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明驼千里 >

第12章

明驼千里-第12章

小说: 明驼千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躇的时候,“哼”一声道:“你下去再打上半天就夜啦!”
  于志敏说一声:“不妨!”接着道:“下去倒是快,方才投上来时已发现有一条山脊斜下去,它那最陡削的崖壁不过百来丈高,走起来也觉方便。再则,这回仅是取杖,不去惊动琴虫,那有得打?我去就来!”话声一落,向逍遥客一拱手,又倒翻下谷。
  雅儿连未看清于志敏怎样下去的,不由得撅嘴嘟噜道:“这人说走就走,连不肯给人家看看哪!”
  雍儿也忍不住问道:“这位小师叔祖说他悬空站着逗那些琴虫发急,雁儿总不明白他怎能站在空中!”
  逍遥客道:“天下事无奇不有,武则天的时候就有过一个唐敖在海边吃了蹑空草,后来力大无穷,能举起石碑悬空而入,你们这位师叔祖只怕就是吃过那种异草,不然,以我恩师那般深厚的功力,也不过只能悬空一息,那能……”正说间,又闻“咝吱”一声怪叫。
  雅儿着急道:“又打起来了!”
  但那一声怪叫之后,再也听不到第二声。逍遥客不禁摇摇头道:“他这人好大且,看来是拐杖落在怪虫身旁,他竟来一个皮口夺食,以致惊动了它!”
  雅儿还有点不大相信,侧过脸儿,望着于志敏方才走来的方向,少顷果听到他嘻嘻笑道:“这回快不快?”在笑声中,于志敏也同时到达近前,手里果然多了一枝拐杖。
  逍遥客笑道:“果然神速!方才那一声怪叫是怎么一回事?”
  于志敏笑道:“那些琴虫也成古怪,两只大的竟是守在拐杖旁边,被我由当中穿过去还不算,并且给左边那只一脚,踢得他滚开老远,没待它发威,我已走了!”
  老少三人虽未能亲眼见到,但听他说得恁般轻松,料想到当时攀虫滚的那种狼狈相,也不禁失笑。
  贺兰山西麓,一个若干年前就被荒废了的土穴,计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有门有窗通出外面。
  依照古时穴居野处习俗,下层是住牲畜,中层积堆粮食,上层是住人。但是逍遥客携带两位外曾孙子女独住贺兰山上,既无多量粮食可存,更无牲畜可养。山上多的是绵羊,野马,不愁没有吃的。再则谢绝亲朋,隐居北国,可说是“门虽而常关”,所以统统住在上层,将中下两层用泥丸封固,另开一个秘密出口,以防有强故来侵,作为逃生之用。
  上层这个士穴又分作三进。后进权当作厨房来用,其实也曾有炉灶与烟火烧焦的痕迹,并且有导气孔,将煮食时炊里面的热气,导进中前两进壁间的大土炕取暖。
  逍遥客的武学已够得站在奇人之列,原不需籍火取暖。
  但张惠雍和张惠雅的功力不够,若果不使一室如春,可能他兄妹两人便要十年不寐了。
  穴中不甚黝黑,原因是前进有门窗,后进有火光,中进有如豆的灯光。逍遥客为了使张氏兄妹远避仇人,静心向学,当他一个五岁,一个三岁的时候,就带他两人来到塞外,在这种困苦的环境中,一位就是十三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面,逍遥客已将平生所炼的艺业,全部教给张氏兄妹,无奈武艺这项东西,第一要的是资质和根骨,第二是苦学苦练,教导得法,第三还得有各种奇缘,才可以造就一个绝代高手。
  张氏兄妹第一第二两个条件都够,就是缺少一个“缘”字。
  在这贺兰山,除了酷暑,就是苦寒,那有什么草木灵药,足以增长他的功力?
  这时,室内灯火荧荧,一老三小,围炉煮酒,右手端碗,左手执着蒸熟的羊腿,侈论中原人物。在张氏兄妹断来,觉得无限向往,而逍遥客却不胜欧,指着他兄妹道:“我已经是两个甲子以上的人,那样的事面没有见面?武林上争雄争气的事,早已不想过问,只为放心不下这两个小孽障,一心要教导他能够有力报饥,了却一段恩怨,再偕列入补居,或可达到期游北海,暮宿苍梧的素志哩!”
  于志敏见这老人竟存有成仙的念头,不禁好笑道:“日行一二千里还不太难,要想朝游北海,暮宿苍梧,只怕任何人都办不到,眼前武林拢攘,朝廷多事,我恩师一生琼崖深窟,一在圣母峰巅,尚且放心不下,每隔几年,就出山采药,顺便察看武林大势,两年前我还得见令师苍冥上人,听他说还格再雁江湖几十年,姬老你说要揩师归隐,那里被得到?”
  逍遥客急道:“你知道成师尊在那里?”
  于志敏道:“我拜谒令师的时候,还在师门,国为当时我用功正紧,没有多的时间向他老人家请益,他住了五天就走了,谁知他这时在那里?”
  逍遥客不觉显出失望的神情,叹道:“照老弟这样说来,只怕我寻访师尊,也是无望了!”
  于志敏道:“困难是有,不会无望,我敢说令师定在江湖里遨游,只要你多管点事,总有一天会遇上,若是躲在这夷狄的幼方,难道教他来找你?”
  逍遥客被他后面两句说得老脸绯红、沉吟一阵,忽然问道:“老弟台在江湖上走动已久,你看他兄妹闯得闯不得?”
  于志敏扫他兄妹一眼,略一寻思,随笑道:“这个闯字也真难说。比他两人差得远,而独自闯练的人多的是……”
  逍遥客见他说的模梭两可,着急道:“你说他们的艺血到江湖上能否出人头地了?”
  于志敏那知逍遥客一方面要他兄妹往江湖练历,好待自己往访师尊,一方面又担心他两人艺业不行,才急需他评定,这时见道逼客问得古怪,心里暗想:“这老人枉长一百二十岁以上,难道竟是老糊涂到忘却山高水更高那句老话了?”当即笑笑道:“这怎能说得一定?”
  逍遥客接连碰了两回软钉子,猛觉自己问的不是章法,这才哑然失笑道:“我真急得糊涂了,你方才还说见过我那劣徒,我却多年未见他了,你拿他两人和郭良来比,我就知道了!”
  于志敏笑道:“这个倒好比了!”侧脸问张惠雍道:“日里你打我两拳,用的几成真力?”
  雍儿嫩脸一红道:“开头用七成真力,后来却是用十足了!”
  逍遥客惊骂道:“你这孽障,怎……”
  于志敏忙拦着他话头道:“姬老不必说了!他要不发那掌,我这时怎能比较得出来。”
  又微微一笑道:“张世兄的功力虽已很厚,但比起郭良还差得远,要是合两人之力,可能打得平手!”
  逍遥客听到后面几句,直似泄气鱼鳔一样,“吁”一声长叹道:“这怎么能行?”
  惑雍丧气万分,惠雅更是莹然数泪。
  于志敏见他三人都恁般丧气,失望,这顿酒怎生吃得下咽?
  忙劝慰道:“老丈不必着急!看来世兄世姐定是段得到一个缘字,以致显然根骨不差,且得良师教导,自身苦练,也不过才是十几年的光景,任是进境再快,也无法与积聚百几十年功力的人比拟。这缘字可逼而不可求,空着急有甚么用处?”
  逍遥客点头叹道:“这一层,我何曾不知?但奇缘难遇,而我又急于再出江湖,打扰他兄妹不能静里用功罢了!”
  于志敏笑道:“重入江湖,正是要去找缘呀!你老丈躲在土穴里十几年,难道还要再躲下去让缘自己掉下来?”
  逍遥客不禁失笑道:“老弟台驳得好!”忽又改口问道:“我有个不情之请,老弟台可肯答应?”
  于志敏心里一亮,已猜中几分,说一声:“请说!”
  逍遥客道:“我扔算明天看你收服琴虫之后,即返中原,低我这样老的人,穿街走巷已十分不便,把他兄妹带往深山绝谷也练历不出甚么来,想托老弟台带他们练历一番,顺便指拨几手绝招,你道如何?”
  于志敏猜的果然不错,逍遥客说的也是道理,但要答应下来,又增加自己几分累赘,而且迟滞自己的行程,不由得暗自为难,沉吟不已。
  逍遥客又道:“老弟台若真个不便,那也只好算了,若还有商量余地,何不说出来计议一番?”
  他这一着可算厉害,于志敏要是不说,无异拒人千里之外,而且师门交谊甚深,怎能坚拒?只好毅然道:“不便的地方何尝没有,因为我南奔北走,居无定所,行无定向,只怕一时照顾不周,致有失闪……”还待多说一爱道理,逍遥客已经截着话头道:“老弟台不必再说了,他两人已是十几岁的人,理应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你只须从旁指点就是!”
  于志敏只好点头道:“老丈这样吩咐,晚生只好从命了!”
  张氏兄妹听他舅公爷爷的口气,是要他两人跟于志敏去闯练,年轻人在一起自然情投意合,但和舅公相处十几年,由他一手抚育长大,一旦离别,能不依你?兄妹两正自盘算到底跟谁恰当,却听于志敏已经答允下来。
  张惠雅猛觉心里一酸,朝姬清洪怀里伏下,呜咽道:“雅儿要跟舅公爷爷!”
  逍遥客轻抚她柔发道:“痴儿!跟我有甚么好处?我回到中原之后,就漫游江湖,领略那山间明月,江上清风的乐趣,并寻访我多年未曾拜谒的师尊,你跟着我岂不要做一辈子的野人了?”
  劝慰多时,才把她劝得点头默允,忽见于志敏身形一晃,到达门后,知是有警,急把惠雅推起。
  于志敏却笑着摇手道:“别慌!我恩师又来过了!”
  逍遥客听说是紫虚上人到来,不禁大愕,待看到于志敏手里拿着一张柬帖,才信是不虚,心想:“要非是绝世奇人到来,那能毫无声息?”
  于志敏读完柬帖的字,不禁微微一叹道:“只恨我不能携带他兄妹了!”
  逍遥客惊道:“有紧急的事么?”
  于志敏点点头道:“明天我就要往瓦刺去!因为日里打落那厮,居然未死,而且已被人护送进了渤海,正要利用也先妹妹被杀的事,移祸朝廷,盅惑也先出兵,不急得能了得?”
  逍遥客更是大惊道:“既然如此,还是星夜赶程才好!”
  于志敏道:“这倒不需。纵使他人可不睡,马得疲乏到走不动,明天去还可来得及,只是渤海遍是马群羊群,不懂得土着的话,可真设法问人!”
  张氏兄妹听说杀死他亲娘的仇人逃脱,心急到了不得,惠雅更嘶声呼道:“带我去!”
  逍遥客明白她的心意,但也知轻重缓急,忙道:“让小侠先走,我带你两人随后赶去便是!”
  惠雅坚说一声:“不!”接着又道:“让他先走则搜不到人,要搜得到,他却会把人杀了!”
  于志敏道:“我先把人抓住,等你去杀就是!”
  惠雅道:“你不懂得土话,问别人,别人也不说!”
  于志敏反问道:“难道你会土话?”
  惠雅“哼”一声道:“我当然会!”
  逍遥客道:“头乱说!几时见你学过土话来?”
  憨难道:“舅公爷爷你又忘记啦!我们来到这里头几年,山下面就有一群牧马的人居住,哥哥和我常常下山和他们的孩子玩,早就学会他们的话啦!后来那群牧马的人,不知怎的又迁走了,我们才少下山去!”
  逍遥客屈指一算,不由失笑道:“是了!那几年正是瓦刺藉口送祁镇回朝车队经此山上,反你给两人拣丁便宜!”
  于志敏知他兄妹通晓瓦刺话,大喜道:“好!好!可以一块儿走,可是要人背着才行!”
  兄妹两人听说需要人背,都各自脸红。
  于志敏对逍遥客笑道:“老丈背惠雅世姐,我背世兄,敢情要走得快些!”
  惠雍倒不说什么,惠雅却横他一眼,“哼”一声道:“有甚吗了不起?人家有腿,不懂得自家走?”
  于志敏蓦觉自己心急赶程,话中有失,要背别人走路,岂不是看别人不起?也难怪得惠雅有此一骂。当下忙笑道:“这里没有牲口,把我们当作驴子给你骑,难道还不好么?”
  逍遥客大笑道:“做父母的做一辈子驴子给儿女骑,老弟尚未娶妻,更没有儿女,为何要学做驴子?”
  于志敏听逍遥客说他尚未娶妻,粉脸一直羞红到颈上,原来彼此交谈多时,全未说到世家,逍遥客看他年纪只怕比自己的外曾孙女还要小,当然尚未娶妻,那知这位小侠已由他父亲代娶了三个,自己也情投意合,找了两个?
  但是逍遥客这样断然的一说,反教于志敏感到无限为难。
  如果硬要说自己已有五位妻子,必须加以一大堆话来解释,如果就此默认下来,又对不住两位枕边人,和三位为自己而身受苦难的小玲,蝉儿和玉鸾妹妹。
  逍遥客见他一脸尴尬的神情,误认为年轻人脸嫩,忙把话头引开,笑道:“反正塞北多的是良马,我们下山之后,见马就卖下几匹,尽马的脚程追击,料想那好贼既是需人护送,必定走得不快,由这里到达瓦刺,它还有几千里路,不愁追他不上!”
  于志敏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