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147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47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什么?英国人放弃了缅甸的殖民权?!”闻言张弛不由大感意外。

    因为他知道史上英国人是一直死咬着缅甸殖民权不放的。最后甚至还不惜派人刺杀了缅甸独立义勇军的首领。现在会这么轻易的把殖民权给放弃了,实在让人有些意外。

    史迪威点了点头,说道:“确切的说,不是英国人放弃的,而是我无意中从他们手里抢到的,原本我只是不希望英国人再因为这个殖民权的问题牵制我们影响我们的作战计划,但是现在……”

    闻言张弛就有些明白了。

    很明显史迪威也没料到那么顽强的日军会放弃缅甸撤到阿拉干山脉防御。

    这么一来,英国人放弃了缅甸,日本人也放弃了缅甸,现在站在缅甸土地上的就只有中美联军……也就是说。缅甸现在可以说是中美联军的殖民地。

    张弛想,现在最有话语权的应该是美国方面的想法,毕竟这所谓的“殖民权”是英国人转让给美国的,至于中国的利益……这些列强才不会把此时的中国放在眼里。

    史迪威或许是看到了张弛的想法,就笑了笑说道:“华盛顿方面对缅甸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美国人一向提倡民主、自由、平等,是反对这种殖民政策的。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支持缅甸独立。”

    前半段是真的,美国现在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在太平洋战场上,至于太平洋另一头的一个小国缅甸,对美国来说根本是无关紧要。甚至这个缅甸要来还有可能会是个烫手的山芋……殖民缅甸容易。但殖民后怎么对付缅甸义勇军反抗的问题?万一日本人再打进缅甸,美国是否有义务出兵保护这个殖民地呢?!

    至于后半段那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那不过是哄骗小孩的套话罢了。

    史迪威现在碰到的问题与美国方面考虑的差不多。

    殖民虽然表面看起来有很多好处,可以在别的国家领土享有各种超然的权力,但副作用就是得顶住来自殖民地内部百姓及外部敌人的压力。

    但如果真让缅甸独立了。史迪威又有些不愿意……因为如果缅甸独立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中美军队要撤出缅甸,或者说中美联军的每次作战就要受缅甸方面的制约了?!

    想了想,张弛就说道:“我赞成缅甸独立!”

    “为什么?”史迪威有些不解:“一旦日军56师团崩溃了,缅甸对中国就十分重要,难道你们就不希望保住自己在缅甸的利益吗?!”

    “当然希望!”张弛说:“但要保住利益不一定要用殖民的方法!”

    “唔!”闻言史迪威不由一愣:“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给缅甸独立!”张弛说:“政治和经济上给他们足够的自由。但是军事上嘛……”

    史迪威不由摇了摇头:“如果缅甸人独立了,他们会建立自己的军队,而且我相信他们不会乐意我们介入!”

    “这的确是!”张弛回答:“但他们建立起来的军队根本不足以对抗阿拉干山脉对其虎视耽耽的日军,所以……不是我们想介入,而是缅甸人求我们介入!”

    “哦!”史迪威不由恍然大悟。

    PS:  了!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前途

思考了良久,史迪威就觉得这种做法好处很多。

    首先,因为允许缅甸政治及经济上的独立,其实如果缅甸愿意的话,军事上独立也可以……当然,这只是句废话。

    因此,中美联军与缅甸之间就不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甚至新建立的缅甸政府及缅甸百姓还会因为中美联军给了缅甸这么大的自由而彻底倒向中美联军。于是缅甸内部的问题就得到很好的解决……缅甸百姓不仅不会与中美联军对抗,还会把中美联军当作解放缅甸、支持缅甸独立的恩人。

    在对付外敌方面,因为中美联军在缅甸百姓心里不是殖民者而是保护者,于是很自然的,缅甸百姓包括缅甸政府不但不会制约中美联军对抗外敌,反而还会尽全力甚至愿意为中美联军的作战提供经费。

    中美联军能得到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比如因为控制着缅甸的军事而使其很自然的拥有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先权……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说话的权力,这点在国际上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至于军事上缅甸会不会自己坐大而甩开中美联军……此时缅甸的军事根本就离不开中美联军,军事上抛开了中美联军,那毫无疑问就意味着缅甸的再次陷落。往长远来看,如果缅甸建立起来的军队使用的都是美式装备,那哪里还会有脱离美国控制的能力。

    一边想史迪威就一边点头,接着他就高兴的对张弛说道:“真是太棒了,张!也许你不相信,你这句话可是解决了困扰我几天几夜的一块心病!看不出来,你不但打仗行,在政治上还有所研究!”

    “将军过奖了!”张弛有些不好意思。

    这倒不是张弛自谦,原因是这的确不是张弛自己的主意……将来美国就是这么做的,比如在日本及韩国的驻军模式,这说白了就是新时代的另一种殖民形式。

    这有点像是社会阶段的发展,一开始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压迫得奴隶活不下去了,奴隶纷纷起来造反,于是统治阶级不得不改变政策放宽对百姓的奴役政策,接着就有封建社会。奴隶转变成为农民。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又被压迫得活不下去了起来造反,统治阶级又不得不改变政策,于是就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把大批农民转化为在工厂里做工的工人。

    殖民政策也是这样。大英帝国时代的殖民政策,被殖民的国家和百姓那都是下等人,基本没有说话和讨价还价的余地。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这种殖民策政是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个世界了。就像史迪威所担心的那样,如果还用老方法殖民就会碰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这种压力就算能压住一时也不会长久,于是就有了更为宽松同时也能获得更多利益的“美式殖民政策”。

    “我很希望还有时间!”史迪威看了看表,说道:“事实上,每次跟你讨论总能解决我的许多问题。只可惜时间不允许!而且我也迫不及待的想把你提出的缅甸方案向华盛顿方面报告了!所以……再会!”

    “再会,将军!”张弛起身握了握史迪威的手。并将他送到了屋外。

    “好好干,张!”临坐上吉普车时,史迪威拍了拍张弛的肩膀:“我一直都相信,中**人再加上美式装备,那就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事实也证明了我这种想法。那么往后……我们的战争很有可能不再局限于缅甸,明白吗?你会有前途的!”

    “是,将军!”张弛回答。

    张弛知道史迪威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是个没有正义和邪恶只讲力量对比的世界,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也就意味着权力和前途。

    至于战争可能不再局限于缅甸……史迪威这是希望将中**队带往太平洋与日军作战。

    对此张弛并不吃惊。原因是历史上的远征军在缅甸击败日军后就做好了投往太平洋与日军作战的准备。

    这不只是因为美械中**队有着丰富的丛林战的经验且经过实战的检验,更是因为这么做同时符合中国和美国的利益。

    符合美国的利益那就不用说了,太平洋战场是美军直接与日军对抗,而且客观的说。美国陆军是极度不适应太平洋各岛屿上的战争,他们之所以能将那些岛屿啃下来,大多是用飞机和火炮堆出来的。以至于在二战末期时,美军用这种战损比来估计打下日本本土的代价,是美军要死伤两百万人左右……这最终使美国放弃进攻而选择了朝日本投了两颗原子弹。

    如果用中国远征军就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当然是就算牺牲也不是牺牲美国人。另一方面则是中**队同样也拥有吃苦耐劳等精神,比美军动不动就崩溃打几个月就要换回去休养要好用多了。更重要的还是,中**队能在丛林中追着日本人打,于是中美配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军的丛林战战斗力。

    但其实,所谓的“提高美军丛林战战斗力”只怕十分有限,原因是这丛林战的战斗力并不是说知道某种战术或是明白某种理论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士兵都能够适应丛林中的艰苦生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这是部队在丛林中作战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说其它的基本是扯谈,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佬一次又一次在丛林中失足而又永远都学不会打丛林战的原因之一。

    至于符合中国的利益,那其实很简单。

    日军在太平洋方向上败得越快越惨,就越是会把位于中国的日军调往太平洋,这毫无疑问能减轻中国国内的压力,更为重要的还是……一旦美军在太平洋打败了日军甚至打到了日本本土,那么日军就再也无法向中国增兵甚至都要将部队调回国去以保卫本土、保卫天皇了。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围魏救赵

至于历史上为什么中国远征军没有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原因仅仅只是当中国远征军打完缅甸战役做好出兵太平洋的准备的时候,日本就投降了,战争结束了,而那时甚至还有新兵刚刚空运到印度准备训练。(注:缅甸战役打到1945年3月,日军于1945年8月投降)

    不过还别说,史迪威想要把远征军投往太平洋还真遇到困难。

    遇到什么困难就不用多说了,自然又是史迪威与蒋校长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过这个麻烦似乎也不能怪蒋校长。

    河边正三在撤回阿拉干山脉防御后,左思右想,就是不甘心丢掉缅甸的失败。但是现在……中**队却在缅甸继续坐大,而且其兵力还在持续增加中。

    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日军情报人员混进了中**队位于孙布拉蚌的训练营……这一点对于日军来说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有许多缅甸土人只认钱不认人,只要给他们点东西,就可以让他们以劳工的身份进入孙布拉蚌训练营搜集情报。

    从他们搜集的情报来看,这个训练营已经扩大到可以同时训练三万人的程度,而其训练周期也是三个月。也就是说,在缅甸的中国美械部队是以平均每个月一万人的速度在增加,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出半年中**队就会压倒性的超过日军,到时日军就算是有阿拉干山脉驻守,只怕也抵挡不住中英联军的攻势。

    但是现在又能怎么办呢?!

    沉默了一会儿,河边正三就若有所思的说道:“中国人有个计策叫‘围魏救赵’,也许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日本军官对中国历史及战术的研究只怕比中**官还要多。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日本对中国垂涎已久,正所谓要打败自己的敌人就得先了解自己的敌人,所以日本军官甚至包括普通士兵都很喜欢了解中国历史……这一点从现代日本人往往对中国历史也很了解尤其是三国可以得到证明。

    “围魏救赵?”参谋有些疑惑的问:“大将阁下的意思是……”

    “佐藤君!”河边正三对参谋说道:“你是否还记得……中**队出兵缅甸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记得!”佐藤参谋回答道:“他们是为了打通中缅公路,使中国能得到来自美国及其它国家援助的物资!”

    “没错!”河边正三点头道:“那么现在……他们就差最后一步了,也就是第56师团驻守的中缅公路……”

    说着河边正三伸出手来在地图上中缅公路的位置敲了敲:“当然,第56师团不愧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部队。直到现在还在坚守,而且还有可能会继续坚守下去!这方面我们暂且撇开不提,对于中**队来说……印度方向甚至是打通中缅公路都没有那么迫切了,明白吗?”

    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儿。佐藤参谋就点头赞同道:“大将阁下说的对,中**队占领了仰光,就意味着美援可以从海路运至仰光,接着再通过仰光机场空运至中国,而第56师团被围死在中缅公路里。其溃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中**队的确不需要着急!”

    河边正三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令人不舒服的怪音,双手交叉并托着下巴,目光狠狠地盯着地图说道:“这些可恶的中国人,这次战败的耻辱我会记住的,迟早有一点要还给他们,但不是现在。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削弱中**队的实力,使他们无力与英国部队夹攻我军在阿拉干山脉的防线。”

    “可是……怎么样才能削弹中**队的实力呢?”

    “就像刚才说的!”河边正三回答:“中**队留在缅甸已经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