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217章

残明-第217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燧发枪的射击精度更高,熟练的弓箭手却能连续开弓,用攻击速度取胜,如果站在平地上,身披轻甲的楚军火枪兵肯定伤亡惨重。

    但是,楚军的火枪兵躲在战壕里。

    对射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连续三轮齐射过后,站在内壕前的清军弓箭手就折损过半,楚军火枪兵却有战壕掩护,只伤了七八个人,一半还是后排的士兵被抛射的弓箭射到,伤势不重,简单处理一下能继续作战。

    不过清军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内壕上搭起了无数飞桥搭板,大队人马涌了过来,跟在后面的天佑兵举起鸟铳,向楚军火枪兵射击。

    “开火!”

    汪克斌紧紧趴在壕沟的沟沿上,只露出眼睛和鼻子,随着军官的命令扣动扳机,又是一片清军士兵被击倒,几乎在同一时刻,天佑兵的一百多支鸟铳一起开火,随着一片腾起的白烟,汪克斌听到弹丸嗖嗖飞过头顶,战壕前腾起一朵朵泥土,沙石打在脸上生疼。

    他猫腰奔向后排换弹,发现吴老兵的肩膀上正在流血,战壕里还有几个同伴倒在地上,满脸鲜血,一动不动,刚刚把铅子压入枪膛,前排一个同伴的脑袋突然向后一折,以一个诡异的角度宣告他的阵亡,尸体向后重重撞在汪克斌的怀里。

    再次上前射击的时候,又有一个附近的同伴倒下,短短几分钟的对射,吴老兵的这个什已经伤亡了两个人。

    天佑兵的伤亡更大,他们被迫改变了战术,跳进那条内壕,用同伴的尸体垫脚,也尽量寻找掩体,降低伤亡,在弓箭手的帮助下,给楚军火枪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撤退!”

    由于只有二十步的距离,天佑兵上来之后,燧发枪对火绳枪的优势并不明显,王奕下令撤退。每队士兵完成射击后,就沿着交通壕后撤,汪克斌所在的第二队打完最后一枪,也退进了最后一条战壕。

    这条战壕稍微窄一些,距离前面的第三条战壕也是二十步,后面就是吉安营的营墙,当清军蜂拥冲到第三条战壕前的时候,营墙上站起了一排吉安营的弓箭手和鸟铳兵,为火枪队提供支援。

    更多的清军士兵被击倒,付出了两百多条性命后,他们终于突破了第三条战壕,将火枪队逼进“绝境”。

正文 第一四六章 白刃战

    见清军的攻势太过凶猛,顾宗福率领两千人马出寨增援,进攻侧翼的清军连忙转身迎战,孙柏安也立刻把预备队派上去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明清两军互相都知根知底,不用再留后手,在孙柏安看来,正面的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只等清军发起最后的进攻就能收获胜利。楚军火枪队只有两百人上下,长沙绿营却还有五百人多人,再加上助战的天佑兵,只要一口气冲上去,就能在肉搏战中解决对方。

    清军右翼和吉安营列阵厮杀,防守侧翼的葡萄牙兵压力顿减,调转枪口支援王奕的火枪队,两个方向的夹击之下,正面进攻的清军前队猝不及防,扔下三十多具尸体向后退去。

    但清军军官仍然掌控着部队,在他们的约束下,后队并没有被前面的败兵冲散,仍然继续前进,砍倒了几个溃兵后,其他士兵也渐渐恢复了秩序,在第二条壕沟附近重新进行整队,准备再次发起进攻。

    虽然被崩掉了几颗牙,但肉已经咬到了嘴里,这个时候怎么能吐出来呢?

    战局趋于白热化,明清两军的主帅也都在调兵遣将。

    石鼓山上,耿仲明吩咐道:“传本王军令,赤虎营立刻渡过草桥,列阵待敌,孙柏安若胜,赤虎营不需助战,孙柏安若败,当严守阵脚,以防南蛮反击……”

    眼看清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攻到楚军营寨的前面,耿仲明却觉得形势并不乐观,前面都打得这么吃力,最后恐怕也很难轻易取胜。如果孙柏安进攻受挫,明军随之而来的反攻将极为猛烈,必须多调一支人马上去,确保草桥退路的安全。

    楚军后阵中,汪克凡也在下令:“耿继茂如果不动。你们也不动,如果他敢乱动,就狠狠踢他的屁股,顺便把鞑子的红衣大炮毁了……”

    周国栋和滕双林应声而去。率领通城营和通山营五千人马前出草桥,和耿继茂的天佑兵遥遥对峙,威胁清军后阵,减轻吉安营和王奕火枪队的压力。

    与此同时,汪晟率崇阳营向吉安营侧后方靠拢,同时小心避开清军大炮的射程,以防止清军孤注一掷,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攻,造成吉安营的突然崩溃。

    汪克凡先前一直按兵不动,此刻终于也派出了援军。双方剑拔弩张,不断增加兵力投入,这场战斗似乎随时会扩大升级……但汪克凡和耿精忠的心里都明白,草桥桥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决战战场。

    对清军来说,草桥桥头地形狭促。大部队不好展开,无法形成进攻层面和防御厚度,比如周国栋和滕双林的人马远远一逼,耿继茂就觉得如芒在背,不敢轻举妄动,只有攻占卡在咽喉位置的吉安营营寨,才能考虑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对明军来说。石鼓山上的清军炮兵阵地是个大麻烦,如果向草桥桥头发起进攻,必然会进入清军大炮的射程,四门大将军炮就把吉安营的营寨打得残破不堪,让士兵们冒着几十门大炮进攻,伤亡将难以承受。

    况且清军牢牢控制着草桥。随时可以派来更多的援兵,战事不利的时候又能及时撤退,就算不计代价发起强攻,也很难给清军造成致命打击。

    明清两军都是自保有余,进攻乏术。如果真的在这里决战的话,很可能打成一场难分胜负的烂仗,防守一方占着大便宜,进攻一方却难免吃亏,所以都不敢轻易动手。

    战局的焦点,还在吉安营的营寨前,在火枪队的阵地上。

    枪声响如爆豆,战鼓声震云霄,清军又一次向火枪队发起了进攻。

    “拿鼓槌来,本将亲自擂鼓!”

    战斗如此激烈,孙柏安热血翻涌,心中顿生慷慨豪迈之气。

    随着明军火枪队被逼进绝境,长沙绿营这一仗也打到极致了,正面部队的伤亡将近四成,却仍在继续进攻,是成军多少年来从没有过的事情。

    这是一道坎!

    如果能在这种硬碰硬的较量中消灭强敌,长沙绿营的战斗力会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天下闻名的强兵,如果功亏一篑,在最后关头败退下来,这支部队恐怕就会从此一蹶不振,见了楚军的旗号就望风而逃。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急促,清军后队变前队,迈过火枪队刚才藏身的第三条壕沟,一边清理鹿角障碍,一边向前缓缓推进,在他们身后三四十步的地方,那些溃兵也集结完毕,鼓起勇气跟了上来。

    天佑兵斜插上前,和葡萄牙兵展开对射,掩护长沙绿营的侧翼。葡萄牙兵由于两线作战,兵力有些单薄,但他们的装备却有优势,和天佑兵正好斗得旗鼓相当,谁都无法压制对方的火力。

    长沙绿营五百多人担任主攻,和二百名楚军火枪兵比起来,他们不但具有将近两倍的兵力优势,而且都是长枪兵、刀斧兵、盾牌兵等步兵,孙柏安百分之百的确信,他们在白刃格斗中将大显身手,轻易消灭那些可恶的楚军火枪兵。

    但在这之前,他们首先要承受楚军的枪林弹雨。

    枪如林,弹如雨。

    短短二十步的距离,却好像永远无法逾越的天堑,由于鹿角障碍的阻挡,清军的行进速度很慢,明军的火枪却像长了眼睛,几乎每声枪响都会带走一条性命。

    在他们身后吉安营的营墙上,百十名弓箭手和火铳兵也在尽力提供支援,如果不是主力被顾宗福带走,他们的火力还要更猛。

    到了这个时候,清军也杀红了眼睛,刀斧兵上前砍断鹿角,其他的士兵也一拥而上,伸手帮忙清理路障,队形却有些乱了。

    “砰砰砰砰!”

    又一轮排枪响过,几十个清军士兵应声倒地,其他人也被吓得一哆嗦,几个胆小的甚至蹲下身子,但奇怪的是,过了足足有两三分钟的时间,下一轮排枪却一直没有打响……

    “上刺刀!”

    王奕把佩刀向上一举,几名队官立刻把他的命令向下传达到每个士兵。

    随着清军不断逼近,距离战壕已经只有十步左右,性急的甚至用短斧一类的武器狠狠砸了过来,仿佛下一刻就会冲上阵地。如果被敌人近身,火枪兵手里的燧发枪就是一根烧火棍,没有任何自卫的能力,所以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安,射击的精度反而有所下降,装弹中的各种错误也是接连不断。

    不能再拖了,得给士兵留下准备白刃战的缓冲时间,所以虽然抬手就能打倒面前的敌人,王奕还是下令停止射击,上刺刀准备白刃战。

    五六式军刺,是后世56式军刺的山寨版,由于材料工艺的限制,和正版的56式还有很大的区别,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被改成了插入式刺刀,外面还有一个用于固定的环形护扣,把木质刀柄插入枪膛后,再把护扣绞紧,三棱军刺就和枪身紧密的结为一体。

    除此之外,五六式军刺也没有正版那么犀利的线条,刀身相对变短变粗了几分,更像一把三棱形的尖锥,却更显得充满了力量感,哪怕从肋骨中间刺入,也不会轻易折断。

    精心打磨的锋刃闪闪发光,深深的血槽更显得杀气十足,当火枪队的二百名士兵突然跳出战壕,对面的清军不由得一愣。

    这是什么武器?

    火枪兵也能进行白刃搏斗吗?

    在燧发枪的连续射击下,长沙绿营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支持他们坚持到现在的,就是认为只要冲上阵地,楚军的火枪兵就只能束手待毙,看到他们突然举着明晃晃的刺刀杀出来,清军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杀!”

    楚军的火枪兵们可没有发呆,一起呐喊着冲了上来,举枪就刺。

    在他们的身后,吉安营的弓箭手和火铳兵还在射击,清军士兵的耳畔不停有箭矢铅子飞过,迎面而来的敌人又如此凶猛,一半清军都失去了战斗的勇气,转身向后逃去。

    另一半的清军却困兽犹斗,挥舞刀枪挺身迎战,但被逃跑的同伴一冲,他们的队形更加混乱。

    相比之下,楚军火枪队却行动一致,还是前后三排的队伍,一个士兵紧挨着一个士兵,一柄刺刀的旁边是另一柄刺刀,组成了一个变形的长枪阵。

    白刃格斗,阵型第一,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才能取胜,清军立刻落入下风,被火枪队一个冲锋就分割成几股。

    清军的军官们连忙组织抵抗,挥舞刀枪与楚军展开搏斗,并且试图互相靠拢,但是,楚军用刺刀坚决地拦住了他们。

    拼刺比的是技术、体力、纪律和意志等综合因素,楚军的拼刺技术只是刚入门,比擅长白刃格斗的清军差了不少,但是他们的体力更好,纪律更强,战斗意志也更加坚决,强弩之末的长沙绿营很快就坚持不住了。

    “杀!”

    汪克斌奋力前刺,刺倒了一名清军士兵,紧接着手腕一挑,把刺刀轻盈地拔出,又以更加凌厉的速度刺向另一名清军。

正文 第一四七章 勒克德浑来援

    汪克斌早有从军的志向,这几年来勤学苦练,作为一个通过殿试的武进士,他的武艺远远超过普通士兵,足可和一般的清军将领抗衡。

    八斤多重的燧发枪在他的手上,既能当长枪刺杀,又能当铁棍横扫,身形交错的时候奋力向后一捣,沉重的枪托又砸倒了一名清军。

    威风凌凌,往来冲杀,一员清将见他凶猛,挥舞鬼头刀上来接战,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正在这个时候,被砸倒的那名清军突然跳起,抖动长枪刺向他的小腹。

    汪克斌连忙侧身闪躲,但那清将逼得正紧,鬼头刀拦腰猛砍,又把他拦了下来,眼看难逃长枪破腹之祸,那名清军的胸口却突然冒出一柄刺刀。

    朱华珪从背后偷袭,救下了汪克斌,那员清将却回手一刀,狠狠砍向他的脖颈,朱华珪还没来得及拔出刺刀,眼看无法招架,汪克斌抢步上前,一脚踢中他刺刀上挂着的那名清军的尸体,正好挡住了鬼头刀。

    两人并肩而站,一起和那清军将领搏斗,吴老兵带着大牯牛赶过来支援,几柄刺刀伸缩连刺,把那员清军刺的满身都是血窟窿。

    “谢了。”

    “没什么。”

    战场上的袍泽兄弟生死与共,当初的那点小小不快烟消云散……

    石鼓山上,耿仲明正在观战,眼看长沙绿营抵敌不住,被火枪队的刺刀杀的大败而回,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长沙绿营一口气逃到外壕后面,天佑兵上前拦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