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247章

权唐-第247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和回纥和不和亲,在叶护看来其实无关紧要。磨延啜也好,他也罢,其实要的根本不是大唐的女人——皇帝的女儿就算是尊贵一些,对回纥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大唐皇帝嫁女儿的陪嫁可是相当殷实,回纥人绝对不放过这笔惊人的财富。

  过去种种,和亲的大唐公主郡主哪有一个不是嫁妆累盈的?太宗皇帝年间,和亲吐蕃的公主嫁妆所需几乎相当于大唐一道数年的财政收入了,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李亨轻叹一声:“与回纥和亲,赐婚公主,这不是小事,叶护,你且回去耐心等候,容朕与满朝文武商议商议再说吧。”

  叶护哦了一声,缓缓起身来,却是凛然道:“陛下,回纥铁骑五万依旧在中原待命,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回纥所属定当北上平叛,为陛下和朝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臣在驿馆,耐心等候陛下赐婚。臣告退!”叶护昂然而去。

  皇帝的脸色变得有些难堪。

  叶护这话其实含了几分威胁,皇帝是进退两难。不赐婚,就是要违背承诺,失信于人;而赐婚,他又于心不甘,认为大失颜面。更重要的是,回纥五万起兵停驻中原,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兵变,五万铁骑横冲直撞,或祸乱长安,或直取洛阳,会给大唐后腹捅上一刀。

  而回纥人勇猛善战,拥兵超过十万。一旦回纥人跟大唐因此撕破脸皮,磨延啜率主力大军南下,大唐会再次陷入风雨飘摇的战乱之中。

  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再与回纥为敌,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啊。

  叶护撂下几句威胁的话就走了,他走了之后,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大臣为了这事争执起来,吵得不可开交。

  以皇太子李豫为首的超过半数的朝臣认同和亲,建议皇帝将宁国公主赐婚给磨延啜,安抚回纥人,免得与回纥再生战端,同时避免失信于人。

  而以李泌和杜鸿渐为首的清流之臣则坚决反对,认为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应该理直气壮地回绝回纥人,改为相应的赏赐答谢回纥人助战之情。杜鸿渐甚至还提出,应再次调兵遣将补防于北线,免得被回纥骑兵长驱直入。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

  皇帝端坐在丹墀之上,其实有些如坐针毡坐立难安。他有些认同皇太子李豫的意见,他非常担心因此会跟回纥撕破脸皮,导致与回纥翻脸成仇动起刀兵。

  “陛下,回纥人虽有助战平叛之谊,但朝廷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回纥从中原掳走粮草数十万石,财富更是不计其数,如果继续纵容其贪婪之心,让其得寸进尺,那么我大唐的威严何在?”

  “更重要的是,回纥人狼子野心,一向对中原虎视眈眈,若是朝廷无限制资助其粮草辎重财富,臣担心是养虎为患,迟早会为大唐带来大祸!”杜鸿渐慨然道。

  “杜相,你可知若是不能满足回纥和亲之求,就会失信于人,与回纥顷刻间就要动起刀兵?如今朝廷主力兵马都在河南河东平叛前线,若是回纥从后进攻,朝廷靠什么抵御回纥铁骑?”李豫冷冷一笑,面向皇帝躬身下去:“父皇,儿臣以为,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公主婚配回纥可汗,一则彰显我大唐国力风范,二则可与回纥巩固盟约,有助于天下休养生息。”

  李亨轻叹一声,他缓缓将阴沉的目光投向了一直在保持着异样沉默的孔晟身上。

  一干朝臣吵吵嚷嚷互不相让,可孔晟却无动于衷,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没有参与和亲之争。这让李亨感觉有些奇怪。

  “孔晟,这与回纥人和亲之事,你有何意见,与朕说说。”皇帝直接点将。

  孔晟长出了一口气。

  他是非常排斥这种屈辱的和亲政策的,这是国家懦弱的表现。事实上,指望和亲去巩固盟约本来就有些扯淡,以回纥人贪婪好战的本性来看,他们要想进攻中原,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公主在就放弃侵略?

  回纥人此时要求和亲,无非是趁火打劫,谋求的不是公主和女人,而是李唐王朝的丰厚嫁妆,说白了还是利益驱动。

  可这是皇帝当初的承诺,这让孔晟有些无话可说。这也是他没有发表个人观点的主要因素。

  可既然皇帝问到了当面,他就不能继续保持沉默了。

  孔晟缓缓出班躬身拜了下去:“回陛下,臣以为,和亲辱国,损伤国体,助长回纥国力,臣坚决反对和亲。”

  孔晟的态度竟然是如此坚决,这让皇帝和满朝文武都吃了一惊。杜鸿渐等人自是高兴,孔晟身份不同,又备受皇帝器重,孔晟站在自己等人一边,无疑更具有影响皇帝的话语权了。

  李亨皱了皱眉:“和亲之事,事关重大,朕……”

  皇帝说到此处欲言又止。

  皇太子李豫大踏步出班来,冷视着孔晟淡漠道:“孔大将军所言过激了。和亲是回纥与大唐百年友好的必要手段,也是父皇对回纥的恩赐,谈不上损伤国体。大将军可知拒绝回纥和亲的后果?”

  “回纥大军十万,若是拥兵南下,我们前有安庆绪史思明的叛军未平,后有回纥大军进攻,腹背受敌,情何以堪?你不顾大唐社稷安危,如此反对和亲,到底居心何在?”

  “太子殿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回纥狼子野心,有意掳掠中原,即便是和亲了公主,又有何用?如今,回纥摆明了是趁火打劫,他们所图的其实不是和亲赐婚,而是朝廷的财物粮草。”

  “殿下可知公主陪嫁费用不下五百万缗,如今朝廷国库空虚,何以为继?陛下,回纥求婚意在获得朝廷赏赐,同时开辟不公平互市之肇始。据臣所知,回纥向朝廷每进贡一匹良马则索价绢四十匹,如此庞大的开支将会拖垮朝廷国库,却可以养肥回纥国力……”孔晟神色平静,侃侃而谈。

  他的话很明显——和亲就和亲吧,但和亲公主的嫁妆费用谁来承担?以大唐现在微弱的国库实力,要拿出这么一笔庞大的嫁妆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若是嫁妆达不到回纥人的要求,回纥人即便是娶了大唐公主,也一样会翻脸不认人。

  李豫冷笑一声:“和亲之事,非从本朝肇始。大唐公主远嫁番邦者,十数人矣,屡屡开创大唐与番邦友好之盛世,大将军又何必如此危言耸听?”

  “至于和亲公主之嫁枢,自有户部想办法筹措,就不需要大将军担心了。”

  孔晟心里冷笑一声:好吧,你们来筹措嫁妆,既然如此,老子又何必管这种闲事?反正大唐公主这么多,除了皇帝亲女,还有宗室诸女,长安城中公主遍地都是,和亲那么一两个人,算什么?

  想到这里,孔晟轻笑一声:“太子殿下,臣只是谈及个人观点。正如陛下所言,和亲之事,事关重大,臣虽个人反对,却无法左右陛下与朝廷决断。无论陛下如何裁处,无论和亲与否,臣都言尽于此,不再妄言是非。”

  孔晟向皇帝躬身一礼,缓缓退回班中。

  他的态度很明确,反对但是个人意见,是不是和亲,取决于朝廷,他个人反对也无能为力。

  孔晟如此宣布退出了是否和亲的争执。这让李泌等人有些尴尬。孔晟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可想而知,连孔晟的话皇帝和太子都不肯听,那么,他们这些朝臣再继续反对、捍卫大唐皇室尊严,也就失去了基本的意义。

第四百一十六章 和亲之争(3)

  第四百一十六章和亲之争

  李豫面向皇帝慷慨陈词,历数大唐开国以来对外和亲的公主及宗室郡主,再三建议皇帝要顾全大局,避免回纥与大唐再起战端。

  实际上与李豫持有同样观点的朝臣渐渐占据了主流。毕竟大唐如今的安定局面来之不易,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若是再触怒回纥,与回纥人交战,其后果不堪设想。本来就危险的大唐江山,会再次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一点上,李豫固然有私心,但基本上还是通盘考虑大局的。当然,从本心里来说,和亲一两个公主,无论是李豫还是其他宗室以及朝臣,根本不放在心上。

  公主嘛……为了大唐江山,牺牲一下又能如何?从古至今,都是这么办的。

  其实听群臣争了这么久,皇帝自己心底也渐渐拿定了主意。与皇权相比,与社稷江山相比,一个女儿嫁给番邦,个人婚姻幸福与天下安危之间,他还是能有所取舍的。

  他这么多女儿,嫁一个去回纥,若是能换来大唐边防安定几十年,巩固他的江山统治,在他看来还是蛮合算的。至于女儿的幸福,就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了。

  作为一个父亲,如果有选择,他会放弃和亲。但现在的局面是无法放弃和亲,那就只能牺牲一个公主了。而且,回纥人点名要的是皇帝亲女,以普通宗室公主替代,回纥人是不会答应的——这与皇帝昔日的承诺有关,也还是与嫁妆相挂钩。

  宗室诸女出嫁与皇帝亲女和亲,层次不一样,嫁妆当然也不一样。回纥人通晓大唐礼仪规制,研究得透透的。

  孔晟在丹墀下观察着皇帝的神色变幻,见他如此,就知道大势不可逆转,和亲成为定局。他不禁暗暗摇头,对皇帝的气魄微微有些失望。

  其实回纥人没有那么可怕。在孔晟看来,即便拒绝回纥和亲,象征性的给予其部分补偿,回纥人也未必会铤而走险起兵进攻中原。

  而即便是回纥人真敢趁火打劫,大唐也可以从容抽出部分兵力应对。如今赵王李系和郭子仪等多名藩镇统率大军威逼河东,抽调李光弼数万兵马回防北线,根本问题不大。

  再说战事也不是说打就能打的。回纥人就算是要动刀兵,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动员准备,等那个时候,实际上大唐已经恢复了部分国力,只要一举将回纥击垮在国门之外,必能取得数十年边境之安定,这远远比和亲更有效。

  要说和亲也不算什么,可和亲带来的霸王互市才是致命的。通晓历史的孔晟深知,回纥人自此之后会不断提出各种要求,大唐王朝因为这次和亲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国力不断受到重创,错失了复兴的良机。

  果然,李亨缓缓起身,沉声道:“宁国公主,朕之少女,岂不钟念。但为人父母,志息黎元,若允乃诚祈,更敦和好,则边土宁晏,兵役服息。遂割深慈,为国大计。”

  李亨沉默了一阵,再次道:“传朕旨意,册封宁国公主为萧国公主,赐婚回纥可汗磨延啜,以一月为期,准备公主嫁枢,择日和亲回纥。”

  杜鸿渐等人神色落寞,叹息不已。

  李豫等人则兴高采烈地躬身拜伏下去,山呼万岁不止,再三恭维皇帝圣明。

  孔晟心道圣明个屁,为了自己的皇位安稳,顺手牺牲了一个亲生女儿,还出卖了大量的国家利益,这算哪门子圣明?

  但孔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皇帝拿定了主意,任何人反对都是无济于事啊。

  他默默地跟随群臣退出了宣政殿,半路上却被皇太子李豫给唤住了。

  孔晟瞥了李豫一眼,神色就有些冷淡:“太子殿下!”

  李豫深吸了一口气:“孔晟,本宫知你与宁国妹妹关系甚笃,这大殿之上,你反对和亲,本宫也可以理解。但是你必须要明白,与回纥和亲,不但是父皇当日之承诺,也是今日情势之所迫,势在必行。”

  孔晟笑了笑:“太子殿下,国之大事,岂能因为个人关系好孬而决定。孔晟与宁国公主略有交往,与和亲回纥完全是两码事。既然和亲陛下已经决断,孔某自然没有话说。”

  李豫凝声道:“其实本宫也知道,回纥人得寸进尺,有趁火打劫之嫌疑。但是情势如此,为了大唐社稷江山,就只能暂时满足回纥之要求。你在殿上所言之互市,本宫深以为然,不能让回纥人拖垮大唐国力——本宫日后自当竭尽所能阻挡关闭互市,希望大将军到时能助我一臂之力。”

  “这是国家大事,无关个人毁誉和个人恩怨。”

  孔晟忍不住笑了:“殿下放心,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孔晟无不遵从。”

  李豫拱了拱手,淡然道:“如此甚好。本宫还有要事,先告辞了!”

  李豫扬长而去。

  孔晟望着李豫离开的背影,眉头轻挑,他突然意识到李豫找上自己谈这事,似乎有些别有用心。只是他到底要干什么,孔晟想了想,一时没想明白,索性就不再想。

  皇帝要赐婚亲女宁国公主予回纥可汗磨延啜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长安百姓的津津乐道不提。其实老百姓关心和关注无非是图个热闹,真正受到冲击的还是当事人宁国公主。

  老百姓哪管谁去和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