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79章

残明-第379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好用,安排在乙营担任各种中低层军官。

    汪克凡知道这件事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干预。汪克斌已经锻炼了两年,很快就会出任一营主将,孤家寡人无法掌控部队,总得有自己的一套班底,朱华珪他们就放在恭义营好了。

    ……

    金黄色的夕阳余晖照在城头上,熊立春、牛佺和池州知府等文官武将一起向城下看去,面色沉重。

    城下,白天的激战已经结束,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激战过后留下的痕迹。倒插在地上的一支支箭矢,炮弹犁开的一道道沟壑,破碎的盔甲,遗弃的刀枪,被战火硝烟染黑的草地灌木,碎裂的木驴车和桥车残骸,护城河前面七零八落的麻包,城墙下面一堆堆的碎石和被砍断的木桩……楚军的伤兵和尸体大部分都被抢了回去,但是护城河前后仍能看到一片片黑褐色的血污,空气中隐约弥散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气。

    不远处,是楚军的一座座营寨,成队的楚军骑兵在营寨前缓缓游动,监视着城门方向的动静。经过一天的激战,楚军已经扫清了贵池城墙外面的各种障碍,护城河被填平了好几段,城墙下的鹿角阵也被破坏殆尽。(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时间到了,开始吧

    “久闻汪贼勇悍,果然名不虚传……,这贵池城……还能……守得住吗?”

    池州知府施用忠一阵阵气短,说话带着明显的颤音。

    施用忠是个没有见过血的文官,白天楚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他只从城墙往下看了一眼,就被楚军的凶猛进攻吓得面如白纸,两股战战,然后一整天都躲在府衙后宅里,犹豫着要不要自尽殉职……傍晚时分,他突然听说贼兵已退,乍起胆子再次来到城墙上,才知道楚军只是暂且收兵,城下的壕沟、护城河和鹿角阵却都被毁去,危险不但没有解除,反而更加紧迫。

    这个时候,熊立春本应挺身而出,给吓破胆子的施用忠打气鼓起,但他正木呆呆地望着城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脸上神情复杂。

    牛佺干咳一声,见他没有反应,就接过话头,笑着对施用忠说道:“府台大人尽管放心,我军已经坚守贵池两日两夜,只要再坚守到明晚日落时分,南京和安庆的援兵就能赶到,汪贼必定不战而退。”

    楚军并没有合围贵池,城中仍然和外界保持着联系,只是因为楚军游骑兵的存在,派出去的信使往往十不存一,大部分都被杀死在路上,只有半夜时分趁着天黑,才有少量的信使能冲出去。

    “汪贼,汪贼已攻至城墙下,明日之战不知有几成把握?”施用忠别的看不懂,却看到护城河被填平了好几段,已经失去了作用。毫无疑问,楚军今晚暂且收兵只是为了养精蓄锐,明天肯定会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多了不敢说,七成把握还是有的。”

    牛佺指着城下的楚军营寨说道:“汪贼的攻城之术还是老一套,先在城外挖掘地道,然后用火药棺材炸开城墙,这次来打贵池也是一样。仓促间他只挖成六条地道,我军可以有的放矢,早作准备,此战必胜无疑……”

    “什么?汪贼竟然能炸开城墙?!”施用忠大惊失色。

    牛佺这才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费了好大的力气勉强安抚住施用忠,又派人把他送回府衙,然后来到熊立春的面前,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

    “将为兵之胆,大战当前,生云为何如此恍惚?”

    “我,我……唉,我怕和汪军门结下死仇啊!”

    熊立春苦着脸说道:“今日这一仗,楚军伤亡了一百多口子,这笔账可都要算在我老熊头上,唉,原来都是自家兄弟,现在却要动刀动枪的拼命,我这心里不是个滋味……说起来今天还是小意思,等到明天决战的时候,更会杀得血流成河,真要是和恭义营结下死仇,我怕将来……”

    熊立春原来只是个山贼,正是由于汪克凡进兵江西,他的命运才发生了巨大转变,多年追随之下,从骨子里对他有畏惧之心,现在硬碰硬的和恭义营开仗,他总觉得心慌的厉害,不由自主地想打退堂鼓。

    牛佺冷哼一声:“哼,没囊气的货,你若是如此畏惧汪军门,那就献城投降好了!”

    “不成,现在投降就全完了,无论如何都得拼一把。”熊立春使劲地晃晃脑袋,努力让自己振奋起来:“走吧,咱们绕着城墙走一圈,看看哪里还有破绽,先打好明天这一仗再说。”

    贵池城周八里,共计一千四百二十八丈,外墙高两丈三尺,内墙高三丈五尺,宽度也是两丈三尺,骑兵可以在上面策马飞奔。整座城池呈长方形,共有七座城门,其中南边三座城门,北边两座城门,东西各一座城门。

    熊立春和牛佺先查看南边的城墙,毓秀门、通远门、钟英门,三座城门一路走来。毓秀门和钟英门是两座偏门,已经用条石堵死,带有瓮城的通远门是正门,极为坚固,城楼上架着两门红衣大炮。

    用埋在地下的大缸侦听楚军挖掘地道的声音,在城头上瞭望观察,熊立春和牛佺已经确定,楚军在南城墙外面一共挖掘了四条地道,较短的东城墙却只有两条地道,所以南城墙应该是楚军的主攻方向。(池州的城墙修筑于明代正德年间,一直保存到解放后,可惜和北京城墙一样,后来被拆掉了。)

    望着城墙上密密麻麻的沙包垛子,城墙后的壕沟胸墙和刀车拒马,熊立春又恢复了战斗的勇气,狠狠一挥拳头,咬牙切齿地大声叫道:“明日决战,必胜无疑!”

    恭义营的营墙上,汪克斌从望远镜里冷冷地看着他……

    太阳刚刚落山,如一轮银盘般的满月就升了起来,然后一点一点的,向西边的天空滑落。

    黎明时分,战鼓骤然敲响,楚军列队出营,在东、南两道城墙一千步外展开攻击阵型。

    长枪兵封堵城门,骑兵四下游弋,炮兵提供火力支援。楚军带来了四门四磅炮,六门三磅炮,没有六磅炮以上的中大口径火炮,四磅炮和三磅炮虽然无法对城墙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但可以打击城头上的清军。

    担任主攻的是火枪兵,以及少量的刀斧盾牌兵。火枪兵既可以用燧发枪射击,又可以用刺刀肉搏,比其他的兵种更适合在狭窄的街道内进行巷战。

    在楚军阵营的最前方,是四面火枪队的队旗,迎着清晨的微风猎猎飘扬,朱华珪站在第二面队旗下,腰间挂着一支短柄火铳,嘴里含着一只哨子,右手用力按着佩刀的刀柄。

    和其他的几位火枪队队长一样,他只有一把用来防身的短柄火铳,却没有普通士兵的燧发枪。指挥作战的佩刀才是火枪队长最重要的武器,他们不需要亲自射击。

    在他的身后,是排成三列纵队的一百二十名火枪兵,吴老兵站在第一列的队首,左肩上有一块把总的袖标,大牯牛站在第二列的中间,正在小声向他身后的几个士兵交待着什么。

    楚军后阵,中军旗下,汪克凡嗒的一声合上怀表:“时间到了,开始吧。”

    “砰!砰!砰!砰!”

    随着炮兵指挥官陈尚武令旗挥下,八门火炮喷出一股股白烟,呼啸的炮弹射向城头。

    “呲……”

    导火索冒着火花和烟雾,像一条火蛇般向地道深处窜了进去。你正在阅读;如有!

正文 第六十二章 临危不乱

    战鼓如雷,楚军士兵呐喊着冲向城墙。

    城楼上,两门红衣大炮一起开火阻击,却立刻引来了楚军炮兵的报复。一颗颗炮弹呼啸而来,狠狠砸在周围附近,溅起的砖石四处乱飞,打在铁铸的炮身上叮当作响,清军炮手们慌忙扑倒在地,动作稍慢的就被砖石所伤。

    一颗炮弹击中城楼上的垛口,坚固的城垛像豆腐被打得粉碎,碎砖乱石稀里哗啦掉了下去,余势未消的炮弹又弹跳几下,接连击中房柱和大殿门扇,房顶猛烈地摇晃起来,落下一片雾茫茫的灰尘,洒得熊立春满头满身都是。

    熊立春一脚踢碎破烂的门扇,合身扑到垛口前,向左右城墙上的清军扯开喉咙高呼。

    “不要乱动!准备!”

    准备干什么?清军士兵迷惑地抬起头,突然间只听一声霹雳巨响,脚下感觉地动山摇,就像发生了猛烈的地震,随着一阵浓厚的烟尘腾空而起,通远门西侧百丈外的城墙霍然露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怎么会这样?牛佺也扑到垛口前,和熊立春一起看着那个巨大的缺口,目瞪口呆。这个缺口上宽下窄,略略向两边倾斜着,底部足有五丈多宽,残骸碎石虽然还有一米多高,但前后都形成了一道缓坡,已经不再是一道有效的障碍。

    爆炸声刚过,楚军士兵就加快了冲锋速度,碎石还在不断从天而降,他们已经奔到护城河边,纷纷跳下已经被基本填平的护城河,把一块块踏板搭向对岸,在缺口前铺出一条平整宽阔的道路。

    成群的火枪兵和刀斧盾牌兵跟在他们的身后,不等踏板完全铺好就一拥而过。在战旗的引领下高声呐喊,朝着仍然尘土飞扬的城墙缺口猛扑过去。

    “快啊!快啊!快扔麻包!”牛佺急的直跳脚,这个缺口虽然意外的大。及时封堵的话,还有可能挡住楚军的冲锋。

    “一时指望不上。都被炸晕了。”熊立春飞快地解释了一句,转身命令亲兵,立刻在城楼西侧挂起告警的红灯笼,示意敌人已经冲进缺口,让城墙后面的清军准备战斗。

    牛佺这才看清,缺口两侧的城墙上,清军士兵横七竖八的趴在地上,大都一动不动。个别还在动弹的也摇摇晃晃,就像喝醉了一样。很明显,刚才爆炸的威力太大,埋伏在缺口附近的清军士兵非死即伤,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没道理这样的,没道理!我在黄州府亲眼见过,最多也就炸开个两三丈的口子……”牛佺喃喃自语,手指甲深深的掐进肉里,却恍然不觉。

    “王先生,你在这里坐镇。我去下面督战!”真的开战之后,熊立春反比牛佺镇定的多,嘱咐一声就带着十几个亲兵奔下城楼。去亲自封堵缺口。

    牛佺暗叫一声惭愧,赶紧镇定心神,专心投入眼前的战斗。他略一思索,叫过两名清军将领,吩咐他们带领手下的士兵,立刻从城墙上赶往缺口,代替那里被炸晕的清军……

    “效果不错。”

    汪克凡放下望远镜,点了点头:“第二次爆破,开始吧。”

    用铁质地雷外壳代替木质棺材。气密性更强,火药燃烧的也更加充分。再加上现在使用的黑火药经过多次试验,配方已经趋于最优比例。所以爆炸的威力提高了将近一倍,把坚固的府城城墙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但这还不够,趁热打铁再炸开两个口子,才能让熊立春顾此失彼,一举攻破贵池城。

    事实上,熊立春没有那么顽强,当城墙上炸开第二个缺口后,他就想到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缺口,知道贵池守不住了。

    光棍的优点就是愿赌服输,既然这一仗肯定打输了,熊立春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第一时间安排撤退,尽量减少损失……虽然城墙被炸开了两个口子,但是壕沟前面还有一道防线,还有时间组织撤退。楚军虽然有骑兵,但是熊立春仗着熟悉地形的优势,只要能抢出一个时间差及时分散突围,楚军的骑兵未必追得上。

    和强悍的恭义营作战,战前他就想到有可能守不住贵池,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此刻一一布置下去,忙而不乱。

    池州绿营大部分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宁州兵,手心手背都是肉,现在却只能壮士断腕,尽量把其中的嫡系精锐撤出去,他派出几名传令兵,分头赶往东门和西门,通知几位心腹将领向北门撤退。

    牛佺是他的良师益友,绝对不能有失,熊立春派出一队亲兵奔上城楼,一定要把王先生抢回来。

    另外一队亲兵赶回军营和他的宅邸,收拾金银细软,以及印鉴旗牌兵符等等,顺便再把池州知府施用忠一起救走……施用忠虽然懦弱无为,却是英亲王阿济格门下的包衣奴才出身,如果满清朝廷追究丢失贵池的责任,有他顶在前面,熊立春应该就能平安过关。

    环肥燕瘦两位姑娘都顾不上了,大丈夫何患无妻,把她们留在池州城里也不会有生命危险,最多再和别人做几天露水夫妻……藩库、粮仓和军械库按理说应该烧掉,熊立春却没有下令,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做,全当给汪克凡送一份大礼了。

    想要安全撤退,更得有人断后,西侧城墙缺口的守军不但不能撤,反而还要再派上去一支援兵,充当拖延时间的炮灰。

    一起安排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