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97章

双鹰旗下-第97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和国在工业技术方面实际上要优于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远东共和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朱亚什维利和苏军总参谋部根本没有料到,远东竟然是一块十分难啃的骨头。
  苏俄向北京方面发出照会,要求中方从远东撤军和不得干涉苏俄内政已经表明了战争的态度,远东共和国立即开始了国内动员。指挥过国内战争的萨哈罗夫元帅并没有感觉到特别意外,他下令集结重兵于阿巴坎至克拉斯诺亚尔一线,然后把预备队集结于坎斯克到下乌金斯克一线。
  苏军的作战计划由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主持制定,为此,国内并做了部分动员,作战以铁木辛哥大将指挥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为主,其兵员总数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其作战序列包括东乌拉尔军区和鄂木斯克军区,下辖第12、15、16、17、19、20、21和24军,包括1500辆坦克和2600多架作战飞机。
  其作战计划如下:
  北线由第16、17军组成(共14个步兵师,4个独立装甲旅,总兵力27万人,坦克470辆,1200门火炮和650架作战飞机),由安加拉河以南渡河,然后沿安加拉河向工推进。
  中路由第19、20、21军组成(共22个步兵师,6个独立装甲旅,总兵力41万人,坦克680辆,1600门大炮,飞机1200架),在克拉斯诺亚尔一线渡河,然后沿西伯利亚铁路东进。
  南路由第12、24军组成(共12个步兵师,3个独立装甲旅,坦克370辆,大炮900门,飞机870架),在阿马坎一线渡河,然后沿萨彥岭进入图瓦,向蒙古境内推进。苏军把唐努乌梁海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这也直接让中国卷入了这场战争。
  1937年7月7日凌晨,苏军集中了近3000门火炮向叶尼塞河对岸的远东国防军阵地发动了进攻前的大规模炮击,战争随之爆发了!(未完待续。。)


24、大叶尼塞战役(四)

  7月的西伯利亚,道路两旁的田野里已经长出了绿油的麦穗,在茂密的白桦树林间的土地已经被开垦成了农田。由于土地肥沃,远东成了粮食出口大国,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比较富足安祥的生活。如今,这里宁静的生活被战火破坏了。
  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大叶尼塞河两岸始终被密集的炮火所笼罩着,双方的战机都成够深入到双方的腹地二百公里的地区进行轰炸。
  “隐蔽!”
  随着俄国指挥官的叫喊声,河岸上空那尖锐刺耳的呼啸声随之划空而来,士兵们从战壕里迅速躲进用混凝土构筑的地堡里。
  轰!轰!轰……
  接连不断地爆炸如同千百把重锤在猛烈地锤打着地面,即使是在地下5米多深的地堡里,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地在剧烈地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被扭曲。焦二晌把后背靠在水泥墙壁上,嘴里在不住地喘息着,刚才在战壕里一阵猛跑,到现在还没平复过来。
  对于进入战壕中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无可选择的,要么杀死敌人,要么被敌人杀死。他很不理解那些俄**官为什么会对苏俄红军怀有那么刻骨的仇恨,有一次他问了一句:“难道赤俄都是恶魔吗?他们中间就没有要人?”结果被俄**官狠狠地踹了几脚。
  他祖藉是安徽人,就是那个出过皇上的地方,到现在都是整个中国最穷的地方。他父亲在他出生之后,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自己的两晌地,所以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二晌。现在老头作为较早几批远东的移民,已经有了60多俄亩的耕地,在国内都能算是个小地主了。王二晌兄弟姐妹七人。他是老二,、今年刚满十八岁,在春天刚进入新兵营服兵役。本身在兵役期满后,他可以分到15俄亩的安置费,父母也开始张罗着给他早点娶一房媳妇。可是战争一来,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
  随着作战命令的下达。北贝加尔步兵师直接就被派往了最前线。
  经过一星期的战壕生活,焦二晌也变得有些麻木了。有时炮弹直接落进战壕的掩体里,整班、整排官兵阵亡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一切都身不由己,只能听天由命。
  苏俄赤军的火力太猛了,好象永远也打不完似的。不过,炮火对于混凝土永固工事的破坏性还是较小,到目前为止,敌人依然还没有突破整个大叶尼塞防线。远东国防军前线指挥官安东诺夫将军把最精锐的三个装甲师摆在了二线。如果哪里的防线被苏军突破,就用坦克集群把苏军再赶回河里,整个战线陷入到僵持之中。
  许久之后,山崩海啸的爆炸声音终于由密转稀,向阵地的后方延伸过去。又过了几分钟,随着几声沉闷的声响之后,似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炮击停止,准备战斗!”
  在炮击停止后。军官的催促声和口哨声在战壕里响了起来,头戴钢盔的士兵们从碉堡里出来。沿着交通壕跑向一线的前沿阵地,跑上自己的战斗位置。焦二晌极不情愿地拖着沾满了黑色泥土步枪,小心翼翼地爬上了自己的战位。探头从射击孔向河对岸望去,整个叶尼塞河早已经被炮火打得千疮百孔,原来河岸中茂密的树林都已经变成了一截截还在冒着青烟的树桩,对面出现了苏军的人影。正准备发起新的进攻。
  叶尼塞河河面足有500多米宽,焦二晌手里的霍瓦尔特式半自动步枪根本不可能打到对岸,只有老式的马克沁重机枪和反器材狙击步枪才能打到那么远,焦二晌干脆退回身来,坐到了脚下的台阶上。闭上眼,等待着军官下达开火的命令。
  在远东国防军里,大约有一半的中国人,不过,高级军官和将领还主要由俄国人担任,当然也有一些主要是由中国人组成的陆军师,里面的军官则几乎都是由中国人担任。但北贝加尔步兵师是一支混编的部队,这多少给军官的指挥带来一些麻烦。
  苏军总指挥铁木辛哥大将也没有想到战役会进行得如此艰难,远东地区“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劳动人民”似乎对他们这些解放者充满了仇恨,有时他们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都超过了强大的德国陆军,甚至在红军突破阵地时选择同归于尽的自杀式行动。
  在战役开始之前,这些“残存的白匪”根本就没有引起苏军的重视,在苏军指挥官们看来,强大的炮兵和装甲部队能够轻松地突破远东军的防线。根据作战计划,西伯利亚方面军目前已经应该都推进到了伊尔库茨克了。可是实际上,十多天过去了,苏军依然没能突破只有三十万远东国防军防守的叶尼塞防线。
  另一方面,远东空军却在战场上占据了优势。
  远东空军虽然只有2200多架作战飞机,但在性能上要远远优于苏军的战机。
  在西班牙内战中苏军得到了一些错误的经验,而且苏军高层中对如何使用作战飞机的理角一直存在着致命的错误,他们认为飞机主要的作用是对地攻击,而忽视了制空权的争夺。所以苏俄空军中装备的战斗机数量很少,而且性能早已经落伍了。
  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军刚刚服役的bf…109在与苏制的老式双翼机伊…15和伊…16的交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让苏俄空军错误地认为双翼机在与单翼机的对抗中并不处于下风,并没有急于更新战机。
  到目前为止,伊-15、伊-16这两种老掉牙的双翼战斗机依然是苏俄空军中的主力,这造成了在开战不久,红空军就丧失了战场的制空权。
  远东空军在35年引进了150架奥匈帝国最新的伊斯莱亚“猎隼”下单翼式单座战斗机,其后又根据专利授权,仿制了420架“猎隼”式战斗机,同时从德国引进了120架容克斯j…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自身又仿制了大约260架。
  这样,远东空军中大约有一半的新式战机,在与苏军的交手中完全占据了上风。特别是“斯图卡”,简直成了苏军炮兵和渡河工兵部队的一场噩梦。(未完待续。。)


25、大叶尼塞战役(五)

  身后的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引擎声,战壕里的远东士兵对着天空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在叶尼塞河上空,几乎天天发生激烈的空战,一架国防军的战斗机能顶住3、4架苏军的伊…16战斗机,有几天几乎天空成了远东国防军的天下。
  苏军又调来了大批的增援,一些新式的米格…3式战斗机也开始参加空战,远东军方面由于损失无法及时补充,双方又回到了势均力敌的状态,不过,总的来说,远东国防军一方还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远处升起一道巨大的螺旋状烟柱,在望远镜里可以看到“斯图卡”轰炸机在敌人的阵地上投弹之后引起的冲天大火,大地也传来一阵阵波动,看来有可能引爆了苏军的弹药库。
  远东国防军在叶尼塞河一线依然对峙着,但在南线,苏军翻越了西萨彥岭,越过克木齐克河,进入到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境内。
  中国在唐努乌梁海只有一个边防骑兵旅,根本无法阻挡苏军20万大军的进攻,现在,这里能迟滞苏军进攻的,只剩下了唐努乌梁海的崎岖的山地了。
  苏军的入侵顿时让中国也卷入到战争之中,北洋政府一面与苏俄进行外交上的交涉,一面调集军力,准备驱逐入侵的苏军。
  从历史沿革和行政管辖而言,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本身就从来就与库伦的喀尔喀蒙古没有隶属关系,自清朝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后,这里一直归科布多办事大臣管理。自从库伦当局取消自治以后,北京政府下令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从外蒙古析置出,与阿尔泰并置为科布多省,省会设置在科布多城。
  西北铁路的修建使科布多与绥远之间的交通变得便利起来。另外绥科铁路在阿尔泰山南侧通往新疆的古城和迪化,成为内地连通新疆的又一条铁路大动脉。随着绥远至库伦、上乌金斯克铁路的贯通,绥远城成为西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型中心城市。
  不过现在,绥远通往西北各地的民用列车几乎全部停运,北洋政府正在全力向新疆、科布多和库伦增兵。整个车站上都是满载着士兵或是军用物资的军列,而且沿途的车站全部戒严,将由军方接管,普通人没有特别介绍信,根本无法进入车站。
  位于科布多城外的大型民用机场,此时也完全被军方接管,上百辆卡车紧急从火车站在连夜向运送着刚刚运到的军用物资。
  “快!快点把飞机组装起来!”
  包装的木箱被打开了,露出被拆解的金属飞机,机翼、机头、机身和尾翼、发动机等零件被打包到不同的包装箱里。近千名机械师和地勤人员在紧张地忙碌着,直接在机场的混凝土跑道上就开始了战机的组装工作。这些陆航的官兵十几人为一组,在机械师的指挥下,把飞机的大型结构部件抬到地面上,按照顺序摆放好。从机场的指挥塔往下望去,可以分辨出一架架解体的战机轮廓。
  在奥匈的大力支持下,北洋陆军自1934年之后陆海军航空兵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老式的双翼机全部被淘汰用作航空学校的训练飞机。从奥匈进口了650架最新式战斗机和轰炸机,然后自己又仿制了大约1100架。目前北洋的陆军航空队总共有2500多架作战飞机,海军航空兵拥有近800架作战飞机。
  陆军航空兵被重新整编,共编制为12个混合陆军航空兵师,每师拥有2个战斗机航空团,1…2个轰炸机航空团。海军航空兵的编制是飞行联队,其编制与陆军航空兵师基本相当。现在北洋政府把国内大约一半的空中力量都部署到了蒙古、科布多和新疆三省。每个省部署了两个航空师。为了抵御苏军的入侵,政府方面几乎尽了全力,把国内仅有的三个装甲师也都派往了北方。
  参谋本部所制定的作战部署是:西路新疆一线,共12个师,包括一个装甲师和两个航空师。总兵力26万,由王孝缜任西路集团总指挥,李竟容任参谋长。中路科布多一线,共10个步兵师,21万人,包括两个航空师,总指挥吴光新,参谋长王剑铭。东路库伦一线,共13个师,总兵力28万,包括两个装甲师和两个航空师,总指挥蒋雁行,参谋长张承礼。
  现在科布多机场正在组装飞机的是陆军航空兵第6师,这个师包括两个战斗机飞行团和两个轰炸机飞行团,共有296架作战飞机,其中第20战斗机航空团准备换装奥匈援助的72架最新式f…5“雷鸟”式战斗机。由于情况紧急,这些新式战斗机在天津港上岸后,没有开箱,就直接由铁路运往了科布多。
  “哦,是最新型的‘雷鸟’!”陆航第6师的奥匈军事顾问罗贝克上校在看到正在组装的战机时,不由惊讶地叫了起来。
  “哦,上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陪同罗贝克上校一起监督飞机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