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38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38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大阵小阵,只要阵型一乱,这支部队就会迅速崩溃,相反只要阵型还在,那么这支军队即使战损超过百分之三十也不会崩溃。

    就像酆泰营,在被暗算,被包围的情况下,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依旧坚持到了援军到来,这个就是因为酆泰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堵住阵型的缺口,给身后的士兵重新组织阵型的时间。

    所以战争最终比的不是伤亡率,而是看谁能迅速的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击溃对方的阵型,这也是少数民族为何总是对中原民族战争中有优势的原因。

    对方骑马而来,汉人步兵想要破坏对方的阵型追不上,但是对方确能从容的围着你转找到你的薄弱环节,然后击溃你一举奠定胜局。

    就像汉武帝时的李凌在阵型不乱的时候能坚持多久,就像唐朝的陌刀队,敌人倒是能冲入阵中,但是确冲不散队列最终人马具碎,岳家军的黄天荡也是能冲破敌阵导致对方失败,还有戚家军纵横漠北的车阵。

    所以古代强军都是以阵型强而取的胜利,不仅自己的阵型强大,而且要能迅速的冲破敌人的阵型,这个也是张三最近总结出来的兵法经验。

    所以以现代战阵之术训练出来的琉球军对上疏于训练的大宋禁军,基本上和打倭国的军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个也是为何各个朝代都说边军精锐的原因。

    边军吃的差,住的差,用的也差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战斗力,那是因为他们经常打仗,经常和敌人对阵,对阵!对阵对的多了阵型自然就练出来了,军队自然就强了。

    就像现在,琉球军绞杀大宋禁军,靠的就是自己阵型的强大,而且自己又大量的武器可以迅速击破敌人的阵型,所以每一个分战场都是攻无不克。

    记得一开始的时候琉球军还有讨论过要增加士兵的武术训练,教一些高深的武功这样打仗的时候才能更有优势,当时张三就觉得自个不靠谱。

    张三觉得军队打仗靠的不是武艺,所以张三把后世那一套练兵标准拿出来,重点训练队列和团战能力,并且命令禁止个人英雄主义,琉球军的作战最小单位是一伍,而不是一个人,即使敌人只有一个人琉球军也要一个打对方五个!

    通过几次演习之后,大家也发现越是阵型训练的好的队伍演习的胜率越高,而那些个人英雄主义的,妄想靠自己武力击破敌人阵型的,往往都会输的很惨,因为哪怕你是超一流武将,对方仅仅只有一个一流武将的营长,但是他依旧能靠着自己加上三个伍的士兵拖住自己。

    后来的几场战争更是证明了张三强调阵型的重要性,就像和倭国的京都决战,即使最后骑兵不出战,要不了两个时辰各部也能击破自己对面的倭军,哪一战也充分的检验了阵型的力量。

    而对倭作战小半年之后,更加强大的琉球军对上惊慌失措的大宋禁军,那还有什么挑战性么?还有什么悬念么?还有什么看头么?还需要描写什么宏达的战争场面么?显然是不需要的。

    不过琉球军最终也没有完成全歼禁军的目的,因为有几千人跳河了!事情就是这么神奇!你说会水的跳河也就算了,不会水的看着人家跳自己也跟着跳!运河虽然不宽,但是他深啊!

    张三估计扬州下游的长江里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能看到不少浮尸,不过那都不是张三该关心的,传令兵过来请示俘虏的民夫怎么处理。

    这些民夫有少部分是从东京附近带来的徭役,还有一部分是就近征发的,放了有点可惜,要是不放人家的家人什么的都不再这,又是一群苦哈哈有点不合适?

    张三把自己的想法和许贯忠讨论的时候,许贯忠特别惊讶的看着他,张三这才想起好像自己这样的人可是没少抓啊!那还说什么,张三立刻命令把这些民夫全部集中起来,等船空出来的时候和俘虏的士兵一起运到琉球去!


………………………………

第四百七十八章大宋的命脉

    张三这边的陆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那边的水战就结束了,水战比起陆战更简单,对于没有任何武器的民船来说,遇到全副武装的琉球军舰那就等同于任人宰割。

    点着了两艘试图顽抗逃跑的之后,其他的船支乖乖的按照琉球军舰的指挥停向俘虏区,本来海军建议直接连民船一同绑到琉球算了,但是张三担心路途遥远中间别出现什么变故了,还是等专门的运输船过来在说吧。

    正好俘虏的这些民船全部用来在运河上载满土石之后坐沉,这样一来大宋在没有攻破扬州之前就不能清理河道,河道不清理就不能新船,至于扬州那边还没有从这场大战中反应过来,就算是反应过来他们那点兵力也中不了什么用。

    扬州段的大运河还是比较宽的,但是张三也不用把船并排沉下去,只需要不规律的沉下去,其他船只自然就不敢乱走了,搁浅了是小,万一把船底刮漏了那他也等着沉吧。

    完成对禁军部队的围剿之后,张三的军队开始大规模北上在扬州的南门外开始扎营,城内的守军似乎根本,没有看到,任由琉球军动作。

    当扬州的守军都被南门的部队吸引的时候,北门外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悄悄潜伏在城外,等待着城里的信号,杨泰还有禁卫军此时都换上了宋军的服装,正集结之后朝北门跑去。

    张三怎么可能忘了梁山上的两个作假高手,所以这次杨泰前去换防可谓是‘手续齐全’。来到城下,城门守将看到大批的援军到来也是很高兴。

    杨泰也没有废话高声喝道:“奉令!命你部立刻交接城防,到西门支援防守!”

    城门官接过引信一看却是是手续齐全也没有废话,立刻开始交接,杨泰就这样顺利的接管了北门,看着往西门跑去的守军,杨泰大喝一声:“开门,放信号准备防御。”

    城上突然亮起一串红灯笼,城外的军队看了立刻往城门靠近,直到进了城,大家还如坠梦中,这么一座大城,就被这样轻松的攻破了?

    就连张元霸都在不满的嘟囔,张三可是为了怕城门守不住特意把他调给杨泰,必要时候张元霸能够一人当千的,但是当张元霸穿好盔甲拿好双锤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确发现等来的是王寅这些自己人。

    既然进城了那么扬州战役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当王寅带兵跑过两个街区,街上的人才反应过来,一阵杀猪似的叫喊,贼军进城了!

    接着整个扬州顿时乱了起来,杨泰把城门防守交给酆泰营,自己则带着禁卫营往扬州府衙杀去!城里的情报人员见自家的军队顺利进城之后也开始上街吆喝。

    反正就是城破了,官军败了,知府跑了,将军投降了之类的谣言,还在四处纵火制造混乱,扬州城原本也只有不到两万的守军,还是看到河西岸的战事之后临时征招了一批民壮。

    这时候一听说城破了,在看成里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一瞬间民壮跑了个精光,守城的士兵也跑了一半,正在剩下的人还在犹豫的时候,王寅带着军队杀到了南城门。

    城外城内都是敌人,那还守个屁城,打个屁仗,这些没跑的都没有地方跑了,干脆投降了算了,于是张三又派出了两个团的士兵入城维持持续,实行宵禁,有把督战队也派出去。

    至此扬州战役算是结束了,张三顺利的占领扬州,整个战役琉球军伤亡不到一千人,就全歼大宋禁军九万,扬州守军一万多人,可谓是空前大胜。

    此战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谈判了,张三相信琉球军依托水师力量和坚成防守他一年半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其实就算是不占领扬州,只要对运河大肆破坏一番也能达到目的。

    但是张三需要一个点吸引大宋的注意力,这样沿海的劫掠行动就会变得不那么显眼,这样张三占领了一座城池,那么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攻城守城战了。

    这样一来大宋君臣可能把造船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想着先把琉球军从扬州赶走,那样就给张三更多的时间对沿海进一步的抢掠。

    例如扬州往下的长江江边,那也是有不少造船厂的,其实扬州以上的江面也有,但是那边多以造江船为主了,反正陆军可以沿着海路顺利逃跑,张三也不怕宋军的大规模围剿。

    扬州城破的消息被八百里加急送完东京,赵佶等人第二天晚上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赵佶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认为不过是一座城,被占了夺回来就是了。

    但是蔡京等人确不是傻瓜,能当上宰相的人不可能连这点脑子都没有,所以当蔡京跟赵佶分析了这里面的厉害之后,赵佶也是急的团团转,立刻要召集朝会商议此事。

    大运河被截断,那可是关系到大家的银子和肚子的大事,这次大宋君臣上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连夜商议,第三天就做出决定,命令童贯回京,从京城调集十万禁军,然后在从其它地区调集十万,组成二十万禁军对琉球军再次围剿。

    第三天消息流出之后,京城粮价瞬间上涨了两成,京城百姓人心惶惶,十万禁军大败的消息立刻传遍全城,顿时整个东京都慌了起来。

    童贯这个时候正在西北收拾西夏,战事正打到关键时刻,西夏虽然这两年实力大损,但是也不是宋军能当面条捏的,稍有不慎还是会有重大损失的,所以童贯虽然想要邀功但是也不敢乱玩。

    而张三确在扬州检查城防,好消息是城墙还是完好的,坏消息有很多,仓库的米粮是假的,守城的器械库存是假的,守城物资的储备也是假的。

    不过还好张三根本就没有指望过大宋官兵的节操,趁着宋军还没有来,张三决定对扬州附近州县也进行一番占领,反正士兵闲着也是闲着,扬州防守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而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扬州对岸的镇江,那里可是还有一万禁军先遣队来着,而且张三打算把扬州以下的沿江城市都攻一遍,这样自己的退路岂不是更加安全。


………………………………

第四百七十九章智取生辰纲

    正当张三准备对镇江动手的时候,大名府的梁中书,则在和杨志进行一场交心的谈话,自从杨志被高俅派到这边之后,杨志可谓是过的相当舒服。

    首先是比武交流上力战群雄,之后更是得梁中书器重,不仅大宴小宴不断,而且经常一起出门游猎,大小恩赏不断,杨志顿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如此三个月下来,梁中书终于把杨志叫到自己我书房,和他说起了自己想为岳父贺寿结果确没有合适的人帮忙送寿礼的事情,杨志有种被骗的感觉。

    自己以为得遇明主,没想打对方竟然让自己干这事,帮一个贪官给另一个贪官送寿礼,十万贯!大宋虽然当官高薪,但是也没有到一年能挣十万贯的地步。

    而且一年十万贯,这只是寿礼,谁给老丈人贺寿会把一年的收入都拿出来当寿礼?所以这梁中书一年从大名府搜刮的绝对不止二三十万贯。

    不过这和杨志没有什么关系,整个大宋都是这样,自己不是还帮皇帝运了花石纲了么,所以说人要是居住在这种丑恶之地,时间久了就麻木了。

    对于梁中书送生辰纲的事情杨志还是要好好操持一番的,首先去年梁中书的生辰纲就在黄河那边被抢过一次,所以这次不能在走黄河那边了。

    其次因为是私事,梁中书也不好大张旗鼓的调动官军运送,而一两百的士卒真心挡不住贪婪的盗匪,所以杨志跟梁中书建议,走新线路,悄悄的运往东京。

    而且因为上次翻船之后,杨志患上了坐船恐惧症,最后选来选去,终于选了一条绕过大股盗匪地盘的路线,虽然绕的远了一点,但是胜在安全。

    梁中书被杨志一通说,顿时觉得有理,立刻让杨志全权负责此事,不过为了保险也安排了自己的管家准备一路随同,毕竟万一杨志真的携款潜逃了呢?

    正在梁中书和杨志商量着秘密行动的时候,这十万贯生辰纲的消息已经泄露到了琉球去了,张三虽然不能亲身参与,但是还是决定推动这件事的发展。

    赤发鬼刘唐还是很好认的,在大名府把消息泄露给了刘唐,刘唐一听这线路果然就想到了曾经一起吃过饭的托塔天王晁盖,立刻往南去找晁盖。

    反正张三觉得这次事件只有晁盖的号召力和吴用的小聪明占主要作用,其他人武功高强与否多一个人少一个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就像少了公孙胜和阮氏三兄弟晁盖等人一样能完成这件事。

    事件的后续进展果然如张三的预料,刘唐依旧是喝醉酒险些误事,被晁盖蒙混过关,接着刘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