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274章

无赖帝师-第274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提高兵力优势的方法。

    这也是赵家家主为何会毫不犹豫的就赶来许昌的原因。

    在这位天下第一读书人看来,这样的你争我夺,即便是要再继续延续几十年,也不会让战火波及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第一次会战的日子,很快就定了下来。

    半年之后,也就是在赵家家主全面接管三方边境上的二十四座明城之时,第一次会战,将会如期到来。

    从许昌返回成都的路上,刘赫始终在马车中与庞统和钟离寻不分昼夜的商议着对策。

    按照现在三方势力的范围,曹操一人独得一百零八颗玉石当中的五十二颗。

    实力仅次于曹操的孙权,分得了三十六颗。

    而作为这场会战的发起方,刘赫所在的益州,却仅得到了二十颗玉石。

    而且这二十颗当中,还有八座明城,也就是说,刘赫手中真正的筹码,不过只有十二颗玉石而已。

    庞统算了笔账,三方手里的那八座明城,是必须投入到会战当中去的,也就意味着,三方至少会有八名上将和八百名士卒参战。

    刨去这八颗玉石,曹操手中还剩下四十四颗,而孙权,也有二十八颗。

    换句话讲,即使是跟自己难兄难弟的东吴,手中的筹码也比益州多出了一倍还多。

    “这场仗,不好打啊。”庞统长叹一声,倚靠在扶手上有气无力的说道。

    钟离寻盯着地图仔细看了一会,头也不抬的说道:“这些玉石既然是按势力范围划分的,那么就跟之前的形势一样,我们继续与东吴联手,即使胜算很小,也总不至于输的那么难看。”

    庞统连连摇头,“不然,按理来说,联吴抗曹确实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但曹操很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与东吴联手,瓜分咱们益州的地盘。”

    钟离寻一皱眉,“联弱抗强,这个道理,孙权会不懂?”

    “孙权当然明白联弱抗强的道理,而且他也一定会这么去做,”说着,庞统看向了在一旁始终笑而不语的刘赫,“关键现在孰强孰弱,谁也不好说啊。”

    钟离寻略微思量了一下,便明白了庞统的意思。

    三方原先的战争,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甚至数十万人,那个时候,兵力和军械的优势,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关键。

    可这次会战的情况,却是不同往日。

    即便是实力最强的曹操,将手中的玉石全部投入到会战中去,不过才能有五千两百名士卒参战。

    如果益州同样投入全部的玉石,将会有两千的兵力,双方的差距,不过才三千而已。

    况且曹操也不可能一上来就孤注一掷的将五十二颗玉石全都压在赌桌上,估计他最多只会拿出四十颗,以保持对东吴的兵力优势。

    这样一来,双方的兵力差距就会更小。

正文 第五百六十五章 会战的关键

    “所以决定这场仗胜负的关键不是兵,而是将!”豁然开朗的钟离寻脱口而出道。

    庞统笑道:“说起这件事,我不得不佩服某些人,看来一早就将一切都设计好了。”

    刘赫故作姿态的一抱拳,恬不知耻道:“士元兄过奖了。”

    刘赫能如此的大言不惭,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且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

    钟离寻刚才说了,这场战役的关键并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上将的实力。

    在以往的战役中,一个领兵的将军,麾下至少几千人,而坐镇中军大帐的统帅,更是手握数万雄兵。

    有那些士兵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也没必要非得在战场上与对方拼个你死我活,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懂得保命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帅才。

    但按照会战的这个比例来看,每一名上将,手下只有一百名士卒,这些将军不仅要指挥调度,同时也要拿起兵器,亲自到战场上去厮杀。

    对于一个能够登堂入室的武人来说,一百个武功低微的士卒,根本不会放在眼里,真正能对其造成威胁的,是对方派来的那些高手。

    如果以地盘的范围和兵力的多寡来评定,那么无疑是曹操最强,刘备最弱。

    可若是以麾下武将的武功来论的话,却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番光景。

    别的不提,光是五虎上将,就足以震慑天下所有的名将,即便是曹操的帐下,也挑不出几个能与五虎上将抗衡的人。

    而东吴就更别说了,当初还有个能和江东小霸王孙策打个平手的太史慈撑撑场面,如今太史慈已死,东吴只剩下甘宁一人,可以称得上是一员猛将,余下那些,根本放不上台面。

    也就是说,眼下的局势,已经悄然发生了逆转,表面上实力最弱的刘备军,却摇身一变,俨然成为最强的一方。

    所以孙权一直坚持的联弱抗强,很可能是联合曹操这个弱,一起来抗刘备军这个强。

    钟离寻沉思片刻,却显得有些忧虑,“我只怕,只凭咱们的五虎上将,恐怕还是难以抵挡曹孙两家联手,毕竟他们可以投入的兵力加在一起,已是咱们的四倍有余。”

    “四倍?就算是十倍也没用!”刘赫一脸的得意,“我现在可以先给你透个底,这场会战,我压根就没想让赵云他们五个出战。”

    钟离寻愣了一下,转而看向了一旁的庞统。

    庞统笑道:“你难道忘了?他除了是益州的天机先生之外,还是当今天下的武林盟主!”

    见钟离寻还是有几分忧色,庞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也算是个习武之人,怎么连这个弯都转不过来?上千人上万人的战役,自然是训练有素的士卒占优,可若是几十人几百人的打斗,谁能打得过那帮江湖帮派?”

    “你的意思是说,让那些武林门派和帮派参战?”钟离寻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很难想象,那些只会街头械斗的江湖帮派,在真正的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毕竟这是一场决定未来走势和天下归属的战役,岂可儿戏。

    刘赫和庞统相视一笑,泰然自若道:“不仅是那些帮派的帮众,那些什么帮主掌门的,全都要亲自参战。”

    钟离寻用一种质疑的眼光看着刘赫,很明显仍是无法接受。

    庞统笑道:“你还记不得,当初定军山一役,有人一剑扫平了上万曹军?这就是江湖武人和一般武将的差距。要说将评榜,能排在上面的,每一个都是世之名将,可若是武评榜,这些人呐,一个也排不上号。”

    刘赫笑而不语,一脸的春风得意。

    庞统的每一个字,都说到了刘赫的心坎里,这也是刘赫一直以来,最想看到的局面。

    这次的会谈,是刘赫亲自发起的,那一百零八颗玉石,也是他亲手准备的,为了促成这场会战,刘赫可谓是煞费苦心。

    所谓的终结乱世是真的,希望少死些人也是真的,但刘赫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让战争的规模缩小,从而放大己方的优势。

    这也是刘赫一直精心策划,始终深埋在心底,时时刻刻没有忘记的那个想法。

    用江湖制约庙堂!

    刘赫曾经想过许多途径,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江湖和庙堂之前的关系,因为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盘根错节的联系。

    用江湖高手去行刺对方的武将和谋士,甚至是掌权之人,这是看似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却同时也是最愚蠢的办法。

    这个办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极难控制局面,而且也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杀了一个何进,还会来一个董卓,杀了一个董卓,还会再来一个曹操,只对当前的掌权之人下手,也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况且你可以杀别人,别人也可以来杀你,那些江湖武人最多和掌权人之间是一种雇佣的关系,根本谈不到什么制约。

    然而眼下的局势可就截然不同了,益州虽小,可刘赫手里,却握着江湖上的三十六大帮和七十二大派,同时他还是武林盟主。

    早在这之前,刘赫就处心积虑的将这些帮派和门派的总坛,全部迁往了益州,这一切都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自从加入了刘备军,他一直是靠着预知天下走势和一点点小聪明,才混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论收买人心,他不如刘备,论治军治国,他不如诸葛亮,论运筹帷幄,他也不如庞统和钟离寻。

    他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从陈家老祖宗身上得来的那些功力。

    他一直想在这些功力上做文章,因为他看过战场上的你死我活,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无法与那些被后人万世敬仰的天才们抗衡。

    唯有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才是王道!

    如今这条从开始时,就注定不会平坦的道路,他终于一步步披荆斩棘的走了过来,而他一直想要的东西,此时正摆在他眼前,几乎是唾手可得。

正文 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脑袋

    一个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的后世之人,终于凭借着自己的那点无赖劲头,在这个群星璀璨的三国时代,成为了可以决定天下走势的一方霸主!

    刘赫第一次尝到了天下在握的滋味,那种被权力冲昏头脑的喜悦,让他有种说不出的快感。

    他很想看看,当对方那些所谓的名将,看到真正的绝顶高手出现在战场上时的绝望眼神,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甚至想让那场会战快些开始。

    庞统默默的看着刘赫的这副表情,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和钟离寻对视了一眼,钟离寻随即心领神会,轻声对刘赫说道:“头儿,在马车上呆的久了,有些烦闷,要不然,咱们一起下去走走?”

    刘赫这才收回思绪,心情大好的他,二话不说,就跳下了马车。

    离开许昌只有一天的时间,此时仍是在豫州的地盘上。

    若是在闹市,刘赫还真不敢这般肆无忌惮的抛头露面,毕竟钟离寻和庞统都在车上,尤其是庞统,一点武功都不会,刘赫可不愿冒那个风险。

    可现在是在荒郊野外,那就另当别论了,最多也就是跳出来一只野兽,对于如今的刘赫,那还不是跟白给一样。

    跳下马车,刘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一脸的享受。

    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

    刘赫问了问身边的庞统,才知道这是山里人在烧荒。

    有人在烧荒,就说明有人在此居住,刘赫的兴奋劲还没过,心血来潮的提出要步行前进,遇到一户乡野人家,就停下来坐坐,顺便讨碗水喝。

    对于刘赫提出的这个建议,在马车上颠簸了一路的庞统和钟离寻当然不会反对,两人跟在刘赫的身后,缓缓而行。

    一行人走了三四里的路,一户人家也没有看到,大失所望的刘赫刚要重新回到马车上,就听见前方传来一阵歌声。

    说是歌声,其实不过是民间的小曲,只是从这个人口中唱出来,还真有那么点滋味。

    刘赫好奇心大起,很想看看,这个唱歌之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已经一只脚踏上马车的他,又将脚收了回来,与庞统和钟离寻一起,站在马车旁,向歌声传来的方向张望。

    歌声由远及近,不一会的功夫,就到了跟前,刘赫也终于能听清歌里唱的到底是什么。

    乡野小调,讲究的是一个真字。

    可有时候太真了,难免言辞就会很露骨,尤其是涉及到男女之间的话题,更是尤为直接。

    钟离寻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听到那难以入耳的小曲,已是厌恶的皱起了眉头,可刘赫和小黑胖子却听得挺带劲,唱到关键的地方,还不忘对看一眼,继而相视一笑,颇有些同道中人的味道。

    见到刘赫等人的出现,那人的歌声也随即停了下来。

    那人紧张的盯着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这一票人,手下意识的就护在了腰间的一个口袋上。

    刘赫一看到那人的长相,当时就给逗乐了。

    这人个子不高,也就比陈默高点有限,可脑袋却是足足比陈默要大上好几圈。

    眯缝眼,朝天鼻,两片肉呼呼的大厚嘴唇子,要说多难看,其实也谈不上,可就是有一种天生的喜感,让人看了就想乐。

    刘赫仔细上下打量了那人一番,最终视线落在了他腰间用手捂着的口袋上。

    一见刘赫盯上了自己的口袋,那人马上警惕的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拦在路上,到底想干什么!”

    钟离寻刚要上前解释,就被一脸坏笑的刘赫给拦了下来。

    钟离寻当即心领神会,笑着摇了摇头,退了下去,同时用一种略带同情的目光,望向了那个大脑袋。

    刘赫大摇大摆的走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