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瓷王 >

第32章

瓷王-第32章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旷世奇才,本县叹服!”

  “县令大人过誉了,沐风信笔涂鸦,不敢当大人如此褒奖。”林沐风此时此刻的心态意境完全放松下来了,淡淡地客套了一声。

  祝允秀吃了一惊,赶紧走过来扫了一眼,也呆在了当场。他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哪能不识货?

  孙玉溪兴奋地从孙连梁手中接过字幅,眉飞色舞地指点着,“爹爹,你看,林兄这词当真是一绝呀,寥寥几笔就写出了益都的神韵——益都四周环山,可谓青山,而一条孝妇河环城而过,可谓绿水,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残冬枯黄的花草红叶点缀期间,清冷而不失生机盎然,妙极妙极!”

  孙连梁连连点头,向林沐风投过赞许的一瞥。

  祝允秀本来也在内心中暗暗惊叹林沐风的才学过人,但看到孙玉溪如此赞赏,又盈盈走在了林沐风身边,笑语连声一脸的“倾慕”之色,他心中突然没来由地又生出一股子浓浓的不渝,低低地哼了一声,索性扬长出屋而去。

  ***********************

  孙府的内宅,一座闺房内。

  卸下男装的孙玉溪,一身青色亵衣,乌黑的长发披肩下来,男儿的豪爽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女儿家的温柔娇媚之色。

  烛光下,祝允秀穿着粉红色的小衣,托着腮,俏脸上浮现着痴迷的神色,喃喃道,“羽西姐姐,你莫不是真的喜欢上那个林沐风了吧?”

  “允秀,你莫要胡说。我跟林兄,只是知己好友而已。”孙玉溪面上一红,回头瞪了祝允秀一眼。

  “知己好友?拜托,姐姐,你是女子呀!你女扮男装与其走动频繁,甚至还不惜绞尽脑汁让舅父宴请他,给他创造种种机会——这是普通的朋友所为吗?再者说了,你瞒不了我,你看他的眼神中居然带出了少见的温柔之色……”祝允秀幽怨地道。

  “允秀,不要乱讲。人家林兄已经有了贤惠美丽的娘子,即便是我有此心,跟他也是无缘了……”孙玉溪背过身去,没来由心里一阵哀伤迷惘,声音变得低沉落寞起来。慢慢转过身来,她走到床榻跟前,翻身上床,盖上被子,叹息一声,“允秀,睡觉了。”

  ……

  孙玉溪已经酣然入睡,而祝允秀却还背靠在床上,借着昏暗的烛光痴迷地盯着孙玉溪那清丽中带着几分须眉刚毅之色的绝世容颜,喃喃自语着,“羽西姐姐,你是允秀的,任何人也别想把你从我身边抢走……不要怪我,羽西姐姐,谁让你从西域回来后便天天一袭男子装扮的?允秀自从那日在王府大堂见得了你,这颗心便被你勾走了……日后虽然知道了你也是女儿之身,但允秀这颗心已经无法收回来了……”

  祝允秀突然掩面低低抽泣起来,一阵凄冷的风透过窗户棂子,扑的一声,烛火熄灭了。窗外,传来更夫那尖细悠长的打更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第四十八章大明红(一)

  第二天一早。林沐风牵挂瓷窑的事情,便草草吃了点东西,便直奔瓷窑而去。

  按照老孟的经验,第一次烘炉在凌晨时分便灭火了。等他赶到瓷窑上的时候,老孟正指挥众人开窑,准备取出那批胚胎花瓶,然后重新填充燃料,进行第二次烘炉。

  林沐风走到瓷窑跟前,伸出手在瓷窑外表拍了拍,发出低低的沉闷声,他接着又用撬棍透过窑门,在瓷窑已经坚硬的内壁上敲打了几下,点点头笑道,“老孟,你们干得不错,第一次烘炉成功了。”

  “都是少爷运筹得当,小的们只是干活。少爷,那些花瓶的胚胎也都出窑了,都放在那边的棚子里,你去看看。”老孟恭谨地笑着,手指着那边的棚子。

  林沐风快步走过去,捧起一个胚胎花瓶,仔细打量着:胚胎经过低温素烧之后,整个胎面都呈现出淡淡的暗红色,胎质细腻而温润。他脸上浮起浓浓的笑意,有门了,中国红——不,大明红,有可能要在老子的手中诞生了!

  尹彦征大师啊,我将你的专利拿到几百年前了。不要怪我,要怪就怪科学研究所那帮无事生非的老怪物吧,是他们让老子穿越到了这大明王朝的天空下。林沐风心中感慨,仰头看着头顶那密布的阴霾,低低道,“老孟,天色不好,要下雪了,不成,我们得赶紧干活!你带几个人过来,我指点你们给这些胚胎上釉,其他人准备第二次烘炉。”

  其实,在素烧之前,还应该将胚胎雕刻缕空装饰一番,但这回只是一个实验品,林沐风也没想搞那么复杂,只是做出了最简单的胚胎。

  “少爷,这些废品可以丢弃了吧?”老孟指着那几个裂开的废品,问道。

  “不,不能丢,你一样给它上釉,不要管它开裂不开裂。”数十个胚胎经过素烧,报废了有十分之一,这在林沐风的意料之中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一道烧制的环节,都会有一些残品,这是难以避免的。起码,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难以避免。不过,残品固然是残品,林沐风也想观察一下,开裂的具体原因,所以决定连这些残品一起上釉,一起进窑。

  上釉,相对来说,比塑胎拉坯技术要简单容易一些。老孟他们都是常年干这个的匠人,上釉自然是轻车熟路。没有一个时辰,便上好了釉。等将这批上好釉的胚胎送进了窑,又填充好了燃料,老孟一边指挥人点火,一边亲自爬到了瓷窑顶部,去关闭了数十个通气孔。而王二,则转到后面,将用青石垒砌而成的巨大烟道口打开。

  “老孟,第二次烘炉,温度要提高一些,但不能一下子提太高,时间也要略长一些,大约比第一次长一个时辰左右便可以了。当然,你视具体火候具体掌握吧。”林沐风拍拍老孟的肩膀,走向瓷窑大院最里面的一个角落里。

  那里,张风和林虎正指挥几个工匠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棚子下砌了一个庞大的炉灶,样式无非就是按照林沐风前些时候在颜神镇林家大院里搭建的那种炉型——融化琉璃原料的熔炼火炉。

  一大堆马牙石和紫石堆积在一旁,这是张风昨日带着林虎等人从颜神镇外的山间运回来的。林沐风扫了一眼,不少了,够用一段日子了。

  林沐风围着棚子转了几圈,突然低低说了一句,“林虎,带人赶紧在这个地方给我砌一堵墙,把这个地方跟外边半隔离开来,以后,这个地方,闲人不得进入。”

  林虎惊讶地问了一句,“少爷,砌墙干嘛呀……”

  张风擂了他一拳,“废什么话呢,先生让你砌,你就赶紧带人砌就是了,先生自然有先生的道理。”

  林沐风微笑着扫了张风一眼,走了出来,向不远处正在忙碌的王二招了招手。王二赶紧跑了过来,垂首侍立在一侧,“少爷有事吩咐王二吗?”

  “王二,你随我来。”林沐风抬步行去,一路径自出了瓷窑的院子,来到窑外通往山间的小径旁边,这才缓缓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王二紧跟着他,也停下了脚步。

  “王二,我复原了琉璃烧制技术,我准备想将这一技术整体传授给你,你可愿意学?”林沐风望着阴云密布的天宇,声音极其低沉。

  “啊?少爷,王二……”王二闻言先是震惊,继而感激涕零,不由得噗通一声跪在林沐风面前,“王二愿意学!少爷对王二恩重如山,王二在此对天起誓,此生追随少爷绝不背叛,如有违誓,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琉璃烧制技术啊!这可是万金难求的技术啊!林沐风能将此传授给自己,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和恩宠?王二岂能不感激涕零。他也不是傻子,知道林沐风之所以单独将他唤了出来,肯定是要保守秘密,故而,他这才起誓表了表忠诚之心。

  林沐风满意地点了点头,将他扶了起来,和声道,“王二,我观察你有些日子了,你为人忠厚朴实,性子沉稳,又有技术功底,所以我就决定将琉璃烧制的工艺技术传授给你。但你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将技术外泄给他人,明白吗?”

  王二哽咽起来,“少爷的恩德王二终生铭记在心,王二就是死了,王二绝不会把技术透露出去。”

  “如此甚好。这样,我让老孟调拨9个人给你,然后你将他们分成三个组,等你掌握了全面的技术后,再由你将局部的技术传授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分别独立在房中完成各道工序,记住,要严禁他们互相串通,私相传授技术。”林沐风缓缓说道。他早就设计好了,琉璃工艺繁杂,在现有条件下,为了保密,只能分组进行流水线生产了。这样虽然效率还是有些低,但总是比自己一个人忙活要好。按照他的预期,如果一切走上了正轨,等工匠们分别熟悉了自己所负责的局部工艺,手法熟练了,每日起码可以烧制数十个琉璃成品。

  虽然数量很少,但物以稀为贵,对于琉璃,林沐风觉得这也是维持琉璃高价的一个关键。 




第四十九章大明红(二)

  几天下来,王二在林沐风的指点下,很快便掌握了除琉璃原料提纯这一核心技术之外的全部工艺。

  至于琉璃原料的加工提纯,林沐风思之再三,还是觉得暂时要严守秘密,掌握这一技术的人越少越好。目前来看,如果自己不亲自上阵,就交给张风和林虎来做。张风是自己的学生,林虎是自己的家人,都非常忠诚可靠。

  好在,融化原料进行提纯,并不是很大的体力劳动,只要掌握了火候,其实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且,只要炉温达到了一定的平衡,大量的原料投入进去,待其融化沸腾用特制的铁勺进行捞取,经过数次重复操作,依次提纯,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可以提取数日所需的人工水晶原料。

  张风这几日总算是明白了林沐风要砌墙隔离这里的目的了,保密呗!他天资聪颖,即便是林沐风不嘱咐他,他也明白这技术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连日以来,张风在林沐风的指导下,连续提纯了一宗人工水晶原料,纯度之高足以满足琉璃器皿的生产了。看张风挥舞着铁勺热情不减,林沐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阿风,不要弄了,这几日,我们都提纯了很多了,够用了,呵呵。”

  “挺好玩的,先生,不弄了?好吧,那我回去找师娘下棋去了。”张风遗憾地放下铁勺,向林沐风施了一礼,雀跃而去。

  林沐风走出隔离着火炉熔炼区的高墙,看到王二急匆匆奔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打磨好的琉璃成品,兴奋得眉开眼笑,远远地就呼道,“少爷,少爷,你看!”

  林沐风接过来,心里头乐开了花。这个长方体的琉璃瓶子,是王二按照他的要求制作的,他想尽快完成一个早就答应人家孙玉溪的内画沐风彩琉。放在手上端详,品相光滑,圆润饱满,比例协调,整体呈现晶莹透明,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琉璃器皿了。

  林沐风也有些高兴,“王二,不错,不错,告诉兄弟们,一定要小心谨慎,每一个工序都要慎之又慎,不能马虎大意,这个就给我吧,你们继续努力!”

  得到林沐风的夸奖,王二心里美滋滋的,黝黑的脸上浮现着笑容,向林沐风拜了一拜,便兴奋地扭头进了一旁的“琉璃生产车间”,继续去当他的“车间主任”和“技术总监”了。

  由于内画技艺普通工匠很难掌握,林沐风经过深思熟虑,设计出了一种相对简单可行的琉璃产品——十二生肖琉璃工艺品。这种,难度主要是在制作模型上,先塑制出十二生肖的内外模型,然后用融化的人工水晶溶液浇灌进入,上炉脱蜡即可以获得一个半成品。

  有了半成品,然后就可以进行彩绘。不过,在琉璃料器上进行彩绘,与在瓷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琉璃器面光滑,不易入色;其次,琉璃质地相对坚硬,彩绘起来需要更高的技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林沐风指导着王二进行了很多次的实验。最终,他发现,在彩绘之前,只要先将琉璃料器放入醋中浸泡一刻钟,然后再进行彩绘,就很容易入色和不印染。

  彩绘之后的琉璃料器经过充分晾干,再用一个特制的铁皮烤箱进行短时间的高温煅烧,基本上就可以获得色彩艳丽的琉璃工艺品了。当然,还是会有一些残品出现。

  林沐风欣慰地活动了下身子,这个时候,西北风慢慢开始刮了起来,漫天的寒气席卷而来,林沐风禁不住打了一个激灵。裹紧衣袍,将王二送来的琉璃成品揣入怀中,向老孟那边望去。

  第四遍烘炉已经完成,窑火已经熄灭,马上就要开窑了。烘炉,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一点,林沐风还是有着很大的自信。如果连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