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残明 >

第100章

残明-第100章

小说: 残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枪!”

    恭义营的士兵放下长枪,平端在手,对面清军的代子眯起了眼睛,敢逼到这么近才举枪,一是为了节省体力,二是有绝对的自信。

    这支明军,不好对付!

    他手下虽然都是八旗精锐,但长途突袭赶到汀州,为了抢功一路都没有休息,进城前只胡乱吃了两口干粮,精神体力都不在最佳状态,胯下的战马也早就累了,能不能打败这支明军,很难说。

    “前进!”恭义营的长枪阵再次向前,后面的弓箭手和火铳兵跟了上来,留下一支小部队护住隆武帝,其他人接着前进。

    这个时候,隆武帝的侍卫和八旗兵已经不打了,几名八旗兵赶紧退回去加入队列,侍卫也回到隆武帝的身边,老老实实地观战。

    到了这个时候,隆武帝等人也看出来了,八旗兵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他们都骑着战马,看上去还是厚厚的几层。

    “云机,我军能赢么?”虽然明军的人数明显占优,但八旗劲旅的名气实在太大,隆武帝的心里还是非常紧张。

    “我军气势如虹,必胜!”郭维经嘴上说得斩钉截铁,手底下却紧紧攥着拳头。

    对面清军的代子突然一声唿哨,八十名八旗兵催马急冲,犹如一道战马组成的墙壁,向着长枪阵压了过去,马蹄声如同密集的战鼓,几乎把恭义营的行进鼓都压了下去。

    隆武帝、郭纬经、吴德**,以及所有的侍卫都瞪大眼睛,被这股骑兵冲锋的气势镇住了,和高大的骑兵比起来,那些长枪兵就像大人面前的小孩,就要被清军踩在马蹄下了。

    “唰!”

    长枪阵突然再次停下,前排的恭义营士兵微微伏**子,手中的长枪斜杵在地上,雪亮的枪尖竖起了一人来高,就像一排排立在地上的拒马枪。

正文 第四十八章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八旗兵属于轻骑兵,战马没有装备马甲,用轻骑兵正面冲击步兵长枪阵,就像用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开炮对轰一样,是以短击长的战法,哪怕打赢了也不划算。

    恭义营的长枪阵一上来,清军领兵的代子就知道来了劲敌。

    八旗兵虽以骑射为主,但和明军的步兵多次交手,各种各样的阵型见得多了,那些阵型有的很强,有的就是一个花架子,而眼前这个长枪阵,不简单!

    明军摆出的是一个朴实的方阵,一停一走的节奏流畅自然,士兵的动作非常规范,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看就是练熟了的阵势,在战场上经过多次真刀真枪的锤炼。

    如果在城外野战的话,这个清兵将领肯定不会选择强攻,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慢慢和敌人周旋,以尽量避免伤亡,但在城内狭窄的街道里,没有这个条件。

    强攻!

    对敌人的重视并不是懦弱,他对八旗兵的战斗力更有信心!

    明军的长枪阵看着很厉害,但八旗兵天下无敌,绝没有不战而走的道理,大明皇帝就在前面,只要能杀了他,付出再大的伤亡都是值得的。

    加速!

    举刀!

    冲锋!

    几百只马蹄从青石板街道上踏过,发出一阵巨大的轰鸣,八十柄虎牙刀高高举起,泛起一片闪亮的光芒,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水涌向明军的长枪阵,见到清军的兵威如此骇人,隆武帝的心立刻揪了起来,唯恐明军的长枪阵下一刻就会崩溃,下一刻就会四散而逃。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明军在自己操练的时候威风凛凛,一旦面对清军。却突然垮掉了……但是这次没有,明军的长枪阵没有跨,他们停下来支起了长枪!

    “坏了!”那清军代子心中暗叫不好。

    明军把长枪支在地上。要比端着长枪稳固的多,他们不用举枪攒刺。只要等着八旗兵的战马自己撞上来就行,这是一排人工摆成的拒马枪,和普通的长枪阵又有不同。

    停下来?

    不可能!战马已经把速度冲起来了,看上去还有几十步的距离,不过是呼吸间的事情,几十名八旗兵裹成一团,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那代子下意识地勒了一下马缰。旁边的清军立刻超了过去,直接撞上了明军的长枪阵,面对明晃晃像树林一样的枪尖,前排清军的战马凭本能向起奋力一跃。想要从上面跳过去。

    七八匹战马凌空而起,马上的清军犹如飞将军一般威风凛凛,所有人都要仰视他们,更觉得他们勇不可当,隆武帝身边的吴德操“嘶”的倒抽一口冷气。被清军如此高超的骑术吓住了。

    “噗,噗噗噗!”

    鲜血迸流,战马悲嘶!

    威风凛凛的飞将军终于落了下来,正落在密如猬刺的长枪阵里,恭义营的士兵哈着腰。缩着头,尽量避开从天上砸下来的战马,手里却死死扶着长枪,枪尖直接扎透了马身和上面的清兵。

    就这么死了?!

    七八个清军骑兵,砸死砸伤了七八个恭义营的步兵,一对一的交换比,似乎清军并没有吃亏。

    但是和昂贵的骑兵比起来,步兵实在太廉价了。

    不断有清军骑兵撞在长枪阵上,仗着战马巨大的冲击力,往往能拼掉一两个、两三个恭义营的步兵,但是后面的明军马上补位,始终保持着长枪阵的稳固。

    在冲阵中,个人的武艺没有多大作用,主要是借助马匹高速奔跑的冲击力,从而形成巨大的杀伤,恭义营的士兵把长枪杵在地上,也借助马匹高速奔跑的冲击力,反过来对清军形成了巨大的杀伤。

    骑兵的优势没了!

    一波冲锋下来,八旗兵就伤亡了二十几个人,明军的长枪阵却及时补位,仍然完好无缺,那清军代子连连大叫,制止了其他的骑兵继续冲阵,转身向后一边退一边放箭。

    冲不过去了,清军代子很清楚,明军的人数太多,伤了一个再补上一个,自己这点人马全耗进去也没用。

    射他们!看看弓箭能不能把明军射散,这长枪阵如果一乱,骑兵再冲上去就能破阵。

    “嗖,嗖嗖嗖……”八旗兵人人都是弓箭手,一箭连着一箭,像下雨一样飞了过去,明军低头藏脸,举起胳膊上挂着的小圆盾,护住面门和胸腹要害。

    “嘭,嘭嘭嘭……”八旗兵的箭囊里都有两种箭,在这种场合下用的是六两铁箭,射程短,威力大,最适合短兵相接的时候使用,明军身上虽然有铠甲保护,但只要中箭也会被射穿,纷纷受伤,就连史阿大的胳膊上也中了一箭。

    “嗖,嗖嗖嗖……”明军的弓箭手开始还击,他们使用的是步弓,比八旗兵的骑弓威力更大,对八旗兵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砰,砰砰砰……”明军的火铳兵也开始还击,他们的射程较近,但清军为了使用重铁箭,站的离长枪阵并不远,火铳兵正好能打到他们,八旗兵身上虽然有绵甲保护,巨大的战马却成了最好的目标,一阵排枪打过去,立刻打倒了六七名八旗兵。

    再退!八旗兵向后退,换轻一些的羽箭继续攻击。

    还击!明军的火铳兵够不着了,步弓却射程较远,仍然能射到清军。

    交换!八旗兵和明军纷纷中箭,大家都有铠甲保护,问题不大,但是八旗兵的战马没有马甲,又被射伤了好几匹。

    撤!

    清军士气已丧,那清军代子又唿哨一声,带着剩下的八旗兵转身就跑,向着来路逃去,这一仗已经败了,再不走就会陷在汀州城中,全军覆没。

    “好多年没见过这样的明军了,他们从哪冒出来的,快赶上白杆兵了……”那代子是个老兵,想起了后金时期的一场场恶战,那时候明军的精锐还在,给八旗兵制造了不少麻烦。

    白杆兵,是女将秦良玉手下的长枪兵,骁勇善战,连皇太极都颇为忌惮,后来他用计包围了白杆兵的主力,但反复攻击都无法破阵,最后调来汉军旗的红衣大炮,才轰开了白杆兵的长枪阵……

    “鞑子跑了?”隆武帝咽了一口唾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短短的一场交锋,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却给了他太多的震撼,看到清军的伤亡和明军的伤亡差不多,他心中的震惊无法用语言形容——这可是八旗兵啊,天下无敌的八旗兵,我大明竟然还有一支人马能与之匹敌!

    但是八旗兵的名声实在太大,隆武帝以为,他们还没有用尽全力,还有厉害的招数没有使出来,后面肯定还有恶战,直到那几十个八旗兵跑得不见了影子,他才确信打了胜仗……

    ……

    “你说什么,圣上进了汀州城?”汪克凡脸一沉,瞪着汪猛。

    “是,末将听说皇后和太子有难,就赶来救援,圣上应该已经入城……”汪猛的肩膀上受了伤,铠甲被劈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衣襟被鲜血染红。他手下的人马不多,为了救出曾皇后和太子,就没有分兵保护隆武帝。

    “我给你的任务是什么?”汪克凡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在汀州城外迎候圣驾……”汪猛低下了头,他把隆武帝自己扔在汀州,明显违反了军令。

    “嗯……”汪克凡这会很想打人,举起马鞭把汪猛狠狠抽一顿,隆武帝要是出问题了,一百个曾皇后也换不回来,那小太子还不满月,在政治上也没有任何用处。

    “现在跟我回汀州,自己去找三将军领罪!”汪克凡终于忍住了,这件事他也责任,不能迁怒汪猛,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赶回汀州,确保隆武帝万无一失。

    手下人早就做好了一副担架,抬着曾皇后和太子,和曾皇后一起被俘的还有给事中熊伟和其他几个人,也跟着一起去汀州。

    一行人刚刚到了城外,就发现城门洞开,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城中一片骚乱。

    “关城门!”

    汪克凡话音刚落,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冒出来一群鞑子骑兵,大概四五十人的样子,向着城门慌慌张张逃了过来,汪克凡一声令下,带着亲兵迎面冲了上去。

    骑兵对骑兵,一百对五十,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汪克凡把手里的斩马刀握紧了一些,再握紧了一些,催马向前猛冲……

    那些清军却是一愣,抬头看看正在关闭的城门,脸上露出了惊慌之色,就在这个时候,他们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好像有明军追了过来,这伙清军犹豫片刻,转身窜进了另一条路。

    “先不急着追!”

    汪克凡已经看清楚了,这伙清军一小半都带伤,慌慌张张只顾逃命,看样子是刚刚打了败仗,而且被堵在了汀州城里了,只要守好城门,就不怕他们飞到天上去。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确认隆武帝的安全。

    他留下五十名亲兵把守城门,带着曾皇后和太子赶到了府衙,一进门就见到了隆武帝,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李玉石和史无伤

    隆武帝和曾皇后相拥而泣。

    这两三个时辰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夫妻两个都在鬼门前转了一圈,又都侥幸的死里逃生,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对方,禁不住又悲又喜。在这一刻,他们不是皇帝和皇后,只是一对劫后余生的逃难夫妻。

    什么礼仪、威严、皇家体统,通通顾不上了,只想抱住面前这个人,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有一肚子话要说给他(她)听。

    汪克凡等人都退了出来,就在院子等候,虽然有很多事要和隆武帝商量,但这点时间还是要等的。

    “汪将军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千秋,真乃天赐我大明之福……”郭维经唠唠叨叨,情绪非常激动,他今天也差点挂了,汪克凡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作为朝廷的兵部尚书,他知道汀州一带没什么明军了,如果清军紧追不舍,隆武帝被抓住是早晚的事情,汪克凡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出现在汀州,及时勤王救驾,说明大明气数未尽,有老天保佑隆武帝。

    至于汪克凡为什么来汀州,他根本问都没问,只关心恭义营的兵力,博洛的大军就在后面,危险并没有解除。

    听说恭义营近万人马正在赶来,郭维经终于大大地松了口气,今天他亲眼见到史阿大打败了那几十名八旗兵,如果恭义营近万人马都有这样的战斗力,打败博洛不容易,但保护隆武帝安全撤退还是没有问题的。

    汪克凡知道他是隆武帝身边的重臣,言谈中恭谨有礼,把自己转战江西的经历简单介绍了一下,在郭维经的追问下,倒着又说起了如何被何腾蛟排挤,被迫离开湖广的原因。

    郭维经立刻就怒了!

    “汪将军放心。只要能护着圣上脱离险境,必会还你一个公道!”郭维经作为堂堂的吏部兵部两尚书,话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