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01章

残明-第101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维经立刻就怒了!

    “汪将军放心。只要能护着圣上脱离险境,必会还你一个公道!”郭维经作为堂堂的吏部兵部两尚书,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极点。朝廷大员么,说话都要含蓄而留有余地。不能和贩夫走卒一样拍胸脯下保证。

    当然,郭维经义愤填膺的样子也有一定表演的成分,是为了激励汪克凡,让他拿出十二分力气卖命,拼死保护隆武帝……郭维经自己也知道,何腾蛟对隆武帝都敢阴奉阳违,更不会把他郭维经放在眼里。

    “大冢宰(对吏部尚书的敬称)放心。末将敢不效以死命!”汪克凡顺着话头,做了个中规中矩的表态,但并没有那种赌咒发誓太过激动的表现,郭维经这才想起来。汪克凡是秀才出身,按平常的武将来对待并不合适。

    “哎,称什么大冢宰,咱们还是换个称呼吧,叫我一声郭老先生就行了……”用老先生称呼尚书。倒没什么不妥,但前面加上姓氏,意义就完全不同,等于给汪克凡的身价抬高了好几级。

    他也改口称呼汪克凡的表字,两个人你一声云台。我一声郭老先生,立刻熟络了许多,就在这个时候,隆武帝和曾皇后推门走了出来,曾皇后抱着太子,脸上还带着泪迹。

    隆武帝表情严肃,到了汪克凡面前,拱手行礼:“汪将军国之栋梁,当受朕一礼!”

    汪克凡连忙躲开,跪下叩头,口中连称不敢。皇帝的礼不是那么好受的,自己辛辛苦苦跑来救驾,不是为了让皇帝向自己抱拳鞠躬。

    隆武帝却非常执拗,又转过身来,对着跪在地上的汪克凡鞠了一躬,汪克凡只好再次磕头。

    “臣惶恐!虽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

    “哎——,这个礼是你该受的,否则朕寝食难安!”隆武帝把汪克凡扶了起来,汪克凡却在心里暗暗嘀咕,救了你一家三口,寝食难安就对了,别想鞠个躬就把我打发了。

    隆武帝亲手挽着他,来到了府衙大堂落座,叫来了史阿大、汪猛和李狗子。

    李狗子刚刚进城,没顾上洗漱包扎,脸上还带着几道血迹,曾皇后讲述了一遍李狗子勇救太子的事迹,她是当妈的最有体会,把当时的凶险形容得栩栩如生,把隆武帝听得心惊动魄。

    “真是壮士!你叫什么名字?”

    “回万岁爷的话,小人叫李狗子。”

    李狗子家里是汪克凡的佃户,家人跟着汪克凡的母亲去了崇阳,后来又跟去了长沙,对汪克凡忠心耿耿,很早就选入了亲兵队。在亲兵队里,他和京良年纪相仿,脾气相投,两个人关系最好,机灵劲不亚于京良,跟着汪猛等人学武艺进步很快,打仗也非常勇敢。

    “李狗子?哈哈哈,这是你的大名还是乳名?”

    “小人就这一个名字,我爹说贱名好养活。”

    “这话倒不错,但你以后得改个名字,李狗子老爷可太难听了……”隆武帝中年得子,对皇太子心疼得不得了,李狗子救了皇太子的性命,简直比救了他自己还重要,越看李狗子越喜欢。

    汪克凡的地位太重要,如何封赏还要仔细考虑,还要征求汪克凡本人的意见,给李狗子赏个六品七品的武官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皇太子的乳名叫金哥,你救了他的性命,就和他像兄弟一样,嗯,大名就叫李玉石吧……”皇太子是金哥,李狗子就改成“玉”,但这样太过尊贵,就在后面又加了个“石”。

    “谢万岁爷赐名!”李玉石非常机灵,皇帝赐名,还隐隐把他当成皇太子的兄弟,这份殊荣足可光宗耀祖。

    “皇帝爷爷,也给我改个名字吧。”史阿大羡慕得不得了,叫了起来。

    “嗯,好,好,你叫什么名字……”

    如果是别人,趁着皇帝正在兴头上这样邀赏,已经犯了极大的忌讳,但隆武帝对史阿大的印象很好,知道他是个没有心机的爽直汉子,并没有生气。

    勤王救驾,这份功劳当然要算在汪克凡的头上,但史阿大是直接执行人,直接救了他隆武帝的性命,本来就要重重封赏,再赐个名字也是锦上添花。

    汪克凡上前介绍史阿大的情况,听说史阿大作战勇敢,几乎每次打仗都会受伤,隆武帝立刻有了主意。

    “既然这样,就赐名‘无伤’吧……”隆武帝无意中起了一个古龙风格的名字。

    “还不快谢恩,你以后就叫史无伤了!”汪克凡瞪了史阿大一眼。

    “多谢皇帝爷爷起名!”史无伤跪下磕头,满心欢喜。

    ……

    ps:赐名是隆武帝的特殊爱好,郑成功这个名字就是隆武帝起的,他还给别人起过名字,当然没有郑成功这么出名。

    开书的时候没有建龙套楼,最近才搞了一个,李玉石(李狗子)是本书第一个出场的书友龙套,有兴趣书友的可以去书评区的龙套楼报名,在《残明》里露个脸。

正文 第五十章 隆武帝是个金元宝

    隆武帝虽然有赐名的爱好,但也不是见人就赐,比如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他才会赐名赐姓,以示笼络。

    给李玉石和史无伤赐名,更多是看着汪克凡的面子。

    隆武帝正在逃亡,还没有真正脱险,现在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但要给汪克凡一些暗示和鼓励……史无伤是一名普通的中级军官,李玉石更只是一名亲兵,对他们的圣眷都如此优厚,你汪克凡就踏踏实实地勤王救驾吧,将来的封赏低不了!

    这正中汪克凡的下怀。

    他辛辛苦苦运作了几个月,好容易才把隆武帝救出来,如果隆武帝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随便给个封赏就算完了,对汪克凡并没有多大意义。

    想要过官瘾,还用得着来救隆武帝么?等永历上台后满地跑的都是公侯,汪克凡专心发展自己的实力,混个国公并不太难。

    况且在隆武帝眼中,汪克凡现在就是一个救驾的武将,和其他的武将比起来部队的战斗力更强一些,但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封赏的话,给个勋贵伯爵就算到头了。

    这可不行!

    勋贵身份中看不中用,汪克凡要的是权!

    勤王救驾的功劳只是一块敲门砖,汪克凡想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官职,可以统揽一个方面的文武大权,而且早就选好了目标!

    汪克凡图谋的是国家大事。

    如果这是一盘棋的话,隆武帝就是棋盘上的老将。汪克凡要做那个下棋的人。

    老将现在被“将军”了,先把他救出去再说。在这个过程中,正好可以和隆武帝进行沟通,说服他接受自己的想法,改变大明的方针策略……

    这边刚刚安顿好隆武帝,就有人进来报告,那伙八旗兵窜到了另一座城门,和赶去阻截的汀州兵打了一仗,虽然又折损了几个人。但还是杀开城门跑掉了。

    汪克凡无语。

    这伙八旗兵已经是残兵败将了,汀州兵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竟然还堵不住他们,可见战斗力有多么差。

    郭维经也意识到汀州兵靠不住。

    “陛下,汀州并非久留之地!”他劝隆武帝连夜上路,尽快逃走。

    “这个……”隆武帝也觉得汀州有危险,但这几天没日没夜的逃亡。曾皇后已经顶不住了,又想在汀州休息一晚上。他犹豫着拿不定主意,正要询问汪克凡的意见,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几个恭义营的斥候冲了进来。

    “报!清将前锋已经过了清流县,离汀州不足百里……”

    清将的追兵马上就要到了。先头部队是清将都尔德,手下一千多名八旗骑兵,轻骑快马正向汀州赶来,而博洛率领清军主力就跟在后面,李成栋等绿营兵也从另外几条路追了过来。总兵力将近两万人。

    来的好快!

    都尔德带着一千多名八旗兵,也不是一支小部队。还能保持这样的行军速度,连汪克凡都感到有些意外。

    现在就算要跑,也来不及了!

    汪克凡手下大部分是步兵,行军速度有限,带着隆武帝等人肯定又跑不快,哪怕连夜仓皇逃走,第二天也会被清军的骑兵追上。

    恭义营留下阻击,先把隆武帝送走,这个方案也行不通,都尔德手下一千多骑兵,恭义营的几百名步兵肯定堵不住他们,清军可以分兵绕过去,轻易追上隆武帝。

    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守汀州,等待援兵!

    而且从长远来看,不把都尔德的先头部队打掉,清军的追兵就会阴魂不散,始终跟在恭义营后面,恭义营早晚会被他们缠住,反而更加危险。

    汪克凡决定在汀州打一仗,等打败都尔德后,再从容撤退。

    他向隆武帝等人解释了一番,又命人联络汪晟等部的恭义营主力,催促他们尽快赶来支援。

    “云台,这一仗有几分把握?”郭维经很担心。

    “不到五分吧。”因为这场意外的大雨,汪克凡的计划被打乱了,如果恭义营的主力都在汀州,无论走还是打,他都掌握着主动权。

    但现在事情有些失控了,如果不能及时击败都尔德,被博洛的大军追了上来,恭义营的主力就算赶到,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能否及时击败都尔德,是这一仗的关键!

    但是都尔德一千多八旗精锐骑兵,机动性高,战斗力强,汪克凡又失了先机,想打败他并不容易。

    “云台,能否用计破敌?”郭维经刚才和汪克凡聊天,聊到了那几十名混进汀州城的八旗兵,他们开始气势汹汹,但打了败仗之后被关在城里,立刻就变得惊慌失措,只顾着逃命出城。

    这对郭维经启发很大,如果在汀州城里设下埋伏,把都尔德引进城中,突然杀他个措手不及,也许就能打赢这一仗。

    “那不行的……”汪克凡耐心解释,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敌人没有这么笨。

    如果你打开城门引清军入城,他们当然不会客气,但进入城门之后会非常小心,只要都尔德不是白痴,他就会先控制城门,然后再派小股部队四下查探,不会轻易中了埋伏。

    为了解释明白,汪克凡又举了一个恭义营的战例,恭义营在羊楼洞设下埋伏,撒了一地的铜钱和碎银子,才把水匪引进包围圈,然后一举击溃,而那些八旗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你就是撒上一地的金元宝,他们也不会中计。

    “汪将军,朕来当这个金元宝,行不行?”

    隆武帝!

    汪克凡一愣,如果诱惑足够大的话,人人都有可能失去理智,对都尔德来说,隆武帝的诱惑当然足够大了。

    “陛下,这样太危险了!”汪克凡不得不劝,拿皇帝当诱饵,臣子当然要反对。

    “不妥!不妥!陛下万金之体,此计绝不可行!”郭维经等人也纷纷劝阻,更有人提出要化装冒充隆武帝,去引都尔德上钩。

    “哎——,认识朕的人太多了,混充是混不过去的,这件事还得我来!”隆武帝的态度非常坚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正文 第五十一章 中计

    都尔德,满洲镶蓝旗人,是后金开国名将安费扬古的孙子,因为父亲在大凌河战死,所以年经轻轻就世袭担任高级军官,属于八旗子弟中的少年勋贵。

    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都尔德渴望像先祖一样建功立业,每次作战都非常勇猛,屡立战功,被提拔为镶蓝旗巴牙喇纛章京。

    为了追击隆武帝,都尔德率领五十名白甲兵,一千名披甲骑兵,轻装急进杀向汀州,当天晚上在距离汀州三十里的地方扎营,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攻城。

    见到败退回来的那几十名清兵后,都尔德大发雷霆,狠狠抽了他们一顿鞭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八十几名八旗精兵对几百明军都不该打败仗,如果报上去这样一份战绩,肯定会受到博洛的斥责。

    朝廷里最近气氛很紧张,主子之间几乎撕破脸了,多尔衮和豪格的矛盾人人皆知,作为豪格的亲信,博洛这次出兵浙江福建,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对战绩和军功都非常在意。

    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必然会和兵权联系起来,谁掌握了兵权在朝争中就占据主动,甚至可以直接发起政变,所以豪格才抢着去攻打张献忠……而博洛这次出兵浙江,也是豪格派系努力的结果,希望他能借此机会立下足够的军功,以争夺军队中的权力。

    阿济格打败了李自成,豪格就要打败张献忠。

    多铎灭了弘光朝廷,博洛也想灭了隆武朝廷。

    都尔德虽然是镶蓝旗人,但早就投靠了博洛,也属于豪格一派,所以才被博洛委以重任,担任全军先锋官,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