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权唐 >

第246章

权唐-第246章

小说: 权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鱼朝恩,李豫的杀机其实不比孔晟低多少。只是李豫的身份不同,他不能轻易向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动手——因为这会直接引起皇帝的反弹和猜忌。

  “这逆贼竟然如此丧心病狂,却侥幸脱罪,真是气煞本宫了!也罢,既然父皇如此压住此事,本宫也不能妄自多言,但是……”李豫眼眸中掠过浓烈的杀机,一字一顿道:“程元振,你且安心回宫,只要一有机会,本宫就会铲除此贼,举荐你出任内侍省监。”

  程元振喜出望外,拜伏在地:“奴婢多谢殿下厚爱,奴婢一定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豫嘴角一挑,淡淡道:“本宫也不需要你赴汤蹈火,你只要在宫里老老实实做事,安安心心替本宫通传消息,将来本宫就不会亏待了你——来人,赏程公公钱十贯,绢十匹!”

  程元振再次拜谢而去。

  望着程元振离去的背影,李适轻轻道:“父王,这程元振可信吗?此人贪婪狡诈比鱼朝恩有过之而不及,恐怕……”

  李适欲言又止。

  李豫笑了:“适儿,这宫里太监林林总总数以千计,但真正能为本宫所用的却并不多。程元振心性如何,本宫心知肚明,只要他能为本宫所用,本宫才不管他品性如何,权当是圈养一条犬,会看家护院和咬人护主就行了。至于将来……呵呵!”

  李豫没有往下说。

  他现在只是利用程元振,将来当了皇帝之后,用不用程元振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此刻,他不会想那么多,想多了也没用。

第四百一十四章 和亲之争(1)

  第四百一十四章和亲之争

  翌日早朝。

  没有朝臣再提及此案,这些生活在天子脚下的长安权贵们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政治敏感性,既然有皇帝强力压制,那就说明此事与皇帝脱不了干系,但谁都不会傻到去当面跟皇帝“较真”的程度——毕竟,这与朝臣的利益无关。

  无非就是李辅国这些太监死于非命。

  无非就是太上皇的权威因此受到戕害。

  无非就是皇太子李豫因此闹得有些狼狈。

  仅此而已。

  皇帝也知道群臣会有所猜疑,但对于皇帝来说,群臣的态度并不重要,他看重的是天下百姓的口碑——民间的毁誉对于踌躇满志当一个不亚于老皇帝李隆基的千古名君的李亨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孔晟刚刚进入宣政殿,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老熟人——回纥太子叶护。当日在洛阳城外,孔晟独力与数百回纥骑兵拼杀,神勇无敌之势至今让回纥人闻风丧胆,让叶护铭记难忘。

  孔晟白马亮甲方天画戟纵横驰骋的神威无敌,给崇尚强者的回纥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叶护打心眼里有些瞧不起大唐将领,认为很多唐将贪图享乐、不堪一击,但对于孔晟,却是赞不绝口满怀敬畏。

  今日是皇帝册封叶护为忠义王的特殊时刻。

  回纥人率五万铁骑进入中原帮助唐朝平叛,立下赫赫战功,功不可没。为了兑现诺言,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笼络回纥人继续助战,皇帝自然不可能吝惜爵位封赏。

  叶护眼见孔晟进殿,满脸堆笑地主动上前躬身一礼:“叶护见过大将军!大将军多日不见,一向可好?”

  叶护与孔晟算是不打不相识。虽然孔晟对贪婪的回纥人没有什么好印象,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叶护主动问候,他自然不能冷脸相对。

  “叶护太子安好!”孔晟抱拳回礼。

  叶护朗声大笑,他嘶哑粗狂的嗓门在大殿中回荡着,很是刺耳,周遭不少朝臣暗暗皱眉,心道这异族蛮夷就是不懂礼数,这朝会之上,皇帝即将驾临,岂能大声喧哗?

  “大将军掌禁军和神龙卫,神威无敌,是大唐第一条英雄好汉,叶护仰慕之极!”叶护的话固然有谄媚讨好的成分,但多半是出自真诚的。

  只是他这番话引起了不少朝中武将的不爽。

  心道孔晟算哪门子大唐第一条好汉?一个弱冠之年的少年郎,不过是有把子蛮力加上运气好,仗着点战功又蒙皇帝宠信,如今却是一步登天……哼!

  孔晟微微一笑:“太子过奖,孔某实在不敢当。”

  这所谓天下第一条英雄好汉的虚名,孔晟不热衷,也是万万不会生受的。要是戴上这顶帽子,实质性的好处没有半点,却会变成众矢之的。

  叶护大笑:“叶护绝非吹捧,大将军文才斐然、武功盖世,堪称大唐皇帝陛下麾下的第一猛将,绝对无人可及!我们回纥人仰慕的就是大将军这种英雄人物!”

  孔晟见叶护越说越离谱,眼角的余光发现周遭朝臣投来的各种冷眼,就皱了皱眉,微微颔首,然后走向了自己的班次,不再跟叶护寒暄下去。如果继续下去,还不知道叶护要说出什么更离谱的话来。

  在叶护看来是吹捧,是讨好,但对于孔晟来说,这无异于被推在风口浪尖上引人猜忌。

  “陛下驾到!”一个尖细嘶哑的嗓音传来,众臣面色一肃,一起拜了下去:“臣等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孔晟拜了下去,发现陪伴皇帝参加朝会的司礼太监依旧是鱼朝恩,眉头便紧促起来,心内很不满。

  他心道皇帝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十王宅惨案还未完全平息,鱼朝恩犯下如此滔天罪孽,你即便出于各种顾忌要暂时保全他,不杀也就罢了——但至少应该将此獠打入冷宫,削减他的权力,如今还让此人陪侍身侧,无疑是一种纵容啊。

  群臣会怎么看?

  别看鱼朝恩这两日诚惶诚恐,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表示悔过,但时间长了,他必然故态复萌。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所谓狗改不了****,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孔晟向鱼朝恩投过冷厉的一瞥。鱼朝恩察觉到从丹墀下传过来的锋锐的目光注视,故作没有看到,犹自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

  鱼朝恩不是不怕,皇帝昨日将他唤入殿中,虽然没有直接捅破那层窗户纸,只是某种警告和暗示,但鱼朝恩当时还是冷汗直流心惊胆战,伏地痛哭流涕再三求饶。他非常明白,既然皇帝已经洞察了他所做的一切,那就无可狡辩,而这样的罪行足够凌迟他好几遍了。

  不成想,皇帝却保全了他。非但没有处理他,还动用皇帝强权直接将此事生生压制下去,这让鱼朝恩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他就是皇帝的一条忠狗,只要对皇帝忠诚不二,哪怕是做点恶,皇帝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越加对皇帝忠心耿耿,因为十王宅惨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渐渐冲抵。

  皇帝依然会用他。

  而只要他依旧占据内侍省监的高位,出入在皇帝身侧,哪怕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略有下降,但对于鱼朝恩来说,其实是无关紧要的。皇帝怎么想的,别人不知,外界只看表象。

  所以,鱼朝恩依旧是鱼朝恩,首屈一指权势冲天的大太监头子,内宫第一权监。谁不服,那就来试试看。

  皇帝环视众臣,淡淡道:“回纥太子叶护可在?”

  叶护出班行了一个回纥人的礼节:“臣叶护,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皇帝微微一笑:“叶护平身——诸位爱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朕在灵武登基称帝,至德元年九月,朕派遣雍王李守礼之子敦煌王李承寀、大将军仆固怀恩、将军石定番出使回纥,以图借兵。回纥英武可汗磨延啜命叶护率军五万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共同讨贼。历经一年有余,回纥骑兵助战中原,助朝廷收复失地,光复长安,立下盖世功勋。”

  “对于回纥助战之情谊,朕心甚慰。朕特擢升叶护为忠义王,赐长安府邸一座,赏金银财帛十车、宫女太监各二十人,开府仪同三司。希望自此之后,大唐与回纥永为父子之邦,共修万世之好。”

  叶护喜出望外,他在大唐获封王爵,又拥有府邸和财势,这无疑对他日后继承回纥可汗之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护拜倒在地:“臣叶护,拜谢吾皇万岁万万岁!”

  皇帝李亨笑着摆了摆手:“免礼平身。”

  皇帝正准备宣布含元殿设宴犒赏回纥人,却听叶护伏地继续道:“臣请陛下早日赐婚回纥,臣父在回纥翘首期盼多时了!”

  叶护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都暗暗倒吸了一口凉气。额……皇帝的脸色也微微一变,尴尬地嘴角一抽,望向了理正气壮的叶护。

  当时,为了跟回纥人借兵平叛,皇帝跟回纥可汗许诺和亲。磨延啜将女儿嫁给敦煌王为王妃,而作为礼尚往来,皇帝承诺会许配亲生公主给磨延啜为妻。

  实事求是地讲,当时的李唐王朝摇摇欲坠,安禄山叛军占据战场主动权,先后攻克长安洛阳,中原大半落入安贼之手。在这种情况下,回纥人能出兵助战,完全是看着李唐皇帝许诺的各种条件和好处。

  皇帝许诺回纥人可以在中原掳掠粮草财富。所以,叶护在洛阳合法劫掠,官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帝许诺回纥人可以从中原带走人口奴隶,所以回纥人掳走了大批量的战俘返回回纥人故地,人口对于回纥这种游牧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口就有希望,就有兵员和国力。

  皇帝还许诺赐婚公主。

  皇帝甚至还许诺了一些更实惠的东西,包括和亲后的互市贸易,也包括大唐王朝可以无限期无限制收购回纥战马,当然是以高价收购。还包括大唐王朝随时向回纥输送粮草辎重,传播中原文化。

  如此种种,如此好处,回纥可汗磨延啜岂能不心动。所以就派出了长子叶护率军挺进中原,其实也打着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的念头。

  现在也就是大唐在与安禄山的战斗中占据了主动,平叛即将取得最后胜利,若是安禄山反败为胜,回纥人说不准也会从背后狠狠插大唐一刀子,然后与安禄山平分天下。这几乎是必然的。这种蛮夷种族,只认利益,哪有什么交情和信誉可言?

  所谓父子之邦,就是这么来的。

  皇帝的女儿给回纥可汗当老婆,皇帝就变成了回纥人的老丈人。这种政治上的交换,说穿了还是利益的交换,与公主赐婚无关——哪怕赐婚和亲的公主是丑八怪,回纥人也根本不在乎。

  当时纯粹是为了笼络回纥人,李亨甚至授意当时的广平王现在的皇太子李豫跟叶护结拜为兄弟。

  时过境迁,皇帝或许早就忘记了这茬,根本无意许婚了。但不成想,叶护竟然当众提起,将了皇帝一军。

第四百一十五章 和亲之争(2)

  第四百一十五章和亲之争

  金殿之上,鸦雀无声。只能隐隐听见很多朝臣急促的呼吸声,皇太子李豫目光阴沉地紧盯着叶护,心头暗暗冷笑。但他却是要看看,面对回纥人的咄咄逼人和得寸进尺,皇帝会怎么处理。

  叶护却是昂然不惧,继续朗声高呼:“当日陛下许以赐婚公主,臣父汗在漠北****翘首以望,等待公主北往。这数月以来,父汗先后三次传书臣,要求臣向陛下请婚!”

  皇帝尴尬地呵呵笑着,却是一时间无言以对。

  他还能说什么呢?当初都是他当着回纥使节的面一一承诺的,而且还是派宗室敦煌王亲赴回纥表达的,还有他的诏命为证,抵赖是抵赖不了的。

  众臣都保持着异样的沉默,李泌微微皱眉扫了叶护一眼,心道这些回纥人果然是得寸进尺,刚刚获封王爵,又从中原捞了不少财富粮草,回纥人助战根本就没有吃亏,竟然还想索要大唐公主和亲?!

  然而李泌也深知此时根本不是跟回纥人翻脸的时候,大唐哪怕是吃点亏,也要赶紧把回纥人安抚下去,免得后院起火。

  叶护也不是傻子,他一看皇帝这个样子就知道大唐有悔婚的架势。叶护眼珠子一转,想起前两日磨延啜给自己的书函上给自己交代的严命,索性就伏地不起,继续朗声高呼:“臣父汗从回纥传来求婚书,还请陛下依诺赐婚!”

  叶护从怀中掏出磨延啜发来的求婚书,高高举起。

  皇帝不得不让小太监下去取上来,却没有打开看。也不用看,无非就是一些没有营养的求婚的套话。

  叶护伏地不起。摆出了一副皇帝今日不赐婚,他就不依不饶的架势。总而言之,他今日无论如何都要讨到皇帝赐婚的态度,否则他没法向磨延啜交代。事实上,磨延啜在回纥已经等不及了。

  唐朝和回纥和不和亲,在叶护看来其实无关紧要。磨延啜也好,他也罢,其实要的根本不是大唐的女人——皇帝的女儿就算是尊贵一些,对回纥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但大唐皇帝嫁女儿的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