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弃少之君临天下 >

第103章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103章

小说: 弃少之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益民既然能被皇上委以重任巡视江南吏治,自然是个精细的人,他凭直觉感到此案一定另有隐情。他非常重视此案,但并没有立即传唤当事人,决定先暗中调查一下。

    他先到金陵街头查访民众对韩非的观感,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他对韩非的背景越来越震惊。

    韩非在商界呼风唤雨的本领暂且不说,他的人脉关系也极为复杂。韩非的师傅是武英殿大学士杜云,师兄是应天府知府余世英,与江苏总督江枫、学政洪方智关系良好,与钟山大隐闻人望堪称莫逆,与金陵薛家、金陵王家等世家大族非常亲近。

    这是何等人物?这足以在应天府只手遮天呀!

    以致,毛益民听到有传言,“上任总督曾功的倒台,就是韩非在幕后推动的”,也深信不疑。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也听闻到金陵徐家因为商业竞争失败,与韩家结下了仇怨,不过,他认为这只是商界的事,并未往心里去。

    毛益民从掌握的情况分析,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科举舞弊案,此案牵扯到了如此多的官员和地方势力,查清楚了,说不定就是一个惊天大案。钦差的使命就是查案子的,他若是破获了如此大案,回京必然受到重赏,想到这里,他不禁一阵狂喜。

    此案的根源还在高淳县,毛益民当调派精干人手,赶赴高淳县调查韩非是否确实在母丧孝期内参加的县试,以及为何能顺利通过检查,参加县试。

    在调查的过程中,毛益民又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支持韩非县试的知县冷风,与韩非关系非比寻常,他的升迁可说完全是因为韩非抗击天花瘟疫为他积累的功劳。从这一点,毛益民可以肯定,当初的县试必然存在猫腻。

    尽管毛益民的调查没有大动干戈,但韩非被徐家检举孝期未满就参加科举考试的消息,还是泄露出去了。

    这个消息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可说是以光的速度在传播,瞬即传遍金陵城的每个角落,金陵舆论一片哗然。大街小巷,茶楼酒馆,几乎每个有人员聚集的地方,都在议论此事。人们的观点,在韩非的孝和仁德之间摇摆,舆情交锋非常激烈。

    很多士大夫阶层不认可,韩非在孝期未满就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动,但普通百姓却高举韩非仁德的大旗,认为韩非这是对国家的大忠大孝。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当事人,韩府依旧风平浪静,韩府控制的民申报也对此事只字不提。有人向韩府打听,韩府对外的口径,就是“相信钦差大人会有明断”。也有官场上的人,去询问与韩府关心紧密的应天府知府余世英,得到的答复,却是“涉嫌此案,不愿致评”。

    当然,精明的人已经从中看出了点什么,此案若是查实,韩非必会被撤销功名,受牵连的官员也会受到处罚,韩府以及应天府知府余世英,为何还能如此平静?

    韩府对外冷处理,内部却是炸锅了,有些不明内情的人都非常忧急,连一向温文尔雅的薛蝌也当众拍桌子摔板凳,大骂金陵徐家,誓言要在商场上彻底把徐家打趴下。当然,还有很多关心韩非的人,在悄悄运作,却不为韩非所知了。

    韩非瞧见薛蝌急如薪火,后进府的柳如是等人也是一脸的忧急,便道:“你们都安心吧,不管徐家怎么折腾,钦差大人如何调查,我不会有事的!”

    “二弟,你不要此事的严重性!”薛蝌焦急地说道:“孝期未满参加科考是大忌,一旦被查实,你的功名就要被取消,而且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了!”

    “大哥,不用担心,我当年参加县试另有内情!”韩非随即低声将当初参加考试的原因解说一遍。

    “二弟,既然有此原因,为何不公布出来?外面那些风言风语,影响你的声誉呀!”

    “大哥,此事迟早会有人挑出来,正好乘此机会,让大家争论争论,免得以后再起风波!”

    钦差毛益民查清楚了,韩非确实是在母亲新丧孝期未满参加县试的,当年的府试同样是在孝期内,也就是说,韩非的功名从一开始就是非法的。

    铁证如山,容不得韩非抵赖,毛益民心中已经做好了取消韩非功名的决定,甚至已经草拟了弹劾与此案有关官员的奏折。如此大案正是扬名的时候,他决定公开审理,先坐实韩非科举舞弊的案子,再上奏朝廷弹劾有关官员。

    此案影响实在太大,审案的当天,钦差行辕外面被围观的民众围得水泄不通。行辕大堂,钦差毛益民端坐长案后面。

    作为原告一方的徐家,有徐家家主、乡试第二名徐峥等等,主要人物几乎是全部出动,他们已经得到消息,确定了必是胜诉,个个神情振奋,面有得色。徐峥更是趾高气扬,因为取消韩非功名后,他就是乡试解元了。

    被告一方……韩非还未现身。

    钦差毛益民一拍惊堂木,大喝:“传被告韩……”

    就这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大喊,“韩公子来了——”

    韩非身穿举子服饰,轻车简从,抵达钦差行辕,围观的人默默让开一条通道。他独自一人,神情自若,一面向两边众人含笑致意,一面缓步走进钦差行辕。

    (本章完)


………………………………

第一百九十章 一波三折

    钦差毛益民看呆了,他办案无数,何曾见过如此气度的被告,马特,到底是来打官司的还是来做客的?简直……逼气外露呀!

    此案一旦宣判,韩非就要被剥夺功名,甚至不允许再参加科举了,他为何还能保持如此镇定自若?恐怕不是傻子,就是底气十足!

    钦差毛益民心中猛地咯噔一下,韩非决不是傻子,那么他哪里来的底气?是仗持丁忧在家的武英殿大学士杜云,还是应天府知府余世英?这两人都在毛益民的弹劾名单里面,他不会在意他们的干预。

    韩非淡淡扫了对面徐家人一眼,朝钦差毛益民拱手行礼道:“学生韩非见过钦差大人!”

    “嗯——”

    钦差毛益民稳下心神,哼了一声算是答礼了,目前韩非依然具有举子功名,他也不能失仪。他上下打量了韩非一遍,暗赞好一个气度不凡的少年郎,不禁又有些惋惜,若是韩非晚两年参加考试多好,朝廷也多一个不世出的大才。

    想到这里,他不由又扫向旁边号称那个金陵第一才子的徐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徐峥气度与韩非差的太远,不亚于天壤之别。

    不管对韩非的人品多么爱惜,案子还要继续审下去,毛益民也不是感情用事的人。他暗叹一声,用尽量和缓的声音,对韩非问道:“徐家检举你在母丧孝期未满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有此事?”

    韩非平静地说道:“启禀钦差大人,确有此事,学生守孝刚满一年,就参加了县试,随后又参加了府试!”

    此言一出,不说围观的人,就连徐家人也惊愕不已,按常理,韩非应该百般抵赖才是,他竟然如此爽快就承认了!徐家人已经做好了摆事实讲道理,举证驳斥的准备,现在却毫无用处了,突然有一种被废武功的感觉。

    钦差毛益民一拍惊堂木,喝道:“韩非,你能连中县试府试院试乡试魁首,必是熟读圣贤书,精通大华律法,为何要知法犯法,孝期未满就参加考试?你的违法之举,当初主持考试的知县知府,以及你的恩师是否知情?”

    韩非淡淡一笑,静立当场,不言不语。

    这一现象又给人浮想联翩,韩非已经坦诚确实在孝期内参加了考试,为何不说明原因,难道其中真的有什么见不得光的隐情?

    钦差毛益民非常希望能从韩非嘴里得到弹劾有关官员的证据,但韩非闭嘴不言,他也没有办法,韩非如今还是举子身份,是不能行刑逼供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取消韩非的功名,但取消一个举子的功名,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必须要经过一番上报核准的程序。

    他又一拍惊堂木,喝道:“韩非,你已经承认了事实,就算闭口不言事情经过,也毫无用处,一样也要受到大华律法的惩处!”

    听到此话,徐峥像是被打了鸡血,脸上因为激动变得通红,双眼闪现着兴奋的光芒,朝钦差毛益民躬身道:“钦差大人圣明,姓韩的知法犯法,有辱斯文,请大人革除他的功名,以正纲常!”

    毛益民冷冷扫了徐峥一眼,心道,“真是蠢材一个,这个时候还不知低调,枉有才子之名!”

    案子审到这里,也该结案了。毛益民深深看了韩非一眼,再次拍响了惊堂木,喝道:“韩非孝期未满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人证物证具在,本官宣判……”

    “大人且慢!”一群庄稼汉子抵达大堂外面,当前两位老者,说道:“钦差大人,草民是下岭村族老里长,有下情禀报!”

    韩非看到里长和族老两人,心中暗惊,不明白这两个合不来的人怎么联袂来了。

    “带进来!”毛益民明白这些人都是韩非的乡亲,等他们进入大堂,即问道:“你等有何话说?”

    族老从怀里取出一张有很多红手印的纸,说道:“大人,草民等人都是韩非的乡亲,我等证实,韩非参加考试是奉了母亲的遗命……”

    围观的人一阵欢呼,原来韩非参加考试是因为母亲的遗命,韩非是个大孝子呀!

    毛益民接过族老递上证词,沉吟片刻,说道:“于情可悯,于法不可容,大华律法岂能因为他母亲的遗命……”

    就在这时,大堂外面又是一阵喧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双手托着一叠纸,高喊:“钦差大人,草民是江宁县的乡老,代表灾民向大人呈送万民书,请求大人赦免韩公子的小过,为朝廷保住一个栋梁之才呀!”

    话音刚落,又有一群人,捧着一叠纸,高喊:“钦差大人,草民等人是天花瘟疫幸存的百姓,向大人进献万民折子,请求大人宽恕韩公子呀……”

    两道万民书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激情,围观的人都想起了韩非的恩义,不禁齐声高呼赦免韩非。

    韩非被感动了,瞬间有一种泪奔的感觉,他含泪走到门口,朝远道而来的乡亲、灾民们以及围观的百姓,再三深深鞠躬,“韩某何德何能,各位父老乡亲,韩某不配承受你们如此的恩情呀!父老乡亲们,韩某在此拜谢了,大家都请回吧,钦差大人自有明断!”

    毛益民翻阅着这些请愿书万民折,心中巨震,这韩非在当地的影响力绝对爆棚呀!他对如何宣判,犹豫了,民心不可违,但是……

    徐峥瞧一见毛益民的纠结的表情,心中大急,不由喊道:“钦差大人,这些人一定都是姓韩的花钱雇来的,不然他来的时候为何那样镇定?”

    毛益民目光一凝,暗道以韩家的实力,这种可能性确实有。他又想到此案告破后自身获得的利益,也就顾不得堂前那些坚称是自愿来的百姓的呼喊,一拍惊堂木,大喊:“本官宣判……”

    “圣旨到——”

    一声大喝打断了毛益民的声音,紧接着一名手捧黄绫卷轴的太监在前,江苏总督江枫、应天府知府余世英紧随其后,走进大堂。钦差毛益民、徐家人、所有围观的人,连同韩非,都惊诧地望着这个行列。

    “江苏行省乡试解元韩非接旨!”

    圣旨竟然是给韩非的,所有人又大跌眼镜,茫然跟着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苏学子韩非舍己救人,为国为民,一片赤诚,堪称天下学子楷模!又欣闻韩非考中乡试解元,如此大才,朕心甚悦,特此嘉奖!”

    皇帝竟然下旨表彰韩非了,那这案子……毛益民猛地站起身阻止传旨太监将圣旨交给韩非,道:“请公公上奏圣上,韩非母丧孝期未满就参加考试,违反……”

    (本章完)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奉旨考试

    传旨太监冷笑一声打断钦差毛益民的话,说道:“钦差大人,韩解元是奉圣上之命参加考试的!”

    “什么?”

    毛益民瞪大了眼珠子,望着传旨太监发呆,这事也太不可思议了。韩非那时候还是一介草民,皇帝竟然下旨要他夺情参加科举考试?这事若不是从传旨太监嘴里说出来的,毛益民绝对要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把他抓起来。但如今……都是真的吗?

    徐家人则是彻底瘫坐在地上,无力起身了,韩非参加考试的事,竟然惊动了皇上,这什么来路?那时候的韩非无权无势无钱无名望,交往的势力中,最高的也就一个知县而已,是如何吸引了皇上的注意?

    围观的人先是惊诧,后是惊喜,继而恍然大悟,韩非来的时候那样的淡定,原来是皇上做靠山呀。

    传旨太监不理会周围人惊愕的神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