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宋 >

第41章

鼎宋-第41章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王冲手里抖着怪模怪样的细长小棍子,朝一个个人点去。

    “你!披头散的,到底是来这里作法的道士还是读书人!?”

    “你!皮裘不错啊,到底该唤你东家,还是足下!?”

    “你!涂脂抹粉的,把县学当戏台么!?”

    “你!鼻毛都比胡子长了,是不是还要扎根小辫!?”

    王冲那小棍划了一圈,将所有人罩住:“你们扪心自问,把你们丢去其他地方,就这副德xing,会有人当你们是读书人!?”

    众人默然,他们这群人,三分之二是城廓户,其中的三分之二又是商人,剩下的差不多都是这一代才有了点家业的暴户,就没什么家世沉淀,平ri也无心读书。来学校就是来蹭读书人的好处,自己都不当自己是读书人,更别说外人了。

    “什么是读书人!?最起码的一点,是知书识礼!在你们身上,就看不到半点礼!”

    王冲的训斥声声入耳,陈子文暗自嘀咕道,谁不想被人当读书人敬?可知书识礼……翻开书就抓瞎,哪能识什么礼?

    陈子文的嘀咕也是众人的心声,不少人还嚷出了口,总得先知了书才懂礼啊。

    “在晒书会上,我就说过,我不认同知先行后,这世上,也是能行先知后,或者边行边知的……”

    王冲这话众人还不太理解,只知他在晒书会上大出风头。县学境遇得以改观,跟他的表现也不无关系。就当他是在显摆,却不料接下来的话,让众人心头剧震。

    “我知道你们入县学是为哪般,不过你们没算清楚帐。你们虚掷光yin,就只为家里挣了些役钱,待退了学,你们自己有什么收获?没有!你们在学校时,没人当你们是读书人,出了学校,是骡子的还是骡子,是驴的还是驴,就是成不了马!”

    “你们却不知道,礼,不必非得读通了书才知,也不是非得读通了书才叫读书人。只要懂礼,别人看你,就是一个读书人!”

    说到这,王冲看了看远处,确定没其他人在,压低嗓门道:“说得明白些,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样,这样子,却是不难学的。”

    “有了读书人的样,在家里,得家人敬,在外,得他人敬,诸般好处,还用我说吗?”

    真能被人当作读书人敬?

    涟漪在陈子文心中荡开,渐渐摇动了整个心神,此时看王冲那张小白脸,忽然觉得不那么可憎了。非但是他,其他人脸上都罩着一层怔忪,一是对王冲一下转作这副面孔很不适应,一是这话太实在,太熟悉,也太让人动心了。

    一个果户子弟愣愣道:“这就跟卖柑橘一样,样子好的摆在最前面?”

    “你悟了!”

    王冲小棍子点住他:“柑橘内里好不好,总得入了手才知道,若是别人都不挑你,内里再怎般好,都无用处!”

    经这一比,道理顿时浅显易懂,陈子文嗓音有些变调地道:“学谕,小的们真能学得读书人的样子!?”

    “当然!”

    王冲朗声道:“有了读书人的样子,就是懂了礼,懂了礼,再来读书,事半功倍!再里外一致,作了真正的读书人,也就不难了!”

    他再扫视众人:“你们也别当经义斋乃至府学那些人就是真正的读书人,书读得再多,礼再懂得多,心眼不正,也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所谓斯文败类,比比皆是。礼、书、德三项,只要有了礼,便是入了读书人的门,就算书不足,有德,也比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强!”

    这一补充,“礼”变得更重要,而原本只是“读书人的样子”,也变作了“读书人的根基”,众人顿时心气大振,纷纷问着该怎么学。

    “怎么学?从端正本心开始……”

    王冲小棍点中了陈子文:“你刚才自称什么!?小的?记住了,你是读书人!小的这个称呼,你就该丢到九霄云外去!只有别人在读书人面前自称小的,绝无读书人在他人面前自称小的,就算是对着官家,读书人都只称臣,哪来什么小的!?”

    陈子文愣住,心中热流滚滚,抱拳不迭地道:“小的……不,陈振知错!”

    “本心之后呢,就是仪态……”

    王冲小棍左右一挥,众人不知怎的就明白了这意思,左右退出一条路,容王冲来到陈子文面前。

    小棍敲着陈子文抱起的拳头,王冲道:“作揖是最基本的礼,别以为简单,内里却是大有文章。你们瞧,这一揖是读书人的样子?”

    看着陈子文弯着腰,低着头,抱拳如烧香的模样,众人都笑了,当然不是。

    “因人而礼!因事而礼!因情而礼!眼神、面容、抬臂高低、屈肘内外、鞠躬深浅,掌拳相合,不同人,不同场合,不同应对,都有不同讲究!便是小小差别,他人都能觉出不同。我是师长,的确该敬,但不是这般敬鬼神法!这就是非礼!”

    王冲虚虚拱手,作了个师长对晚辈的揖。即便他个子矮,年纪小,但这一揖,一股凛然于上的气质就显露于外,令这帮市民子弟醍醐灌顶。果然,仅仅只是作揖这一礼,就有这么大讲究!而真懂了礼,就这样子,还有哪个能说他们不是读书人?瞧这气势……

    “衣着打扮谈吐也都是礼!?”

    “学谕!我们要学!”

    “现在就开始吧!”

    市民子弟都是脑子灵活之辈,已经明白王冲要教他们的礼的本质,个个都兴奋起来。

    “慢慢来……我会给你们安排好课程的。”

    王冲心说如此该能把这帮家伙栓住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可并不是在忽悠他们,在这个时代,除了宫廷礼节的训练科目之外,可没谁专门训练读书人礼节,都是靠家教,他开这课,也算是开历史先河了。

    用上一世销售礼仪课的形式,填以这一世读书人礼节的内容,这课程一点也不难,甚至都不必全由他上课。

    搞定了治事斋,王冲刚出院门,就被宇文柏和鲜于萌拦住了。

    “这课是不是也给我们经义斋开开?”

    “是啊,我俩没什么,可斋里也有不少人大大咧咧不懂礼,要是到时比治事斋还没读书人样子,那可丢脸了。”

    两人该在一边偷看许久了,王冲心说你们玩得也真是投入。

    晒书会上,神童大放光彩,因此以王冲为的学谕派拿到了学事的主导权。宇文柏、范小石和鲜于萌都得了学正的临时学职,再领着得了学录、正副斋长的神童,将经义斋分作若干席,以神童充任席长,负责督导学业。

    成年学员虽还有不满,但依照王冲的意思,经义斋设立了分队竞赛制。三五ri一赛,名列前茅的队有奖励,这使得每队之间抱成了团,学员之间的成年少年之别也淡化了不少。

    担起学事重任的神童们意气风,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桩事业中,也怪不得宇文柏和鲜于萌千方百计要从王冲这掏东西。

    这要求很合理,王冲当场应下了,可接着宇文柏就提到了另一事。

    “入你们的锦秀社?”

    看着满脸兴奋的两个少年,王冲似乎又看到了中学乃至大学时的自己,都是一般的青net无忌,也觉得自己的血有些热了。不过,这个锦秀社,到底是干什么的?

第四十三章 无礼不成君子仪

    【今天第二更会稍晚些,不少朋友都觉得这本书慢热,何止慢热,就是火苗炖小鸡,当然,味道就在这火苗里。レ♠思♥路&c1ubs;客レ】

    游景揽胜、关扑蹴鞠、诗词书画、飞鹰走马,锦秀社无非就是个联谊团体,待得少年成了青年,还要加上酒sè财气,沆瀣一气。读书人有五党,同志、同年、同窗、同乡和亲族,锦秀社这种团体就能占住四同,将来社友之间便是铁杆死党。

    这般好处,王冲自不会推却。就算他ri自己没什么出息,宇文鲜于都是官宦子弟,将来定有富贵,加上其他能出头的,大腿如林。

    王冲俐落地答应了,鲜于萌兴奋地以拳击掌:“这下咱们总算有能服人的社了!”

    宇文柏也道:“就烦劳守正,不,社把范小石那帮人拉进来。”

    得,这两人是把他当大腿抱了。

    宇文鲜于要拉王冲和范小石,也有为县学事考虑的原因。

    如今县学神童也分两派,一派是宇文鲜于拉来的,不是官宦子弟就是世儒之后。另一派则是范小石拉来的,多是贫寒出身。这两派多有不合,两人就想借锦秀社扩编的名义,引入王冲,将两派人拧为一股绳。

    王冲有了想法:“要跟范小石那些人打成一片,就得多找共识啊,锦秀社这名字,脂粉气似乎重了点,他们该不会中意。”

    宇文鲜于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都依守正/冲哥儿的意思。”

    接着鲜于萌挠头道:“不若叫……算学社,冲哥儿你教的景数,咱们已经传出去了,这学问终究还是得出自冲哥儿你,咱们都没再隐瞒。”

    宇文柏瞪了一眼小黑脸,无奈地道:“别给自己糊脸了,那是范小石看破了这学问的出处。”

    王冲暗笑,这名声想推都推不出去,结果还是落在自己身上。经过晒书会一事,大家都知他脑子里还存着万卷书,这种来历诡异的学问,范小石何等jing明,自然要朝他身上猜。

    “算学终究只是匠学,学是要学的,却不能作了学问大道。横渠先生有言,读书人之志,是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之学虽有不足,横渠之志却当为我辈士人标榜。只要心怀此志,都是我辈中人,我看这个社,就叫……集英社好了。”

    宇文柏鲜于萌范小石等二十来个神童汇聚一堂,共商建社大计,王冲有了这番讲话。

    “集英纳粹,好!就该有如此胸怀!”

    众人反应热烈,王冲却是一惊,纳粹……

    不知道是出于对“纳粹”一词的忌讳,还是事情太忙,没工夫搞社团事,总之王冲没再关心集英社,这个团体还是成了联谊会和算学研究会。但范小石的提议,却让王冲又多了一项工作。

    “守正还是把景数的学问整理一下,出本书吧。”

    范小石眼中又闪起了王冲熟悉的那种热芒,他建议王冲将景数作系统的整理,出本《景数拾遗》的小册子。他跟宇文柏鲜于萌等人再将以往算经里的经典题目用景数作新解,汇成《景数集解》,由此将这门学问推广出去。这就是立言立学之名,范小石正热衷于此。

    所谓“景数”,是王冲为阿拉伯数字所找的来历。唐时景教入夏,带来了不少异域新知,但随着景教湮灭,这些知识也就断绝了。王冲将阿拉伯数字安在景教身上,就不怕有人追问根底。况且认真而论,景教还真有可能带了阿拉伯数字进来。

    范小石的建议让王冲心动了,尽管只是捡失传之学的名声,但在这个时代,创立新学者大多都托古人之名,他搞出景数来,世人也就将他视同为开山祖师。

    也好,就先把加减乘除、方程方程组乃至开方等现代数学的基础弄出来,之后若是谁有心有能继续搞,自己再加以点拨,现代数学就能在此时生根芽了。之前不想在算学上立名,是只考虑自己个人,现在有了一帮潜在的弟子作托,能够晋身开派宗师,何乐而不为。

    出书的事简单,也就是整理一下中学数学的内容,印书也简单,程四叔就在广都开印书坊,这事王冲就当是兴趣,每ri抽点时间随手为之。

    已经扩展到经义治事两斋的礼仪培训是王冲眼下的大事,顾八尺对王冲此行也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兴君子仪,复古礼。

    可王冲哪里是复古呢,他完全是照后世的礼仪模式,填充此时的礼仪内容而已,这般糅合完全不存在障碍。

    上一世看似因为社会节奏快,所以大家在礼节上没太多讲究,实际很多东西是被压缩到了“微礼仪”里面,“礼”依旧无处不在。

    人总是有xing情之别,有亲疏之分。不注重礼节的人在交际时很容易留下不好印象,或者造成诸多误会。

    握手的男女之别,时机之差,打招呼的身体语言,对话时的表情和眼神,这些细微之处,都蕴涵着“礼”。是不是知礼,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心xing,更能体现出这个人是不是尊敬他人,以及值不值得尊敬。

    王冲上一世带着若干人的销售团队,在这方面虽然比不上礼仪专家,却是老于实战。

    对销售来说,“礼”更重要。不过出于行业差别,王冲很鄙视其他行业那种视客户为上帝,百般奉承谄媚的“小人之礼”。搞it是卖技术和服务,尽管本质上还是从客户那掏钱,但it销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