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22章

好莱坞制作-第22章

小说: 好莱坞制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发行问题真的容易解决,后来的皮克斯工作室和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也不会到处去找发行商,前者在迪士尼旗下如此憋屈,后者甚至想把自己卖给发行商。

在二十世纪福克斯拿走了属于他们的钱后,剩余的3100多万美元中,100多万美元用来支付演员和剧组人员剩余三分之一的酬劳,以及包括演员工会在内的各种行业协会类开支,然后钱到了卢卡斯影业的账上,卢卡斯影业根据与莉亚等投资方签订的协议,肯定不会选择200万美元的保底,而是优先从中抽取了北美票房百分之十的分成,他们拿走了其中的1300万美元。

剩余的1700万美元,这才轮到包括杜克在内的投资商来分享,莉亚夫人的1000万美元占据了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二,她能分到超过1000万美元,似乎还有得赚,但别忘了,还要交税,而交过税后,这笔钱肯定是亏损的。

如果看这种情况,向好莱坞投钱的投资商都该哭了。

不过,这只是占据影片收入一部分的北美票房,《生死时速》在其他方面还能拿到大笔的收入。

首先就是北美的电视版权和录像带版权,因为二十世纪福克斯有抽成百分之五十的权力,他们主导了由卢卡斯影业、杜克的经纪人等多方面组成的谈判组,福克斯去年刚刚协同卡洛克影业高价卖出了《终极者2》的周边版权——北美录像带7年版权1000万美元,电视版权700万美元——他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杜克同样没有参与谈判,他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完全主导的谈判中不会有话语权,去了也没有用,而作为最大的获利方,二十世纪福克斯肯定想卖出高价。

经过几番拉锯式的谈判,《生死时速》的北美录像带版权卖掉了700万美元,电视版权收获500万美元,二十世纪福克斯优先从中抽走了600万美元。

虽然有那么点眼红,但杜克清楚,这是好莱坞的规则,新人是不可能打破规则的,否则全好莱坞都是你的敌人。

好莱坞可不是拍出足够优秀的电影,就能横行无忌的地方。

当然,作为迈出了成功第一步的导演,该争取的时候,杜克也不会放过。

福克斯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杜克坐在一张椅子上,一上午的时间即将过去,他基本没有开过口,只是看着南希·约瑟夫森嘴皮上下翻飞,与福克斯的谈判人员在言语间交锋。

这是关于《生死时速》海外版权的谈判,从影片在北美下档后就开始了,如今已经是第五轮,双方却一直无法达成共识。

由于卢卡斯影业没有抽成的机会,乔治·卢卡斯除了派来一名执行总裁坐镇,隐隐显示自己的支持态度外,将谈判的主导权交给了莉亚这个最大的投资商,而莉亚夫人则直接扔给了杜克,杜克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自己的新任经纪人作为全权代表。

“我们谈判的电影不是《异形3》那样的烂片!”

从椅子上站起来,南希在会议室里来回踱了几步,走到福克斯谈判人员的背后,几乎是吼的声音,“这是《生死时速》,杜克·罗森伯格的《生死时速》!在北美拿下1亿3000多万美元票房的超级大卖电影!《终结者2》的海外版权你们掏了6500万美元,它的北美票房是多少?”

南希的语速极快,根本不给对方插嘴的机会,“2亿美元多一点点而已!《生死时速》是将所有的海外版权还有续集拍摄权打包出售给你们,才要价5000万美元!这个价格高吗?”

玩过狮吼功,南希又坐回到了椅子上,换上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们的电影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如今大多数好莱坞主流商业片在海外获得的盈利都可以超过北美盈利……”

就像是数据分析公司的专业人员一样,南希讲了几个好莱坞电影海外盈利的例子,“别说《生死时速》会是例外!这部电影肯定能进北美年度票房榜的前十名,如果这样的电影海外还无法盈利的话,福克斯也别攻略海外市场了。”

她是一个典型的而又有能力的经纪人!这是杜克对南希的工作评价。

这个精明的女人,在该高傲的时候,绝对不会给任何人好颜色;在该拉下脸皮的时候,脸皮的厚度足以堵住密西西比河;在该高亢发声的时候,她的声音能比得上迪士尼动物大世界里的雄狮;而在该慢声细语的时候,她会比**还温柔。

这样高度职业化的经纪人,也是杜克需要的经纪人。

只要不撕破脸皮,南希尽可以与福克斯争,而有了她的存在,杜克可以避免在敏感问题上与福克斯方面直接接触,双方间也有了缓冲。

虽然5000万美元是全部版权的打包价,但杜克毕竟不是詹姆斯·卡梅隆,基努·里维斯也不是阿诺·施瓦辛格,这个价格也不现实。

当然,二十世纪福克斯开出的2500万美元同样不现实,他们这分明是在抢劫!

又是一天漫长的谈判,双方都做了一定程度的让步,到了下午的时候,几乎是以一万美元为基价在争执,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二十世纪福克斯以3700万美元的打包价买下《生死时速》的海外版权以及续集版权。

价格压到这个地步,也有杜克的部分原因,他交待南希必须要求二十世纪福克斯在一个月内付清这笔款项,莉亚夫人置办的一年期抵押贷款就要到期了,如果到时没钱还账,不但要动用圣菲亚公司的流动资金,说不准连房子都要被银行收走,到时罗森伯格家将是整个洛杉矶上流社会的笑话。

至于跟福克斯采取海外发行分成的方式,杜克基本没有考虑,不说母亲的账务问题,在卢卡斯影业明确不会参与,他这边又缺乏足够准备的情况下,能对福克斯监控的措施少之又少,而发行商虚报宣发、抵税冲账等众多手段,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尤其是长线营收的录像带和电视版权,可以做手脚的地方更多。

是的,美国是有各种法律规定,但就算在监管严格的北美,好莱坞的巨头们都敢坑华尔街的资金,更别说在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市场了。

如今可不是以后信息流畅的时代,想要监管太难了,与其将希望寄托在福克斯的道德水准上,还不如直接卖断。

这也是影片所有投资方的共识。

如此一来,投资方可以分享的收益清晰明了,北美票房结余的1700万美元,北美录像带电视版权剩余的600万美元,外加刚刚谈判获得的3700万美元,总计有6000万美元。

杜克享有其中一百五十分之一的分成,也就是40万美元,尽管还要缴纳不菲的个人所得罪,但相比折入投资的10万美元导演酬劳来说,还是非常划算的。

他母亲能分走其中的4000万美元,即使要交税,投资一年的回报也堪称恐怖。

(老美的税收问题连老美的公民们都搞不清楚,咱也弄不明白,大多只是简单的提下税收,院线的票房税很低,好像百分之三左右,听同事说的,不一定准确,总之这是比较理想化的分蛋糕模式,实际上投资人能拿到的钱往往更少,好莱坞连华尔街吸血鬼们的钱都敢坑)

第三十一章为杜克干杯

求推荐!求收藏!

“你好,这里是卡尔·拉格斐办公室……”

一只手握着话筒,另一只手拿着笔在本子上快速划动,索菲亚还没有放下电话,办公桌上的另一台电话又响了起来,她只好对着话筒说了几句抱歉,赶紧接起新来的电话,“你好。这里是……拉格斐先生现在不在。好的,范思哲先生,我一定会及时转达。”

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她就在不停的接电话,不停的记录中渡过,坐在她对面的另一名老资格助理,没有半点想要帮忙的意思,反而时不时露出几个略带嘲讽的笑容。

下了班,回到租住的公寓,索菲亚打开房门,捡起地上的报纸,回身用力将门关死,发出了‘咣当’的声音,她似乎想用这种方式发泄掉一天积累的烦闷和委屈。

踢掉高跟鞋,坐在沙发上的时候,她就像是没有了支撑的软体动物。

虽然借助了家族的关系,她才好不容易拿到这个实习助理的职位,而且全巴黎想拿到这个职位的女孩,恐怕能排满整个香榭丽舍大街,但是她现在有些后悔了。

来到巴黎之后,索菲亚发现自己科波拉家族的名头一点都不好使,欧洲时尚圈根本不买北美电影圈的帐,尽管有那么点背景,她却是拉格斐助理中职位最低的一个,其他人几乎联合起来压榨她,根本不给她可以出头的机会,让她充分体会到了办公室政治和职场竞争的残酷。

而且时尚远远不像看起来那般简单,她过去的二十年大多都是在跟电影打交道,与电影相关的工作做起来得心应手,而时尚方面……她接电话时连好多时尚界名人留下的昵称到底是谁都搞不清楚。

想想在好莱坞时,即使她给大卫·芬奇和杜克做实习助理,但剧组从制片到临时演员,谁不是客客气气的对待她?

杜克·罗森伯格?

这个窜进脑海的名字,让索菲亚咬起了牙齿,那个家伙当初诅咒她只能做拉格斐的电话接线员,现在……

忽然,她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关注过杜克和他的《生死时速》了,上次通电话的时候,还是好几个月前,对方告诉她《生死时速》就要大规模上映了,她还嘲笑他在做梦。

想到这里,索菲亚拿过无绳电话,拨通了洛杉矶的一个号码。

“嗨,尼古拉,没事!我只是想打听一件事,你知道《生死时速》吗?知道?它在北美大范围上映了吗?票房是多少?”

“什么!”

听到电话中报出的数字,索菲亚愣住了,大概几秒钟后,才又说道,“你确定没有搞错?确定是1亿3000万美元?好吧,我知道了,谢谢你,尼古拉……”

这……怎么可能?

哪怕清楚堂哥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索菲亚还是不敢相信,杜克·罗森伯格的《生死时速》竟然北美票房过亿了!

杜克的年龄只比她大一岁!还是第一部正式的电影!居然大获成功了?

那个家伙确实有些手段,特别是拍摄飞车、碰撞和爆炸,有独到的心得!但他拍起文戏来根本就是个菜鸟,确切点来说,他本身就是个菜鸟导演!

而他却成功了!

下意识的,索菲亚拨通了洛杉矶的一个固定电话,然后无人接听……

在《生死时速》剧组工作的时候,索菲亚与杜克交流最多,她清楚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乔治·卢卡斯或者斯皮尔伯格那样的超级导演,他明显已经迈出了通往梦想的关键的第一步?

那自己的电影梦想呢?自己被那些影评人用恶毒谩骂的语言刺破的电影梦想呢?

直到这一刻,索菲亚才发现,选择时尚圈根本就是个错误,好莱坞以及电影业才是她应该去的地方。

“如果被香奈儿炒了,可以回来继续做我的助理!”

想到离开洛杉矶时杜克说过的话,索菲亚大致明白自己起步的地方在哪里了。

七月份的洛杉矶,气候绝对算不上宜人,干燥炎热的天气,总是令人烦躁不安,杜克驾车从福克斯大厦前驶过,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转向绕进左边的道路,又疾驰几分钟后,停在了一间酒店旁的停车场上。

临下车前,杜克对着后视镜整理了下自己的礼服,接下来要参加二十世纪福克斯为《生死时速》举办的庆祝派对。

尽管太阳早就掉进了西边的地底,从停车场到酒店的路途也不算远,但杜克走到酒店门前的时候,正装打扮的他还是出了一身汗,进入冷气充足的大堂,清凉的感觉让他缓缓舒了一口气。

“嗨,杜克……”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迎了上来,亲热的与他握了握手,这个人杜克认识,是二十世纪福克斯新任ceo汤森·罗斯曼的助理。

客套了没几句,对方头前带路,引领着杜克向二楼的宴会厅走去,明显是在这里专程等他。

“罗森伯格先生……”

“罗森伯格导演……”

进入宴会厅前,杜克迎面遇到了剧组拍摄时的两名成员,具体名字早就忘记了,大概还记得他们是两位摄影助理,当时除了工作上的关系,他们都不怎么跟他说话。

现在不但亲热的打招呼,还主动让到了走廊的一侧。

成功者才有在好莱坞生存的本钱!杜克一直很确认这一点。

两名侍者拉开了红色的双扇门,先前还在喧哗的宴会厅突然安静了下来,杜克走进去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拍响了手掌,接着掌声如同潮水涌来!

与影片的宣传通告和新闻发布会完全不同,这是独属于他的时刻!这才是导演作为主角的时刻!

“杜克,在同龄段的导演当中,没有人能比你做的更好!”

看到二十世纪福克斯的ceo汤森·罗斯曼热情无比的迎上来,杜克在他伸来的手上握了下,很有礼貌的说道,“谢谢,罗斯曼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