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146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46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给拿下了。

    于是乎,同样是这些日军,他们在中**队面前就失去了信心,他们会想。连精锐的第十八师团、第二师团在他们面前都被打得到处逃,又何况是其它部队。但在英印军面前就不一样了,只要一看到那些英式军装和印度人黝黑的面孔,他们在中国人那丢掉的信心和士气马上就回来了,这反而使日军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这也是英国人对日军判断出现失误的原因……英国人简单的以为。日本人打英印军士气还那么足,那么就不应该过早的放弃缅甸才对,于是就宁愿用缅甸的殖民权来交换中**队的出兵。谁想到结果是中**队还没出兵日本人就先撤退了。

    日本人一撤,中**队就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缅甸全境,霎时欢呼声就响彻了整个缅甸,这其中尤属驻缅华侨……那可是中**队击退了凶残的日军,这使他们感到莫大的荣耀,于是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对中**队又是送锦旗又是放鞭炮的好不热闹,就像过节似的。

    “乔!”亚历山大很快就找到了史迪威:“我们是否可以谈谈缅甸的事……”

    对此史迪威早有准备。他扬了扬眉头也不抬的回答道:“亚历克斯,首先我们没有违反和约,我们的确是渡过伊洛瓦底江了。其次,如果你想违约的话,最好考虑下往后是否还需要中**队协助你们作战,又或者也可以说是我!”

    被史迪威这么一说,亚历山大就没了声音了。

    史迪威说的很现实,日军虽然已经撤出了缅甸,但却盘据在印缅之间的阿拉干山脉,甚至还卡在英帕尔使印缅之间无法联系。对此中**队是没什么,中国方面只需要打下或是坐等中缅公路的第56师团被歼灭也就可以了。而英国方面,却要担心日本人会以英帕尔及阿拉干一带为根据地并利用印度国民军西进。

    所以,现在有求于人的是英国而不是中国。也就是说英国根本就没有毁约的资本,除非英国往后都不需要与中**队的配合夹击日军了。

    “好吧!”亚历山大其实早就知道这一点,他只是想来试探下史迪威的底线,闻言他只得无奈的回答道:“当我没说,祝我们往后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史迪威笑着点了点头。

    这些消息传到张弛那,张弛都有些晕了。

    英帕尔被日军占领。日军退守阿拉干山脉……这些在历史上都没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是日军在英帕尔战役中大败,接着英军就在美军第十航空大队及中**队的配合下一路追着日军南下,最终收复了缅甸全境。

    不过这似乎也不意外,因为历史上仰光也不是像现在这样收复的。

    这也就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张弛的存在终于使历史出现了不一样的走势。

    至于这个走势到底是好是坏,张弛就不敢确定了,说是好吧……现在的形势的确比历史上看起来会好些,至少中国远征军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走进野人山付出惨重的伤亡,现在也在更短的时间内就收复了缅甸。

    说是不好吧,那是不是意味着张弛所熟知的历史走向就此改变了,也就是说张弛要失去未卜先知的优势了。

    “张……”这时穿着背心歪戴着头盔,嘴里斜叼着香烟的皮特走了进来,他朝张弛扬了扬手中的收音机说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见此张弛不由觉得有些好笑,收音机对他来说都可以算是老古董了,不过他还是故作不知的问:“是什么?”

    “这是收音机!”皮特一边摆弄着一边炫耀道:“我是从军需处的朋友那搞到的,往后就可以靠它解闷了!就像这样……”

    在皮特的摆弄下,收音机里很快就传出了声音:“随着阿拉曼战役的失败,盟军的形势进一步恶化……”

    “什么?”张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阿拉曼战役竟然失败了?!
………………………………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选边站

阿拉曼战役是历史上盟军打赢的第一场大型战役,它的胜利甚至可以说是盟军进入由防御进入反攻的转折点,英国首相对这场战役的凭价是:“在此之前,我们战无不败,在此之后,我们战无不胜!”

    但是现在,这场战役竟然打败了。

    想了想,张弛就觉得这很有可能是受到缅甸战场的影响。

    第一次缅甸战役时美军在印度准备了许多战略物资,这些物资就是用来增援位于缅甸的英军和中**队的。史上由于第一次缅甸战役迅速溃败,中**队也败走野人山,于是这些战略物资甚至是美军的第十航空大队都转而投往阿拉曼战役,这使得在阿拉曼战役中,盟军的补给和空中力量与德意军对比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是阿拉曼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但是,第一次缅甸战役却并没有像历史一样溃败,中**队在缅北守住了密支那稳住了阵脚,于是美军投往印度的战略物资及第十航空大队不仅没有转投到阿拉曼,甚至还因为要迅速武装中**队还要继续增加。

    毫无疑问,这直接导致了盟军能投入到阿拉曼战役的补给及军事力量大幅度减少,于是本该取得胜利的阿拉曼战役竟然打败了!

    这也许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缅甸战役这边胜利却导致阿拉曼战役的失败。

    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张弛不敢断言,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苏伊士运河也许就要落入德意联军的手中。

    “营长!”就在张弛沉思的时候,一名警卫员就跑上前来说道:“史迪威将军来了!”

    “什么?”闻言张弛不由一愣:“在哪?”

    “张……”话音未落就见史迪威将军跨进了张弛的指挥部,他笑容满面的走上前来握着张弛的手说道:“恭喜你,听说拿下仰光的主意又是你出的,听到这个我一点都不意外,干得好!我指的不仅是你这种用坦克穿墙的战术,更是拿下仰光后为我们争取到了很多战略机会!甚至直接导致日本人放弃缅甸退至阿拉干山脉,这全是你的功劳!”

    “将军过奖了!”张弛回答:“这应该是全体官兵的功劳,还有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的功劳!”

    “你是对的!”史迪威点了点头:“但这么说吧。如果不是你的建议和战术,那么我们将要付出比现在大得多的伤亡才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战果,这点你不反对吧!”

    “谢谢将军!”张弛知道美国人的习惯与中国人有些不一样,于是也就不再谦虚了。

    张弛一边给史迪威让出了一个位置一边为史迪威递上一根烟并点着了。

    “将军!”张弛问:“今天怎么有空来仰光。现在仰光的局势还不稳定,泰国方向的军队似乎有点蠢蠢欲动,将军还是早点回去的好,这里不太安全!”

    史迪威笑了笑,回答道:“我相信泰**队暂时是不会向仰光发起进攻!”

    “将军为什么这么肯定?”张弛问。

    “日本人的确是想利用泰**队进攻仰光。”史迪威接过警卫员给他泡好的咖啡。说了声谢谢,接着吹了吹杯口的热气小喝了一口,接着说道:“但是日本人也知道泰**队的战斗力,用泰国的军队进攻仰光……其结果很有可能是不只不能打下仰光,反而还会损兵折将使泰国无兵防守。”

    张弛点了点头,泰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其军队也有飞机、大炮、坦克,但因为战斗力太差所以用于防御还可以撑撑门面,用于进攻那基本就是浪费弹药、浪费时间。

    “更重要的是……”史迪威看了看周围,接着压低声音说道:“泰国已经派人秘密和我接触了!”

    “哦!”闻言张弛就明白了。

    就像泰国首相銮披汶说的一样:“谁在战争中失败了。谁就是泰国的敌人”。

    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谁在战争中胜利了,谁就是泰国的朋友!”。

    以前在亚州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是日本,败退的是中**队,于是泰国就是日本的朋友中国的敌人。

    但是现在,日本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吃败仗,缅甸方向也是接连败退,于是泰国自然就要和中美联军做朋友了。

    对于泰国这样的国家……有时候还真拿他有点没办法,比如现在拒绝与它做盟友并清算其之前犯下的罪行吧,那无疑就是把泰国彻底的推向日本。这显然是对盟军是不利的。

    所以,政治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是不能从个人感情上去理解的,从利益角度去分析就十分明了:允许泰国投诚就会使盟军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虽然这个国家是敌是友都有些微不足道。

    “张……”接着史迪威拍着张弛的肩膀说道:“我想让你担任新一团的团长,你有什么看法?”

    闻言张弛不由一愣:“将军,那王团长他……”

    “他会升任师长,新一师师长!”史迪威回答:“这是你们在战场上优秀表现的回报,至于陈善国师长……他准备回国了!”

    “哦!”张弛脸上一阵惊愕。

    陈善国这新一师师长做得好好的,怎么说回国就回国呢?尤其现在部队还在准作战状态。临阵换将似乎有点不太妥当。

    但张弛也没有多问,他看得出来这其中有内情,而且史迪威也不想说。

    甚至张弛还猜得出来这其中的内情是什么……陈善国是从国内派来的师长,也就是说他是更倾向于服从蒋校长的命令而不是史迪威的命令。

    简单的说,就是史迪威要培养或是扶植一批新的骨干,而且这批骨干更应该倾向于史迪威,否则就很可能会像陈善国一样被赶回国去。

    于是张弛就知道自己现在面临的就不仅仅只是升不升团长的问题,更是选边站的问题:是要听蒋校长的话,还是听史迪威的话?!

    又或者,是两者的话都不听?!
………………………………

第一百四十章 殖民

“我接受!”没有迟疑,张弛就点头应了下来。

    因为张弛心里清楚,至少现在他是没得选择,因为推辞的结果要么就是被史迪威找个借口送回国,要么就是被他赶到战场去送死……当然,这只是张弛的猜测,但政治这东西谁又知道呢?万一史迪威是个这样的人,那么自己就没有回头路了。

    所以,反正没有选择,那还不如干脆的应下来。何况继续呆在远征军里跟着史迪威干并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这只是目前。

    要知道史上大多受史迪威重用的****将领都没有好下场:廖耀湘被蒋校长派上了一场明显打不赢的仗,结果被****俘虏。孙立人回到台湾后则被蒋校长以“意图叛变”之罪软禁,其部下也都被控制或是以各种名义关押,有些人甚至直到十余年被放出来后才知道自己被关押的罪名。

    这其中是为什么就不用说了……蒋校长是不能容忍任何人威胁到他的权力的,对史迪威是这样,对自己的部下就更是这样。所以……你们这些当年在缅甸不听我的命令支持史迪威的家伙,这笔帐我记下了,现在暂时容忍你们只是想利用你们打仗而已,等到“天下大定”的时候就有你们好看。

    蒋校长最终也没有等到天下大定的那一天,最后是他意识到只有退守台湾一途,于是才借敌人之手清除异已。

    只可怜那些在缅甸与日军殊死搏斗建立赫赫功勋的远征军将士,他们不是倒在日军的枪炮之下,而是倒在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之中。

    这些都是后话。

    张弛不愿意有朝一日也会像孙立人、廖耀湘等人一样的下场,但同时张弛也知道眼下没有其它选择。

    “Good!”见张弛回答得那么干脆,史迪威高兴的点了点头,说道:“张,我不会看错人,你是天生的战士,现在虽然只是个团长,但我相信你还有很大的空间一展抱负!”

    “谢谢将军!”张弛回答。

    但心下却叹了一口气……史迪威的问题就是锋芒太露。如果说他仅仅只是性格问题在言语上不给蒋校长面子处处跟蒋校长作对的话,那也就罢了。为了美援为了利益,蒋校长还是会把这口气给忍下去,但后来史迪威甚至都想与G军合作用美式装备武装G军联合抗日……这就突破蒋校长的底线了。

    蒋校长毕竟是一国的元首。史迪威在缅甸的权力对中国的影响力虽然很大,但在政治上还是与蒋校长相去甚远,再加上史迪威并不适合搞政治,于是最终就只有黯然离去的份。

    “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在张弛想着心事的时候,史迪威就看着桌面上的缅甸地图说道:“应该说这也是个好事……英国人放弃了缅甸的殖民权!”

    “什么?英国人放弃了缅甸的殖民权?!”闻言张弛不由大感意外。

    因为他知道史上英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