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247章

大宋工程师-第247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洞周边群山巍峨,山石峥嵘,其地势不但险峻而且隐蔽。被步步紧迫的方腊无处可逃,只得带领家人和七万起义军逃入了此间。

    这是他最后的退路,也是他唯一能挣扎和保留实力的机会了,他只期望能蒙混过关。

    朝廷大军追击到这里实际上也很无奈,他们不知道如何追剿。

    这时,裨将韩世忠站了出来,他亲率骁勇进入山中,搜索到山洞,把方腊一行堵个正着。

    经过一番厮杀,方腊终于被擒获,同时被擒的还有他的家人和随从。

    时间指向了宣和三年四月,至此,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为时仅仅半年便以失败宣告结束。

正文 第498章 论功行赏

    可以说,方腊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他自身。

    方腊是以摩尼教起家,而在起义时又是借助南方民众受花石纲迫害的由头,这二者最后要融合在一起,难免不会造成冲突。

    因而,在发展起义军时,方腊在很大程度上在强迫众人加入摩尼教。

    起义军无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队伍。人们安于太平,不识兵革,听到金鼓声就束手听命,不到十天就有数万人参加义军,

    这支义军中,摩尼教徒成了骨干力量,其他人不过是在混水摸鱼,他们很难形成合力。

    再者,方腊对外人信不过,大多情况下在用人唯亲。宰相方肥、大将军方七佛、太子方书、二太子方毫等等,他们都是方家人,也都占据着重要职务,因而对局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他们并不能统揽全局,甚至在管理和组织上缺乏能力,从而造成了起义军队伍的忙乱和无序,如此的队伍若能打好仗还真见了鬼。

    还有一点,那就是方腊对局面过于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甚至在军事上错误地采取了消极固守的对策,没有利用全国普遍发展起来的大好形势,采纳义军将领吕将提议的“直据金陵……先立根本,后商议攻取之计”的谋略。所以,当宋军占据了金陵、镇江两地的长江要道后,起义军便处于了被动地位。这也是农民起义军的至命弱点,他们只看到了眼前,却没考虑过长远,是属于目光短浅的一类。

    最关键的一点实际上就是方腊起义的时机不对。宋王朝虽然已经腐朽透顶,赵佶也昏庸无能,甚至花石纲还激起了巨大的民愤,但是这对一直比较平和的宋王朝来说并不至命。

    赵佶昏庸而不残暴,朝廷腐朽还能正常运转,就是花石纲也被归结个朱勔个人身上。所以,当方腊起义发动后,赵佶马上下达了一份罪己诏,同时撤销苏、杭造作局,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这在一定程度上把民心给收了回去。

    当然,方腊的这次失败也与高峰的小动作有关,不过,关系并不大。

    方腊的整个起义过程实际上与史上相差不多,最大的区别便是吴玠和丁宝的参与进来。

    这二人虽然帮助方腊把南方收拢起来了,同时占据了数个州府,但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势力的发展才如此,哪会去管方腊如何?

    不过,高峰对方腊还是有另一种感情存在。这是宋王朝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虽然注定要失败,但其意义重大,特别是北宋王朝的覆灭与它有着极大关系,所以高峰不想在起义过程中参杂太多的自家因素。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不杀害方家人马,也不去救助他们,他们最好还是按历史的轨迹行进,那样大家都能接受。

    实际上,高峰曾在救与不救方腊间徘徊了很久,就算给方腊留下了那张纸条也是认准了方腊不接受才做的,这不过是给丁宝还人情的一种方式。

    方腊与宋江不同。招抚了宋江,还可以控制和使用他,至少他不会凌驾到高峰的头上,但救出了方腊就不好说了,如何处置连高峰自己都说不清楚。

    方腊自称圣公,与称帝无二,这样的人你敢当手下使用?是你给他当手下使用吧,那还不是救一个天王老子回来!这种事高峰除非傻了才会去做。

    所以,就算是给方腊指条明路,实际上也是让他去流求,那里远离高峰的根据地,能否成长还看他自己,高峰可不想与他有什么瓜葛。

    当然,方腊最终还是如史上那般被捉,而高峰也如愿得到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这个结果还是很令高峰满意的。

    八月份方腊将要在汴京问斩了,而其余部也被宋军四处围剿,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剿灭。

    至此,两股最大的起义——方腊和宋江,都在宣和三年被消除,宣和不和的事情到此好似有了转机。

    贼子消灭,形势好转,皇帝陛下自然高兴,他除了论功行赏、大赏功臣之外,还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一律允许。

    童贯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同时接替王黼任枢密使,而这时宋金共同伐辽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童贯又立马挥军北上,前去攻打燕山之地。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蔡攸,他将为童贯的副手,一同出征。

    大功臣高峰自然也跑不了奖赏,一些金银财宝他也看不上,于是朝廷下诏,任高峰为马军副都指挥使,主管京东东路安抚司公事,知青州事,官居五品,除此之外,还专门给高峰设置了一个官位,京东两路发展使。

    这次的官位就不简单了。安抚使和知青州不变,这是实权,也不需要变,不简单的是马军副都指挥使和京东两路的发展使。

    京东两路包括青州所在的京东东路和张业的应天府所在的京东西路,这两路含盖山东半岛大部和淮北地区,地域十分宽广。

    由高峰任两路的发展使,这就是让他来全力发展两路的经济了,这既说明了朝廷从丰’县发展试点中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想让发展之策尽快通向全国。

    实际上按朝廷的想法,是要在全国全面铺开的,不过,因高峰的反对,还是暂定在两路先发展,然后逐步铺开。

    这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因为高峰知道,凭现在的官员理念和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全力展开,若做不好,将会得到一个畸形的发展模式,那才是误国误民。

    两路同时展开好处就比较多了。试点本来就在京东西路进行,张业、谷正以及杨邦乂、仇悆等人都在京东西路,所以说京东西路有很厚的发展底蕴。高峰来到京东东路任职,此路自然也要列为发展的重点,因此两路齐头并进,将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正文 第499章 讨要人才

    宋代管辖禁兵和厢兵的中央机构,即殿前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司或马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司或步司),总称三衙。

    它们的长官分别为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又称殿帅、马帅和步帅,合称三帅。

    在都指挥使以下还设副都指挥使,称为副帅,同样作为三衙的统兵官。

    三衙管辖全国的禁军,侍卫马、步军司还在名义上管辖各地的厢军。其指挥官一般由武将担任,他们与文臣主持的枢密院互相牵制,从而达到朝廷以文制武的目的。二者的区别为:枢密使有发兵之权,而无统兵之重;三衙有统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高峰受任的就是侍卫马副都指挥使,他就有统兵的权利。这里的统兵权可以理解为管兵、训兵、练兵等权利,唯独没有调兵权。但拥有这些权利对高峰来说足够了,他完全可以对当地的军队进行整合训练,从而达到提升军士素质的目的。

    可以说,新委任的职务对高峰来说是相当权重的,既管州府,又管路制,既有发展之权,又有统兵之权,几权合一,他完全可以在京东两路说着算了。

    这份权利高峰当然欣然收下,不过,他依然不满足,他又向朝廷上书,准备讨要人才。

    高峰计划要的是三个人。

    第一个是宗泽。宗泽,进士出身,性情刚直豪爽,曾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洋洋洒洒写下了万余言,其力陈时弊,批评朝廷的一些错误做法。这是他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亮相,也是这一次被“赐同进士出身”,不过却是末科。

    随后他便先后任县尉、县令及各州府的文官,都颇有政绩。特别是在政和五年,宗泽升任登州通判。这里仅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纳租万余缗,都转嫁到当地百姓身上。宗泽便忿然上书,陈明实情,请求予以豁免,终于为登州百姓免除了沉重的额外负担。

    只是他在官场中,越来越看清官场的腐败,也愈发感到自己的无力,于是便在宣和元年告老还乡。

    此时他已年届六十,朝廷考虑到他的功绩,便获准授予主管应天府鸿庆寺的虚衔,他个人遂退居家乡。闲置在家,宗泽结庐山谷间,拟著书自适以度晚年,可是却在这时被人诬告蔑视道教,于是他被发配到了镇江“编管”。

    “编管”是官吏获罪后,谪放到远方州郡,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的一种刑罚,因此,这种刑罚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主要看朝廷的意思。

    高峰向朝庭要宗泽,正是在宗泽“编管”期间。事实上,过几个月后,赵佶将举行祭祀大典,实行大赦,宗泽同样会重获自由,甚至被启用。

    到目前为止,以宗泽的年岁,众人看到的仅仅是他的文才,而高峰却知道,宗泽还是一名著名的将领。

    他沉毅知兵,在军事上完全能够与张叔夜、种师道齐名,而高峰想把宗泽要到身边来也是因为这一点。

    第二个是张叔夜。张叔夜比宗泽小上几岁,也有近六十的年纪,他现任海州知州,是一名文武双全的人才。

    起初,高峰就是建议谷城、杜松、闫锋、史强四位武公子投奔他去的,只是张叔夜当时还未到海州,四人才阴差阳错的投到了严伏的手下。

    高峰早就知晓张叔夜,更清楚史上就是他擒住的宋江,只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反倒把张叔夜的功劳夺去了,要知道张叔夜因这番功劳可是在第二次金兵南犯时成为了东京保卫战的主将。

    此种情况下,张叔夜还能不能继续承担将来的重任说不清,但高峰对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将军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之所以把他请到这厢来,也是为了他的大计而行。

    第三个若说是为了那人,还不如说是因为他的娘子,或者说是高峰为了实现一份夙愿。

    赵明诚,宰相赵挺之第三子,崇宁二年开始为官,不过,其仕途并不平坦。因受元佑党争的冲击,在赵挺之去世后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从此屏居青州乡里。

    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是著名的金石家,成就了《金石录》一书。此书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与欧阳修的《集古录》齐名。

    如果说赵明诚的这些来历高峰都不放在心上,那他的娘子高峰一定会大大的放在心上。

    李清照,没错,赵明诚的娘子就是李清照,这可是高峰前世带来的钦佩,也是他不多钦佩的人之一,她的很多诗词他都记忆犹新,如今能既将见到真人,仅想想他都觉得激动。

    自被蔡京诬陷后,夫妻俩人便屏居青州,他们命其室为“归来堂”,而李清照自号为“易安居士”,夫妻俩相互支持,节衣缩食,过着清贫、自乐、充实而安宁的生活。他们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写成《金石录》一书。

    此时,李清照已近中年,而赵明诚也将被朝廷启用去知莱州。高峰不想改变他的命运,更不想让李清照继续凄苦的生活,所以决定帮他一把,让他提前知莱州。

    三人中,除了赵明诚知莱州外,高峰计划让张叔夜知济南府,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将来可能要发生的大事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在此,很难做到保险。

    宗泽的事情比较好办,那就是来青州任高峰的副手通判,就是下一步高峰调离青州,也可由他接任知州,这样整个山东半岛也能安稳下来。

    当然了,三人都是州府级的,另外高峰还讨要了几个县级的官吏,如沐阳县尉王师心等,这些都是有才有能的人,高峰自然要把他们用起来。

正文 第500章 济州发展

    京东两路还有其它一些官员的调整,包括对一些不称职官员的清除都在同步进行,如原济南知府韩渊,表现可圈可点,高峰提请他去沂州,沂州知州蒋圆在收降宋江中立下大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