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63章

唐朝好地主-第763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你的。”武士彠回答,“秋高气爽,喝点温酒,叙叙旧情,倒是很合适。”

    李超擦净手,坐到武士彠的对面。

    桌上就李超两人用餐。

    李超给他夹了一只螃蟹,“这螃蟹不错,现在正肥的时候。”

    他给自己也拿了一只,很熟练的开始扒壳卸爪,动作熟练而优雅。那狰狞的螃蟹,到了李超的手里,却吃出了极优雅高贵的感觉。

    “能把螃蟹吃出这种感觉,难怪你是个用兵高手。”武士彠称赞。

    “算算时间,陛下此时应当已经在西域得到汉京变乱的消息了。从西域到汉京,陛下挥师东归,最迟也不用两个月就能回来。陛下有十万大军,另外其它诸藩部属也有起码十万。如果需要,陛下还能再征召个十万二十万都不是问题。”

    他扭动着一支大蟹钳,轻松的将里面的蟹肉挑了出来,在醋碟里沾一沾,优雅的放进嘴里。

    吃完,他继续道,“关中朔方有齐国公,河西陇右有郭孝恪,河套缓远有苏定方,河东有李绩,河北河南有尉迟恭,淮南淮北有程咬金,不说其它地方,就这北方诸道,现在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了。”

    “而我率着这一万勤王精锐,将一路西进,将无人可挡,直抵汉京城下。”

    “嗯,汉京城里,东宫还在坚守,那里还有一万余忠心将士。”

    李超拿起酒壶,给自己和武士彠一人倒了一杯温热的黄酒,“来,亲家,你告诉我,太上皇的胜算在哪里,他凭什么赢的这一场战争?”

    武士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无法回答。

    李超也浅饮一口,黄酒不比白酒烈,但味道更醇厚,口感好。尤其是温热的黄酒,喝起来更佳。

    “太上皇挑起了一场自己无法控制的战斗,他挑起了战争,却无法停止。”

    “他痛快了一把,却也害了万万的人。”

    武士彠又喝了一口酒。“这么多好酒好菜,我们今天不谈正事,只喝酒可否?”

    “亲家,我们不可能一直逃避现实。太上皇与你有知遇之恩,难道陛下对你就没有吗?当初,陛下可是不计前嫌,依然对你大加重用的。再说,你也不能只因为要报知遇之恩,就必须把你的全家,把你的妻子女儿也一起拉上不归路吧?”

    “这是一条注定失败的路,又何必呢?”

    “这螃蟹看着很难看,想不到吃起来倒是挺有味道的,而能把螃蟹做出这等美味的却更是少之有少。”武士彠左顾而言他。

    “其它做螃蟹很简单的,关键是保持他的本来味道。清蒸,就足够了。有时,顺其自然,是最正确的选择。不管太上皇父子之间,有着怎么的过去。我们还是应当着眼未来,太上皇不管怎么折腾,这次确实是陛下西征在外,也确实因为新法之事处理的有些不是太妥当,导致才有这么多人起哄。可你细想想,这些正常吗,这些真的代表太上皇就能重夺天下吗?”

    “不,他不能,顶多两个月,这场闹剧就要落下帷幕。对陛下而言,也许失败也没什么关系,他不会再失去什么。可对你呢?对武家这又会有什么变故?”

    武士彠放下了手中的螃蟹。

    他叹气一声。

    “文远,我知道你这人最讲情义,值得信任。我想把杨氏她们母女几个托付给你,还有我原籍的两个儿子。你答应我,替我照顾好她们。”

    李超摇了摇头。

    “那是你的妻子,那是你的女儿,那是你的儿子,你为何要把他们托付给我呢?你一直都有的选择的,你可以选择另一条路。”

    “可我已经迈出这一步了,无法回头了。”武士彠摇头。

    “你当然可以回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你现在调头,还来的及。亲家,不为你自己,哪怕为了你的妻子儿女,你也应当调头。他们还小,你难道想等你死后,你心爱的妻子改嫁给另的男人,让你的儿女叫别的男人父亲?”

    “你想吗?”

    武士彠紧咬着牙关。

    “我不能朝秦暮楚。”

    “有什么不能的,你只是做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已,你之前本就是做了错误的决定,现在把他改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武士彠很痛苦。

    他发现,李超的话语很有蛊惑人心的本领。他几句话,就让自己心中的信念在崩塌。

    “亲家,如果一个男人,连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都做不到,他还谈何做什么好臣子?太上皇老了、疯了,难道你也要陪着一起疯?醒醒吧!”

    武士彠低头,沉默许久,他抬头,“我要怎么做?”

    李超露出了笑容,很好,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第1015章 兴唐九王

    他久久凝视着那封信,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选择。

    做决定很简单。闭着眼睛随便选一个就好,可老师曾经教导过他,每个决定都得慎重,因为自己得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成熟与否,关键的标志就是看他能不能认真的思考,并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太上皇逼他打开东宫出去投降,如若不然,下一个送进来的就会是他的其它弟弟妹妹甚至是他母亲的尸体。他不投降,就是置他们于危险不顾,是不孝。

    要投降很容易,只要他下令,他相信东宫的宰相们会遵照他的意愿打开宫门的。

    可他这样做,后果也很严重。开城,也是对皇帝的不忠,同时也是失职,没做到监国留守之职。

    我该怎么办?

    如果老师在这里就好了,他一定会有两全之策。

    他让人叫来柯庆。

    “柯教头,你一直跟随在老师身边,你说,如果老师在这里,他会给我什么样的建议?”

    “殿下,我只是一个教头一个护卫,我猜不到赵国公会给殿下什么样的建议。”柯庆平静的道。

    承乾收起信,放在贴身的怀里内袋中。

    “柯教头,那你自己会给我什么建议呢?”

    柯庆望着太子,这个年轻的太子现在饱受煎熬,正承受着远超他年龄的压力。

    “殿下,恕某斗胆建言,其实殿下在降与守之外,还有第三个选择。”

    “第三个选择?”承乾惊讶的问。

    柯庆缓缓的道,“离开这里,只要殿下愿意,某能设法带殿下离开东宫。”

    “逃路吗?然后呢?”

    “只要殿下离开了,那么局势会大不一样的。”

    “万一太上皇伤害母亲和弟弟妹妹他们?不,我不能这样做。”

    柯庆想了想,“殿下可以先离开,然后让东宫打开宫门。这样,也许太上皇就不会伤害皇后她们了。”

    “柯教头,谢谢你,你的一番话让我终于有了决断。请你帮我转达侍卫,让他们通知诸位宰相、学士和枢密们前来议事。”

    重臣们一个个到来,承乾脸上已经没有了犹豫不决。

    他背着手站在那面悬挂在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前,许久,他转过身来。

    “诸位大臣们,我已经有了决断。现在,请大家支持我。”

    马周问,“殿下,不论你有什么决定,臣都全力支持。”

    承乾回到座位,缓缓道,“我已经决定了,不能做一个不孝之人,不能置母亲和兄弟姐妹们于危险之境。我决定从这里出去,去紫微宫。”

    投降吗?

    一众中枢大臣们听到太子最后的决定,都很复杂。

    有人觉得失望,太子没能坚守到最后。有人觉得欣慰,太子心地纯良。

    马周也不知道自己该失望还是欣慰,但他还是遵守了自己之前的承诺,他将支持太子的决定。

    “殿下,臣尊重殿下的选择,我同意打开东宫。”

    魏征站了起来。“殿下,臣反对投降!”

    高士廉没说话,外面的是他外甥女,这里的是曾外甥。

    “杜相,你的意思呢?”魏征问杜如晦。

    杜如晦咳嗽了几声,他病体未逾,这些天又操劳不已,身体越发的不好。“殿下,臣也反对投降。再坚持些日子,勤王大军就要到了。到时,定能解救出皇后娘娘和诸位皇子公主们的。”

    承乾摇头。

    “我已经决定了,我要离开这里。不过,我没说要打开东宫投降。诸位,太上皇以皇后和诸位皇子公主们相要挟,孤不能不顾,否则是为不孝。但孤也不能就此打开东宫,那样就是对陛下的不忠,对大唐的不负责,对陛下托付留守之职的失职。”

    大家惊讶,不明白太子这话怎么前后矛盾。

    “我已经决定,我一会单独出宫,我走后,这里交由诸位爱卿坚守。无论如何,要坚守东宫,不能投降。孤相信,要不了多久,太保的勤王军就会到来。太上皇的复辟注定失败,孤必须要保全朝廷中枢,不容有损失。”

    马周忍不住喊道,“殿下!”

    “马相,诸位,孤意已决,你们也不用再劝了。现在,马相,请准备草拟诏书,孤离开前,要再以监国太子身份,发几道诏令。”

    “柯教头。”

    “在!”柯庆上前。

    “一会诏书拟好,待孤和诸卿署名用印后,你想办法带出宫去,把诏书传出去。你答应孤,一定会做到。”

    “某向殿下保证。”

    “很好。”承乾转头向马周,“马相国,请草诏。”

    “诏令,晋赵国公李超为赵郡王,授天下勤王讨逆兵马大元帅,兼江南节度使,天下各地勤王兵马,悉听李超节制调遣!”

    “诏令,晋卢国公程咬金为鲁郡王,授天下勤王讨逆兵马副元帅,兼两淮节度使,节制淮南淮北两道兵马。”

    “诏令,晋齐国公秦叔宝为齐郡王,授天下勤王讨逆兵马副元帅,兼关陇节度使,节制关内陇右两道兵马。”

    

    李承乾口宣诏令,马周笔草诏书。

    李超晋赵郡王,为天下勤王讨逆大元帅,兼江南节度使。

    程咬金为鲁郡王,副元帅,兼两淮节度使。

    秦琼晋齐郡王,为副元帅兼关陇节度使。

    屈突通晋巴郡王,为讨逆大将军兼汉京都畿都防御使。

    李靖晋南郡王,为讨逆大将军兼山南节度使。

    尉迟恭晋魏郡王,讨逆前将军兼河北河南军度使。

    李绩晋东郡王,讨逆左将军兼任河东节度使。

    苏定方晋绛郡王,讨逆右将军兼绥远朔方节度使。

    郭孝恪晋蜀郡王,为讨逆后将军兼河西节度使。

    

    太子承乾一口气连封九王,比李渊封的王也不少。一个都防御使,八个节度使。这不仅仅是封官许爵,还是拉起了一张严密的讨逆勤王包围网。

    李超成为整个勤王军大元帅,下面有两个副元帅,两个大将军,还有前后左右四将军。完全把汉京给包围了。

    承乾在诏书里给这九大将帅,授予极大权力,许他们便宜行事。

    “东宫的防御,就全都交由屈突老将军负责。京外,就交给李帅等八位将帅了,孤拜托诸位了!”


第1016章 孽畜

    燕王李艺坐在帅旗之下,盯着面前的一众工匠问,“本王还要多久才能拿到火炮?”工匠们瑟瑟发抖,就在刚才,一位匠头因回答不合这位燕郡王的心意,被他直接一刀砍了脑袋。

    “说,还要多久?”

    没人敢回答,因为李艺想马上拿到炮,但这是不可能的。

    李艺提起带血的剑,随意的指了一个跪在地上的工匠。

    “你说。”

    那被点中工匠,脸色发白。

    “郡王,非小的等不肯卖力,实是火器监铸炮分为诸多工艺环节,分工铸造,每人只做一道工序。而之前,前任火器监正许学士过来,把炮局局长和监正以及诸位大匠全都叫走了。另外好些工匠也被叫走了。因此,我们现在根本铸不出炮来,好几道工序都没人会。”

    那工匠只得老实的说道。

    李艺脸色阴沉,“这么说,这么多天,你们火器监和炮局的人,一直在糊弄本王了。你们根本没能力铸出炮来,却天天糊弄本王,好啊,把本王当成傻子耍,一耍就是这么多天,想必你们很爽啊?”

    “小的们不是有意期盼郡王,实是过于畏惧,才没敢说实话的,请郡王恕罪。”

    李艺肺都快气炸了,他一直对火器监炮局抱以极大期待。既然东宫火炮很猛,那他就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炮局没炮,现成的炮全都被神机军和火器监的人走时拉到东宫去了。

    李艺让炮局重新铸造,赶铸一批炮出来,这些人口口声声说马上能好,结果到现在,也还只是在糊弄自己。

    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