檄文,随后民申报刊发了东宫太后最后的消息,以及当着一众大臣所说的话,批驳了番王叛军的无端猜疑。同时,他以朝廷名义发布了征讨叛军的檄文,宣布剥夺反叛番王的王爵,并将七位参与叛乱的番王定为叛逆,号召天下共杀之。

    讨贼檄文发布的第二天,韩非被西宫太后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帅二十万京营征讨叛军。

    (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章 炮火连天

    京城卫戍军队有三十万,韩非留下十万守城,预防叛军奇兵突袭京城,率领二十万京营精锐,誓师南下征讨叛军。在应对番王可能的叛乱准备期间,神机营扩编为五万人,进行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基本形成了战斗力。这次征讨叛军,神机营是韩非非常看重的制胜法宝。

    叛乱的七王之中,淮南王是先帝的弟弟,可说是离皇位最近的人,理所当然成了叛军的首领,也正因为这点,很多投机的地方文武官员投靠了淮南王。相约起兵后,凤阳王、长沙王、临江王、庆远王、广南王、泸州王相继率领聚集的兵马,赶到约定地点与淮南王会齐,杀白马祭旗举兵。

    叛军初次聚集就有三十万兵马,声势浩大,江淮一带各县府纷纷向淮南王递表称臣。叛军挥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有些县府还未看到叛军的影子,就提前派人向叛军表示归顺之意。

    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更加推高了番王叛军的声望,天下看好淮南王成事的人越来越多,舆论也由当初的声讨,转变为支持与反对相持不下,总体上观望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淮南王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膨胀,若不是还差一个法理上的程序,他已经以皇帝自居了。他越是觉得皇位已经唾手可得,越发对得到皇位感到急切,于是,他率领叛军直奔京城,认为只要夺下京城的控制权,天下自然归顺。

    历朝历代的事实证明,也确实是如此,番王与朝廷的争斗,那是皇室家务事,不管谁胜了,大华的旗帜不会变,各地官员还是继续当自己的官。

    朝廷的征讨大军依旧保持既定速度南下,行军途中,掌管情报工作的灵儿,汇总好锦衣府、紫府以及白莲教丐帮等传递来的情报,向韩非禀报:“公爷,叛军如今声势更加强大,已有当初的三十万迅速增加到了五十万,叛军的目标直接奔向京城!”

    韩非看了看传递来的情报,淡淡说道:“叛军人数虽多,真正有战斗力的是七王的护卫军,以及各地投靠的卫军,约有二十万人,其余只不过是地方的乡兵以及大户私人武装,乌合之众而已,不足为虑!”

    灵儿迟疑片刻说道:“公爷,朝廷大军为何一直这么不紧不慢的行军?如今一来,显得朝廷底气不足,更加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也有越来越多的投机者投靠叛军了!”

    “骄兵必败!”韩非呵呵一笑,道:“我有意放慢行军速度,目的就是滋长叛军的骄气,淮南王一旦觉得朝廷兵马不足为虑,也就不会分兵攻略其他地方,也就减少了兵祸带来的损失。至于那些投机者,他们对番王也没有忠诚,一旦形势有变,他们会瞬间抛弃番王叛军。”

    “可是,叛军前锋快要抵达开封府了,一旦他们过了黄河,对京城的威胁就大了,必然引发京城人心不稳,也要防止京城发生变故呀!”

    “嗯,你顾虑的也有道理,那我们就在开封府给叛军雷霆一击吧,让叛军积累的自信心灰飞烟灭!”

    “公爷是说要与叛军进行决战了?”

    “不错,初战即是决战,我们要彻底打垮叛军的意志,为速战速决创造条件!这场内战不能拖得太久,否则,内部会影响农时,而北胡也要蠢蠢欲动了,那对大华的伤害太大了!”

    “公爷说得对,但叛军毕竟人数众多,一战恐怕难以击溃他们呀!”

    “咱们要采用多种战法,朝廷大军是正面战场,同时,还可以开辟第二战线!”

    “第二战线?”灵儿对此提法闻所未闻,愕然道:“公爷,何为第二战线?”

    “第二战线就是在叛军的腹地内部,开展一系列特殊战法,比如针对番王和叛军重要将领的斩首行动,破坏叛军粮道,袭杀番王以及重要首领的家眷,煽动当地官民反对叛军等等,这种战法需要极强的隐蔽性快速性,就交给紫府白莲教以及丐帮去做吧!在正面战场打响后,同时开展第二战线,彻底摧毁叛军的意志力,将他们压缩到一处,然后再一举歼灭!”

    “太好了,原本老夫人也有此想法,怕公爷怪罪,老夫人不让奴婢告诉你,既然公爷也有此意,那紫府也可以参与进去了!”

    “慈不掌兵,在战场上我不会有妇人之仁的,尽一切可能消灭敌人,我要的就是尽快平定叛军!”

    “奴婢知道怎么做了!”

    得知了番王叛军的动向,韩非立即命令朝廷大军加快行进速度,直扑黄河一线,决定在黄河沿线对番王叛军进行一次震撼性的打击。

    淮南王也在时刻关注着朝廷大军的动向,当他得知朝廷大军的统帅是韩非,对战胜朝廷大军信心更足了。韩非是闻名天下的才子,赚钱的本领非常高,但从未听说过他在军事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当年荆湖平乱,剿灭白莲教徒的也是侍卫军。

    一个不懂打仗的书生领兵,又有何惧?朝廷大军慢慢吞吞的行进速度,似乎也说明朝廷大军没有与叛军决战的勇气,这更让淮南王信心倍增。

    淮南王直扑京城,目的就是想尽快与朝廷大军决战,只要打败了朝廷大军,京城也就唾手可得了。他甚至想,打败朝廷大军后,只要韩非投降了,就赦免他的罪行,毕竟韩非是天下公知的人才,淮南王建立新朝也需要这么样大才掌管朝务。

    探马禀报朝廷大军加快了行程,直扑黄河一线,淮南王明白韩非是想利用黄河天险阻击番王叛军,当即也命令军队加快速度,赶到黄河与朝廷大军决战。

    朝廷大军和番王叛军几乎是同时赶到了黄河边上,两军隔河相望,也都不急着强渡黄河,便各自沿着黄河安营扎寨。

    韩非站在黄河岸边瞭望对面的叛军,忽然发现叛军的营寨密集的连在一起,不由心中一动。他目测了一下叛军营寨的距离,对身边将领说道:“今晚咱们给叛军燃放点礼花吧!”

    将领们闻言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都是哈哈大笑。

    是夜,神机营将带过来的一千门火炮,沿着黄河岸边一字排开,炮口齐对着叛军的营寨。

    “忠国公有令,千炮齐射,荡平叛军营寨!”

    顿时,一千门火炮轰鸣,一条条火龙,越过黄河直扑叛军营寨,整个夜空都被照亮了。

    (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战线

    一千门火炮的威力,仿佛雷公在怒吼,烈焰把黄河两岸照亮得如同白昼,实心弹散射弹燃烧弹,如暴风骤雨倾泄而下,落在叛军的营寨。

    实心弹摧毁了营寨里面的建筑,散射弹杀伤着惊慌奔跑的叛军,燃烧弹把叛军的营地烧成一片火海,叛军成了无头的苍蝇,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一片混乱,四处奔逃,叛军被踩踏烧死的不计其数。

    “王爷快跑呀,朝廷大军杀过来了!”

    淮南王被侍卫从被窝里拖起来,扶上一匹马,衣衫不整的往营外飞奔。他至今脑子里还是一片混沌,不知道营寨里发生了什么事,貌似被朝廷大军的火炮轰炸了?这怎么可能,朝廷大军的火炮这么厉害?淮南王在京中一直有密探的,若是朝廷神机营配备这么厉害的火炮,他应该会知道的,但如此确确实实发生,朝廷大军的火炮竟然打到了如此远,威力是如此巨大。

    淮南王意识到朝廷一定隐藏了很多东西,这种新式火炮就不是他所知道的,那么是否还有更多的大杀器?淮南王第一次对朝廷感到了敬畏,看来朝廷大军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弱呀。

    趁人病,要他命,叛军溃不成军的时机,韩非当然不会放弃,立即命令用预先准备好的船只,先将骑兵渡过河,然后全线渡河,追杀叛军。

    尽管渡河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叛军彻底丧失了斗志,又因为突如其来的炮击,已经乱成一锅粥,根本无法集结成军,朝廷大军的骑兵过河后来回冲杀,又加剧了叛军混乱,其他兵种顺利过河后,略一整队立即加入了掩杀的行列。此时的叛军,只恨爹娘少生了一双腿,玩命的逃跑,什么器甲辎重全部不要了。

    朝廷大军一路追杀了二十里,实在杀不动了,韩非传命收兵打扫战场。此战的结果很快统计出来了,朝廷大军将领兴冲冲地赶到韩非面前说道:“公爷,我军几乎以零伤亡的代价,歼灭了叛军十余万人,缴获的粮草辎重无数呀!”

    韩非望着面前的行军地图,淡淡说道:“此战,我军以有备胜无备,结果不言而喻,接下来就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了!不过,对朝廷意义重大,可以提振百姓们对朝廷信心,立即向京城传递捷报,让民申报大肆宣扬此战的效果,并朝廷名义重生一点,叛乱的番王是乱臣贼子,天下共杀之,凡是与乱臣贼子相勾结的人,若是立即幡然悔悟,与叛军划分界限,朝廷可以不予追究,否则,与叛逆同罪!”

    朝廷大军初战告捷,京城一片欢腾,民申报大力宣扬此战的意义,号召天下民众与叛军划清界限,否则必然遭到朝廷的严惩。

    此战最明显的效果,是天下舆论的风向变了,以前看到淮南王势大,舆论更多偏向淮南王,如今发现淮南王只是一个纸老虎,竟然被朝廷大军零伤亡的代价歼灭了十余万人,很多人的矛头迅速转向抨击叛军。同样,原本很多与叛军相苟且的人退缩了,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白莲教圣母韩芸已经赶到了江南,同时赶到江南的还有紫府的青龙白虎朱雀三人,他们接到灵儿传达的韩非开辟第二战线的命令,立即行动了起来。

    午夜,月黑风高,广南府城内的广南王府邸,数百人翻越院墙进入府内。

    “什么人胆敢侵入广南王府?”府内侍卫发现了入侵者,立即现身呼喊。

    广南王府内大部分侍卫都被家将率领去相助淮南王了,广南王尽管没有去,但也未想到这个离京城偏远的广南府会有什么危险,反正地方官府在情势不明朗下也不敢冒犯广南王。

    侵入者毫无顾忌,当中一人高举一块令牌,大喊:“锦衣府执法,广南王背叛朝廷,罪该诛杀满门,杀!”

    王府侍卫懵逼了,叛军不是还没有被剿灭嘛,怎么锦衣府就杀上门来了?再说,锦衣府不是应该抓捕犯人进京审判嘛,哪有半夜翻墙入内杀人的?

    这确实不是锦衣府,是白莲教人假扮的,不过令牌是真的,有韩非在,弄块锦衣府的令牌,不是轻松加愉快。

    王府侍卫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白莲教人斩杀,随即,白莲教人从前往后一路搜查,凡是活人,不分男女老幼,通通格杀。一个时辰过去,广南王府内,包括广南王在内,一门老幼全部被杀。

    这么大动静,自然惊动了官府,广南府知府亲自带领三班衙役包围了广南王府,但听说是锦衣府在执法,也不敢入内。

    白莲教人杀光了广南王府内的人,搜集部分便于携带的财物藏在身上,然后正大光明的打开王府大门。

    衙役们看到满身血迹的白莲教人,禁不住惊呼倒退,广南府知府硬着头皮上前喝道:“你等是何人……”

    “广南王背叛朝廷,罪在不赦!”白莲教领头的人望着知府,喝斥道:“知府大人莫非也想背叛朝廷?”

    “下官不敢!”知府抹了一下额头的冷汗,急道:“下官身为本地知府,职责所在,需要查问清楚!”

    “我等是锦衣府密探,奉太后和忠国公之命,捕杀乱臣贼子,令牌就交给你去复命了!”领头之人将锦衣府令牌扔给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