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壮哉大唐少年郎 >

第190章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90章

小说: 壮哉大唐少年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人面上无光,神色有些尴尬了起来。做是一回事,让人当面说出来又是一回事,只要是人,都有羞耻之心。

  “人都会怕死,怨不得你们,我也一样怕死,但是,让我眼睁睁的看着突厥在我眼皮底下明目张胆的掳掠着我的同胞,我秦风做不到。因为我知道,今天我不去保护别人的父母妻儿,明天就不会有人保护我的父母妻儿。死亡也不可怕,因为只是瞬间的事情,与其活得行尸走肉,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拼一回。”

  秦风没有理会神色各异的边军,继续高声道:“你们可知,我为什么从军?或许你们会说,我秦风大将军秦琼的次子,是武勋世家子弟,我不从军我还能做什么?如果你们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个人认为,我秦风在武道、兵法上的成就远不如我在文章、政务,当我决意从军的时候,陛下、房相、杜相、魏征魏大人等人是极昼的刁难?为何?”秦风目光一扫,大声说道:“因为陛下与诸位大人觉得我秦风更加适合当文臣,房杜二相与魏征大人忠贞不阿,他们的人品你们想必也曾听说过,他们为了挽留我,为了让我当文臣,甚至建议陛下任命我为吏部尚书。要知道我秦风今年才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大男孩却得到帝国重臣如此推崇,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如果往文臣方向发展,潜力更深,不但可以轻易的得到重用,而且还能够远离战场远离危险。”

  “可是,我却依然从了军。为什么?我告诉你们,因为我仰慕你们,敬仰你们。不错,你们或许默默无名,你们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在青史上留下你们的名字。但你们却用你们的鲜血,用你们的生命来捍卫着大唐,捍卫这我们的国家。若没有你们的付出,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大唐,也不可能有那些名将,大将的赫赫威名。你们一个个的都是无名英雄……”

  他说的慷慨激昂,让人有股热血沸腾的感觉,但随即,他的语气低沉了起来:“可是……我真的很失望,在我印象中的边军,应该是像恶狼,充满着无所畏惧的野性,可是,现实让我十分难过,因为我面对的不是撕碎一切障碍物的恶狼,而是一听到狼就退避三舍的绵羊……特别是你们。”秦风拔出了手中宝剑,直指八千余众,不屑道:“我真的很鄙视你们,仇人近在眼前,哼,自己当缩头乌龟不说,之后,还有脸面将自己弄成忠臣孝子一样的痛哭着说什么‘报仇雪恨’”秦风环顾中央广场,所以与之对视的兵卒都心虚的移开了目光。

  “我大唐,我秦风需要的兵勇往直前勇士,而不是占了点小便宜就沾沾自喜的瘪三。更不是畏敌如虎的懦夫!”

  秦风说到这儿,指着军营大门道:“我不需要废物。国家也没有资源和义务去供给一群畏畏缩缩的废物,门就在那里,你们请便,离开前留下你们手中的武器、身上衣甲。你们的继任者,会带着你们自己抛弃的荣耀、将武器刺入敌人的胸膛,为你们的亲人报仇雪恨。军营,不需要懦夫,大唐不需要懦夫,我没有时间与你们开玩笑,你们现在可以走了,因为我要把这里腾出来给真正的军人居住、训练!”

  秦风话音刚落,边军骚动了起来,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秦风这是将他们全盘轰走的征召啊。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凭什么把我们轰走?”

  “凭什么?”秦风大声道:“凭我是庆州都督,凭你们是一群绵羊!凭你们是无根的太监。国家万事待兴,一文钱都要掰成几半来使用,国家给你们一文钱都是浪费。”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事情,即将到来的不是训练有素军人,而是从突厥杀回来的男子汉,他们与你们一样与突厥有血海深仇,他们比你们更苦,因为他们不仅丧失了所有亲人,他们本身也被突厥奴役过几年十几年,但是,他们比你们有种,我尊敬他们,因为他们在数十万突厥铁骑的威胁下,断然反抗,尽管他们知道南下是一条死亡之路,可他们义不返顾,因为他们是人,要活出一个人样。他们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有了安定的生活,但是,一听我之召唤,他们放下了来之不易的一切,打算拿起武器,走向一条复仇之路,一条荣耀之路。具有这种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也才是国家、民族、团队真正的不屈的脊梁!古代剑客狭路相逢,勇者胜,哪怕对方是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勇气可嘉,虽败犹荣。有了这种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他也能勇往直前,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战争时期,两军对峙,双方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退一步就等于是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了敌人,也等于是把胜利的希望让给了敌人。而你们就是把希望让给敌人,为了自己能够把战友毫不留情抛弃的人。大唐不需要你们,我秦风同样如此,我的兵只有一种人,那就是通往直前不怕的军人。而你们,没有那份资格。”

  “我知道,你们在抱怨,抱怨朝廷对全国军队采用了双重标准,抱怨陛下偏心。抱怨十二卫太强势,觉得就算是在努力,远在朝堂的陛下大将军也看不到你们的努力付出,觉得朝中的文武都将重心放在十二军上,忽视了你们的存在。”

  说到这儿,秦风厉声道:“但是,你们的抱怨只能证明你们的无能。陛下为何重视十二卫?因为十二卫是真正的军人,是真正的强者。每一次大战,阵亡的十人中就有八到九人是十二卫的将士,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像你们这样的懦夫,用自己的性命换了你们的生。你们扪心自问,如果有一天,你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你喜欢哪类军人?答案显然是十二卫军人,而不是不知上进,不思进取,混吃等死的你们。朝廷为什么要给十二卫用好的,吃好的,穿好的,只因他们值得朝廷去花费,而你们呢?值得吗?不值,一文不值。同样,你们说你们缺少机会,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机会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强者、人上人不是靠抱怨来成就的,而是实力与担当与勇气获得的。”

  “军队是最公平的,对每个人都一样,只要你强大,你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得到上司的提拔与赏识!你们薛将军是山西绛州龙门人,之前,他只是一个在家耕作的普通老百姓,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凭什么有此地位,他凭的是他过人的实力。如果你们真有那么的能耐,一样被朝廷与陛下重视。”

  “同样,虎贲军也不是十二卫,可我们为何能够与十二卫并列?并抢了他们的风头,因为我们比十二卫强,因为我们在一千五百人的情况下胆敢深入大漠,征战千里的胆识!我们不但丝毫无损,还能成功的解救了数万汉人奴隶。仅凭以上这几个成就,十二卫就没有资格去妒忌我们,他们也没有妒忌,更没像怨妇那样去抱怨,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不分昼夜的训练,不分昼夜的玩对抗赛,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实力,想要超越我们。而你们?既没有十二卫的功绩,也没有十二卫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更没有十二卫奋发图强的精神,你们又有何资格去抱怨?”

  “你们可以走了,门就在那里。出了这道门,我建议你们找把刀子,把那玩意割了,躲到宫里当太监算了。因为皇宫的日子很好过,而且不要担心突厥打人。你不坚持,没有为你自信;你不努力,没人为你成功,你不学习,没人为你上进。言尽于此,你们自便。”

  秦风没有丝毫停留,他跨上了天罚,呼啸而去。

  秦风一身银甲,一袭披风,再加上纯白如雪的天罚,仿佛一尊战神,人走了,但是他这一番话却在边军心中掀起了一阵阵波澜。离开了军营又能做什么?又会做什么?边军们茫然了。

第255章:诉苦运动


  薛仁贵漠然道:“散了吧!把武器与衣甲留下来,我保证不会有人为难你们。但是,出了这个门,谁要是胆敢以大唐军人自居,借军人之名份为非作歹,别怪我们虎贲军不客气了。”说到这儿,薛仁贵又道:“对了,你们也别想着虎贲军人少,忙不过来。都督能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用独特的办法将一群比你们还差的新兵训练成了今天的虎贲之士,同样能够在一个月里训练出无数个虎贲之士来对付你们。”

  听了薛仁贵的话,边军的眼睛为之一亮,一些有想法的人顿时心思急转了起来。

  虎贲军的强悍他们深有体会,一个个都是牛人中的牛人,一个月前,他们只是普通的兵丁?要是自己……

  边军的神情逃不过薛仁贵锐利的双眸,他这是与秦风唱双簧呢!秦风负责激发大家从军的初衷,负责挖苦,负责消除边军的不满情绪,负责让边军面临失业的绝望,负责唱黑脸,而薛仁贵则是负责安抚了。下一步,他将动用秦风传授给他的法宝——诉苦运动。

  诉苦运动是共和国罗大将军发现并加以使用,并最终推广到全国的运动,其的意义在于加剧****与人们群众之间的矛盾,通过诉苦运动,通过活生生的事件,通过群众的诉说来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诉苦即诉旧社会和反动派给予劳动人民之苦。通过诉苦提高全体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人民而英勇奋战的觉悟。同时加强了全体指战员在***的领导下的坚强团结,使部队万众一心,不怕牺牲,群威群胆,英勇杀敌,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当然,诉苦运动并不是哭过就完了,非常重要的是趁热打铁展开热烈的讨论,启发战士思考广大穷人受苦的原因,产生反抗剥削压迫、打倒g军的意志。史书记载:西北野战军一纵一旅展开了热烈争论,讨论穷人受苦的原因,“凡争论热烈的单位,饭也不吃,冷也不觉,非把问题闹清不干”“诉苦不是目的,流泪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搞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才能挖出造成穷苦的根子。”

  诉苦运动通过分析残酷的剥削事实力图证明:“罪恶决不是单个地主或具体地发生的,大家来自山南海北,都受到同样的痛苦,都同样受冻受饿受辱挨打,这证明普天之下都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压迫人的人,一种是受人压迫的人。”

  很多战士特别是解放战士在诉苦运动中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在灵魂深处爆发了革命,这种大梦初醒的觉悟感让他们既激动又痛快,他们的灵魂被重新塑造了,从此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战士房天静在指导员赵绪珍的启发下倒出一肚子苦水,“如服下大黄,泻出肝火,倒出苦水,一身轻快舒坦,耳目清新”。

  当然,这里要进行的诉苦运动,批判的对象则是换成了突厥,现在,薛仁贵与前来协助的刘仁轨、马周等人要做的工作是选择诉苦典型,选择擅长讲话的人,唯有选择好对象,才能达到“一诉就成功”的目的。秦风在询问将士们与突厥人有何仇怨时,已经为接下来的选择做好了铺垫,到时候,只要从中挑选出适合的人选就行了。

  秦风走得并不远,出了军营,就骑着天罚跑到了个偏僻的角落里蹲点。方法他已经给出去了,而且还有刘仁轨、马周这二位未来执宰的帮助,相信一定会进行得很胜利。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诉苦运动好比做广告的一样,请几个群众演员、托儿说产品如何好,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集体痛哭是诉苦运动中感人至深的**,其重要性几乎达到“不哭不灵”、“一哭就灵”的程度。解放战争时期,军中大约70%是贫农出身,地主富农等出身的只有5%,所以一个人受苦的经历很容易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强烈共鸣,最后达到一种触及灵魂的震撼性的群体情感释放。东北野战军整军总结中谈到,“诉苦是一种悲愤交集的场面,诉得好的,常泣不成声,并感动得全场落泪。许多部队的诉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痛哭。”

  庆州边军里,有八千人以上与突厥有着直接的仇恨,其余人等也不好过。所以,秦风在期待有可能立马出现的感人至深的画面。

  果然不出秦风之所料,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不知是谁就呜呜咽咽地大哭里起来。这哭声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大家都忍不住号啕大哭。霎时,整个军营已经是哭声一片,空气都凝结在万分悲愤之中。

  秦风知道诉苦运动成功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笑的,可是,他怎么也笑不出来,不知何时,两行泪水从眼角滑落。时光飞逝穿梭,他似乎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似乎回到了孤苦的时光。

  ……

  正午,薛仁贵、房遗爱、刘仁轨、马周、杜荷到达都督府交令。成功的扭转了边军的心志,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