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 >

第130章

赝品-第130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四郎的话一字一句地打在我的心头,另我有些恍惚,没想道居然会演变成这个样子,谁是谁非,又岂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会重来一次。
  我用双手揉着脑袋两侧的太阳穴,有些头痛地回答道:“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当时的情况是明摆着的,要么大家一块儿死,若是我不动她,耶律蓉肯定只有陷入疯狂阴精起尽而死,而我也会在敌人地围攻中命丧黄泉,难道你希望是这种结果?要么就是就是我放任她不管,她却侥幸活下来了,可是这样又能如何?契丹人还是会把我当作淫贼来惩办的,过程和结果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一个可以将宋辽两国重新拖入战争的理由而已!你以为,我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相安无事么?”
  “可是后来发现你们的,就是萧太后的亲兵,难道以她的身份地位,还会特意来设计不成?决定开战与否的大权,总是掌握在她的手中的!“七郎别着头反驳道。
  “没有一个君王的手上是干净的,即使他的双手看起来是那么干净——“我苦笑着解释道:“你是不了解萧绰这个人,她是典型的心狠手辣,千万不要被她的外表所迷惑。那样你会死得非常惨地!“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来传说中七郎地死状,心中不由有些恍惚,自从我到了这个时间,改变了许多事情以后,我总以为他的悲惨结局也被改变了,可是从现在这个情形来看,七郎的危险还没有完全过去,以后的事态还很难讲。
  “耶律蓉,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我接着说道,“她并不是萧太后的亲生女儿,而老四的情况,同样危险无比!虽然他已经化名木易了,可是这个留在契丹国内的原因我们并不清楚,人的名字可以改变,相貌和一些长期形成的习惯却变不了!总有一天,他贪恋美色。甘心被大辽公主招赘的事情是会暴露出来的,等待他的不仅仅是世人的唾骂和鄙夷,还有来自大宋与大辽两个朝廷的倾轧!”
  天波府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一门忠烈的杨家居然出了这么一个见色忘义地可耻之徒,还有什么理由有什么勇气去面对世人面对前辈先烈?就算是杨继业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此而蒙羞!大宋朝廷里面的谴责肯定是少不了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给杨家加上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而且,我们无法辩驳,因为这是事实!
  四郎在辽国也不会过得舒心,契丹人需要自己属地的汉人契丹化,以此来加深统治力度,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喜欢一个为了女人背弃自己的国家民族地小人,即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打击敌国的旗帜来利用,四郎的下场只有一个,身败名裂!
  “虽然我还不是很清楚耶律蓉为什么会同四哥走到一起,但是凭我的感觉。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阴谋,耶律蓉的性格直爽而高傲,犹如高洁的天鹅,经过这次的事件以后,一定对我恨之入骨,虽然我同是受害人,她一定会想方设法亲手毁掉我方才甘心!在这之前。应该没有心思同四哥成婚,恐怕这个婚礼是要取消掉了!”我的思路忽然清晰起来,“这样的话,即便四哥是真的对耶律蓉有意思,也会逐渐冷淡下来,身处异国,终有思乡的一天,时间是消磨感情的最好药物,他终究会清醒过来的!四嫂还在家中翘首苦待啊——”
  七郎听我分析了一阵子后,有些迷惑,从我的话里面似乎听出一个意思,那就是我同耶律蓉的事情,不但不是对四郎的不敬,反而是帮他解决了一个最大的危机。
  “这么说,六哥是做了一件好事了?”七郎觉得我说地似乎很有些道理,可是又感到有些难于理解,便怀疑地问道。
  我背对着七郎,走到了前面长叹一声道:“唉——坏人名节,如何是好事?只不过这样做,对四哥,对我们杨家,已经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虽然,可能还会有一些后遗症,但这些都是能够克服的。最重耍的是,杨家的气节,是绝对不容我们这些后人玷污的,虽然这么做,我的良心也有些过不去,也会暗自责惫自己,可是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的话,我也绝对不会后悔!“
  “六哥——”七郎没有想到我的心思居然如此沉重如此凛然如此忍辱负重,不由有些感动,呜咽着喊了一声。
  “什么都不用说,哥哥我明白你的心意。”我心头一酸,眼眶中湿润地看着同样感动的七郎说道。
  这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我们两个都收拾了一下难以言喻的心情,正种危坐在大帐之中。
  “大人,有契丹人最新的消息。”一名副将入帐禀报道。
  “哦,速速道来!”我沉稳地点了点头道。
  那副将递上探马传回来的情报,然后在旁解释道:“今日一早,整个雁门关的北面山谷上,都有契丹人的人马进驻,据探马粗略测算,人数应该在五万以上,而且以骑兵为主,属下以为,他们恐怕是要大举进攻了!”
  我将那情报细细地看了一遍,开始认真的考虑起来。
  如此大规模的用兵,领军之人自然非同小可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是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能知道对手是什么人,自然又多几分胜算,于是我问道:“可打探到了敌军的大将是谁?”
  那副将有些惭愧地回答道:“属下也曾特意交待过,不过敌人的戒备相当森严,我们的探马难以接近,只是遥遥看到,辽军大营之中的旗帜,上面所书的都是耶律两字!”
  “耶律——”我摇了摇头,这个答案同不知道没有什么分别。
  耶律是辽国国姓,许多皇族贵戚都可以是领军的大将,从旗号上面自然是无法识别了,只不过,能够指挥大军作战的耶律族人之中,佼佼者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最为出色的,也就是耶律斜珍与新近改姓耶律的韩德让罢了!
  这两个人在大辽都是为高权重,难道他们会亲自话来吗?我有些琢磨不透,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十二章 急转直下
  辽竿一改以往急功近利的快速进攻方略,转而在燕门关外摆开了架势,大造声势,五六万人的营帐一字排开,从远处看起来连成一大片,如同一个个圆顶的小坟丘。
  “引而不发,待到爆发的时候,威势一定非常惊人。”我每天都要接到十几份儿探马的回报,密切地关注着对面辽军的每一个细节活动,甚至连营帐的增减与他们每天什么时候造饭,什么时候操演,什么时候休息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辽军这回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既不来关前挑战,也不搞夜间偷营,仅仅是驻扎在对面而已,而我也压下了众人要求突击的建议,按兵不动,双方和平相处,倒像是做邻居一般,雁门关前的气氛相当地怪异。
  “大人,辽军有动作了!“这么僵持了两天后,手下忽然来报。
  我立削出了大帐,登上关头,像远处望去。
  果然,排列的整整齐齐的辽军大寨大门洞开,里面的人马在当中让出了一条由北自南的通道,将堵了几日的南北通道打开了一道缝隙,象是为什么人让道一样。
  “拿我的千里镜来——“我吩咐七郎道。
  七郎会意,很快地从行囊里面将当初自制的望远镜取了过来。
  透过不算很清晰的水晶镜片,我将视线一点一点地向远处推移过去。
  虽然成像还不是很理想。看到地影象甚至有些变形走样,但总体上来讲,望远镜的实用功效基本上还是达到了。辽军大寨距离我们的关隘不过是七八里而已,从望远镜里面,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契丹骑兵马匹上的金属装饰和防具,甚至可以看清楚每个人的发型大概是什么样子,是中间秃还是两头秃。
  再向北望去,影象就不是很清晰了,只是远远地看到一片烟尘铺天盖地。
  “难道契丹人又要增兵了?”观察完敌情后,我的心中一沉。久久不能言语,隐约之中还有些不详的预感。
  我依稀记得,在金沙滩之战后,宋辽两国都在尽量避免大的军事冲突。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了后来的宋真宗即位后,才有了萧太后亲率契丹大军南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御驾亲征。双方达成了著名地檀渊之盟,相安无事数十年,可是按照我现在观察到的景象,契丹人这次来势汹汹,丝毫不亚于上次大战,难道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要发动一次全面的战役?
  周围众人见我脸色不善。一时之间也不敢发问。
  就在我费力猜想对方的真实意图的时候,朝廷的使者到了。
  太宗皇帝对我在雁门关守将遇刺身亡后,挺身而出力挑重担的行为表示首肯,并且说很快朝廷就会增兵来援,吩咐我一定要尽量避免首先挑起冲突。争取用外交手段使辽兵退去云云。
  我看了使者带来地谕旨后,一阵苦笑。
  契丹大军如此兴师动众地来到雁门关外,总不是来踏清的吧?虽然说现在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但是我料想萧绰和韩德让一定没有如此清闲的心思,带着几万大军出游!而且这个用外交手段退兵更是离谱,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面对一群打定主意要抢你家东西。烧你家房子的歹人,好好说话能管用?
  不过皇帝既然有交代,那我总要做个姿态出来,于是我命令摘了免战牌,鸣鼓升帐,招属下众将到大帐中议事。
  众人群情振奋,纷纷要求领兵出战,完全没有因为被大军压境后感到丝毫的恐惧不安。
  我起先的时候有些诧异,不过仔细想想也就可以理解了,现在是北宋之初,国力始终是保持在上升期,人心士气都很旺盛,且前有攻唐灭汗,平定十国,一统中原的战绩在前,雄兵百万,名将无数,与辽国的几次战争,也没有吃过什么亏,众人自然不会畏敌如虎,反而是有些羡慕前贤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很不得自己也能借此良机搏回一个万户侯!
  和平时期的军人无疑是悲哀地,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出他们存在的实际价值来,没有任何的悬念,真刀真枪的对抗之下,才能说明谁是最后的英雄。
  我看着急功近利的手下们,微微地笑着说道:“不急,不急!有道是先礼后兵,皇帝命我们先用外交手段来交涉,若是契丹人实在无礼,那也就怪不得我们刀兵相见了!“
  众将轰然应喏,其中一个长相粗黑的北的大汉嘿嘿笑道:“大人,不若派我去交涉好了,我这么雄壮的长相,对那些契丹蛮子一定很有威慑力啦!“
  “李雄你快省省吧——“旁边立削有人鄙夷道:“就凭你那个长相,还想去当使节?人家一看就是去打地啊——“
  “哈哈哈哈——“众人指着那名叫作李雄的副将狂笑不已。
  “嘿嘿——“李雄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干笑道:“这不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当当使节,起码能契丹人斗斗嘴,过过干瘾,总好过呆在这里闲得要死!“
  我笑着摇了摇头道:“派你去作使节,还不如直接送份战书过去好了!关于这件事情,本帅自有安排!“
  从代洲衙门里找了一个老练些的官吏,嘱咐了一番后派了过去。
  没有过了多久,那人就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
  “大人——“那人行了礼之后。哭笑不得地向我回复道:“属下奉大人将令,前往责问他们地来意,结果那契丹首领居然回答说,说——“
  “说什么?他们到底说什么?”七郎有些心急地追问道。
  “他们说,他们没有别的意思,都是来送行的!“那人回答道。
  “送行?送什么行?为谁送行?”我有些迷糊,难道说契丹人会用这么拙劣的借口赖在这里?就算是尾随我们而来,现下也早已没有了借口吧,没想到这些契丹人如此刁蛮。竟然也学会了打官腔了,真是始料未及了!
  “据说是为我们大宋朝的一位大人物送行!他们还说,大人很快就能见到他了!“那人回答道。
  “哦?”我皱起了眉头。
  这就有些奇怪了,契丹人究竟在搞什么鬼名堂?
  雁门关内守军不过两万余人。即便加上附近三卫援军,也不过是五六万人而已,我们现在面对的敌人就已经超过了六万。看样子,还会增加。虽然依据雄关漫道,可以极大地化解辽军的压力,我的心里面还是不很塌实,总觉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一样。
  战报利用最快的马匹送回了京师,而太宗皇帝在与朝中重臣们商讨了一夜以后。也下了最新的旨意,调集西北方面五万大军作为我地后援迅速开拔北上,并从河北一线调集各州兵马佯动,造成聚集大军的表象,替我减轻来自北方的压力。
  在我看来。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起码不是单纯防御那么傻,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