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62章

永乐大帝-第62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然。明朝最庞大的寄生群体就是宗室子弟,但是在封建社会中,任何皇帝都不可能消灭这个寄生集团为了减少财政负担而将血淋淋的屠刀指向亲人,那不是神智正常的人敢做的事。能够将宗室爵位继承制度进行改革,朱棣自认为已经问心无愧了。

  对于无法彻底解决宗室寄生集团的问题。朱棣不是没有无力感的。对此,朱棣选择将怒气迁怒于驸马和仪宾身上。虽说既不可能取消宗室女性的福利待遇。也不可能禁止她们出嫁,但这并不意味着朱棣没有办法:将宗室女性嫁给进士们难道不是一种选择?

  如此一来。便堵上了小白脸依靠迎娶宗室女性进而不劳而获地路子。另一方面,进士们则相当于变相领取了一份额外的养廉银。即便是只是迎娶一名县君。那也相当于每年额外获得二十一世纪初期地六至八万元人民币仅这份收入就已经可以保证五口之家过上小康的生活,从养廉的角度考虑,对预防多少也能够起些作用。

  将宗室女性嫁给进士们只是选择之一,另一个选择是将给亲近大明的外藩尽管血缘关系在重大利益面前总是显得那么无力,但多少也有利于大明加强对外藩的控制。

  也不知道咸宁公主地小脑袋是一种什么样的构造,她明明只不过七岁,却对场中凤求凰地场景看得津津有味或许,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电视里的节目未必有多好看,但人们却总是被吸引地道理一样吧。

  参与这场活动的人毕竟不多,而且程序也不象后世类似地节目那么复杂,因此一柱香的功夫后,一见钟情的已经成功配对了,而没成的也只能落寂地站在一旁。

  在场的进士中大多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朱棣想来,宗室女子的嫡长子将分别获得有邑轻车都尉、有邑骑都尉、有邑云骑尉以及有邑恩骑尉之爵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此外,宗室女子所生的次子们也能进入宗学就读,这种待遇同样具有吸引力。

  要知道,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宗室可以获得有邑一等男爵、有邑二等男爵等爵位,即使假设这些宗室获得领地后并不扩张发展,但管理现有的领地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封臣。这些封臣,唯有从有资格进入宗学就读的人当中挑选。如此一来,不仅嫡长子必然会成为有邑贵族,次子们也同样有很大的机会。武,一甲进士们全都没有参加这次活动。想来,他们无法忍受成为仪宾后最高官衔不得超过三品的限制吧?

  唉,居然给宋琥、宋瑛机会他们都不要!

  以后的功勋子弟想要这种机会都没有了。因为朱棣早已决定:下次邀请进士们参加西苑赐宴时,对其资格的审查将更加严格。已婚和已经定亲的自然不可能获得邀请,文武大臣五服之内的亲戚也将被排除在外。这样规定,既可以防止权臣的影响力过大,也可以防止王爷们通过姻亲关系获得强有力的外援进而造反。

  至于说布衣出身的进士,让他们成为皇帝或王爷的女婿却不会对皇权形成太大的威胁。如果进士愿意成为附马,那么他将成为附马都尉,在宦途上便到此为止。如果进士成为仪宾则可以继续当官,假设他们中进士时仅仅只有二十岁,按正常的程序,每三年一次考评,每次考评都为卓异,按步就班地从正七品升到正三品需要二十四年。女婿四十四岁时,岳父若还活着至少也应该六十岁以上了。到了这把年纪,大约不会仍然保持着造反做皇帝的雄心壮志退一步说,即便王爷们能够活到老野心到老,可仪宾最高只能成为正三品,在中央不能进入枢纽,在地方不能成为封疆大吏,也算不上什么强援。

  又重新思索了一遍这种制度,觉得没什么问题了,朱棣便满意地宣布赐予一见钟情者御婚,然后牵着咸宁公主施施然离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节更多,

  第二卷 第二十二章 评书

  牵着咸宁公主一路慢悠悠地走到钟粹宫,还未入殿便听见里面传出“啪”地一拍响木。

  “上回说到,周武接到了征召令……”

  朱棣微微一笑。这是东厂首任提督马骐正在表演“说话”呢。

  “说话”出现于唐代,最初是说评佛教典集。发展到俗说后,“说话”的表演方式与“评书”非常类似,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后世的研究表明“说话”与“评书”并没有确实的传承关系,因为“说话”是由说评佛教典集演变而来,而“评书”则是由名为“弦子书”的说唱艺术演变而来。然而在朱棣看来,“说话”和“评书”其实就是一码事,都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因为觉得一个人进膳太寂寞的缘故,朱棣很任性地要求皇后、尚未出嫁的三个公主、太子、太子妃、太孙外加一字并肩王都聚在一起吃晚饭,吃完晚饭后再一起听“说话”。虽说这种要求并不符合礼仪,但既然是皇帝提出的要求,谁又能够拒绝呢?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明朝第一家庭逐渐形成了一起吃晚饭的习惯。

  朱棣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而其他人则非常喜欢茶余饭后的“说话”节目。咸宁着朱棣的手一荡一荡地好玩,听到里面正在表演“说话”,一下子便甩开朱棣的手,蹦蹦跳跳地冲进殿内。朱棣爱怜地看着小女孩的背影,不紧不慢地跟在她后面走进去。殿中诸人见皇上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都起来吧,”朱棣无所谓地摆摆手,走到皇后身旁坐下,然后冲着跪在地上的马骐说道:“你继续。”

  得了皇上的旨意,马骐赶紧站起身来。稍稍等了一下。待安成公主和常宁公主入座之后,马骐轻轻一拍响木,说道:“前面说过,周武这位二少爷却是周家的异类。他们周家去年乡试的时候,长房大少爷和三房四少爷同时考上了举人。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喜事。你们说吧,大少爷和四少爷都能考上举人,那二少爷再不济也应该是个秀才对吧?”

  马骐刷地展开折扇,装模作样地摇摇头。“周家是太原县最大的地主,让儿子们进县学读书自然是再容易不过地事了。可是有一点别忘了,这县学每年都要考试的。考试结果分为六等。考得好的才能参加乡试,也就是俗称的取得秀才资格,考得不好那却是要挨板子的。这周家二少爷打起架来那是三五个人近不得身,可论到学习,却是年年考试都六等,年年都挨板子的”周武皮粗肉糙倒是无所谓,挨完板子象没事人似的,可周家老爷却觉得丢不起这个人!老太爷原本就不待见这个庶子,等大少爷、四少爷一同中举之后。老太爷更是见了周武就心烦,每次见到周武若是不骂上两句,简直连饭都吃不香。“

  ”之前,皇上所颁布的人头税政策令富户们很是为难。拥有田产不足十亩者需要额外缴纳人头税附税,因此那些家无恒产的佃户和长工们要么嚷嚷着降地租,要么嚷嚷着涨工钱。若是依着佃户和长工的要求,富户就会有损失;若是夺佃或是解雇长工,富户又担心会损害自家地名声。周家是太原县最大的地主,自然也为这种事发愁。“

  ”正愁得没办法,正好皇上颁布了《移民奖励办法》。周家老爷一想。干脆出些钱,让老二带着那些不安分的佃户长工一起到关外去得了。一方面眼不见心不烦。另一方面,给老二弄个有邑贵族爵位也算是对得起这个粗货主,全部家产加起来至少有八万贯。这八万贯可不是个小数目!俗话说万贯家财,那便是形容家中极富的情况。这周家的家产加起来有八万贯,那可真是富得没边了!“

  ”周家老爷把周武打发出周武提前分家立户。周家老爷有六个儿子五个女儿。虽说女儿不能分家产。但那份嫁妆还是得准备好。周武既非嫡又非长。而且又不讨周老太爷喜欢。因此这次提前分家。周老太爷便只给了他六千

  “话说那自费移民。除了可无偿获得150亩土地外。还可以每亩10个铜钱地价格购买不超过五百亩土地。而有邑贵族所能获得地优惠更大!有邑恩骑尉可用优惠价格购买不超过一千亩土地。有邑云骑尉两千亩。有邑骑都尉三千亩……直到有邑一等公爵一万九千亩。”

  “周武分到地六千贯对周家来说连一成都不到。但是对普通百姓来说。这六千贯却是一笔想都不敢想地巨资。周武前前后后在关外一共建了五个移民屯。硬生生弄到了一个有邑云骑尉地爵位。全部花费也只不过五千二百贯而已!”

  “有邑云骑尉可以每亩1个铜钱购买不超过三千亩地。这种价格简直就是白送。所以周武根本不管那么多地有没有人种。一口气花了二十贯买了两千亩荒地。要知道。辽东虽然全都是大块大块地平整土地。但根据离居宅、水源地远近不同。仍有好坏之分。正因为这个原因。周武便不管不顾地抢先买下了相对较好地地。”地主。却也只不过拥有两千亩地而已。如今周武却已经有了两千一百五十亩地。简直得意极了。而且。周武还拥有五个移民屯作为他地采邑。每年可从中获得不少采邑收入。正开心得不得了地时候。周武却收到了出征令。“

  马骐收起折扇打了一下手心。”关外和海外新开辟地采邑领头三年不用缴税。但还是要服役地。在服军役地时候。一个基本采邑领至少需要出一名战士。而且除非有特殊情况。领主本人必须要亲自服军役若不服军役或是领主不亲自服役。都得缴纳盾牌税。那可是一大笔钱。“

  ”周武虽然读书不成。但并不是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地傻子。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周家二少爷原本就是性格豪爽、江湖习气很重地人。到了关外后。很快就和底下地移民打成了一片。在那些移民中。与周家二少爷关系最好地一共有三个人。分别是小猴子、章老二、钱十了一桌酒饭。然后请这三个朋友来。开席之前。周家二少爷端起酒便开门见山。说自己要出征了。需要几名扈从。然后就许诺当扈从有什么好处。比如说可以减免一部分税。比如说可以分得战利品等“前面说过。那小猴子、章老二、钱十三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而且移民初期条件又相对艰苦。满桌子酒肉摆在面前。哪里还忍得住?周家二少爷话音刚落。仨人立即拍着胸脯答应做扈从。然后把酒往嘴里一倒。甩开了迎风地膀子。举起了旋风地筷子。托住了大牙。垫住了底气。抽开了肚子头儿。撑开了腮帮子。吃地鸡犬伤心。猫狗落泪……”

  “辽东那地方冬天冷得邪乎,做好的饭菜随便放个五天八天地也不会坏。周家二少爷原本想着多做些菜摆出来可以撑场面,哪知道这仨人竟这么能吃?!还没等他回过神来,桌子上就一片狼籍只剩下骨头鱼刺了。周家二少爷望着那几个吃货发愣,章老二心满意足地伸欠着打个饱嗝儿。说道:呃……舒服……呃……老爷……呃……对我们……呃……这么好!……呃……我们自然……呃……不会……呃……

  马骐连说带比画,打一个”呃“儿身子耸动一下。见他学得维妙维肖。朱瞻基和咸宁公主乐得咯咯直笑,皇后、太子妃和公主们掩起了嘴,太子也笑得别转了脸。朱文圭还弄不懂这有什么可笑的,左看看右看看,见不仅大人们在笑。连基基哥哥也咯呼直笑,于是便心安理得地跟着傻乐起来。微微点头。马骐模仿打嗝还真是象。打得是又响又脆……可他怎么还在不停地打脸向朱棣跪下。

  ”……呃……呃……奴婢……呃……呃……呃……该死……呃……“

  马骐那窘迫地表情生动地表达了一件事:这家伙因为摹仿打呃太认真。结果真的打起呃来。

  弄明白了事实地真相后,咸宁公主捂着肚子笑得瘫在椅子上;朱瞻基笑得前仰后合。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朱高炽自恃身份不能象小孩子那样失态,但是眼前的情景实在令他忍俊不禁,因此连眼泪也笑出来了。大人发笑总是有原因地,但小孩子却不然。朱文圭仍然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这并不妨碍他开心得手舞足蹈。

  朱棣好不容易止住笑,揉着胸口指着马骐道:”你这阉货……快滚出去,不打嗝了再进来。“

  见马骐掩着嘴慌慌张张往外跑,临出宫门又是一声响亮的”呃“,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说话“节目暂时中断后,朱棣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由陷入了沉思。

  同为《明史》上记载了名字的太监,郑和这个名字流芳百世了,马骐却属于遗臭万年的角色。

  永乐十五年1417,内官交趾采办,大索境内珍宝,弄得”人情骚动“。第二年正月甲寅,交址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