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125章

唐朝好地主-第12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小吏抱着卷轴发了会怔,最后还是去通报去了。

    “谢了。”张超对回来通知他过去见郎中的那名小吏笑笑,然后转身就走了,根本都不等那人回话。

    这份无礼,让那小吏脸都气的胀红。

    工部司的郎中姓杨,嗯,弘农杨氏的杨。

    四十出头的杨郎中见到张超来了,头也没抬,依然坐在桌案后写东西。

    张超报名见礼,杨郎中只是点了下头,“坐。”然后就没有话了,继续写他的字去了。

    这种怠慢,张超也不以为意,甚至是早有预料。他也就真的坐下,然后老僧入定般的坐那不动了。

    杨郎中悄悄拿眼去打量张超,发出这人没有半点焦燥不耐烦的样子,甚至脸上还一直带着微微的笑容。

    看着他那样,杨郎中自己倒沉不住气了。他放下笔,拿起镇纸再重重的放下。

    张超抬起头,目光望向杨郎中。

    这个年轻人的眼神,让杨郎中看的很不舒服。他甚至没有了想多跟他说几句话的心情,杨郎中直接开门见山,把张超的差事说了一遍。

    总之意思是很明显的,张超虽是工部司的员外郎了,但工部司本来还有两位员外郎的,张超只是检校。因此呢,以后张超就老实的呆在外边建他的作坊酿他的酒制他的药,没事,也不要回来,反正这里地方较紧,也没有给他安排办公的地方。

    “这就好了?”

    张超问,自己总不能光杆司令去上任吧,而且要建作坊,总得给自己批块地,还得给人给材料,要有工匠还得有办事员吧,要盖作坊总得有钱有材料吧。甚至具体的事务,总还得有个章程吧。

    “具体的事务你去找将作监和太府寺那边,找将作监出人出材料盖作坊,蒸酒制药的工匠工人则由太府寺出,事情就是这样。”

    “不知道尚书和侍郎可在衙门,还请郎中帮忙引见一下。”

    “两位上官现在并不在衙门里。”

    张超点了点头,“那是否引见一下工部司其它诸位同僚呢?”

    “年底了,大家手里事情也挺多了,能免就免了。”

    这时候张超哪还不明白,这杨郎中是根本不愿意跟自己多说话了,仿佛自己浑身的泥土还没洗干净,会污了他的房间一样。

    得,也没必要热脸去贴冷屁股,这样也好,简单点。

    张超新官上任的第一天报道,很草率的就结束了。

    没有什么同仁迎新,也没有什么上任致辞,虽然他名义上也是工部四司中工部司的第四把手了。

    张超告辞,转身离开。

    直到张超走远,工部司的一群吏员才纷纷哼了一声。

    工部衙门走了一趟,张超就算是正式上任了。

    依着杨郎中的话,张超又带着程处默四个先后去了将作监和太府寺,这两和门也都在皇城里面,倒是相距不远。

    依然是没受到什么待见,都很冷淡的。

    但两家该给的东西还是承诺了,要什么给什么。

    在皇城转了一上午,最后工部派了一位主事,两位令史过来协助张超,而将作监和太府寺也各派了几名小官小吏。

    张超总算是拉起了自己的队伍。

    他一个六品的检校员外郎,另外工部派了个主事,太府寺派了个一个主簿,将作监则派了一名录事。这三人都是从八品小官,以后就是张超手底下的协助管事官员,另外令史等小史有十几个。

    至于老爹、崔琰等,都是武官,负责的是作坊的守卫和保密工作,算是各有分管。

    作坊的地址选在了升道坊,这里就在东城的延兴门内,和张超准备买地建宅院的青龙寺新昌坊只隔了一条街而已,就在新昌坊的南面。

    这里已经算是比较冷清的地方了,别的坊有六七百户人家,而这坊里却只有六七十家。大片的土地都空着,部份地方种了菜,还有许多地方荒芜着。

    张超带着程处默还有新拔到他名下的那三名小官和一群小吏,看着那遍地及人高的蒿草,也不由的摇头。

    这是来开荒了啊。

    “张员外,不知道作坊要如何修建?”将作监的那位录事问道,这个录事还是位营造建筑的高级匠人,据说早年跟着隋朝著名的匠作大师宇文恺学过。这长安城,他当年有份参与一起设计建造。

    估计是专业技术强但交际能力不太强,最终被踢到张超的这个队伍里来了。

    有这样的人才,张超还是挺高兴的,不过如何建作坊,他现在脑子里也还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呢。

    “这都午后了,大家也都累了,先不谈正事,我请客,大家去东市福满楼吃饭!”张超很豪爽的道。


第168章 三郎威武

    第一更送到,求月票订阅!

    东市的福满楼,如今越发的红火。

    掌柜的崔琮听说新东家来了,连忙亲自赶到门口迎接。腆着个大肚子,崔琮让伙计们站成两排相迎。过去他还怨恨过张超,害他被崔家训斥。但现在,崔琮对张超只有感激和忠心。

    西市醉仙楼最终还是没有开,但张超却也兑现了承诺。当初答应崔琮跳槽的那些条件都给了他,他的薪水是过去的两倍,而且他和整个福满楼的经营团队,每年还能分享酒楼利润一成做为福利。

    福满楼上到他这个掌柜,下到跑堂的伙计,再到后厨的厨子和杂工们,哪个不感激。福满楼已经正式转到了十三娘的手里,而十三娘又已经把福满楼交给了张超代为打理。张超给崔琮和厨子们培训了几堂课,酒楼在原来得到张家供应面碱的基本上,又得到了不少新的调味料。

    面碱让福满楼的面点口碑大好,各种高档的面点相当受欢迎。而前段时间,张超又给福满楼供应各种熟食卤菜,这同样是大大提升了福满楼的顾客回头率。

    现在,张超又开始向福满楼供应他加工的各种调味料,有些是本来已经有的,有些则是完全没出现过的调味料,经过张家作坊的独家秘方,这些调味料都非常的出色。

    黄豆酱、豆瓣酱、豆豉酱、甜面酱,还有老抽、生抽、豉油、鱼露、料酒、黄酒、白酒、五香粉、十三香、红卤汁。。。。。。

    就连盐,都有椒盐等好几种。甚至还有各种高汤,以及炖汤香料包,各种腌料包。

    配上特别订制的炒锅,张超给福满楼带来了全新的烹饪方法。

    如今福满楼,每天都有一道新菜,虽然福满楼用餐不便宜,但越来越好的口碑,也让福满楼生日火爆之余,开始成为长安城最顶尖的酒楼之一,成为无数饕餮老客们最喜欢来的地方。

    今日来福满楼吃饭的食客们惊讶的发现,崔大掌柜居然放下酒楼的生意不理了,不但把跑堂的伙计都叫到了门外,连后厨的厨子和切菜配菜等杂工也都叫到了门外。

    酒楼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几十号人排的整齐的站在门外。

    “这是哪个大人物来了?”大堂里的散座上有人好奇的道。

    “估计是,看这样子,也许是崔家家主来了?”

    有人笑道,“你是刚来这吃饭吧?”

    “是啊,最近总听说东市福满楼的菜如何如何好吃,不来吃上一回,白在世上走一遭,这不忍不住就过来了。”

    “那你以后得常来,这里的菜确实好吃。”

    “菜确实好,好多菜不但没吃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呢,不枉特意来一趟,就是有点贵。”

    马上有人笑道,“能来这里吃饭的谁还吃不起啊,能来的就不会嫌贵,只嫌订不到位置排不上队。旁边那几家倒是不贵,但那里没有这里的本事啊。”

    那个头回来吃的人只是个西市商人,算不上多有钱,今天特意跑来吃一顿,没想到还被大家嘲笑。当下忙道,“我是说比其它贵,但还是特超所值的。对了,你们怎么就知道不是崔家东家来了呢?”

    “因为现今天这福满楼虽然还是崔家手里,但却不是原来的崔家,而是换了主人了。现在这酒楼是崔十三的嫁妆,马上就要跟着崔十三娘嫁入灞上张家了。”

    “这灞上张家是何人家,居然能娶五姓女!”

    “你是从外地刚来长安的吧,灞上张家都不知道?最近长安城到处传的五小将智破洺州城,秦王擒斩刘黑闼的故事你没听过?那灞上张家,就正是这智破洺州城五小将中的张超张文远,人称三郎的。”

    。。。。。

    张超在酒楼前下马,崔琮立即笑着上前。

    “小的欢迎东家光临。”

    张超看了下门口站了两大排的厨子伙计们,笑道,“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现在正用餐时候呢,你把人都喊这来,这不是丢下顾客于不顾吗?顾客就是衣食父母,你们要以为他们为主。马上把人都叫回去,该干嘛干嘛去。”

    “是,我这就吩咐。”

    “崔掌柜的,给我们准备几桌,大老远特意跑来吃饭呢。”

    “没问题,你看,我给你楼上雅间安排一桌,然后在下面给这些兄弟们安排几桌如何。”

    张超点了点头,“你看着办吧,菜多上几个,酒就不要了,下午还要办事。钱都记我账上!”

    崔琮带着张超几个官员上了二楼雅间。

    张超和程处默四个,再加上主事、录事、主簿三个助手,正好凑了八个一桌。至于其它的吏员还有张超他们的那伙跟班,崔琮把他们安排在了楼下。

    “掌柜的,你不是说楼上没有空位了吗,怎么他们一来就有位置了?”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喝的面红耳赤,一抬头看到张超他们一行正往楼上走,不由的怒了,一掌拍在了桌上。

    福满楼刚刚重新装修过才开业的,店里的布局和桌椅都换过了。现在一楼都是散座,用的是高脚八仙桌,大八仙桌都是用实木打制,配上四条长凳,一桌可以坐八人。

    福满楼现在采取的是论桌卖酒席,不再是如以前一样的提供分餐。一般本来只要普通百姓才不分餐,大户人家都是分餐的。但福满楼就一改此前风格,改为了整席合餐。这也是考虑到酒楼的许多新菜式,并不适合分餐。

    总不能一条红烧大鲤鱼,烧好后再切成几段,给各个客人一人端一块吧。

    张超让酒楼张每桌每人多备一副碗筷碟盘,夹菜的时候用另一双专门夹菜到面前的碟盘,这样就显得干净卫生了。

    一开始确实有些人不太接受,但总有人接受,何况福满楼重新开业之后,推出的许多新菜那都是独一无二的。

    福满楼的炒菜非常有名,就是其它各种卤炖烤烧等方式,也有许多新菜式,极为好吃。最终,还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新的合餐方式。

    “非常抱歉,这位客官,楼上确实没有包房空闲了。”

    “你当我眼瞎吗,没空位他们怎么还上去?”

    “实在抱歉,那是小店东家,楼上有个套间是专们为东家预留的。”崔琮忙解释着道。

    胖子喝了点酒,已经有些醉意,还是不休不饶。

    “还怕老子没钱还是怎么,我来你家吃饭那就是客,我现在要个包间,让你们东家让一下。放心,老子给你加钱。”

    张超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有两个臭钱就很厉害?

    他对着崔琮一招手,崔琮连忙过来,“崔掌柜,这人你认识?”

    “咱们东市的一个金店东家。”

    “就这,其它的呢?”

    “这人姓金,祖籍河南,老家有几千亩地。”

    “这就些,没有什么做官的亲戚之类的?”

    “好像没有。”

    张超一听到这,当下也明白了。原来只是个土老财,有两个臭钱就跟自己装起来了。他娘的,今天在各个衙门,都坐冷板凳,到了自己家店里,还有人敢装逼。

    “把他给扔出去,以后这店里不欢迎他。”

    崔琮愣住了。

    做生意,不都和气生财么,怎么还把客人往外扔的。

    “东家,我去跟他再解释一下。”

    “没那必要。”

    那边牛见虎也道,“他娘的什么小猫小鬼也敢上门来乱叫,我去把他扔出去。”

    牛见虎一动,尉迟宝琳、李感几个也往那边过去。

    牛见虎一手抓住那金胖子的衣襟就把他扯下了桌。

    “你干什么?”

    “干什么?因为你嘴臭,影响到了大家吃饭的兴致,现在爷不高兴了,扔你出去。”

    胖子虽胖,但却没什么力气,被牛见虎这个常年练武的年青人一把就扯着往外拖。

    “放开我,再不放开我,我要报官了!”

    “好啊,记得报官的时候,跟官差报下我的名字,爷爷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就是在河北智夺洺州城的牛见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