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05章

残明-第105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把清军赶过长江,南方的经济实力将逐步发挥优势,胜负的天平将向明军一方倾斜。

    “长江,长江……”隆武帝喃喃念叨着,眼睛亮了起来,这个计划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精锐之师,转战大江南北,能够杀到南直隶腹地,把清军的后方变成战场。

    隆武帝当仁不让,已经把经营两广,统驭全局的责任搁在自己的肩膀上,而长江沿线的战事,该由谁来担此重任呢?

    “汪卿,你可是在自荐么?”

    话说到这个份上,隆武帝当然明白了,汪克凡再次跪下,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大礼。

    “臣汪克凡不才,愿为一操江!”

    操江,全称提督操江,说白了就是长江提督。

正文 第五十六章 考试

    按照一般的套路,汪克凡这个时候应该表个态,比如“微臣愿为陛下分忧定会与鞑子血战到底马革裹尸在所不惜等等”,先把这个任务揽下来再说,具体安排什么职务由隆武帝决定。

    但是汪克凡没有按套路出牌,点名要当提督操江。

    “你先起来,这件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想想。”

    “是。”

    短暂的沉默!

    隆武帝在皱着眉头考虑,汪克凡在默默地等待。

    在满清方面,提督是常设的武将官职,属于绿营系统,比总兵高一级,大致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受总督和巡抚的节制,权力不算太大。

    在明朝方面,提督因事而设,一般由勋贵和文臣担任,节制一方文武,可以和总督巡抚分庭抗礼,和满清的提督比起来权力要大得多。

    比如万历年间抗日援朝的时候,李如松就担任东征提督,相当于志愿军总司令,凡是对日作战的事情都归他管,军政一把抓。

    (大家熟悉的还有东厂提督,权力也很大,但属于太监的专利。)

    操江,全称提督操江,这个职务一般由佥都御史充任,主管长江防务,隆武帝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这个官有点大,和他最初的设想也有偏差。

    恭义营的战斗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了解这支部队的基本情况后,隆武帝就有收为己用的打算,想把恭义营改编成他的御林军,而汪克凡就是御林军的将领。

    汪克凡这么年轻,以后长期跟在隆武帝的身边,会成为他的肱骨心腹,不断得到提拔重用,封公封侯指日可待。正好也酬谢了汪克凡的救驾之功。

    没想到汪克凡会直接伸手要官,毫不避讳。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哪有这么直接要官的!

    如果汪克凡的年纪再大上十岁,隆武帝就会把他当成郑芝龙第二。是一个嚣张跋扈的武将,而且恃宠而骄,野心勃勃……但抬眼看看汪克凡的样子,见他规规矩矩站得笔直,脸上的神情从容坦荡,不由得又起了爱才之心。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锋芒毕露吗?”隆武帝犹豫不定。

    政治上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皇帝,要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就算放汪克凡出去带兵。但直接任命为提督操江,是否合适呢?

    首先,操江一般是佥都御史,正四品文官,汪克凡却是一员武将。担任操江不符合惯例。

    其次,仗打到这个份上,长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操江主管长江防务,从理论上来说。长江沿线都在操江的管辖之下,汪克凡能够胜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吗?

    再次,操江军政一把抓,差不多又是一个封疆大吏,和何腾蛟、万元吉、堵胤锡的管辖范围都有重叠,等于改变了南明现在的政治格局,这么重要的调整,隆武帝不能不谨慎。

    最后一个问题最重要,任命汪克凡为操江,等于接受了他的方案,整个大明的战争策略都要随之发生调整……经营两广,固守湘赣,与满清争夺长江流域,听上去是不错的,但只凭一场短短的对话就定下国策,是不是太草率了!

    汪克凡在默默地等待。

    操江这个官的确有点大,但他志在必得。

    汪克凡需要节制文官的权力,需要纵横长江两岸的舞台,打仗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多的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只有得到操江这个官职,他才能名正言顺地调配需要的资源,不再受何腾蛟之流的压制。

    哪怕封个国公,汪克凡也不稀罕。

    得到操江这个职务,是他的底线。

    除了荆州府和岳州府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清军的控制下,所有的地盘都要靠汪克凡自己去打下来,换句话说,操江现在只是一个空头官职,是对隆武帝的一个试探,看他有没有魄力接受自己的方案。

    如果隆武帝固步自封,还是只和文官集团合作,只依赖东林党和复社,不敢对南明现有的政治格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不是一个合适的合作对象,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汪克凡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隆武帝拒绝自己的要求,就只能向郑芝龙学习,做一个强悍的权臣,用武力挟持隆武帝……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南明政权已经烂到根子里了,不尽快在内部进行改革,眼瞅着就是死路一条,隆武帝如果没有足够的魄力,哪怕权臣当政,也比现在的一盘散沙要强。

    但是,这也是最坏的结果,会引起南明内部的严重矛盾,以汪克凡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压制其他势力,甚至会引发一场激烈的内战……满清大敌当前,这么做有作死的嫌疑。

    这是对隆武帝的一场考试,对汪克凡也非常重要。

    南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隆武帝是一个走投无路的逃难皇帝,汪克凡是一个小军阀,两个人处境都很困难,但各有各的资源,只有建立一种健康的合作关系,才能力挽狂澜。

    合则双赢!

    分则俱伤!

    看隆武帝如何选择了。

    汪克凡默默地等着。

    隆武帝心如电转,短短一会就考虑了很多。

    首先,惯例以四品佥都御史出任操江,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国家正值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汪克凡虽然是武将,下一道特旨就可以任命他担任操江。

    其次,操江这个职务虽然非常重要,但长江沿线基本上都属于敌占区,如果汪克凡能够收复长江沿线,给他个提督操江还嫌委屈,一个空头官职有什么舍不得的?

    再次,操江类似于封疆大吏,会改变南明的政治格局,但这反而是一个机会……何腾蛟在湖广威福自用,不奉朝廷的号令,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汪克凡出任操江,可以削弱何腾蛟的权力!

    最后一个问题非常重要,隆武帝始终拿不定主意……操江的任命牵扯到整个的战争策略,汪克凡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隆武帝还是有些吃不准。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先打败满清再说吧

    “汪卿,依你之见,该如何经营两广呢?”

    经营两广,固守湘赣,争夺长江,这三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哪一条出了问题,整个方案就会失败。隆武帝不懂军事,但对行政管理却是内行,汪克凡给出的方案太过粗略,以两省之地怎么对抗全国,隆武帝觉得不靠谱。

    汪克凡却觉得靠谱。

    隆武帝这个态度,有门!

    但对他的考试还没完!

    “臣有治两广奏本,请陛下一阅!”

    汪克凡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如果隆武帝拒绝了自己的要求,这份计划书也不会给他了。

    隆武帝接过计划书打开细看,第一个印象就是格式新颖,文风质朴。

    这份计划书采用了后世的文体,开头部分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对明清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都一一进行对比,很多地方还用表格列出了关键数据,文字详尽朴实,和常见的文言文完全不同。

    “是篇务实的文章。”隆武帝在心里给出评价,不知不觉就看得入迷了。

    他见过的奏章成千上万,几乎每份奏章都是一篇华丽的文章,各种修辞手法花样百出,有些精妙之句让人忍不住击节赞叹,但看得太多反而免疫了,在心里会多打一个问号。

    这份计划书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通篇没有什么点睛之句,只有冷静的分析,精确的数字,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反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隆武帝尤其欣赏那些表格,里面的内容一目了然,还可以进行直观对比,包含的信息量比一大段文字多好几倍。

    有一张表格隆武帝看了足有五分钟。里面列出了明清双方这几年的赋税收入和军费开支。

    满清入关后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每年的赋税收入不断增长,从开始的两百多万两翻着跟头往上涨。到了去年已经达到了八百万两白银,而军费增长的更加凶猛。几乎都占赋税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那不到百分之十,就是其他的行政开支。

    大明的财政收入却在不断下降,军费也跟着大幅下降,而军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总比满清要低上一大块。

    表格的最后有一段说明,如果战争态势不发生巨大改变的话。满清的赋税收入还将继续增长,在两年内突破一千万两,五年内达到一千四百万两,而满清的军费将达到一千三百万两的惊人数字。但由于八旗兵的改制和绿营兵的扩编,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主要靠战争中掠夺抢劫来弥补。

    同时,满清的政府更有效率,大部分的赋税收入都能转化为军费。从而武装了大量的军队,而南明则存在严重的贪污和浪费,军费越来越低。

    通过这张表,仿佛能看到满清正在节节胜利,不断扩军。不断占领富庶的江南地区,通过烧杀抢掠,横征暴敛,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再武装更多的军队来攻打南明……而南明一方却节节败退,素手无策,眼看就要灭亡。

    隆武帝心情沉重!

    第二部分是治理两广的具体措施,厚厚的足有几十页,隆武帝先扫了一眼目录,感觉考虑的很周到,方方面面都覆盖到了,有些地方连他都没有想到。

    “汪克凡果然有文治之才!”隆武帝先给了个七十分,不管里面的内容怎么样,一个秀才能考虑到这些方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能文能武,这是担任封疆大吏最基本的要求,只会打仗,没有文治之才,干不好提督操江。

    当然,这份目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大眼一看顺序比较混乱,比如第一条是开科举,第二条是清吏治,有些主次不分……满清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当然应该先筹饷练兵,科举教化的事情怎么能放在首位?

    “果然是秀才出身,总是想着读书人的事情。”隆武帝在心里笑了笑,科举关系到朝廷的根本,他一直很重视。

    这个年代读书认字的人并不多,老百姓里大多数是文盲,要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但是南明的地盘越来越小,投降的官员越来越多,可以利用的人才越来越少,有些地方连基本的官员编制都凑不齐了。

    所以隆武帝早就主持过一次乡试,选拔一批秀才和举人,但是因为战事吃紧,后面的会试就没有举行。

    这些道理,汪克凡也许懂,也许不懂,但不管怎么说,先看看吧。

    细看之下,隆武帝不由得一愣!

    文中第一段首先指出,科举是士绅上升的重要通道,是争取士绅支持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明清两军的交战区更要广开科举,和满清争夺这些士绅背后的资源。

    隆武帝不得不承认,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是一个武将应该考虑的事情吗?

    他抬起头深深看了汪克凡一眼,目光中大有深意,汪克凡的表情却很平静。

    接着看。

    隆武帝的脸色大变!

    文中的第二段指出,隆武帝不是万历皇帝的嫡系子孙,在大明的威望有限,缺乏自己的班底,而且经过福建之变后,忠于隆武帝的文武官员折损大半,隆武帝严重缺乏可用的人才。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施政措施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必须先开科举,选拔一批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充实朝廷的官员队伍。

    “难怪把科举列在第一位!”隆武帝盯着汪克凡看了足有一分钟,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沉住气,接着往下看。

    文中对如何选拔官员提出了建议,适当改革科举的科目,并放宽标准增开恩科,尽可能地多提拔一些官员,这些道理还算中规中矩,隆武帝点点头,没有特别的表示。

    接着到了第二条,清吏治。

    文中的第一段指出,贪污*和人浮于事是大明的死症,如果不解决的话,其他的施政措施都无法贯彻执行,或者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味,所以要重建都察院,并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