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117章

执掌武唐-第117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不错。”太平公主觉得这样的对话太过生疏沉闷,展颜笑道,“陆郎你调离内文学馆,不知道有多少期待你讲授棋艺的宫娥暗自垂泪,你呀你,如何竟有这样好的人缘。”

  

    陆瑾讶然失笑道:“哦?竟有此事,不知现在棋博士是谁?”

  

    “听说叫什么楚百全,一脸的老气横秋。”太平公主不屑地轻轻撇嘴。

  

    陆瑾离开之后,太平公主自然没兴趣前去聆听棋艺讲解,此等消息,还是公主院宫娥告诉她的。

  

    陆瑾笑了笑,言道:“楚百全当了数十年的棋博士,教授方法虽是老套了一点,然其自身的棋艺学问还是非常了得的,娘子有空,也不妨多去听听,对你一定会大有裨益。”

  

    太平公主心思不在此处,敷衍般地点点头,笑语道:“对了,令月还未恭喜陆郎获得天后青睐,负责撰书一事,以后书成,陆郎必定能够凭此加官进爵。

  

    ”

  

    陆瑾随口笑答道:“在下学问浅薄,面对天后如此重任,也只能兢兢业业勉力尝试,不过好在有上官侍诏就任总撰官,指导我等撰书,倒也平添了几分信心。”

  

    闻言,太平公主轻轻地蹙起了柳眉,言道:“听陆郎口气,似乎对上官侍诏颇为推崇啊。”

  

    陆瑾肯定点头道:“侍诏虽为女子,然而文采横溢学富五车,实乃不可夺得的巾帼奇葩,在下自然对她很是敬佩。”

  

    言者无心,此话听在太平公主耳朵里却是甚为刺耳,一双柳眉不禁蹙得更深了。


第二四零章 女儿心事

 在太平公主心中,上官婉儿虽然颇得母后信任重用,也与她私交甚笃,然而说到底,却是犯官之后,宫奴之身,与她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而且明里暗里,上官婉儿也是偷偷向她靠拢交好,虽没有沦为附庸,然而在内廷中却颇受她的照料。

  

    如此心理作祟之下,作为天子骄女的太平公主对于上官婉儿是不以为然的,文采出众如何?学富五车又是如何?还不是一样要以她太平公主马首是瞻。

  

    倘若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此话,说不定太平公主倒也不会在乎,然而此话从陆瑾口中而出,对他颇有好感的太平不仅有些拈酸吃醋,更有说不出的妒忌涌上心头,使得太平公主脸色立即有些不自然了。

  

    陆瑾发现了太平公主神情异样,讶然笑问道:“四娘怎么了?”

  

    太平公主恍然回过神来,心内五味陈杂,脸上却是微笑道:“上官侍诏的确很是了不起,除了绝世文采之外,更有倾国美貌以及显赫地位,陆郎对她有所倾慕,也算常理。”

  

    “倾慕?”陆瑾愣了愣,突地哈哈笑道,“四娘误会了,在下只是对上官侍诏非常钦佩,然却从来不涉男女之情,倾慕一词有些过火了。”

  

    太平公主有些不信地开口道:“古人有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面对侍诏如此淑女,难道陆郎完全就没有一份非分之想?”

  

    陆瑾淡然笑道:“世间纵有红颜万千,然吾也只取一瓢饮,何能不经选择囊括入怀?”

  

    此话听得太平公主怦然心动,俏丽的娇靥上飞上两朵红霞,美艳不可方物。

  

    过得半响,她低下螓首,长长睫毛轻轻颤动,羞怯问道:“那……假如,陆郎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子,又该当如何呢?”

  

    陆瑾愣了愣,一双英眉微微皱起,显然有些奇怪她为何竟问出这样的问题,稍事斟酌,微笑言道:“此话我也无法回答四娘,然若当真遇见之时,我再告诉你吧。

  

    ”

  

    这话说了相当于没说,然而听在太平公主心头却是无比甜蜜,因为从言语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她已经能够确定陆瑾并没有心仪的女子,自然算作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嫣然一笑,太平公主红霞满面,对着他调皮地眨了眨美目,微笑言道:“陆郎,你可有想过,或许你现在看到的令月并非是真正的令月,说不定某一天,令月会让你大吃一惊。”

  

    陆瑾不解其意,然也没有过多追究,笑语言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从不断接触中方能了解深入,在下相信四娘会如一卷尘封着的书卷,每每展开一部分,都会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太平公主心内涌出了一股淡淡的热流,素手伸出一提衣袂,盈盈作礼道:“女子如书,有缘者方能品读,多谢陆郎之言,令月告辞了。”

  

    陆瑾微笑颔首,看到夕阳下的李令月对他露出一个动人心魄的微笑,方才转身去了。

  

    望着她那婀娜多姿的背影,陆瑾怔怔出神半响,方才摇头一笑,朝着宫门而去。

  

    回到公主院,太平公主心头依旧犹如小鹿般乱撞个不停,满脑海都是陆瑾那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说起来,她与陆瑾认识不过月余,见面也只得寥寥数次,照理应该不会产生过多的情愫,太平公主自认为眼高于顶,也不会就此对见过数面之人念念不忘。

  

    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没有半分征兆,也没有半点常理,似乎感情的出现就不能以常理而言,以至于太平公主发现那心头的异样之情时,已经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

  

    若非不是对他动情,怎会百日黑夜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的身影?也怎会在面对他的时候,向来英姿飒爽的自己却一反常态娇羞胆怯?甚至还有那心乱如麻患得患失的异样情感,时时刻刻如影随行地折磨着自己,仿若就如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将自己全部吞噬其中。

  

    太平公主并非扭扭捏捏,优柔寡断之人,她继承了当今天后果断坚决的优点,在公主院的柳树林中漫步片时,她已经将心头那纷乱感觉全部归纳为一,她觉得自己已经真真切切地爱上了陆瑾。

  

    心念及此,太平公主嘴角泛出了一丝苦笑,心里面也大感忧愁。

  

    太平公主明白自己身份尊贵,未来的驸马必定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中之龙,陆瑾一非高官显爵,二非名门贵族,身份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棋待诏,尽管非常有文学才华,然在才学之士多如过江之鲫的大唐,如此才华自然是不够看的。

  

    难道她与他,真的就只能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恋?

  

    幽幽一叹,太平公主俏脸愁容更甚,纤手伸出折断一截柳枝,惘然若失地把玩半响,那份不甘之心竟是越来越浓烈。

  

    太平公主从来不喜欢被人左右命运,也不甘成为皇室与大臣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她想要的,是一段属于自己的轰烈烈爱情,没有利益纠葛,没有父母强令,单纯得一如高山上流下的不含杂质的泉水,她的驸马必定也会是她此生最爱之人。

  

    既然陆瑾并非高官显爵,也非名门望族,那好,就让她太平公主暗中谋划,使他能够获得父皇母后喜爱,成为驸马之位的有力人选。

  

    想到这里,太平公主心头大定,将手中柳枝不带留恋地投入池水,拂袖离去,远去的脚步坚定而又决然。

  

    

  

    洛阳的清晨一如长安,晨鼓报晓坊门开启,鼓声在朦朦胧胧的拂晓中轰然雷鸣,震天而又裂地。

  

    夏日天长,陆瑾刚进入玄武门,已经天色大亮了,雄阔的城楼巍巍然耸立,连绵宫墙圈围宫禁,其气派程度,比起长安皇宫也不遑多让,看来这大唐东都实乃名不虚传,有过之而无不及。

  

    让陆瑾更为感到高兴的一点,则是洛阳宫进入玄武门便为内廷,毋须如长安皇宫般须得走一条长长的夹城宫道,这样自然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

  

    “啊呀,七郎,本官正要来找你,没想到却这么意外地碰到了。”

  

    熟悉的嗓音让陆瑾霍然转过了身子,举目望去,就看到苏味道摇着罗圈腿哈哈大笑走来,神情高兴而又亲昵。


第二四一章 好意一片

 见状,陆瑾悠然一笑,迎上数步拱手言道:“见过苏馆主。”

  

    苏味道拱手回礼,一点也不生分,拍着陆瑾的肩头呵呵笑道:“七郎啊,本官早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哈哈,短短三个月,陆博士便成为陆学士,天后亲命撰书,嗬!真是何其威风也!”

  

    陆瑾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馆主过奖了,在下也只是从棋博士成为了棋待诏,何能称得为学士?”

  

    苏味道笑着言道:“能够替天后撰书,就当得起北门学士之称,今后平步青云自然不在话下,七郎是从我们内文学馆出去的人,整个文学馆自然也会以你为荣。”

  

    此话说得太过抬举,陆瑾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只得敷衍了事,好在苏味道也没有在这样的话题上过多纠缠,关心了一番陆瑾在翰林院的情况后,这才将他拉到了一边,压低声音言道:“上次听七郎无意提及,今年你是想要参加科举,对不对?”

  

    陆瑾没想到苏味道竟将他的无心之言放在了心上,点头笑道:“对,在下的确有如此打算。”

  

    苏味道收敛笑容,脸色渐渐凝重了起来:“七郎可知今科知贡举是谁?”

  

    陆瑾如实回答道:“听说乃是礼部尚书裴行俭裴公,也不知消息是否属实。”

  

    “既然知道了知贡举何人,那为何七郎却不早作准备?”苏味道捋须一叹,接着言道,“想必七郎也知道,本官乃是裴尚书之婿,也住在裴府当中,及至岳父将要担任今科知贡举的消息传出,现在的裴府啊,正是门庭如市,前来拜揭的人多不胜数,这些人为何而来,其目的不言而喻。”

  

    瞧见陆瑾没有说话,苏味道轻叹道:“我也知道七郎你为人方正不喜钻营,然而水至清则无鱼,让知贡举提前了解举子情况,也是一件情理中的事情,不知七郎以为然否?”

  

    苏味道之话可谓情真意切,好意一片,也是真心真意地在提陆瑾着想,一时之间,陆瑾也是暗生感动,点头言道:“馆主此话不错,陆瑾受教了。

  

    ”

  

    见陆瑾一点就透,心悦诚服地点头受教,苏味道大感畅快,执着他的手笑语言道:“你乃内文学馆出去的人,本官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三日之后乃是岳父六十大寿,七郎倘若有空,不妨前来裴府做客,到时候本官亲自替你引荐,你看如何?”

  

    陆瑾与苏味道关系不错,裴行俭的寿诞于公于私都应该前去,没有半分犹豫,陆瑾点头笑道:“好,我一定会准时到来。”

  

    苏味道满意地点点头,又是一番叮嘱,这才去了。

  

    来到翰林院,郭元振和解琬早就已经到了,各自坐在书案上写写画画。

  

    作为基本礼数,陆瑾还是对着两人拱手问好,郭元振自然是冷冷淡淡相待,反倒是解琬热情有礼,让陆瑾大感此人心胸开阔,颇能雅量,与郭元振的刚愎自负,不能容人大是不同。

  

    上官婉儿是卯时准点而至的,为求方便,她并未身着女儿衣衫,而如男子般头戴幞头,身穿袍衫,一柄象牙折扇握在手中,颇有儒雅之风。

  

    及至来到首案就坐,上官婉儿将折扇朝着案头轻轻一放,这才正容言道:“昨日我已经详细禀告天后,天后也认为新撰写的这本不能以古书为纲,而是全部重新撰写,如此一来,花费的心思自然要多上不少,还望三位劳心。”

  

    闻言,郭元振心里浑然不是滋味,拱手淡淡言道:“既然是天后决定,吾等自然遵从,不过撰书一事牵涉甚光,前期查询资料就颇为费神,在下以为我们还是分工合作为妥。”

  

    解琬点头附议道:“元振兄此话不错,在下赞同。”

  

    两人赞同,唯有陆瑾默默无语,似乎陷入了沉思。

  

    以为陆瑾又想反驳自己的意见,郭元振顿觉一股怒火冲上脑袋,嘴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