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64章

唐朝好地主-第76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艺让炮局重新铸造,赶铸一批炮出来,这些人口口声声说马上能好,结果到现在,也还只是在糊弄自己。

    真是该死。

    “老子要你们何用?来人,拉下去砍了!”

    “郡王饶命啊,小的真不是有意欺瞒。”

    可李艺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这些王八蛋,一个个全都死有余辜。

    不过回头看着眼前那高大的东宫,李艺再次升起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

    东宫里有一万多人,兼之城高墙坚,仅是一个护城河,就跟个湖一样的难以跨越。乘船去攻,难度大大提升,越发难攻。

    围困断粮,倒是个计策。但东宫里粮食军械不少,估计撑个半年是绝没问题的。而他可没有半年时间在这里耗。

    李艺现在非常恨李超,没事把个东宫设计的跟个要塞一样干嘛?看起来也不太起眼,可要攻打的时候,才发现简直超级难打。

    除了围困,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想强攻,损失会非常大,还难攻易守。

    尤其是东宫有炮,他们还没炮。

    正当李艺束手无策之时,有人大旁边大声喊道。

    “王爷,东宫门开了。”

    “啊,哪?”李艺一下子跳了起来。

    东宫门打开,有人走出来,然后很快又关上了。

    莫非东宫派使者出来了?

    门关上,吊桥放下。

    李艺站起身来,“拿千里镜来。”

    从望远镜里,李艺清楚的看到了那个从东宫里出来的人,当他看清楚那张脸时,几乎不敢相信。

    “是太子!”

    太子终于不再做缩头乌龟,不再躲在这个乌龟壳子里了,可是怎么就太子一个人出来?

    “牵马过去,把太子,不,把皇孙接过来。”李艺说了一半,临时改口。

    紫微宫。

    李渊站在巨幅大唐地图前,在研究着。

    关中是秦琼统兵,他是枢密院左军大都督,统领着西北好几道。不过按照贞观制度,五大都督是枢密院的派出机构,只掌握调兵权,实际上没有统兵权。

    但承乾之前已经给秦琼发出了诏令,给了他特殊时期的特权统兵之权。这样一来,秦琼这个本来没有实际统兵权的左军大都督,现在就成了关陇地区所有兵马的主帅。

    秦琼虽然是自己的女婿,可李渊对他不抱希望。

    当年玄武门之时,他被秦琼和李超这对父子坑惨了。他十分信任他们二人,尤其是秦琼,结果呢,却全帮着老二阴自己。

    用谁来取代秦琼?

    关陇现在对他十分重要,二儿子马上就要从西域回来了,必经关陇。

    用谁取代秦琼,控制关陇,阻击老0二?

    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是李孝恭还是柴绍?

    “陛下!”

    “皇孙承乾出了东宫,燕王正亲自送他过来。”

    李渊一听这消息,兴奋的脸色通红。

    “承乾终于打开东宫了?哈哈哈,天助我也。”李渊连鞋也来不及穿,就穿着袜子往殿外走。

    一个东宫,到现在都还没拿下,简直是让他脸面无关啊。尤其是让许多人犹豫不决,如果太上皇连个东宫都拿不下,还如果夺回天下?

    现在好了,承乾终于把东宫打开了。

    中书门下掌握的中书门下之印,兵部掌握的兵符,太子掌握的玉玺,这下也总算能拿到了。

    李渊看着承乾一步步走来,李渊手抚长须,很高兴。然后,他目光越过承乾,却看到后面没人了。

    “燕王,怎么没把杜如晦魏征等人一起带来。”

    李艺怔了怔,然后才想起刚才让人禀报的时候,没把话交代清楚。皇帝还以为东宫整个投降了呢。

    他有些尴尬。

    倒是承乾,主动的替他回答。

    “陛下,只有我一个人从东宫出来。”

    李渊不解,“只有你一个人从东宫出来是什么意思?”

    承乾道,“承乾不能置母后于危险不顾,那是不孝,因此我来了。但承乾受我父亲所托,留守汉京,监国摄政,不能辜负他的托付,因此,只有我一个来了。”

    李渊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他没料到,一个李世民,已经处处忤逆他,如今一个才十岁的孙子,居然也敢这样对他。

    “放肆!”

    李渊一个巴掌就狠狠的扇在了承乾的脸上,血红的手印迅速浮现。

    承乾嘴角也破了,血流出。

    但他却依然站在那里,脸上没有恐惧,有的只是超于常人的平静。

    “太上皇,你就是把我杀了,东宫也不会打开宫门的。他们会一直坚守,直到讨逆勤王军的到来。太上皇,你注定会失败的,我父亲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

    啪。

    李渊反手又甩了承乾一个巴掌。

    “把这个孽畜带下去,看好了。”


第1017章 拥兵自重(第七更,感谢秋怀涵梦飘红升盟!)

    兄弟们,七连更了,求月票支持啊。

    “我决定打开扬州城门。”武士彠说。

    “都督?”都督府中一群将校都惊讶万分,他可是从汉京赶来的,是皇帝的心腹,怎么这个时候说要开城。

    没有人以为武士彠说开城是要去与李超作战。

    武士彠知道自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肯定有无数人在唾弃他,骂他朝三暮四。可是我别无选择,也许我一开始就错了。他心想着,我为了我的家人,背弃了我的信义。

    他环视诸将一眼,“你们有人对此有异议吗?”

    一位从长安来的将领问,“都督,为何?”

    随着这一声喝问,厅中一片寂静。

    是啊,大家都想知道为何。

    武士彠十指交叉,身体后仰,他把自己的身子尽量的靠在椅背上。

    “为何?因为陛下并未在西域中流矢驾崩。”

    “因为太上皇其实是错的。”

    “因为我之前也错了。”

    “赵国公跟我说,错了还可以改。我希望能改正,不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妻儿,为了我们的家族。诸位,看清现实吧,这场动荡,我们注定失败。现在,让我们做点什么,为了我们的家族,为了我们的妻儿。”

    听了武士彠的话,许多人低下了头。

    这厅里面,有些人是主动参与复辟谋乱,有些人是被动拉进来的,大家心思各异。可既然已经进来了,大家之前都还是在希望太上皇能够复辟成功。包括许多人也去相信皇帝真的死在西域了,虽然这消息怎么听怎么不太可靠,但他们一厢情愿的去相信,甚至期待这是事实。

    而现在武士彠这位从汉京来的都督,这位太上皇复辟的心腹成员,居然也对此不抱希望,说出这样的话来,许多人心里的希望破灭了。

    提着脑袋造反,现在却宣告失败了。

    有人黯然伤心,有人不知所措。

    可也有人拔出了剑。

    “武士彠,你背叛陛下!”

    武士彠面对那剑,毫不动容,只是冷冷的问,“还有人吗?”

    “还有谁?”

    又一个人站起,拔剑。

    然后第二个,第三个····

    最后,厅中有十几个将校拔了剑。

    “你们拔剑,想干嘛呢?杀了我吗?然后呢?”

    一位将领道,“杀了你个背信者,我们会继续在这里跟李超作战!”

    武士彠摇头,“你们打不过李超的。”

    “我们的兵比李超多,还有扬州坚城,军械粮草充足!”

    “你们打不过李超的。”武士彠冷冷的说道。

    那将领恼怒道,“狗贼,乱我军心,死!”

    武士彠摇头叹气,“就凭你们这点头脑,也想赢李超,做梦吧?你们以为,我若没半点安排,没半点依仗,敢公然说出这些话吗?”

    说完,他从桌上拿起一个杯子,往地上一砸。

    摔杯为号。

    厅门被猛的撞开,一队队武士彠的亲兵持着刀牌冲了进来。

    武士彠已经站了起来,退到后面。

    他手指着那些刀剑出鞘的将领,“把他们都给我拿下,敢反抗者杀!”

    这是背叛,这也是投名状。

    那些将领纷纷变色,“武士彠,你不得好死。”

    “你们先走一步吧。”武士彠摇头。

    片刻,那些将校就都被缴械擒拿,一个个被捆绑成个粽子。

    武士彠下令把这些人关押起来,然后让自己的亲兵拿着自己的手令,却打开城门,引勤王军入城。

    “都督,你不亲自去迎接赵国公入城吗?”

    “我还有点事情,一会来。”

    扬州城门缓缓打开,吊桥放下。

    一切如约定好的一样,武士彠回城之后,果然开城投降了。

    上官仪佩服的对王玄策道,“老师果然厉害,一张嘴胜十万兵,直接把武士彠劝降了。”

    “可不是,当年老师初阵,可就是孤身入洺州城劝降。”

    高侃在一边道,“是啊,当年老师劝降的正是苏定方师兄。”

    李超谨慎的先派了一队先锋入城,没有问题后,还是先接收了城门,然后才令大军入城。陆战队鱼贯而入,按计划一步步的将城门、仓库、军营、衙门等占领接管。

    扬州守兵没有抵抗,纷纷弃械投降。

    “应国公呢?”李超在一众投降文武官员中,唯独没有见到武士彠。

    “都督说还有些事情要办,在都督府书房,不让人打扰。”

    李超点头,然后突然意识到不好的事情。

    “马上带我去书房。”

    等李超赶到的时候,都督府的书房从里面闩住,叫了几声也没反应。李超一脚把门踹开,可还是已经晚了一步。

    武士彠用三尺白绫自缢于书房梁上,桌上留下一封遗书。

    把人抱下来,但气息全无,终究是来迟一步。

    “你怎么这么傻,何至于如此?”

    遗书有四份,分别写给李超、李渊、李世民和妻儿。

    四份遗书都没封,李超全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理解了武士彠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他对李渊一直怀有知遇之恩的感激,对李超对李世民也有感激,对妻儿充满爱。

    可当局势一步步到了他不得不选择的时候,他无论怎么选,结果都是矛盾和痛苦的。他本来是选择了跟随太上皇李渊,但妻儿却又去了东宫,当李超跟他说了那番话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打开扬州城投降。

    但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妻儿。

    当扬州城打开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脸再活在这个世上了。他选择了悬梁自尽,一个让人感叹唏嘘的结局。

    这样的行为李超觉得愚蠢,可又敬佩,因为他的心里,始终有自己的坚持。

    “给应国公找一个最好的金丝楠木棺材,将他好好收敛,我要把他带回汉京,交给他的家人安葬。”

    为武士彠这位亲家翁伤神了一会,李超打起精神。

    来到扬州都督府的大堂,将扬州城中的文官武将,还有本地大户巨贾一起召来。

    扬州在唐初本来不算太大,后来贸易兴起,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镇。既是六大港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南北交汇中心,因此在原来的扬州城外,又兴建起一城。原来的扬州城就成了衙城,各衙所在。

    后来兴起的罗城,则是市场、作坊以及新建的居民区等。

    此时扬州,东南第一大城,仅是城区常住和流动人口加起来就超过三十万,还不算周边辖下县乡人口。

    李超兵不血刃的拿下扬州,可以说,既解决了前进阻碍,又得到了一个充足的粮草军械补给基地。

    还把太上皇复辟一党试图在东南建立的据点给攻破了。

    也许是李超他们进城太顺利,城里的人还体会不到勤王军的厉害,李超的命令发下去许久,也只来了一部份人,其它人拖拖拉拉,尤其是那些地方上的大族巨商们。

    “把牢里关着的那些乱党,拉出去砍了,传首示众!”李超很不客气的打算借那些倒霉家伙的人头一用,杀几只鸡来儆猴。

    果然,李超这一招一出。

    很快,都督府里就已经站满了人。

    被请的,全都来了,没有一个敢再找理由推脱的。

    李超咳嗽一声,原本人声嘈杂的大厅,鸦雀无声。

    “诸位,附逆乱党已被诛除,扬州城重又光复,这是件大快人心之喜事。不过某还要进京勤王,不能久留在此,扬州东南第一重镇,必须得有人把守。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下新的检校扬州都督崔琰。”

    “崔琰,你来跟大家讲几句。”

    程处默去了南诏当镇南都护,扬州这个重地,李超还是选了自己的学生兼大舅子崔琰来担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