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218章

残明-第218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沙绿营一口气逃到外壕后面,天佑兵上前拦阻,才挡住了楚军的追杀,火枪队的士兵们重新跳入第三道战壕,收复阵地后响起了一片欢呼,在石鼓山上都听得清清楚楚。

    “差不多了,鸣金收兵吧。”

    耿仲明淡淡吩咐一句,转身自顾去了。徐斌损兵折将,心有不甘,但长沙绿营刚刚打了败仗,张张嘴巴。又把调天佑兵主力助战的话咽了回去。

    留下少量的警戒部队,耿继茂带着清军退过草桥,来时气势汹汹,去时偃旗息鼓,近万人马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损失了近千人马却没有伤到敌人几根毫毛,这一仗打得实在太窝囊,太憋屈了。

    徐斌见到孙柏安后,两人都是悲切切,戚戚然。为这场惨败痛心疾首,更担心受到耿仲明的严厉惩罚,想不到的是,耿仲明接连两天都没有出现,把自己关在帅帐里深居简出。只派人向各营传达了一条命令。

    “全军抓紧时间休整,等勒克德浑贝勒的大军赶到后,再与南蛮决一死战。”

    楚军表现出的战斗力让他悚然心惊,燧发枪、抬枪和刺刀等新式武器更是不好破解,耿仲明为此着急上火,却彷徨无计。

    第三天傍晚,勒克德浑终于率两万精兵赶到。

    他带来的兵马较多。其中又有很多骑兵,需要抽调的船只就更多些,出发的时候先耽误了一些时间,路过衡山县的时候又遭到楚军骑兵营的骚扰,所以晚到了两天。

    见到耿仲明后,勒克德浑第一句话就问道:“南蛮的援兵到哪里了?”

    “昨晚上斥候送回探报。最近的一股南贼已经到了排山,距离衡阳不足百里,另外几支人马都在一百五十里外。”

    斥候每天都要送回最新的情报,但由于探查距离过远,中间要耽搁一定的时间。耿仲明掌握的情报都是昨天的。

    “还好,总算没有误了大事。”勒克德浑松了一口气。

    小部队可以轻装突进,上万人的大军却要携带很多粮草辎重,行军速度还受道路条件,天气状况等等因素的影响,明军没有成建制的水师,只靠两条腿赶路,一百多里的距离最少也得走个两三天。

    “都有哪几支南贼赶来,领兵的将领是谁?”

    “一只虎有四万多人马,章旷带来了七万人,堵胤锡还有不到一万人……”斥候早就探明了明军的兵力,耿仲明如数家珍,衡阳会战事关湖南战局的走向,明军各部都出尽全力,形势非常险恶。

    忠贞营还未彻底平定湘西,李过却率领四万人马来攻打衡阳,又派袁宗第带一万人马袭扰长沙,动用的兵力不算少了……而何腾蛟更加积极,派章旷带着七万主力先行,自己带着两万多人押后,为了抢地盘几乎是倾巢出动。

    勒克德浑重重地哼了一声:“嗯!宝庆府一丢,全局被动啊,眼下只有尽快打败楚军,然后再掉头对付一只虎和章旷!”

    陈友龙突然反正,衡阳和长沙的西侧才会遭到明军的攻击,说到底,湖南战局之所以突然恶化,还要怪孔有德用人不明,但耿仲明和孔有德一向共同进退,所以全当没听懂勒克德浑的牢骚,岔开话头介绍这两天的战事。

    听说长沙绿营打了败仗,勒克德一开始浑不以为然,徐斌和孙柏安本来就是楚军的手下败将,再败一次又有什么奇怪的。

    了解具体的战斗经过后,勒克德浑才意识到情况没那么简单,不管有什么客观理由,二百名火枪兵打败近千人的步兵,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南蛮的火铳这么厉害?不会吧!要真是这样子的话,汪克凡还能丢掉湖南?”

    “贝勒所言极是,我这几日反复思量,汪克凡应该是刚刚得到这种新式火铳,军中配备的还不多。”耿仲明苦思两日,多少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这就对上了嘛!姓汪的要真有几千支这样的火铳,这一仗可不好打。”勒克德浑说道:“眼下应当速战速决,既然他仗着火铳犀利,死守草桥营寨不退,咱们就该另想办法,从别的地方打进去。”

    “贝勒可有妙计破敌?”耿仲明虽然也是三顺王之一,但在清廷中的地位比孔有德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勒克德浑现在又是湖南清军的主帅,所以耿仲明对他很客气。

    (在真实的历史上,耿仲明的下场颇有点冷笑话的感觉,因为部下将领违背了满清所谓的《逃人法》,他竟然畏罪自杀。简直比“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还要严厉好几倍,当然,这只是史书中明面上的记载,背后还有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说,耿仲明都不擅长在政治漩涡里打滚,更像个一根筋的武将,当这个王爷纯属受罪。)

    “草桥地处要冲,我军应当继续攻打王鼎的营寨,但更应利用水师迂回侧后,从楚军的薄弱之处下手,我初来乍到,地形不熟,不知在哪里登岸架桥合适。还请怀顺王指点。”

    草桥卡在通关大路上,攻占那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明军的防御也相对严密,蒸水河却横贯衡阳境内,总能找到一处适合八旗骑兵作战的过河地点。向楚军发起进攻。

    “嗯,这个办法好。”耿仲明不会拍马屁,或者说拉不下这个脸来,虽然觉得此计大妙,也只是干巴巴地说了声好。八旗骑兵最擅长迂回机动,从楚军的薄弱环节切进去,再和草桥方面形成夹击态势。必然能将楚军击败。

    他想了想,又提出一个建议,迂回进攻的部队由八旗兵、天佑兵和绿营一起组成,楚军的营寨都修得很坚固,八旗骑兵不擅攻坚,需要天佑兵和绿营兵的配合。

    大方向定下来后。具体的细节还要仔细研究,以确保整个作战计划的万无一失,尤其是进攻点的选择非常重要,两人召集军中的重要将领,对着一幅地图反复商讨。最后定下来一个叫做赵家湾的小村子。

    孙柏安刚刚打了败仗,本想尽量少说话,但觉得在赵家湾过河实在不妥,就尽职尽责地提醒道:“赵家湾离南贼的右营太近,码头又太小了些,战马炮车和辎重器械运送不易,没有两三个时辰恐怕无法过河,若是南蛮趁此机会半渡而击……”

    “那又怎么样?”勒克德浑粗暴地打断了他:“南蛮哪怕半渡而击,难道就能打败我的上万披甲不成?哼,我和汪克凡打了几年交道,此贼从来不敢堂堂正正的作战,总是躲在营寨壕沟里偷袭,这回他要是真敢出寨野战,倒省了我的麻烦!”

    从当年博尔辉中伏兵败算起,这几年下来,汪克凡和勒克德浑的部队大大小小打了十几仗,算得上一对老冤家了,这其中汪克凡虽然多次取胜,但一直回避和勒克德浑进行野战,很明显,他对八旗兵的野战能力非常忌惮。

    想起爱将博尔辉,想起在咸宁之战,崇阳之战中损失的数千儿郎,勒克德浑的心中就充满了愤怒,眼中放出要择人而噬的凶光。

    见他发怒,徐斌轻轻拽了拽孙柏安的袖子,孙柏安低下头,缄口不语。

    耿仲明试图打圆场,说出来的话却显得很生硬:“贝勒当然是不怕南贼的,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过河的时候还是小心些,我再把炮车队调到赵家湾对岸,应该就万无一失了。”

    勒克德浑觉得非常刺耳,什么叫“不过”?什么又叫“还是”?虽然绕来绕去的,却明显赞同孙柏安的看法,八旗精锐天下无敌,还需要天佑兵的炮车队掩护登陆吗?

    但他现在是三军主帅,总得顾全大局,当下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嗯!就按怀顺王的意思办吧,明日午时用饭,未时出兵,前往赵家湾!”

    ……

    本章已经三千一百多字了,随便唠两句闲话。

    未时就是中午一点到三点,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本书很多地方都使用了现代词汇,但起码不能让明朝人的对话里出现几点几分什么的。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经常为此感到纠结,如果遇到哪里看着不顺眼,请各位一笑了之。

    还有一件事,就是求票求订阅喽,多谢各位书友的支持!多谢!

正文 第一四八章 把他放进来吃掉

    耿仲明的情报系统出了一点小问题,没有注意到明军援兵的异动,勒克德浑抵达衡阳的当天深夜,章旷率领四千援兵也乘船赶到了衡阳,与汪克凡会师。

    汪克凡正在给隆武帝起草奏章,继续催要各种粮饷物资,并探讨赶走清军后如何调整湖南政局,突然听说章旷到了,连忙亲自出迎。

    “衡阳战事正酣,章军门星夜驰援,足见盛情,本镇在此多谢了。”两人见礼,汪克凡又笑道:“不过,这恐怕不是何督辅的意思吧。”

    何腾蛟虽然急于抢地盘,但对汪克凡的敌意也很深,绝不会这么急匆匆的赶来,和楚军共赴危难。

    “哈,汪军门多虑了,何督辅心系衡阳战事,前两日已经亲掌中军,知道楚军这里正在吃紧,这才命我先行赶来救援。”章旷虽然在打着哈哈,却目光闪烁,表情有些不自然。

    何腾蛟已经收回了兵权,章旷被剥夺了前军主帅的职务,到一支独立行动的偏师担任监军,又碰巧找到了些船只,就率领这四千人马顺蒸水河赶来,所以速度较快。

    听话听音,汪克凡略一琢磨,多少猜到了一些这里面的事情,当下哈哈一笑,携手请他入营。

    衡阳之战正到了关键时刻,不管章旷为何而来,多一分力量总是好的,他既然还在回护何腾蛟,汪克凡也不点破。

    “末将牛忠孝,参加汪军门。”一员军将上来行礼,正是汪克凡的老上司牛忠孝。

    湖广督标营的主将本来是董英,董英投降满清后,何腾蛟投入无数心血钱粮的督标营也随之瓦解,大部分部队跟随董英一起投降,牛忠孝却带着几百个亲兵逃往广东,慢慢收容败军溃兵,渐渐又拉起了四千人马。最近刚刚回到何腾蛟的麾下。

    他的这支部队战斗力不强,连军械装备都不太齐整,何腾蛟对他们并不重视,让牛忠孝独立成营。配合主力行动,才和章旷一起赶来。

    ……

    第二天下午,勒克德浑亲自率领数千八旗精兵,乘船向蒸水上游逆行十五里,在赵家湾登陆,然后在河面上搭起了两座浮桥。

    蒸水河对岸,还有将近两万的清军向赵家湾方向集结,其中除了勒克德浑的部队外,还有天佑兵派出的大炮和火枪,后勤辎重部队等等。准备通过浮桥过河。

    清军水师舰队顺着蒸水河来回行驶,不可能瞒过斥候的眼睛,况且赵家湾本来就有一支楚军的小部队驻守,清军开始搭建浮桥后不久,汪克凡就收到了消息。

    几乎是前后脚的工夫。吉安营也送来了告急的警报,耿继茂和孙柏安率领一万余清军跨过草桥,再次对吉安营的营寨发起进攻。

    两面受攻,形势危急,章旷和牛忠孝的心里都很紧张,但他们是客军,不便喧宾夺主。只瞪着眼睛看着汪克凡等楚军将领如何应对。

    谭啸和他们两个是旧相识,大咧咧地笑着说道:“勒克德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一点长进没有,分兵奇袭,强攻中军,都是老一套了。没什么新意。”

    见楚军将领都镇定自若的样子,章旷和牛忠孝才稍微放松了些,看来楚军早有准备,勒克德浑未必能讨得了好去。

    滕双林思索着说道:“鞑子虽然两路夹攻,但赵家湾这一坨才是关键。只要打垮了勒克德浑,草桥那里的清军就会不战自败,依我之见,不如趁勒克德浑过河的时候,给他来个半渡而击!”

    无独有偶,滕双林和孙柏安都是善战之将,同时发现这是个值得出手的战机。

    军帐里立刻热闹起来,众将纷纷讨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从各方面来看,主动出击都要胜过被动挨打,趁着勒克德浑立足未稳的时候发起进攻,总比让清军从容登岸后更好打些。

    但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楚军的营寨到赵家湾有将近十里的距离,集结调动部队需要一个过程,时间上太紧张了。

    谭啸等将领纷纷请命:“军门请下令吧,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

    汪克凡考虑了片刻,却摇了摇头:“放勒克德浑过河吧。”

    章旷和牛忠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对八旗兵发起正面进攻,也只有楚军才敢打这样的主意,其他的明军绝对连想都不敢想的……所谓半渡而击听上去很美,敌人却是背水一战,必然会进行顽强的抵抗,楚军将领们虽然勇气可嘉,这一仗的结果却胜负难料,还是坚守营寨,等待援兵更稳妥些。

    楚军将领们却不这么想,纷纷提出疑问,汪克凡笑着摆了摆手。

    “现在发起进攻,的确是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