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25章

大宋工程师-第25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回去吧,我们会尽力为大家多争取一些好处。”刘管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出了一些无奈,却也因此露了底。

    “如果争取不到呢?”宋二蛋沉声反问道。

    “那也没有办法,董家能做的只能这样了。”刘管家苦笑一声道。

    “能不能通融通融,先与我们把合约签了,然后再转让合约,这样我们就可以去种地了,难不成眼睁睁看着地荒了而不管吗?”宋二蛋无奈地建议道。

    “这绝不可能,一是我没有这个权利,二是我们也左右不了新买家,转让合约更属无稽之谈。”刘管家毫不迟疑地拒绝道。

    话说到这里,基本上是步入死局,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除非有一方让步。

    当然,这样僵持下去,吃亏的自然是佃户,毕竟没有地种他们将一无所获,甚至明年的生计都是问题,而且小命捏在别人手里,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然而,这时只见那个叫宋二蛋的青年人转向众人,高声吆喝道:“乡亲们,刘管家不按东家的意思办事,弃我们的死活于不顾,为此我们不服,请求更换负责人,你们同不同意?”

    “我们同意。更换管家,签定合约,赶快种地,好有饭吃。”底下一片呼应。

    这个呼应就像事先排练好的一般,阵容整齐、声音宏亮,前后协调一致,听来不禁让人动容。

正文 第46章 事件发展

    看到这里,高峰总算明白了。

    村民聚在这里是为了生计,只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本东家临走前答应的事情可能要变卦了,原因不言而喻,就是庄园一直卖不出去。

    庄园无法出手,董家留下的管家等人自然着急,他们由此想到了一个牺牲佃户利益来完成使命的方法,只是这件事恰好被揭穿了。

    双方纠纷的起因就在这里,至于随即发生地宋二蛋的煽动事件,倒出乎了高峰的预料。

    一般的纠纷在高峰看来实属正常。双方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场考虑问题,没有矛盾才是怪事,所以他没有偏袒哪一方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庄园买下来,有了新东家,矛盾自然迎刃而解,当然这必须是在他对庄园满意的条件下。

    然而,因为宋二蛋的煽动,情况发生了转变,性质又有了不同,高峰不敢轻易地下决判了。

    事情的复杂性超出了想像,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高峰不想暴露自己,他在默默地观察,企图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宋二蛋,此人是谁?是正义者?阴谋家?还是愤青?

    翻遍历史,高峰没有找到这人的身影轨迹,他了解宋朝最有名的宋姓人物叫宋江,二者的年纪又不相符,难道这只是一个偶然?

    此人胆大、心细、条理清晰,很会观察形势和利用形势,从表面上看,他有一定的号召力,就是民众的这次聚集应该也是他的手笔。

    不过,仅从这些上面还无法做出判断,至少到目前为止看不出他的用心和目的。

    此人要么隐藏的很深,要么只是一时的脑出血,无论怎么着,此人都不能等闲视之。

    自古以来,那些善良的无知人们都是被利用的对像。他们或许生活际遇的艰难,甚至达到了生死由命的程度,但并不会想着去反抗,真正站出来反抗的都是那些打着所谓正义旗号的权术之士,用悲催的人们作为炮灰,为自己的成就奠基。

    一代功成万枯朽,无数贫贱人的鲜血拥起的只有少数人荣华富贵,大多数人最终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宋二蛋当然还远达不到如此高度,但这是一个苗头,既让高峰看出了其中的可能含有一些隐密,又让高峰看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生活已经十分窘迫,地主和贫民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也许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火花,熊熊烈火就会烧亮整个大宋朝的天空。

    双方的交锋还在进行,高峰抛开那些想法,又关注了起来。

    面对群众的激奋奋呼,最紧张的就是刘管家了,他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种程度。

    不让他管这件事倒是好事,他或许还会为之高兴,毕竟他早就烦透了,换人替代还巴不得呢。

    只是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当下,刘管事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发生点事故。

    佃户们居然聚众闹事,无论事实是真是假,只要传扬出去,最直接地影响就是房产的出售。

    谁会在一群乱民居住的地方买房产,无论以后雇不雇佣他们,都不可取,那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的做法。

    退一万步讲,就是有人敢在这里买房产,价位上也会大受打压,更不要说完成东家的交待,为佃户的事情添加附加条件了。

    还有一个影响就是东家的名声受到拖累。

    东家坚定地附加保障佃户的条件,有情感不弃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获取名声。

    钱对这些大户人家来说,虽然是他们的立身之本,不可或缺,但相对名声来说,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也是很多大户宁愿捐钱、救济,当善人,也不愿意守着万贯家财终老一生。买名声只是一方面,求个心安才是关键。

    当然,许多典故中也提到一些为富不仁之人,不过,那种人并不多,而且所谓的为富不仁也得视情而定,否则,一个家被败光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种人不叫善人,而应该叫傻子。

    董家家主费了老大劲获得了一些名声,虽然已经搬走,却也不敢自寻污点。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法还是有道理的,人到哪里,消息自然也会跟随而至。

    基于这两点,刘管家就不敢大意处置这件事,这一刻他的头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刘管家不停地挥手让众人安静,只是他的嗓子都扯破了,也没有一个人听他的,看来他的威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无奈间,刘管家厚着脸皮转身说道:“宋二蛋,你让大家安静下来,我有话说。”

    一直冷眼旁观的宋二蛋,倒也没有矫揉造作,甚至没有一丝不情愿的表情。他往前一站,很自然地一摆手,顺势往空中一压,高声喊道:“乡亲们,请静一静。”

    效果出奇地好,此时的宋二蛋就像一名出色地指挥家,下面的乐队再繁杂,他也能把大家拢在一块,并随着自己地节拍进行。

    喧嚣的局面在宋二蛋的指引下渐渐安静下来,众人的注意力都盯在台上,就是高峰和李奇坤也不例外。

    宋二蛋给刘管家让开了身子,自己却躲在他的身后,其神态自然,毫不做作,似显光明磊落。

    只是,别人没注意到他的异常,高峰却注意到了,他嘴角微翘的一丝抽搐,似在表达一种大度和讥讽:看你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如在火炉上炙烤的刘管家,早就失去了之前的霸道神态和语气,他上前一步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对我不满意,实际上我对自己也不满意,但是为了东家的事情,我必须这么做,这一点希望你们理解,大家不是换掉我吗?没问题,回头我就给东家写信,让东家另派人过来,这样行了吧?”

    先行劝慰一番,看效果不错,刘管家接着说道:“不过,事情总有个过程,就是东家派人来也需要时间,而在这之前还是由我说了算,包括马上就要进行的房产买卖谈判,当然,请大家放心,这次谈判还是秉承着东家的意愿进行,绝不会让大家吃亏。”

    “又有人买房产吗?希望能够谈成,这样大家就有地种了。”刘管家的一番话立马引来了众人的小声议论。虽然类似情况大都以失望告终,但买卖上门还是带来了一丝希望。换句话说,有总好过没有吧。

    听完刘管家的和一席话,高峰不由得暗暗为他点赞。不愧是老江湖,以退为进做的十分到位,把一群目不识丁的农民忽悠得不知道东西南北,甚至摸不着头脑,看来单纯善良的人们还是斗不过狡猾地老狐狸。

正文 第47章 管家有理

    审视众人的同时,高峰也观注着宋二蛋。对方虽然一直没有插嘴,脸上表情也没多大变化,依稀之中却能看到一丝忧色。他在担忧什么呢?

    待大家稍一平静,刘管家接着说道:“大李庄的李员外昨日让人传话过来,说今天陪人来看房,也许来人就是你们的新东家,明天你们就有地种了!”

    这纯粹是烧火的话语,虽然佃户们并没有如刘管家预想的那般高兴,却也都精神一振,有了不少企盼。

    刘管家再次巡视了一遍众人,话锋却突然一转,严厉地说道:“然而,你们知道你们都做了什么吗?不但群聚而且叫嚣,如此传扬出去,甚至让买家看到,后果有多严重你们知道吗?”

    “我们不过是为了种地,能有什么后果?”宋二蛋插上一句,虽然声音不大,那种不服却跃然于色,看来他是没想明白。

    “种地?好愚蠢的想法。就你这样还想种地,若没有东家关照,有地也轮不到你来种!你知道这是为何吗?”刘管家瞪了宋二蛋一眼,斥责道。

    宋二蛋摇头不答。

    刘管家接着说道:“群聚叫嚣,说小了是向主家索要好处,说大了这叫闹事。闹事,多大的罪过,若让官府知道了定会拿人法办,你想让官府拿去吗?”

    宋二蛋再次摇头不语,不过这次他的脸上现出了恐慌。

    自古百姓怕官,实际怕的不是官家讲理,而是怕官家不讲理,一旦官家不讲理,随便给你头上扣顶帽子,一辈子都别想翻身了,甚至还会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刚才刘管家说的看似严重,却是实情,而且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实情,真要是那样,大家来争取的就不是种地了,而是身家性命。

    看吓住了众人,刘管家满意地舒了口气,继续说道:“当然,我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没有人会怪罪大家,此间事更不会传扬出去,但是,我们不传扬,不代表别人不传扬,若买家来了看到此种情况,你说会不会帮大家传扬呢?”

    “这—”不仅宋二蛋,就是台下的百姓也大概听明白了,此事确实是挺严重的。

    打铁趁热,刘管家又敲打起来:“买家看到,地的买卖成不成还在其次,最关键地是会把大家的名声搞臭,以后谁还敢雇用你们,不光如此,连带着东家都要跟着名声受损,这个损失你们谁能担得起?”

    看大家都低头无语,甚至个别佃户在羞愧地跺脚,刘管家知道该收尾了:“话都说这么明了,我想大家也都是明白人,应该该怎么做不用我再教了吧,趁现在没有外人,大家还是散了吧,都回家等消息去。”

    连唬带吓加上蒙,刘管家把老实的佃户们哄住了,看众人纷纷往后退,他又不失时机地向外猛挥手,佃户们终于快步离开了。

    “喂、喂!”台阶上的宋二蛋看情况不对,事情超出了预料,他急忙出声阻止,只是喊了数声也没有人搭理他。

    众人快步离开,无奈地宋二蛋也悻悻地离去,大门前很快空旷起来,高峰和李奇坤的身影终于显露。

    正要转身进院的刘管家瞥见俩人,狐疑地看了他们一眼,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瞬间转换成笑容,并快步迎了过来。

    “可是李员外和高公子?”还有四五步远,刘管家就出声招呼。

    没见过李奇坤,更没见过高峰,但刘管家很会判断,对方无论形象还是气质都与传来的消息契合,不是他们还会是谁?

    “正是我们,鄙人姓李,这位是高公子。”李奇坤十分有礼地回应了刘管家,并做了介绍。高峰亦微笑点头。

    “两位贵客远道而来,没有远迎,实在是抱歉,这乱哄哄的场面确实辱没了法眼,令两位见笑了,好在刚才只是一场误会,误会消除自然一切正常,而且得俩位的见证,我们也有了底气,至少不怕人在外面说闲话了。”刘管家尽力挤出笑脸来迎合俩人。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买家全程见证了整个过程,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说幸运,被别人都看穿了底裤还幸运个屁。说不幸倒还有那么一点幸运,毕竟整个过程并不算糟,稍微明点事理的人都能够理解。

    这种事情亲眼看到并不可怕,怕的就是以讹传讹。流言本源于几分事实,再加上别有用心的人加工,这才成其为流言,那个杀伤力才叫大。

    面对俩人的及时出现,刘管家无可奈何,生意成不成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负面消息不传出去,所以他在尽力表达友好的前提下,还是传达出那层意思,不过他的说辞很生硬,说他在挤兑对方也不为过。

    刘管家的话中有话,高峰和李奇坤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