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87章

残明-第387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让你向百姓加征钱粮?”

    程问冷冷地打断了他:“我刚才说过了,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还不明白么?”

    现在的程问,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刚跟随汪克凡的普通幕僚,而是楚军后勤部的总提调,还挂着堂堂四品督粮道的文官官衔,横跨军政两界的实权大佬,很多楚军高级将领都要让他三分,在这些投降官员面前,更是充满了上位者的压迫气势,虽不怒,亦自威,此刻微微薄怒,众人无不噤若寒蝉。

    “朝廷王师收复江南,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若谁敢趁机刁难贫苦百姓,本官定然严惩不贷。”他顿了顿,放缓语气对芜湖县丞接着说道:“芜湖虽小,却是江南四大米市之一,大小粮商云集,筹措这区区两万银子,五千担粮食,我看不难。”

    “是!是!”芜湖县丞连连称是,下意识的,脸上露出一副狰狞表情。常言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只要有楚军撑腰,采用一些激烈的非常手段,强迫那些大户富商捐输军饷,应该能凑够这笔钱粮。

    当涂知府吴一品开始一直沉默不语,这个时候,却突然上前两步,跪下朝程问磕了个头,大声说道:“犯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我太平府必能及时筹到所需钱粮,若是少了一文银钱,一斗米粮,请观察斩吴某以正军法!”

    一众降官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一起跪倒,纷纷赌咒发誓,保证完成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为抗清大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程问点了点头,对众人鼓励一番,然后宣布散会。

    降官们带着自己的指标任务,各自离开当涂,返回各个府县。

    吴一品的治所就在当涂,直接回到府衙后宅,躲进书房把屋门一锁,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今天为形势所迫,他在程问面前拍胸脯立下军令状,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不知道怎么凑齐这么一大笔的钱粮物资。

    效仿李闯,用非常手段追赃助饷,当然能够解燃眉之急,当涂分摊的钱粮虽然比芜湖还要多,但是当涂是一座府城,城里的富商大户更多,随便抄上几家就能凑够这笔钱。

    但是,这么做会留下极大的隐患,吴一品在官场上打滚了十几年,一眼就看穿了这背后的风险。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楚军让他们这些投降官员当恶人,等到钱粮筹集够了,很可能卸磨杀驴,以平民愤……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长吁短叹!

    苦思冥想!

    一筹莫展!

    茶饭不思!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却一直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砰!砰!砰!”

    突然有人砸门,还在门外大声骂着:“死鬼,一回家就躲到这里,你在干什么?赶快出来!”

    吴一品只听声音就知道,这是自家河东狮在怒吼,要在平日里他肯定头大如斗,此刻却心中一喜,腾的跳起来三步两步冲到门前,打开房门深深一揖:“夫人在上,小生有礼了……”

    吴一品惧内,江南官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因很简单,吴夫人是有名的女中诸葛,一向智计百出,大事小情只要听她的就没错,再加上她脾气不好,动辄就施行家庭暴力,吴一品打又打不过她,骂又骂不过她,所以对她又敬又怕……年轻的时候,吴一品还试图反抗,几次故意和她对着干,最后都证明是自己错了,吴夫人却更有眼光和远见,现在碰上这么大一个难题,怎么忘了向河东狮请教呢?

    听吴一品说完来龙去脉,吴夫人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子。

    “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你要是当初听我的,活动着去山东任职,还用今天这么作难么……”

    女人发火的时候总爱翻旧账,吴夫人这种剽悍的女人翻起旧帐来更是滔滔不绝,吴一品如老僧入定般一言不发,低着头只管挨骂。如果被其他那些降官看到,就会立刻明白,原来吴知府荣辱不惊,唾面自干的本事,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骂了一通后,吴夫人气也消了,思路也理清楚了:“嗨,这个差事的确难办,汪克凡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分明就是拿你们当替死鬼。”

    吴一品心中一喜,河东狮只说难办,并没有说办不成,看来她已经有办法了:“还望夫人看在结发之情上,救小生一命!”

    “嗯,你也是七尺爷们,事到临头就慌了手脚,怕什么?!”吴夫人又骂了一通,才接着说道:“这个差事虽然难办,却一定要办好,否则的话,你连眼前这一关都过不了。至于将来会不会卸磨杀驴,其实也不要紧,只要找个替死鬼来办这件事,就万事大吉了。”

    “夫人的意思是……”吴一品眼睛一亮,若有所悟。

    “嗨,汪克凡所要的,无非是让你们背黑锅呗,你再找个人来背这口黑锅,不就可以脱身了!”吴夫人谆谆教导。

    “嘶……,夫人果然高明!不过,不过一时半会儿的,倒哪里去找个合适的替死鬼呢?”

    “那还用找?高同知不就是现成的嘛!”

    “高同知,不合适吧?他不但是我多年的至交好友,还是咱们吴家的儿女亲家,若是把他害了,将来蟠儿面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时候不害他还能害谁?换个分量轻的,能替得了你么?”

    “明白了!明白了!”在吴夫人的教导下,吴一品终于恍然大悟,所谓的至交好友,所谓的女儿亲家,就是用来在生死关头当替死鬼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吓老子一跳

    吴一品雷厉风行,立刻派人给高同知送去一封请柬,请他今晚到家中小宴,并有公务相商。

    吴夫人眼珠一转,又心生一计,但她颇有大将风度,等着吴一品把一切忙完,才说道:“只找这么个替死鬼,还不是万全之策,就算高同知担了横征暴敛的罪名,你也总有失察之罪吧,汪克凡为了安抚江南民心,说不定还会砍了你这颗脑袋。”

    “那怎么办?!”吴一品心中一惊,大为紧张。

    “好办啦,只要你有用,汪克凡当然会留下你的狗命,说不定还能加官进爵,再得些封赏呢。常言道卸磨杀驴,你就一直背着磨盘不停地转,他当然舍不得杀你了。”

    只听啪啪连响,吴夫人亲昵地拍着吴一品的脸蛋,但她生得体格健壮,手劲比平常的男子还大,连着几下拍过,吴一品的腮帮子已经微微泛红。

    吴一品心知不妙,连忙向后躲闪,吴夫人却两眼放光,眉目含春,追过来不断向他脸上拍去,随着手劲使得越来越大,她脸上的春意也越来越浓。

    “不要了,不要了,夫人,还是正事要紧!”

    “正事?先把老娘伺候好了就是正事……”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吴夫人如狼似虎,猛的将吴一品扑倒在床上。

    一支竹篙江中游,吴一品眼看不敌,只好吸星*和虎爪绝户手并用。使尽浑身解数,才终于把吴夫人搞定。

    吴夫人心情大好,终于指点道:“你这头笨驴。还不知道磨盘在哪吧?高淳县不就是现成的一份功劳么?你若能说服高淳县反正归明,汪克凡又怎么会杀你。”

    “这个……,未必能成功啊!”

    吴一品皱起眉头:“高淳县令于大吉虽然与我有旧,但两国交兵岂论私情!”

    “怕什么?事在人为嘛。”

    吴夫人指点道:“你拖得慢一点最好,等眼下这场危机过去,高淳县再归降不迟,于大吉若是执迷不悟。咱们从他身边人下手,总能帮着汪克凡得了高淳县!”

    当天晚上。高同知来到知府衙门内宅,吴一品摆下家宴,热情款待。

    酒席过后,佣人送上香茶。两人展开密谈。

    高同知生*财,偏偏又头脑简单,听说得了一个为楚军筹措钱粮的差事,不由得两眼放光。吴一品对着他一通忽悠,谎称已经得到程问的授权,只要能及时搞到足够的钱粮,就只管放手去做,而且数量越多越好,不要局限于这张清单。

    “你我二人原本就在大明为官。先降满清,又再次降明,难免有反复无常之嫌。这个差事若不能办好,丢官罢职都还罢了,只怕还有性命之忧!”

    吴一品郑重异常,谆谆告诫,把高同知说得连连点头,最后又给了他一颗看得见摸不着的蜜枣:“不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汪军门正在用人之际。只要我等勤勉效力,待楚军扫平江南之际,我等这般最先归顺之人,自然会得到重用。以贤弟之才,做个江宁知府……不不不,做个应天知府,都是理所应当!”

    满清攻占南京之后,把南直隶改成江南省,应天府也改成了江宁府,其实都是一个地方,只是称呼不同。

    “哪里,哪里,若是真有那么一天,仁兄就应出任江南布政使的要职!”高同知被他说得心花怒放,连最基本的谦虚都顾不上了,两人又互相吹捧了几句,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然后转到了具体的操作细节上。

    他问道:“那些刁民商贾一向视财如命,若是不肯捐输军饷,我等能否请楚军出面相助?”

    “这个万万不可!”吴一品连忙阻止:“这个差事既然交到你我兄弟手中,就是要看看咱们能不能挑起这付担子,若是还要请楚军出面相助,又怎么能显得出你我的本事?不过话说来了,若是真的碰上那些软硬不吃的铁公鸡,不妨借助楚军的名头,狐假虎威一回,却也无伤大雅!”

    “仁兄果然高明!有什么得罪人的差事就交给我好了,保证办得干净利落!”高同知万万没想到,多年老友加儿女亲家会坑自己,高高兴兴地一头钻进陷阱。

    “办事的手脚都要盯紧些,那些胥吏都雁过拔毛惯了,别被他们蒙蔽着中饱私囊,咱们刚刚归顺大明,不能惹麻烦!”吴一品诚恳劝告,却只提那些小苍蝇,没有强调高同知不许贪污。

    这是官场上说话的常用技巧,高同知心领神会,吴一品果然很上道,给自己专门开了一个口子……不用问了,楚军肯定也知道水至清无鱼的道理,只要自己谨慎些,小小的捞一把没关系啦。

    两人又聊了一会,高同知突然问道:“以仁兄来看,楚军真的能打赢南京这一仗吗?南京乃天下雄城,轻易间难以攻破,楚军万一战败退回江西,咱们这么卖命的,到头来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吴一品淡淡一笑:“呵呵,我虽然不知兵事,却知天下大势。鞑子过了长江之后就没了当初的锐气,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早晚还是和当年的南宋一样,大明大清隔江对峙罢了……至于眼前这一仗嘛,楚军能不能攻占南京我不知道,但就凭马国柱那些虾兵蟹将,又怎么可能是汪军门的对手?”

    吴一品对军事一窍不通,却大胆做出断言,南京之战,楚军必胜!

    当事人陷在局中,却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

    经过三天的激战,按照马国柱和张天禄的预定计划,清军主动退出句容县和涥化镇,南京的外围防线至此全线失守,楚军随时可以逼近南京近郊。

    鱼不但咬钩了,而且还把诱饵吞了下去。

    到了这个地步,不可能再把诱饵吐出来,楚军必定会对南京发起进攻了,马国柱和张天禄心中大定,在南京严阵以待,等着楚军来碰个头破血流。

    楚军却硬生生地停了下来,在句容县好整以暇的开始休整。

    “他娘的,掰开不日,吓老子一跳,汪克凡这厮到底在搞什么鬼?”张天禄等来等去,越等越心焦。(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十六章 众矢之的

    张天禄打了半辈子的仗,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如果把楚军的虎狼之师看成一只猛兽,张天禄就是一个沉着冷静的猎人,他利用南京附近的有利地形,借助长江天险和宁镇山区,精心布置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从秣陵关——溧水县——涥化镇——句容县,这些清军据点就像一只又一只香喷喷的肥鸡,把楚军一步步引进宁镇山区。在这个陷阱的尽头,南京城更是一个让人无法抵抗的超级大诱饵,只等楚军一头扑上来,把南京城咬在嘴里却一时吞不下去的时候,张天禄就会突然发动机关,派奇兵切断楚军的粮道,把他们困死在陷阱里。

    刚开始的时候,楚军也非常配合,不但一头钻进宁镇山区,而且老实不客气的,把碰到的所有肥鸡都一口吞掉,表现得非常贪婪和肆无忌惮。等到他们攻占句容县后,楚军这只猛兽已经完全钻进陷阱,只有一截尾巴还甩在秣陵关外,和后方的当涂保持着联系。

    战局发展到这里,一切都在张天禄的掌控之中,但是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