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嫁新室 >

第14章

三嫁新室-第14章

小说: 三嫁新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共花了霍香梅一百二十五钱,可刚才买完药霍香梅只剩九十个铜子。最后还是霍香梅站在摊子边等许三郎去拿这银子去换铜子。
    许三郎是去银肆那换的,虽然比不上在行脚商那换的高,还要给中间钱,可是不会有□□。那块银子有五两一钱,换了五两的铜子,剩下的一钱是给银肆的中间钱。
    在等许三郎时,那屠夫见霍香梅买的多,把留着自己家吃的大肠送给霍香梅,还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本是留着自家吃的,洗干净,虽然还有有股味道,这好歹是肉。”

  ☆、第22章 胡椒猪肚咸骨粥香

等许三郎回到,霍香梅还花多了二十钱,买了只猪肚。
    许三郎觉得这不值,都一斤红肉的钱了。可这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好说自家婆娘,把钱给了屠夫,把肉收进箩筐。背起就走,结果霍香梅发现忘记给霍老爹买猪肺了又赶了回去,那屠夫把猪肺也送给了她。
    许三郎脸都黑了,自家婆娘自家养不起是不是,怎的就要你送了。不过还是没说什么。
    等霍香梅把猪肺放进箩筐,许三郎大步往前走。霍香梅赶紧跟上,解释,这大肠是送的,这猪肚做好了很好才吃,食大补之物。还有那猪肺是给霍老爹的,加进刚刚买的药里,效果更好。
    许三郎才慢慢的放慢脚步。
    再去杂物肆,买了一两花椒、一两胡椒,十斤粗盐,两斤醋,还有半两韭菜种子,上次三郎在衙门租的菜种没有这个。还给孩子买了半斤冬瓜糖。
    后来在卖菜的老农那还买了一只□□斤重的大南瓜还有几棵菘菜。
    大箩筐小箩筐都塞得满满的,手里还提着。布帛还没买也不打算今天买了。赶紧往放牛的张清河那走去。在路上还买了三只蒸饼,就是没有发酵的馒头。这不好吃但顶饿。
    一路的摇着回到家,霍香梅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坐在马扎上好一会才缓过气来。
    吓得霍老爹和孩子们都紧张的以为她干嘛了。
    给霍老爹和每个孩子分了一根冬瓜糖,剩下的收好。
    “怎的给我,我又不是瓜娃子,留着娃子吃就是了。”霍老爹不要。
    “老爹,都有,你吃就是了,你咳嗽吃这个喉咙舒服。”
    “那,阿娘我的给姥爹。”大娃有点不舍的看着手里的冬瓜糖递给霍香梅。
    霍香梅直接塞进大娃的嘴里,“甜的,自己吃。”
    大娃有点腼腆的笑了,用手把冬瓜糖拉出来,再小心的咬了一口。唯唯,真甜。
    “阿爹,我给你买了药,夕食过后再给你煎。”
    “唯唯。”霍老爹没想到自家娘子还惦记着自己的不舒服,吃着冬瓜糖,甜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霍香梅把那三斤白肉两斤红肉都切成条子,用盐和花椒腌起来,一层层的铺在瓦罐里,准备做腊肉,等春耕那天虽然还差点也能吃了。也就不用再去王大兄那订肉。
    那十斤猪大骨,霍香梅也舍不得今晚就吃了,这用来熬汤简直是太美味了,让许三郎剁碎了,用盐腌起来。改天吃,就是不熬汤煮咸骨粥味道都是很好的。
    猪大肠和猪肚用草木灰搓,水换了好几次,把里面的肮脏物反复的搓洗,再用热水烫,最后还狠狠的放了两勺子的醋。这东西好吃,就是太费功夫,洗不干净就像肉里有屎。
    霍老爹今天捉的鱼就不吃了,大的掏空内脏洗干净用盐腌了做鱼干,小的烘干明天再吃。
    把洗干净的猪大肠剁成一节节,猪肚也切成一块块。再屋子后面摘点野葱,和一棵菘菜洗干净准备着。
    三眼灶三只锅一起启动,今晚还是大娃帮忙烧火,这孩子懂事的让霍香梅心疼。
    一只锅煮饭,一只锅熬汤,一只炸猪油。
    今天的菜太好了,霍香梅忍不住想吃干饭了,让二娃去王李氏家借只蒸笼。改天还得叫霍老爹编织只蒸笼才行。
    饭放好水,猪肚加胡椒放够水,让大娃开火煮。霍香梅在另一只小点的锅,把剁成小块的肥油放进去,再放些水,不停翻动,让它慢慢出油。
    因为是第一次用柴锅熬油,霍香梅不能肯定得了,三斤多猪肉先放一斤进去,这样也好搅动。
    还好是成功的。半刻钟左右,水干了,油开始慢慢的出来了。等两刻钟之后,这一斤猪油已经完全出油了。霍香梅夹起一块猪肉渣,吹吹,塞到大娃嘴里。这娃眼睛一下子睁大了,真好吃。
    整间屋子全是猪油香,外面玩耍的孩子都跑进来,许三郎也站在门外往里面看,没想到着肥油真的能榨油,还蛮香的。
    把猪油渣都捞起来装在大粗碗里,让许三郎端出去分给孩子吃。油装进准备好的油罐里。
    接下来的两斤肥油,继续,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把猪油榨出来。不过剩下的猪油渣除了给大娃吃两块后,霍香梅就不给孩子们吃了,怕上火。
    这时饭好了,往猪肚汤里调点盐,味道就出来了。再用新鲜出炉的猪肉炒那颗菘菜,还有野葱爆炒猪大肠。
    大娃越来越喜欢给阿娘烧火了,这意味着他能首先吃到阿娘烧出来的菜。
    夕食,令人满意的不得了。许三郎喝了一大碗猪肚汤,出了一身热汗,感觉舒服多了。这胡椒猪肚汤味道真的好极了。孩子们也爱喝,就一斤红肉的钱,肉也不少。许三郎这时觉得自己婆娘买得值了,也不想想当时买完后,黑着脸大步走的样子。
    还有那猪大肠,怕孩子咬不动,霍香梅还特意用水煎烂了才加葱爆炒。
    结果一张张小嘴小手满是油了,喊着阿娘以后还买。
    “明天阿娘给你们做咸骨粥,那更加的好吃。”霍香梅高兴的说。
    尽管这几个孩子不是自己亲自生出来的,但是来到这里,是他们让她的心安定下来的,就算她外表假装多淡定,但是内心还是彷徨的。这些天忙于生计,忙于孩子的事,让霍香梅没有空去思考她死后的那些事,还有自己怎么来到这里的事。感情是相处出来的,这些天她真的喜欢上了这群孩子。他们是她来到这里的责任。
    “好好好……”
    早食霍香梅真的做了咸骨粥,拿一斤多的腌好的骨头和姜放进烧开的水里煮开,再把粟米放进去。差不多了,加盐,加葱花。再把昨晚剩下的猪油渣和马齿苋凉拌。
    许三郎没有说什么,这从他第二天从王大兄那提了只猪肚还有猪大肠回来就知道他的满意程度了。
    早食过后,藿香娘带着孩子和竹筐跟在许三郎和霍老爹后面,准备去收拾半亩旱地出来,这几天种子已经发芽了,可以撒进培育了。
    地里的草这些天似乎又高了些,霍香梅让孩子们把他们认得的能吃的野菜摘进箩筐里,她和霍老爹割草,许三郎锄地。
    到了日中,才弄了一半,这草实在是太多了。
    许三郎让霍香梅带着孩子先回去做午食,等会送过来。
    “唯唯。”
    回去之后,霍香梅用小瓦罐装了半瓦罐的薄荷水,放进篮子里,让大娃和二娃一起提着篮子给姥爹和阿爹送过去,小三拿着只大碗跟在后头。
    还是没有经验啊,早上去地里之前,霍香梅就没有想到要带水。许三郎和霍老爹居然也没提,估计是嫌麻烦。
    等霍香梅做好午食,让大娃几个吃完,赶他们去午睡后,霍香梅才把午食给霍老爹和许三郎送过去。
    许三郎看见霍香梅来了,赶紧招呼霍老爹吃食。这些天习惯了吃午食,过了这个点就自动的饿了。
    周围看着霍香梅送午食的汉子们那个羡慕啊,决定明天也叫自家婆娘送过来。看起来也不是很费粮,都是野菜多,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闻起来那么香。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油,滑溜溜的猪油。
    等夕食来临前,终于把地给收拾好了。
    ……
    把明天可以出缸的麦子、黍米和粟米种子再添加勺水,稻米的还不行,还得等两天。
    蒲公英腌菜明天可以吃了,其他的还得等等。
    笋子差不多了。
    腊肉得翻翻,过两天拿出来晾。
    咸骨头味道还行。
    屋子后面的小菜已经出苗了,长势不错。
    霍香梅觉得这个春季不错……

  ☆、第23章 无限春光今日我家

昨晚买回来的猪肺已经用了一半和药一起煎了,今天发现么霍老爹似乎好多了。霍香梅再把剩下的一半给煎了。家里没有药罐,在院子里像做番薯窑子一样,下面挖个坑,上面放几块石头做个简易灶,然后用一只腌菜的瓦罐当药罐使。
    等霍老爹吃完这药汤,已经是天大黑了。尽管现在是三月,天慢慢黑得慢,但是还是黑了下来。
    一夜无梦。
    早上起来做咸骨粥,居然看到许三郎挑着一担水,手里提着一只猪肚和猪大肠回来,说是在王大兄那奢的,王大兄准备去杏花河边的摊子做掮客,今天开张。猪肚十五钱,猪大肠是送的,让霍香梅等会拿铜子去还给王李氏。
    早食过后,许三郎用粪箕来回挑了三次才把泡好的种子给搬家到昨天开出来的地里。
    霍老爹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这点上许三郎也赶不上他。霍老爹把种子均匀的洒在淋湿过的地里,许三郎再撒上家里这些天攒的柴火灰,霍香梅跟在后头盖上一层麦吉。这边算是好了,接下来就是每天浇一次水,等着种子长到半尺左右移到水田耕种。
    田边还有些许人家在劳作,都是新搬来的,和许家也不熟,有些也只是个熟面孔。此时,看见许家如此种植,觉得诧异,这还是旱地,有是柴火灰,又是麦吉的。
    最后一个老农忍不住走了过来,“许家三郎,你这是在做甚么?”
    “父老,如何称呼?我在育种。”许三郎打算给麦吉浇一次水。
    “我姓黄,从未见如此新鲜育种法。”老农轻轻揭开麦吉看了看麦吉下面的柴火灰。
    “黄家阿叔,这是我从南边学来的。”
    “唯唯,善。”黄大叔也没问许三郎这种植法具体怎么做,在这时如何种好田是自家的本事,若不是关系要好的,很少会说的。
    午食,霍香梅捞出一把腌好的蒲公英,把已经凝固的猪油化开,再凉拌。主食是稀稀疏疏的黍米粥,早食吃得很好,午食省点。
    蒲公英腌菜的味道很好,这给了霍香梅很大的鼓舞,打算再腌些。
    下午继续去翻地,把那有耕种过痕迹的旱地锄好,种上蹲鸱,在两畦菜地之间还插缝的种上些芝麻。
    如此忙活了几天,期间许三郎还去杏花河打了一次鱼。终于到自家犁地的那一天,天上星星还在,太阳还没有出来,许三郎就起来挑水,挑好水赶紧就去田地边等使牛的青壮。
    霍香梅赶紧烧早食,让霍老爹帮忙烧火。孩子太小了,现在还早,没叫醒。
    用前几天腌好的咸骨头熬出来的清汤,煮的黍米粥很快的就散发出香气。骨头是捞出来放一边的了。
    烘烤了满满一碗的小鱼干,映山红、蒲公英、笋子都用油、酱油还有葱稍微的炒一下。味道就出来了。
    早食下地的人根本没有空儿回来吃食。霍香梅用粪箕一头放着装好的两瓦罐粥,另一头是四大碗菜,还有六只空碗和六双竹箸。直接挑着送到田头。
    看到霍香梅过来了,许三郎赶紧接过担子,“不是说等我回去挑吗?”
    霍香梅逞强的说,“我也可以,做好了,就过来了。早上还有露水,趁热吃。”
    许三郎看见霍香梅似乎不经意的用手揉了揉肩膀,这婆娘,晚上回去再收拾你。
    赶紧招呼使牛者过来吃食。
    霍香梅在旁边等着,待会要把瓦罐和碗拿回家去。
    “这粥怎么做的?如此香,还有肉味。哎呀,这小鱼干给我留点。”
    “还有这,是蒲公英吧,好嫩,够味。”
    “这映山红怎如此滑?”
    “这笋子又酸又脆,好爽口。”
    ……
    民以食为天,“阿嫂你这手艺要得。”一个青年说。
    霍香梅认得他,前几天就是他和几个汉子说薄荷水非常好喝,要去看看长得甚么模样的。也不知后来他们有没有去摘。
    “唯唯,喜欢多食点。太阳日中时,你们再跟三郎一起家去,我给做好吃的。”手艺能被肯定,对于霍香梅一大早起来的付出,霍香梅被哄的眉笑颜开。
    反而是许三郎又是纠结又是高兴,自家婆娘手艺好那是高兴,可是你看你朝我婆娘笑得像偷了黍的鼠,这像样吗?“赶紧吃,否则马上日中了,地还不少咧。”
    众人也不费口水了,大口大口的吃得特别香。
    等霍香梅回来到,几个娃已经起来了,在屋子前排排站的自觉用昨晚摘回来的柳枝洗漱。看见自家阿娘回来了,高兴的挥动着柳枝儿。
    “阿娘,早上起来,小五小六小七没看到你还哭咧。”小三冲霍香梅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