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359章

残明-第359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答应。”黑鱼扭脸看地图。

    “为什么?你不是一直喜欢花医官吗?怎么不答应?”京良却不依不饶,一连串问题追了过来。

    “喜欢不用得到,我想找个踏踏实实的媳妇。”黑鱼也放低声音。

    “你……,你还说我小资?我看你最小资!不但小资还矫情,不但矫情还脑子有病!”京良恨铁不成钢,一连串的痛骂又脱口而出。

    黑鱼一指自己的鼻子:“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服你来打我呀。”

    京良哑口无言,以前不是没打过,他还真打不过黑鱼,过了片刻才咬着后槽牙说道:“我打不过你,花小弟揍你可没问题,你小子得罪了他姐姐,等着挨揍吧。”

    黑鱼沉默半晌,说道:“那就让他打我一顿好了。我又丑又笨,配不上他姐姐,不能白白耽搁她一辈子……你别这么看我,我真是这么想的……”

    那些参谋又见到奇异的一幕,刚才气势汹汹的黑鱼变老实了,京良却变得气势汹汹,伸手指着他的鼻子,还用奇怪的话骂人:“你小子,太小子了!”

    虽然能大概猜出什么意思,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章 曹志建和王进才拼命了

    楚军、楚勋乃至整个南明现在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内部的人才上升通道宽广明朗,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只要你有能力,肯定能得到提拔,在一个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干。

    长远来看,人才的选拔和提升必须向规范化发展,比如科举制度就是一种尽可能公平的文官选拔机制,武将则要看军功、资历和经验等等。随着楚军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汪克凡不可能了解每个中基层军官的具体情况,所以这一年多来,楚军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人事管理制度,尽可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这也是军制改革的一部分,汪克凡对此非常重视,只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人事管理制度,打开基层军官和士兵的上升通道,楚军才能不断吐故纳新,自我调整,一直保持良性发展,把兵为将有的封建式军队一步步改造成更有凝聚力的近代军队。

    等到军制改革完成之后,没有任何一个楚军高级将领是不可替代的,汪克凡对军队的掌控力度将达到一个空前的地步,通过参谋部、士兵同志会等管理机构,他的个人意志能够贯彻到楚军的每个神经末梢单元,把这支军队变成他手中无坚不摧的利剑。

    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制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何况楚军的人事制度还不完善,像汪克斌、京良、黑鱼这些汪克凡身边的人,多多少少都占了一些便宜……他们的忠诚度不用怀疑,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汪克凡也非常清楚,所以总能安排合适的岗位,尽可能发挥他们的能力,被寄予厚望的汪克斌还受到特殊的照顾。一直在基层锻炼和磨砺。

    黑鱼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放在军法队对他最合适。实际上他干得也的确不错。来到军法队很快进入角色,不到两个月就办了好几个重要的案子。提起“白眼狼”的鼎鼎大名,楚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听说“白眼狼”来了,长沙营上下都非常紧张,他们刚刚在灵山打了个败仗,白眼狼这个时候来到长沙营,分明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猜对了!黑鱼就是奔着灵山之战来的。而且还带着汪克凡的亲笔手谕,调查灵山之战中的溃败事件。

    汪克凡这封手谕是写给曹志建的,曹志建看了以后的非常配合,和黑鱼一起很快确定了灵山溃败的责任人,其中包括一名千总,两名把总,以及十几个什长和士兵。

    连续几天的阴雨后,天色突然放晴,灵山前面的长沙营军营前,几千名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战旗飘飘,整装待发。

    曹志建一身戎装,迈步登上队伍前面早就搭好的木台。向士兵们大声训话。

    “弟兄们!你们都知道,我老曹和鞑子有血海深仇,当年鞑子入关,我一家人都死在战场上,只有我一个人躲在死尸下面捡回一条命,这些年无时无刻不想为他们报仇。可是鞑子兵太凶啊,我老曹没能耐报仇,这些年只好一直当缩头乌龟,每次想起来就忍不住流眼泪。愧对先人啊……”

    曹志建身披重甲,头上却没戴头盔。只绑着一条白色的孝带,随着微风在脑后飞扬。说到动情处。他忍不住哽咽泪下,满脸写满了坚毅和不甘,几千名士兵被他感染,群情激奋。

    “鞑子兵可恨,假鞑子更可恨,孔有德、尚可喜当年都是咱们大明的军将,投降鞑子后杀起汉人来比鞑子还狠,他们杀进湖广后造了多少孽?湘潭、白马、邵阳……多少湖南乡亲被砍了脑袋,你们都是湖南兵,想不想报仇?”

    “报仇!”

    “把假鞑子杀光!”

    “杀光狗汉奸!”

    士兵们大声叫了起来。

    “上饶城里的张存仁,也是这样一个假鞑子,比孔有德还要坏的多,我老曹就想打进上饶城,砍了他的脑袋。嘿嘿,咱们长沙营打不过真鞑子,还打不过张存仁这个假鞑子吗?可没想到啊,咱们偏偏就在灵山吃了一个败仗,一下折了几百个兄弟……”

    他朝后一挥手,军法队的士兵押着十几个人来到台前,黑鱼面无表情地扫视全场,场中落针可闻。

    “灵山这一仗咱们有两千兵,张存仁只派来一千兵,本来是必胜的一仗,可是就因为这几个孬种,一上战场就吓破了胆子往后跑,被鞑子追上来杀了咱们几百个兄弟。你们说,该把他们怎么办?”

    “杀!”

    “打军棍,打死这些这些孬种!”

    “砍了他们的脑壳!”

    士兵们乱哄哄地大叫着。

    “丢人啊!太丢人啦!老子今天要砍了他们的脑袋,祭旗出征,把灵山拿下来!这次要是拿不下灵山,我老曹再没脸去见汪军门,自己就得拔刀抹了脖子,可是谁要学他们几个当孬种,老子抹脖子之前,先砍了他的脑袋……”

    黑鱼上前几步,大声宣读军法队的处置命令,然后一声令下,随着刽子手的钢刀挥下,人头一颗颗落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和血迹。

    曹志建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抽动了一下,随即从腰间唰地一声拔出佩刀,朝天高举,大声喝道:“传我的将令,全营向灵山发起总攻,不拿下灵山,誓不收兵!”

    ……

    就在同一时刻,几十里外的上饶西南方向的白鸭嘴,王进才也在进行战前动员。

    “……今天咱们要打城南八里堡,守八里堡的鞑子是江西绿营,当初都是左良玉的手下,弟兄们,你们怕不怕?”王进才向士兵们大声问道。

    “不怕!”

    “怕个吊啊!左良玉手下都是兔子兵,被咱们撵着屁股杀的!”

    王进才手下的平江营出身于大顺军,和左良玉打了十几年的仗,十仗里面能赢八仗,有非常明显的心理优势。

    “是啊,这帮家伙当初被咱们杀的屁滚尿流,剃了头难道就变成三头六臂了?我王进才第一个不信。咱们今天先把八里堡拿下来,明天接着打上饶,有本事就吃肉,没本事就吃屎,老子这回是拼了,一定要要抢在曹志建前头攻下上饶……”

    八里堡,是上饶城外东南方向最重要的一个清军据点,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处在乱世,这里的乡民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堡寨,被清军占领后又反复加固修筑,就像一座小小的城池,易守难攻。

    如果曹志建攻占灵山,王进才攻占八里堡,就能完成对上饶的包围。(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打仗不是光靠拼命就能打赢的

    “砰!砰!砰!”

    仿造弗朗机火炮制成的新式六磅炮是楚军步兵营的标配武器,平江营炮兵队的十二门六磅炮一字排开,对着城门楼不停地猛烈轰击。

    老式的红衣大炮仿制的都是西洋舰炮,在陆战中存在许多问题,楚军仿制的却是三百名葡萄牙兵带来的那门陆战炮,初速高,射程远,还可以打出近乎四十五度的完美弹道,虽然还是六磅炮,威力却可与清军的八磅炮相比拟。

    随着一股股白烟,炮弹带着凄厉的呼啸声射向上饶城门,天地间仿佛都被这种声音充满,仿佛来自阿鼻地狱的勾魂无常发出愤怒的吼叫,城头上的清军早都躲的看不到人影,只有一面面绿旗插在女墙上,宣示着他们仍然在坚守抵抗。

    随着炮弹狠狠砸在城墙上,碎石砖瓦纷飞,一根碗口粗细的旗杆被炮弹击中,就像筷子一样轻易折断,炮弹的飞行轨迹却没有任何变化,狠狠撞在后面的女墙上,砖石砰的一声高高炸起,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清军的惨呼。

    炮击持续了整整两刻钟,整个城墙一直在不的停颤抖,城门楼稀里哗啦倒塌了半截,厚实的城门被打出了一个破洞,上绕城看上去就像一艘即将沉没的巨轮,城墙仿佛下一刻就会轰然倒塌。

    但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失望,炮击停止之后,城墙仍然伫立在那里,除了一些表面的破损的外,主体结构没有太大的损伤。

    上饶,毕竟是一座坚固的府城,经过张存仁半年来的不断修缮加固,用十二门六磅炮无法摧毁它的城防工事。

    “咚!咚!咚咚咚咚咚……”

    炮击刚刚停止,战鼓骤然敲响。平江营的士兵抬着云梯和各种攻城器械向城墙冲去。

    他们冲过第一道外壕后,城墙上冒出来一排排清军,开始用火炮火枪和弓箭进行阻击。不断有楚军士兵被击中,但是更多的士兵终于冲到城墙下。把云梯搭上垛口,一个接一个向城头爬去,又一个一个被清军打了下来……

    连续三次进攻,平江营都无功而返,清军借助城墙坚守,强行的蚁附攻城很难奏效。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面色沉重的王进才终于下令鸣锣收兵,回到营寨后。他一直趴在地图前出神,亲兵把饭菜热了又热,他却一口没动。

    三天前,平江营攻克了城南八里堡等据点,长沙营也终于一雪前耻,拿下了城北的灵山,两军一南一北,完成了对上饶的包围,紧接着开始攻城。但是没想到上绕城这么难打,经过两天两夜的恶战。平江营还是没能踏上城头一步,却把满口的大牙崩的鲜血直流。

    “这个仗,得换个打法了……”

    王进才既后悔又心疼。后悔的是不该急于抢功,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发起攻城战,心疼的是部队伤亡太大,两天下来,已经损失了将近一千人。

    ……

    上饶之战只是东征中的一个局部战役,汪克凡没有过多干预,而是全权委任汪晟在前线指挥。

    随着楚军一步步向前推进,汪晟的指挥部也不断前移,从安仁县迁到贵溪县。又从贵溪县迁到戈阳县,距离上绕只有一百多里。

    他的指挥部设在一个大院子里。时间已近子夜,院子里面的各个房间仍然灯火通明。不断有军官和士兵出出进进,参谋和文职人员有的在伏案工作,有的在开会讨论,全都忙碌不停。眼看就要对上饶完成合围,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汇总到指挥部,今晚,指挥部里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朝南的一间正房里,汪晟伏在桌案前正在写着什么。

    一段话写完,他把已经枯涩的毛笔伸到砚台里慢慢舔满墨汁,突然间又把笔放下,皱着眉头陷入思考,沾着墨迹的手下意识地轻轻揉着额头,略微有些疲惫的样子。

    汪晟本来就比同龄人老成的多,加上经常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明明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外表却像即将跨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灯光照耀下,几丝若隐若现的白发分外招摇,紧抿的嘴角旁,两道深深的皱纹非常明显,只有一双闪亮的眸子仍然炯炯有神。

    最近这段时间,他感到肩膀上担子重了很多,从饶州府之战到上饶之战,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独立指挥了两场中等规模的战役……和只需击退来犯清军,占领冷水坑银矿的饶州之战比起来,上饶之战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攻占坚固的府城,全歼张存仁所部,还偏偏要用王进才和曹志建的部队当做进攻主力,不能动用楚军老八营的精锐,比如汪晟自己的崇阳营,就摆在后面的进贤县做预备队。

    这个仗不好打。

    但也只是不好打罢了,并不是打不赢,战局的发展仍在汪晟的掌控中。压力能促进人的成长,现在的汪晟,已经很有几分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了。

    这个时候,指挥部的院子门口,突然来了一行四人,正在接受哨兵的检查。

    这三人当中,为首的是个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