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50章

大宋工程师-第50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高峰的这番话,李奇坤与董南承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

    “如何去做?”既然理解不了,还不如听听实际内容,董南承问道。

    “比如说这个店名就需要更换一下,原来的‘董家狗肉菜馆’已不合时宜,我们就把它换成‘董家酒楼’,这样既显得高档,又具有综合性。”高峰讲道。

    “改名字没问题,狗肉还卖不卖?”看李奇坤已点头同意,董南承自然更没有意见,他只是对狗肉还深有情感。

    “狗肉当然还是保留,至于卖不卖我们商量着来。我的建议是不卖。”高峰道。

    “不卖?”董南承和李奇坤更不能理解了,不卖你做它干什么?带着这个疑问,俩人又看向高峰。

    高峰淡淡一笑道:“狗肉是镇店之宝,属非卖品,那做出来的狗肉怎么办?我们可以送,通过赠送的方式来消耗掉它。”

    “赠送?你的意思是来店的客人都可以免费赠送一份狗肉?”李奇坤一知半解地问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却也没那么简单,必须消费到一定金额才能赠送,比如说两吊钱,来店里消费到了两吊钱或以上的客人才有资格受赠一份狗肉。”高峰解释道。

    “此法妙呀!这样一来,那些想吃狗肉的客人势必要先在店里花两吊钱吃饭,如此一来,狗肉的钱也赚回来了。”董南承拍手道。

    “当然,也有些客人不愿意吃狗肉,这也不是问题,只要再准备几款同类型的赠品供他们选择,自然能满足他们的心愿。”高峰又道。

    “然后呢?”董南承对高峰的策略已感兴趣,又问道。

    “酒楼的装饰要简洁明快、干净卫生,能满足一些特殊情况的需要,最好添加些文化层次,这一点到时我来设计,让人来施工,桌椅板凳需更换的自然要换掉。”高峰道。

    看俩人点头认可,高峰又说道:“其次是服务。”

    “服务?”又有点超出理解,李奇坤和董南承不解起来。

    “就是相当于店小二的那种活,当然,比店小二要好的多。董兄这几天可以寻找十来名面相清秀、身手利索、能吃苦的穷人家女孩子,讲清是花钱请她们来店里做工,最好能签长期协议,五天后送到我的庄园里进行培训,到时她们就是服务员。”高峰讲道。

    董南承和李奇坤虽然还不是太理解,却也不在询问,高峰想出来的东西他们根本闻所未闻,问多了反而显得自己见识浅薄,还不如看最后的效果。

    随后,高峰又讲出需要准备什么物品、定制什么器具、制作什么服饰等等,紧接着对三人进行了分工,提出了完成事情的方法、步骤和时间点,并对一些重要事情定出了标准。

    整个方案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令李奇坤和董南承大开眼界,原来事情可以这么办。

    事情讲完,天色已晚,三人这才感觉到时间过得真快。

    李奇坤让人摆上饭,又让人把那坛没喝完的花香袭人端上来,三兄弟边吃边喝,倒也快意人生。

    酒过半酣,董南承举着酒杯道:“认识高兄弟是我这辈子最大荣幸,以后你就是我亲兄弟,我跟着你混了。”

    李奇坤同样有些微醉,他接过董南承的话头道:“我也是,以后高峰你就是我亲兄弟,永远不说二话。”

    这是什么情况,是表态还是酒后真言?高峰每次都是浅饮,自然没多少醉意,听了董南承和李奇坤的话却是心中一动,一股暖流不觉流过。

    来到大宋后,自己可谓势单力薄,没想到一段时日的斯混,居然有了一些势力,更是迎来了一份兄弟情义,这阵子总算没有白费!

正文 第96章 回到庄园

    第二天一早,按事先的计划,李奇坤又陪高峰来到了董家庄园,不,应该叫高家庄园,李松和胡宝自然也跟随而来。

    沿途看到不少佃户在耕作,少半数土地已经翻开,整平后就能种植庄稼了。

    对此,高峰很感欣慰,只要地不空着,农户们就不会饿肚子。

    佃农们都不认识新东家,所以高峰经过时并没有人上前招呼。对此高峰并没有在意,他径直来到一个正在耕作的佃农身边。

    “大叔,家里租了多少地?”高峰问道。

    “小哥请了,我家里人口少,三人只有五亩地。”老农停下耕作答道。

    高峰看了一下,发现不远处还有二人,应该一个是老伴,一个是儿子。儿子十六七岁,透露出农户的那份憨厚。

    庄园的数据高峰在办理手续时就拿到了,所以对基本情况比较了解。

    除庄主外,庄园计十二族户,三十三家,一百二十四人。村庄及庄园面积八十七亩;可耕域地一百八十五亩,沙地八十二亩,计二百六十七亩。

    盘算下来,每人平均可用耕地也就一亩半,老农一家三口有五亩地,算是多的了。

    “大叔,这地里准备种植什么?”高峰又问道。

    “还能种什么?这个季节除了种麦子,只能种些萝卜、菘等蔬菜了。”老农答道。

    高峰知道老农说的菘就是后世的白菜,若佃农家冬季有萝卜和白菜吃已算不错,因而颔首问道:“每年收成下来有剩余吗?”

    “唉!哪有什么剩余?交完税和地租后能吃饱就不错了。”老农无奈地答道。

    老农的回答在高峰预料之中,因此他没有在意,想了想他又腹黑地问了一句:“是不是东家对你们不好?”

    这句倒是有意问得,他想看看他在佃户心中是个什么样。

    “老东家还是不错的,对我们很关照,可惜他搬走了。”老农答道。

    “难道新东家对你们不好?”高峰故意问道。

    老农朝周边望了望,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新东家不错,只是我没见过,所以不好说,我还听说他很年青,只怕没有长性。”

    “那你希望新东家怎么做才好?”高峰给老农一个“懂得”的笑容,继续问道。

    “我们哪敢要求东家,只要让我们能吃上饭就烧高香喽。”老农摇了摇头答道。

    “吃不上饭难道就不去干点别的,比如一些手工活?”高峰又说道。

    “我以前烧过窑,逃到这里后找不到这种营生就落下了。”老农失落地说道。

    烧窑!高峰听后暗自点了点头,随之问道:“大叔,您贵姓?”

    “我姓孙,他们都叫我老孙头。”老农答道。

    谈到这里,高峰还想再询问些事情,却看到有一人急匆匆地跑来,竟是宋二蛋。

    “东—家—,您什么时候到了?”宋二蛋来到后,顾不得上气不接下气,急忙躬身行礼。

    东家?老农的脑子不够用了,他用磕磕巴巴地声音问道:“你…,您…,就是新东家?”

    看老人家要躬身行礼,高峰忙拦住道:“老人家不要多礼,我虽是东家,有些情况还不了解,所以才找你聊聊,你别介意。”

    随即他又对宋二蛋说道:“你跟我一起来吧。”

    说完,便和李奇坤一起朝庄园走去。宋二蛋回头看了看老孙头,欲言又止,随即紧身跟了上去。此间只留下已呆住了的老孙头。

    来到庄园,刘管家还在,开门迎进后,刘管家带高峰等人又四处转了转。

    高峰对庄园比较满意,特别是住房这一块,设施基本完备,没什么好收拾的。

    当然,个别地方他还是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有些地方需要隔离,有些地方需要打通,还有些地方需要增、减设施。

    在高峰说过之后,李松都记了下来,这几天他会按高峰的意思进行整改,高家搬来后就能直接入住。

    高峰手中的现钱虽然不多,完成这些还是绰绰有余,就是差点,李奇坤也会帮他垫上,因此没有想着省钱。

    出了庄园后门,迎面看到一大片空白沙地,正是那八十二亩无用之地。

    对于这片沙地,高峰十分满意,它的座落位置十分理想,搬家后只要稍加规划,按功能划分好区域就可以建立起自己想要的作坊。

    高峰想了想,扭头对李松说道:“近期能不能搞来一些窑砖,我准备把这一片围起来。”

    看李松点头,高峰又加了一句:“先按一丈高的标准购砖,到时我会亲自安排砌墙。”

    一丈的标准,你想砌城墙?不但李松吓了一跳,就是李奇坤也诧异地望了高峰一眼。不过,他们都没有询问为何,毕竟高峰做事出乎预料的地方太多了。

    高峰似乎还没有说完,想了想继续说道:“帮我再购置些石灰石、圭石、石膏石……。”

    这些交待完,高峰突然想起了武井一条。日本多发火山,要是能进口一些火山灰和石英砂就好了。只是他知道这个想法有点不切实际,随即便抛诸脑后。

    在周边又转了一圈,一行人回到了庄园中歇息,高峰把宋二蛋拉到一旁询问道:“让你办得事情怎么样了?”

    宋二蛋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地纸条,不好意思地递给高峰道:“东家,都办好了,这是各家各户的情况和他们会手艺的情况,我找人都写在了上面。”

    高峰没有嫌弃纸条的不规整,他接过来看了一眼,便收入了怀中,又对宋二蛋交待道:“这几天先让大家抓紧时间种地,有什么困难大家相互帮衬一下,总之,就是尽快把地种好。还有,刘管家这两天可能要离开,而我还要等几天才能搬家,在我搬来之前这里就由你来照看,没问题吧?”

    “没问题,东家。”宋二蛋马上答应下来。

    一切安排妥当,高峰便与众人告别,带着胡宝往张安赶去,离开家好几天了,不知道家人会牵挂到什么程度,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高峰走后,李奇坤也没停留,他带着李松又回到了县城。

正文 第97章 有人提亲

    “爹、娘,我回来了。☆→,。。”一进入院门,高峰便高喊一声。

    离开家虽然只有二三天,高峰却有一种久别的感觉,这里是他的精神寄托所在地,只有和这帮人在一起,他才会踏实。

    高峰的回来,赢得了集体地欢迎,院中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围了上来,嘘寒问暖、问东问西,直让高峰恨不得多长两张嘴,好及时回答。

    大家终于在高有才的吆喝下回去干活了,高峰这才得空松了口气,不想又被高有才夫妇拉去一阵盘问,特别是高老夫人,看着高峰直说他这两天瘦了。

    高峰笑笑没有争辩,老人的啰嗦是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疼爱,他又怎能冷落他们的心呢?好在身上的伤痕没有被老人发现,否则还不知道要抹去多少眼泪?

    大家总算平静下来,高峰才得空问起几天来家中的事情,高有才不厌其烦地给他讲了起来。

    沙发的制作越来越熟练,大家分工合作下,二天就能加工出来一套。除张白仁家的那套和期间卖出去的一套,家中还盈余三套。

    张家的席梦思床和组合衣柜也完工了,只等高峰回来就可以给张家送去。

    谷三来找过一次高峰,听说他不在又回去了。

    高霞家曾找来一次,想让其夫胡程青跟着一起做沙发,因高峰不在,没敢答应。

    代庄也派人上门,想把高湖与代静芳的婚期提前,两家还在商讨中,所以没有定下来。

    ……

    高有才啰啰嗦嗦把家中大事小事都给高峰说了一遍,高峰用心得听着,一些有用的记下来,没用的当作排解老人心事的一种方式,也让他尽情地说。

    “爹,姐夫那人怎样?”高峰对高霞的丈夫胡程青不了解,这才问了一句。

    “程青那孩子还行,人老实顺和,就是不太会干活,不过,小的时候跟先生识过字,倒能写写画画。”高有才说道。

    识字,还能写,高峰倒有兴趣起来,想了想便问道:“那他为何没去考秀才?”

    “还不是因为家里穷,学了一半便停了,这种水平怎能去考秀才?”高有才答道。

    高峰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样吧,爹,你让大伯问问,若姐夫愿意跟我们去新家,那我们欢迎他加入,姐也可以一起搬过来,当然,最好是生完孩子以后。”

    “高霞生产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如果他们愿意那是最好不过了。”高有才高兴地说道,他对高峰顾念亲情的做法很是满意。

    高峰没有提高湖与代静芳的事,很明显,定是代家看到高家发财了,怕高家悔婚,这才催着结婚的,这种情况他不想多说,毕竟是高湖的事,只要他们俩家同意,他岂会有意见?

    看高有才欲言又止的样子,高峰问道:“爹,你是不是还有话想说?”

    “峰儿,昨天王神婆来啦,我以你不在家的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