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 >

第67章

大唐-第67章

小说: 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实际上,无非水、火、土三德争权,金德和木德几乎难以成气候呢,但是我看他的所作所为和气象,又不像是夭折的迹象 啊?”沈幽兰有些迷惑地说,但是转眼又是扑哧一笑:“不管了,师 兄,我累了,自去静修静养,你别打搅我就可以。”
  说完,她就不再理会孔道茂,自个儿进入房间休息,让孔道茂苦 笑。
  修炼有成者,心中别有天地,道德与凡人有异。如今看来,故是如此了,就算同在路上,也难以一一分辨,一一相同啊!
  张宣凝策马回去,这时,太阳初出,但见危崖耸峙,清水在两山之间流过。此时已是五月底,河中水草茂盛,浓绿的水草把河水映成黛 色,时间在这剎那似停顿了下来。
  昨天夜中,几番颠倒,鱼水之欢,让他品位到了真正的味道,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使他心中对她充满了爱意。
  但是转眼之间。又从颠倒迷醉的情欲中醒来,脱离之快,让他自己都觉得惊讶,心中充满了一种恬静,一种高远,受此感染,体内真气回旋澎湃,因耗费在女体上的疲倦,几乎一扫而空。
  争夺天下地心,空前激烈。当下一行人,就没入山野的丛林之中。
  但是再前行几时,张宣凝突然之间喊停。
  山脚之下,有一处村庄,本来这此类村子随处可见,毫不稀奇。但是却感觉到了不适当的感觉。
  “主公,我也感觉到不妥当。”李淳风沉声说着:“我刚才看到精光一闪,该是刀的反光,绝
  。”
  张宣凝冷笑:“会是谁呢?不过,无论是谁,都没有关系,我是骑兵,只要对方人数不满三千,你觉得可以真正威胁到我吗?特别是在我们没有入得村子之时。”
  说完,他哈哈一笑。领头奔下小坡,下了山坡,就放慢了,然后数百骑以漫步地悠闲姿态,油然停留在村口。
  村子中木栅栏有之,但是人人躲避在房屋之内,看起来很是正常,因为无论贼兵还是官兵,这些普通村人。都是避之惟恐不及。
  张宣凝上前,油然说着:“在村子中的。是谁在设伏呢?都给我出来吧,让我看看,到底是哪家的豪杰?”
  说话之间,三百亲骑,个个分立他的身后。
  村子中静静,并无声音,张宣凝冷笑一声,拔出刀来,刀身映着初生的太阳光,金光灿然,又说着:“准备火把,扔于村中。”
  众人无不应命,轰然而起,当下就有上百人拿出火把点燃,就要扔到村子中。
  就在这时,里面一个嘶哑地声音说着:“久闻总管大人爱民如子,想不到却如此行事霸道。”
  话说,此时的村子,虽然各个农舍并不相连,但是上百火把扔上 去,里面的人还是可以逼出大半的,又不是一个二个,这是隐瞒不了 地。
  嘶哑的声音之后,一个壮汉终于现身,年在三十许,披散了头发,有着非常浓密地虬髯,体型非常壮硕,虎背熊腰,手持一把长刀,的确有着一分慑人之姿。
  “苗海潮?”
  “正是我。”在他的后面,涌出了大批士兵,估计了一下,竟然有一千左右,但是看其衣服武器,就知道是起义军,因为杂乱无章。
  “苗兄,你兵不过一万,但是其中一半是妇女老幼,五千之中,又不过千数真正经过多战地精锐,现在你可所谓的倾巢而出,是想孤注一掷了吗?不知道有什么对你不好,对我大利的消息呢?我想想,是不是你听见消息,括苍、松阳、临海三县,都向我投降了呢?”张宣凝又是笑着说。
  顿时,众人寂然无声,谁都知道,一旦全郡诸县投降,再有近七千之众的精锐,扫平苗海潮部,实是相当有把握的事情。
  苗海潮冷笑一声:“真是妄想,你以为朝廷郡县,是这样容易就投降于你吗?”
  “但是更不会投靠你这种逆贼,我还毕竟是朝廷官将出身呢,你是什么,彻头彻尾的逆贼,我想不出有哪家郡县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此投靠你!”张宣凝洒然笑着:“我可以肯定,就算现在没有臣服,但是最多半月,诸县终会臣服,你觉得我说的怎么样?”
  “所以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在这个时候,集中兵力杀死我,但是你觉得,你现在还有机会吗?你的千人地确是百战之士,但是我三百骑也是精锐,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骑兵,策马回城,不过半个时辰的事 情,你能够拦截围困于我吗?”说到这里,张宣凝反而厉声说着:“苗海潮,刚才我没有入村,你就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识时务者为俊 杰,你如投靠于我,我就授你为一卫统领,正六品武官,军中俸禄米粮都由我而出,你的老弱也可安排田地,而且,以后天下之乱,攻城掠 地,只要你真有才将,以后封公封侯,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年你可降得于杜伏威,现在你就降不得我吗?”
  杜伏威曾经占领历阳,拥兵五万,但是因为接纳李子通,结果反被李子通偷袭,又被隋军趁机攻击,死战才脱,跑去六合县中,兵只有二千了,虽然现在又招兵买马,东山再起,但是也难以有当年地声势了。
  这点谁都知道。
  听到这个条件,苗海潮心中大动,一千二百一卫的编制,虽然人数少了点,但是实际上,他的可战之兵,也只有这点,再加上转战四地,已经疲倦不堪,如能够修养生息,以后不管怎么样,都有本钱。
  当下冷哼的说:“当年杜公以武功折服于我,你如能够同样击败于我,我就投靠于你,怎么样?”
  他和他的部下出身低微,信奉强者为王这套,如是张宣凝不能显示出强势,就算是天花乱坠,也难以使他部下信服。
  “也好,我们就在众人面前比上一场。”张宣凝说着,虽然对这种近于儿戏的行为不以为然,但是在这个有武功的世界上,这也是一种很流行的方法。
  苗海潮冷哼一声,握住了长刀,踏前一步,顿时,杀气漫空。
  能够转战多年而不被围剿,苗海潮果是非同凡响,就看其声势,也有二流高手的境界,如是在以前,就凭此人转战多年的经验,只怕张宣凝可以胜出,也必负伤不可。
  但是在这时,一提功力,庞大而精纯地真气就随着意志,随意运 转,顿时,就仿如险峻透云,不可测度的崇山极岭,又仿如浩瀚无比的大海。
  苗海潮的身形立时一窒,眼睛射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气势信心顿即减弱几分。
  气机感应之间,霸刀整时大炽,张宣凝顿时扑了上前,破军之刀挥出。
  但是苗海潮身经百战,转战天下,又岂是如此容易,怒吼一声,心中破绽自动弥补,长刀挥出,也自相攻。
  只听“叮当”连串兵刃交击之音不绝,双方都是尽显其能,相互交战,说实际的,论刀法之有效狠辣,苗海潮还在其上,但是论对刀法本质的把握,内气的精纯,新晋升于一流境界的张宣凝自然胜出。
  众人都看地目瞪口呆,只见二人都是以猛攻不懈之道,相互交战,虽然只有二人,但是竟生出沙场二军对峙的感觉来。
  连砍十数刀,张宣凝只觉得内气源源不断,过去所有领悟回来地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愈打愈得心应手,简直是心到刀到。“当”的一声,苗海潮一口内气终于枯竭、被内气一震,跌了出 去,口吐出鲜血来。
  顿时,张宣凝方面的人欢呼而起,苗海潮转战天下,在南方,虽然不如杜伏威,但是也是声名赫赫,如今当场被张宣凝击败,张宣凝这 时,在真正在武林中奠定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南方武林之中。
  在这个武功极其重要的世界,这无疑是一面大旗,可以吸引人前来投靠。
  张宣凝收回了长刀,居高临下,负手淡然说着:“苗海潮,你现在已经败了,是战是降,一言可决。”
  苗海潮站了起来,眼见己方的人因为自己失败而士气大跌,心中一叹,然后就端面上前:“臣苗海潮,拜见主公。”
  就这一拜,张宣凝心中知道,整个永嘉郡,已经落到了自己的手 中。
―第五十九章 … 北上无变数―
  是蒙蒙细雨,远处灯火忽明忽灭。
  张宣凝负手卓立于甲板之上,任着细雨洒在身上,河水因巨舟的移来,涌拍堤岸,沙沙作响,而水手巧妙的拨动河水,保持巨舟在河心的稳定。
  此时,已经是大业十二年八月十一日,而陈长林在身边恭谨而立。
  当年在张宣凝在杨公宝藏中获得二个面具,一个基本上已经废了,没有用了,还有一个却从没有戴上,当下就戴上,却是一个三十余岁 人,看起来就是商人,并无特殊。
  自张宣凝取下了永嘉郡,陈长林就拜见主公,移子弟二千人,到水师之中,高占道就任水军大都督,实际上掌握着水师的任免、后勤、家小,而陈长林就任第一水师第一任都督,掌握着实际水师指挥大权。
  这时,船队,早已经穿过了洛阳,离长安已经不满数十里。
  张宣凝叹息的说着:“圣上下令开挖修建南北的大运河,将钱塘 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别的不说,将南方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长安和洛阳,就是圣上之功了,我们现在才能直上长安。”
  “但是圣上开此运河,动用200劳夫,运河开成,死者十之四五,近于百万,也使圣上怨声四起,起义因此层出不穷。”陈长林说着,他的家族,因为隋吴郡太守沈法兴而受到大祸,对朝廷当然没有好感。
  张宣凝望了他一眼,从容一笑,却没有再说什么。
  这次前往长安,当然就是一举把杨公宝藏取出来,此时隋炀帝南 迁。兴师动众,人员数以百万,南北来往船队不计其数,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眼光,混在其中,区区千人之数,微不足道,根本不吸引人注 意,此时不取杨公宝藏。还等什么时候呢?
  五月,夺取永嘉全郡,并且收降苗海潮,耐着心思,等了二个半 月,由于这时军政骨干多了,因此花费的时间就少了,二个月半来,就整顿好了郡治。又在永嘉郡征八千步兵,一千水师出来。
  本来为王者,不应远离自己的根据地,但是杨公宝藏必须亲自去 取,而且,这时,自己二郡,可所谓固若金汤,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敌来袭。
  这是从战略上选择而得的最好结果。
  此时,卢明月。大业十年,率起义军十万人屯据祝阿而起事,被隋将张须陀之袭击,仅余三万,如今又聚众十万,寇陈、汝间。
  而起义军王须拔占领高阳郡。朱粲拥众数十万,寇荆襄,僭称楚 帝,建元昌达,占有汉南诸郡。
  最重要的有二点,第一,李子通自号楚王,建元明政,偏偏就在江都郡,而杜伏威部集结余部。以六合县为据点,重整旗鼓,六合县是什么?六合县就在江都郡,离隋炀帝地江都宫不满百里。
  一想到这个,张宣凝就发梦也要笑出来了,好吧,这样二条虎狼在江都虎视耽耽,你隋炀帝不解决他们,还想干涉我?真是扯谈。
  心中也对李子通和杜伏威大加鄙视。江都郡有一十四万户是不错,但是是这样好吞下的吗?现在战略地理错误。也就只有拼命和隋军进行不断消耗战了。
  这点就决定了二人成不了气候,消耗几年,天下大势就已经演变 了,就没有机会了,如是早早转战其它区域,避开隋军重点地区,以二人才干,最怕起码可以割据一方,并且有时间来巩固和发展,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们根本没有多少退路可言,只有一门心事攻下江都再图发展了。
  这正是张宣凝所需要的,这甚至不算是阳谋了,而是一种天地人的掌控,就如国手落棋,一下子就决定了自身早期发展的一帆风顺。
  至于以为有挫折才有成功的人,也许在日常生活中算是歪理,但是在天下之争中,一错就万劫不复,一次挫折就很可能再也没有办法翻 身,有这种思想的人,都是纸上谈兵之辈,一上阵就是死身族灭的下 场。
  就拿杜伏威来说吧,这个世界的杜伏威已经是四十岁地老头了,但是在真实历史上,此时应该是十九岁,真正的少年英雄,远在李世民之上。
  李世民毕竟靠着世家之力,而他区区一个贱民,白手起家,自十六岁就在大业九年九年起兵,大业十年就称将军,击败隋将宋颢,合并苗海潮、赵破阵等部起义军,势力就达到五万以上,这时才十七岁。
  大业十一年,杜伏威才十八岁,占领历阳郡,兵力已经膨胀到十 万,这时,只要他小心翼翼,夺下江都郡,统一南方不过是三年内的事情,那时,隋炀帝根本来不及去江都,只能留在洛阳。
  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李渊,甚至瓦岗军都无法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