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 >

第68章

大唐-第68章

小说: 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那时,隋炀帝根本来不及去江都,只能留在洛阳。
  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李渊,甚至瓦岗军都无法顺利崛起,必须和隋军决死战才能统一北方,而杜伏威大可从容统一南方,坐看北方大 乱,一旦时机成熟,几方消耗的差不多了,就可北上统一天下,说不定这时连二十四岁都不到——这才是千古一帝,十六岁白手起家,二十四岁统一天下,就凭这个过程,历史上必称其武略第一帝。
  可是事实呢?
  大业十一年,杜伏威才十八岁,也许是太过年轻了,也许是大意 了,当另外一支起义军李子通部亦转战淮南与杜伏威汇合,杜伏威就不进行严格防范而笑纳了。
  结果,李子通企图吞并杜伏威部,对杜部进行突然袭击,杜伏威受重伤。隋军乘机攻击,杜部惨败。杜伏威幸得部下西门君议之妻王氏,骁勇有力,背负杜伏威突围。其亲信王雄诞率壮士
  ,死战得脱,虽然突围后,杜伏威集结余部,以六合 重整旗鼓,但是这时,已经打回原形,隋炀帝也移二十万军到江都,因此以后几年战斗,虽有胜利,对大局来说,也无济于事,只是为人作嫁衣。牵制了此时最大的一股隋军而已,最后虽然被李阀招安,封为吴 王,但是就在唐武德七年二月,就被毒杀。
  可以说,就这次错误,就断送了一代千古帝王的基业,也断送了杜伏威的性命,一旦失败。还想翻身?难比登天,在大业十二年后,就算李世民换位于杜伏威,也难以成事了。
  一旦想到这个,张宣凝就心中警惕无比。
  所以,虽然五月,陈长林就臣服于他,并且率领二千子弟前来助 战,但是张宣凝还是耐心的等到了他地族人前来,并且一一在内地郡 县。尽量远离沿海,安排田地,这看起来是优待,又何尝不是控制其家人呢?
  再将水师打散了重编,把陈家子弟分开,种种手段。就在于避免这种“突变”发生。
  因此花费了二个月时间,才突然之间率一千军,前后分成三只船 队,伪装成商船,相互呼应,混来这时上百万人地来往潮流中,前去长安,时机抓的可所谓狠辣无比,这时,混在浩荡的无数船队中。谁能检查出呢?
  见得张宣凝不说话,陈长林冷哼的说着:“圣上上个月就下旨,要移去江都宫,以越王、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结果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于建国门上表,说不宜巡幸。圣上就大怒,把他杀了,本月。圣上车驾到了 水,奉信郎王爱仁。又以盗贼日盛,谏上请还西京,结果又被他杀了,连上谏言事都杀人,圣上怕是已经疯了吧?”
  “圣上怕失了南方,如是圣上此时不去江都,那李子通和杜伏威 部,只怕今年就可以声势复震,说不定就可以取下江都,一旦取下江 都,以江都郡财富人口之多,又是南北交通核心,谁占了此地,立刻就有卷席南方之势了。”张宣凝感慨的说着,见得陈长林似有不服之意,又说:“当然,其实圣上坐镇洛阳更好,一城掌南北,江都,如是能够派张须陀为大将,也足以平南方了。”
  说到这里,张宣凝不由颜色难看之极。
  张须陀,可所谓此时隋朝名将,开皇十七年二月,张须陀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昆州刺史、羌族首领 翫,大胜。
  仁寿四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感到安全难保,遂于晋阳起兵反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
  大业七年三月,王薄率众,在长白山起事,达到数万人。张须陀带兵征讨,王薄连连大败,不得不度黄河逃亡,但是仅余五千人。
  大业九年,王薄又联合起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义军十余万人攻打章邱。张须陀遣水军断其水运,自率2步骑击之,义军大败,散军溃至津梁时,又被水军所拒。张须陀水陆夹击再次大败义军,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
  同年,裴长才、石子河等率2义军攻至历城,纵兵大掠。张须陀当时没来得及召集士兵,遂亲率五骑与义军作战。义军为其所吸引,遂引兵围攻。张须陀身陷重围,身上多处受伤,勇气弥厉。时城中援兵至,义军稍退。张须陀督军再战,大败义军,裴长才败逃。
  大业十年,北海郡郭方预聚众3,自号卢公,攻陷郡城,率部起 义。张须陀大败义军,斩数万人,获辎重3000 。
  大业十年,张须陀击败拥兵十万的左孝友部,又击败拥兵十万的卢明月。
  此时,地方官吏每与义军作战,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迎。唯独张须陀勇决善战,同时又长于抚驭,所以甚得军心,当时号为名将。
  这样的人,如果真的隋炀帝在洛阳不动,那张须陀坐镇江都围剿南方起义军地话,以他之才,绝对可以压的住李子通和杜伏威部,那一时间,无论南北都无法动弹了,瓦岗军哪怕再强,也难以在洛阳几十万军的脚下发展,李阀也同样不能起事占领长安。
  这样的话。隋朝中兴,还是有可能的。
  张须陀镇压瓦岗军失败而死,其实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南北门阀地暗中算计,很大部分也是因为张须陀部这十年来,转战各地,屡破大军,无法得到修养,精锐折尽,将士疲惫不堪而导致地。
  一旦张须陀死。瓦岗军大兴,攻击洛阳,其实南北就被切断,隋炀帝这才真正无天回力,只有等死了。
  想到这里,张宣凝哈哈一笑,随着隋炀帝南迁,北方出现空虚,也就是在这时。英明如李密者,知道时机百年难得,因此才决心投靠贼众瓦岗军的吧?
  这才是李密被朝廷通牒,逃亡三年,才在今年毅然投入投瓦岗军地真正原因所在,也是他拒绝张宣凝招揽的原因——此时,北方真是帝王之资,趁时而起,前途不可限量。
  一个八柱国之一的世家,又是蒲山郡公。下此决心,投靠乱贼之军以起事,可所谓英明决断之极。
  真是天下英豪,相比之下,依靠世家积累之力的李世民,单论才 干。虽然未必逊色,但是的确不算什么了。
  天下胜过李世民者,不能说不计其数,其实也大有人在,只是,争霸天下,是各种各样因素,特别是土地人结合的产物,并非依靠主君个人素质而决定天下。
  如他张宣凝自己
  能成功取得杨公宝藏。与李世民相比,就起点太低了 真的没有机会,但是也是极艰难。
  如能够取得杨公宝藏,就完全不一样了,五年之内,不需要为钱米兵甲担心了,虽然比不上李阀累世积累,也不会逊色太多。才可以爆发出来,有着争霸天下地资本。
  这也是可以使宋阀合作的底牌。
  宋阀占有岭南。自己最多再取下建安郡,就不能再南下了,因为那里就是宋阀的影响范围了,不过,也不必把宋阀看地太强,虽然那里有十几郡——南海、龙川、义安、高凉、信安、永熙、苍梧、始安、永 平、郁林、合浦、珠崖、宁越、交趾、九真、日南、比景、海阴……
  但是那里人口稀少,南蛮族太多,宋阀实际动员的力量并不强,影响毕竟不是控制,这点必须区别来,如果真正占有这十几郡的话,南方早就是宋阀的天下了。
  此行,上得长安,李阀根本无所谓,现在的他,还鞭长莫及,而最关键的,还是无漏寺地石之轩,以及暗中的慈航静斋。
  此时,慈航静斋正在北方造势,对他又没有直接了解,南方又是慈航静斋地薄弱地点,因此不可能算得知得他,除非慈航静斋真是神佛 了。
  至于石之轩有个缺点,他既化身为无漏寺的圣僧,又化身于裴矩,或者说裴矩才是他的本名,隋炀帝即位后,裴矩甚受重用,参掌朝政。大业元年至九年间,他至少四次来往于甘州、凉州、沙州,经营西域事宜。
  这样多事,必须他来干,因此别人看起来他神出鬼没,实际上知道内情的人来看,他的行踪一目了然,这次也是趁着裴矩随驾去江都而去长安起宝藏——不管怎么样,你裴矩在皇帝面前,找个理由跑路,也不是这样容易的,一时间也抽不开身。
  就算抽身,你石之轩也不是神,跑路还是需要的时间的,总不可能不死印法,可以使你一日千里吧?
  种种未雨绸缪,才为此行尽量增加了大量安全数,大事方面算不余策,小事上,就算运气极为不好,沿途遇到几个官吏要闹事,自己上千人,难道不能暗中解决了?这种变数,难道不是已经控制在最低了吗?
  或者船上有不张眼地人发疯了,要去告密,但是,这个变数真的存在吗?这次跟着前来的人,专门选有家室的本地人,其家人都控制在 手,一旦出事,就是全门抄斩的下场——真的有这种没有逻辑,没有理由地变数存在吗?
  这才是真正不可思议。
  这个世界可以很复杂,但是其实又很简单,世界怎么样复杂是世界的事,人世怎么样复杂是人世的事情,这其实不重要。博弈场上,计量地不是谁更复杂,而是谁更客观。所谓的客观,其实就是抓住事情发展地要害点,而掌控变数,而真实历史,早已经对此作出了无数证明。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叛逆,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投靠,所谓的变数,在已经掌控了最大要点,并且扼守命运喉咙的情况下,也不过是等闲。
  原本所在世界地太祖,除了被夺权而郁闷一段时间外,可有真正战略上的挫折?如是喜欢经常来个“挫折才能长大”,学杜伏威一样,搞什么“李子通变数”,他的尸骨早就不知道埋到什么地方了——清洗,整顿,运动,种种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扼杀变数,让一切都在掌握中。
  当然,这是因为获得这个世界的预知,知道所有结果,又有大智慧洞察历史本来面目,才能够如此近于神明的手段,来操作历史。
  等杨公宝藏一取,南方格局大变,自己的这种近于神,近于道的计算,就要不攻自破了,可是,就算没有预知了,自己也有着对政治和天下的洞察,自信那时,也可和世上英雄争一天下了。
  “主公,我们已到了长安城外了。”陈长林上前禀告的说着。
  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长安城雄据其中,泾、渭、刿、灞、澧、涝等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地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
  隋大举建都,就是长安。
  真正是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田。
  自己船队,就是通过广通渠,自渭水而入,以交通论,洛阳或者犹胜三分。但若以军事形势论,长安所在处的渭河平原区之所以被称为关中,因为束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内,故称关中。
  潼关为四关之首,为战国时秦人所建。北临黄河,甫靠大山,东西百 里,开路於断裂地山石缝中,“车不容方轨,马不得并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险,本名函谷关,东汉后才改名为潼关。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占领此地,既无外忧,又可有大量肥沃土地来获得粮食,真正的帝王之资啊!
  谁能够得到它,的确是得了天下的龙眼。
  但是,天下之争,并非仅靠地利。
  长安,我又来了。
  张宣凝嘴角掠过一丝笑意,船外细雨绵绵,河两岸都陷进白茫茫的一片。呼吸几口夹杂水雾的空气,俯瞰远近烟雨迷蒙的景象,感受着铺天盖地,随风飘降,无边无际的蒙蒙雨丝,以及二岸葱茏农田,油然发出了满足的叹息。
  真是江山如画,引无数英雄尽折腰,风如是,雨如是,人更如是!
―第六十章 … 蜕化―
  经身在杨公宝藏之中
  虽然长安城中有张二的一批人,但是张宣凝却根本没有联系他的想法,张二是虬髯客的人,不是自己人,除非虬髯客宣誓效忠,同时把家族根基转移到他的领地内,不然就没有丝毫信任可言。
  现在张宣凝的军队,已经扩大到了二万二千,而近卫也扩大到八百编制,但是张一和张三这二个最高跟着他的人,仅仅只授了正九品县尉之职,掌二百五十兵,而比他们才能低,资历浅的人,都已经是正六品左右了。
  张宣凝根本不想掩盖这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二人以前是没有办法才用,现在没有重用的资格,毕竟虬髯客自己私兵也有上千,产业甚多,武功又高,如是重用张一张三,谁也说不准,虬髯客有此资 本,会干作出什么事情来。
  换句话说,这也是变数,现在扼杀了,只要这二人不握大权,虬髯客就无非是外人,武功再高,翻不出大浪来。
  通入密道,再次把分隔西南轴和东北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