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春秋做霸王 >

第138章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38章

小说: 回到春秋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妾身知晓。”

  晏钰轻点颔首,眼神带着一丝疑惑道,“苏将军怎会今日突然到此,可有什么紧急事情?”

  “呃,差点忘了!”

  苏义一拍脑袋,因为刘舟等人,他还真的差点忘记来此是为了什么了,此时晏钰的问起,终于让苏义想起来了,看着晏钰,苏义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晏姑娘,今日本将前来可是来宣布一个好消息的。”

  “好消息?”

  晏钰微微一怔,还有什么好消息值得苏义如此迫不及待的跑来和她说?不过一瞬间,晏钰的心跳忽然又加快了许多,身为晏宁的孙女,晏钰自然也是冰雪聪明,能让苏义如此急迫的想要和自己宣布的好消息,莫非是关于刘纪的?看向苏义,晏宁小心开口询问道,“苏将军,什么好消息?莫非是殿下又有消息了?”

  “晏姑娘果然聪慧过人!”

  苏义点头微笑道,“不错,正是关于刘纪殿下之事!刚刚得知,刘纪殿下已经归都雒阳,如今正在未央宫中与汉王交谈呢。”

  “殿下归来了?”

  晏钰惊讶之极,而在她身旁的紫兰更是惊讶得已经出了声音。

  刘纪怎会现在就会归来?在紫兰眼中,刘纪想要从齐国归来,可能性可是太小,如今竟然就这么出人意料的回来了,着实令其一惊。

  比起紫兰的不相信的目光,晏钰的目光已经露出一丝喜色,她知道,在此事上,苏义自然是不会说谎话的。苏义如此说,只能说,那个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子的男子真的回来了!一时间,晏钰心中一团乱麻,复杂之极。

  她感觉如同梦幻一般,刘纪竟然就这也回来了,在她等得快绝望之时,上天竟然突然带给了她如此大的惊喜。

  苏义宣布的这个消息,岂止是好消息啊,对于晏钰来说,简直是惊天喜讯!呆愣片刻,晏钰终于得知刘纪归来时说出了第一句话,“殿下现在在未央宫中?”

  “不错。”

  苏义答道,看着已经是喜急而泣的晏钰,轻声道,“晏姑娘不用着急,某现在就去联系殿下,想必不久之后,晏姑娘就能见到殿下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庙

  “刘纪,你可知这是何处?”

  一处颇为幽暗阴冷的大殿,刘宏神情肃穆的盯着前面,开口出声道。

  顺着刘宏的目光看去,刘纪的神情突然也变得肃穆起来,因为在刘宏前面,正是一座高高的神像,在神像的身旁更是有着数十年大小相等的神位。通过大殿内的些许火光,刘纪勉强能够看到几个神位上的字,汉文王刘鸣之位,汉惠王刘凌之位………

  哪怕是再傻的人,也能够知道,这儿是供奉汉国历代君主神位的太庙!刘宏将自己带到此处,不知想要干什么?不过猜不透刘宏的心思,刘纪也没有多想,乖乖的回答道,“禀父王,这是我汉室的太庙,上供列祖列宗之位!”

  “不错,这正是我汉室太庙!”

  刘宏轻轻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回忆,又是带着一丝悲哀?刘宏的目光死死盯着一尊牌位,刘纪能勉强看到那牌位上写着汉穆王刘岐之位!刘纪知道这个汉穆王刘岐,因为他正是刘纪的爷爷,当今汉王刘宏的父亲!

  或许是又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吧,刘宏的目光中始终带着一丝伤感,久久凝视不语,在他身后的刘纪更是大气也不敢喘一声,直觉告诉他,现在不能有任何动作,否则刘宏一定会暴怒的将其打残。

  场面竟然一时沉寂下来,在宁静的氛围中,刘纪似乎都能够听到自己细小的呼吸声!

  刘宏和刘纪两人,便是如此站着,不知多久,刘宏微微长叹一声,终于是开口了,“你可知,那座神像是谁?”

  “这个是……神农氏?”

  刘纪仔细盯着神像看了看,不确定的说道,后世炎帝的画像他看过了不知多少,可是这座神像除了眼睛和炎帝相似外,其他的五官哪有与其相似的地方?只是根据猜测,刘纪才会说是神农氏,因为刘纪可以看到这座神像之旁便是汉国开国君王汉高王刘岩之位,连汉国开国君主都只能在其旁。除了汉室经常所说自己是其后裔的神农氏,刘纪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够有如此殊荣。

  “嗯。”

  刘宏轻应一声,算是肯定了刘纪的回答,“神农氏炎帝,是我汉室之祖!我等皆是神农后裔!刘纪,你可明白?神农氏尝尽百草,为天下子民辨识五谷,辨识药草,为天下子民谋利,故为三皇之一。而我汉室,则是神农后裔,如今更应秉持神农之德,造福天下!历代以来,我汉室君主无一不是如履薄冰,深恐伤神农之德!”

  刘宏说话,刘纪自然只能倾耳倾听,其实对于汉王刘宏说汉室之时,刘纪的感觉颇为有些怪异。

  若不是这个时空出现了意外,汉国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上,这个世界该是由秦国一统,最后才出现的汉朝。可是汉国却是横空出世,彻底搅乱了刘纪所知的所有历史,更为致命的是,这些地方也完全不是华夏之地,可是却是有着三皇五帝!刘纪真的不能够用什么来解释他所看见的东西了,除了感叹自己可能出现在了一个异次元空间,刘纪真的找不出任何理由。

  “刘纪,看到我汉室的列祖列宗,你想到了什么?”

  在刘纪瞎想之时,刘宏又开口了,刘纪愣了愣,立刻答道,“禀父王,我等汉室子弟皆因向祖先神农氏学习,以德服众,以德化人!更因壮大我汉室,不堕神农之名!”

  “哈哈哈!”

  刘宏大笑,刘纪说什么以德服众,以德化人,他还以为刘纪又要说什么腐朽的王德之道呢,没想到刘纪后面一句壮大我汉室出现,顿时就让刘宏明白了刘纪的心思。以德教民,可以!但先得壮大我汉室,兼并诸国!

  “此地,当令我汉室子弟谨记!我等是神农后裔!确实不应该堕神农之名。”刘宏叹道,“每个殿下,寡人都带他来此说过此事。因为当年,你爷爷也是如此做的!在寡人还是储君之时,你爷爷曾指着列祖列宗之牌位,对寡人言,这上面是我汉室的列祖列宗!他们,励精图治,呕心沥血,才换取我大汉的强大,数代之余烈,使我大汉小国寡民变成如今的一方强国!后代皆因谨记,不要忘了我汉室列祖列宗所做之事,更不要忘了吞并诸国,九鼎归于太庙,我大汉秉承天命之事!”

  刘宏一时间有些苍老了,面容上颇显老态,虽然他在位仅仅六年之久,可是这六年,确实直接让这位君王的身体垮了下去!刘纪看着刘宏,也难免生起一丝心酸,刘宏,也不容易!谁能知道,他这个雄主,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换来如今的局面。

  “当年,先王在弥留之际对寡人说,他再也没有时间去争霸天下,吞并诸国了。他要寡人牢记,奋数代之余烈,一扫寰宇,吞并天下!”

  刘宏说到此处,便停了下来,刘纪几乎都能猜到刘宏想讲什么。他爷爷没有时间做成之事,刘宏也没有时间做了,吞并天下看似简单,可是做起来犹如登天之难,哪怕是拥有逆天的本领,可是终究是败在了时间的流逝中。

  只是,刘宏突然对他说起这些事,难道是刘宏想要将储君之位交给他?不至于吧,他才刚回雒阳,也没有什么表现,若是仅仅因为几句壮言,刘宏就定他为储,那这储君之位来得也太容易了点吧!

  难道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是自己难以置信?

  “刘纪,你再随寡人来。”

  见刘纪愣在原地,刘宏开口说道,同是脚步轻轻的挪开此地,刘纪不明所以的紧随着刘宏走去。

  摸不准刘宏的脾气,可是刘纪明白他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刘宏说这些话,并不是有什么想法立他为储君,只是单纯的感慨一番呢?或许是对于每个儿子都如此说过呢,目的就是为了让刘纪这些殿下们激起雄心壮志,为了储君之位尽力表现自己呢?一切,都不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咚,咚!”

  只是,当两道震彻云霄的声音响起时,刘纪的脸色猛然变了,虽然依旧跟随在刘宏身后,可是刘纪的心中却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第二百八十章 九鼎之名?

  随着刘宏步入太庙内殿,刘纪的眼前便是出现了一方巨大的青铜鼎。青铜鼎,刘纪见过许多,可是这座青铜鼎与刘纪所见的鼎完全不同。

  这方青铜鼎,大约有一丈多高,几乎相当于一个半的成年男子身高,宽约数尺,鼎上纹刻着古老的图案,似乎是山川大地模样,还有许多刻画得有些模糊的人物,但是每一条条纹,每一个动作都是有一种波澜壮阔之美,给人以沉重大气之势。而且,眼神盯在大鼎上,颇让人有些沉迷,看了第一眼便会被深深的吸引上去,刘纪也是足足愣了片刻,方才震惊的说道,“父王,这是大禹所治的九鼎?可是为何才有一座?莫非九鼎便是只有一座?”

  九鼎,是大禹立国之时,集天下之金铜所铸,世言传为九鼎,也是代表天下九州,每一方鼎,都是刻画着每一方的山水之图。九鼎,自古便代表着王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势,更是代表一个朝代的气运!夏禹铸九鼎立国,镇守四方,其后夏桀无道,商汤伐之,后九鼎便移于商。商纣王无道,周武王灭商,九鼎又移于周,成为周朝的定国运之物。

  只是,根据刘纪了解,周亡后,九鼎遗失,当年戎族攻破周都,却是没能移走九鼎,真正移走九鼎的,是天下诸侯,因为一方鼎,重量可是不凡。在这个时代,若是靠人力拉,一方鼎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可移动。

  如今汉室太庙之中,竟然出现了这么一座鼎,难怪各代汉室君王都说是天命所归了。

  “自然不是。”

  看见刘纪震惊的目光,刘宏笑着摇摇头,对于刘纪的震惊,他毫不惊讶,因为当年看到这鼎时,也是如此吃惊,如今见得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毕竟以汉国的实力,拥有一方鼎,实在是绰绰有余了。看着鼎上的图纹,刘宏向着刘纪解释道,“这座鼎,不过是九鼎之一罢了,天下还有八方鼎散落于诸国之中。”

  “当年,周都被戎族踏破。那些戎族并未将九鼎拉走,而在周都被踏破之后。天下震动,诸候不再相斗,如同约好一般,齐齐领兵前往都城,终于在诸侯的齐力进攻之下,戎族只是侵掠周都一番便退去。诸侯击退戎族之后,便是发现幽王已死,整个周室也是十不存三,当时的几个较大的诸侯便是在周都大打出手,其目的不过为了这代表天下气运的九鼎罢了。”

  刘宏滔滔不绝的说着,刘纪也是仔细听着,这些东西,他在一般的书籍中可是见不到,因为这些东西是记入于史册之中,也是各国的秘密所在,若不是刘宏说出来,刘纪绝对不会知道。

  “当年我汉国先祖不过是一个较小的诸侯而已,却在那场争鼎之战中,夺得了这方重鼎!刚好,也正是说明我汉室的天命所在,我汉室为神农后裔,而这方重鼎便是神农鼎,这何尝不是天命所归?争鼎之战结束后,几个较大的诸侯纷纷自立,去齐楚晋等国君候,纷纷封王!”

  天命所归?听着刘宏的话,刘纪有些嗤鼻,只怕汉国先祖是看见抢到的是神农鼎,这才自称为神农后裔吧,不过汉国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国,其君主更只是一个小的诸侯,能在齐楚晋这些大国的虎口中夺下神农鼎也是不简单。

  “齐楚晋等君主率先为王,其后各个小国便是纷纷效仿,一时间,周朝的权威,天子的威严再也不在,由此进入这个春秋时期!争鼎之战中,我汉国夺得神农鼎,自然会引得许多觊觎,当时的几个国家,纷纷进攻我大汉,所幸先祖之才,挡住了这些国家的攻击。其后经过历代君主的呕心沥血,终究是将我汉国,从当年的一方小国成为了如今的天下大国!”

  刘宏的语气颇为平淡,仿佛是在讲述的不是汉国的历代一般,但在刘纪的心中却是明白,成为如今局面,汉国的那些君主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初一个小小的汉国,争得了神农鼎,要想守住它不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但是一切终究是过去了,如今的汉国成为了天下大国之一,而当年的数十上百国家,也仅余如今的数国。如今的汉国,拥有神农鼎,还有哪个国家敢觊觎?因为现在的大汉,有这个实力!

  只是,刘宏所说的争鼎之战,却是让刘纪有些惊讶,因为民间一直传说周亡之后,九鼎遗失,却是没有想到是落入了诸国之中,那场争鼎之战。可真是牛叉啊,直接将好好的九鼎,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