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明驼千里 >

第11章

明驼千里-第11章

小说: 明驼千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志敏骤遇此变,也惊得倒跃几丈,心想:“是那话儿来了,姓牛那奸贼决没有这个本事!”
  他这心头一动,身后己感到一股风力压来,急忙向侧面一滑,回头一看,已见一道闪光射过他原来所息的地方,正待看到底是什么东西,那道闪光猛可一拐,叉向前例射来。
  这时情知那道闪光定是琴虫无疑,只得一腾身子,拔起,闪十几丈让那光由他脚下射往一边。
  虽仅是这样两闪,但因那琴虫正由脚穿过,倒给于志敏看清了它的长相。原来一条长不到七尺的蛇身前面,长着一个巴斗大小的猫头。头前头顶,有三只闪闪生光的眼睛,靠近于志敏这一侧,也同样有三只眼睛由前向后排列,由此看来,另一侧也该有三只才算得上对称。
  怪头后面的身子是遗体银白,如果它静静地躺在雪面上,敢情不容被人发觉,而且还会踩到它身上。
  这瑟虫蹿得十分迅速,一晃眼已蹿出五六丈。看是它头顶上的眼睛已发现有个异类的影子在它上空,所以它尾稍向雪上一点,又反弹上来。
  于志敏在这一瞬间,而凝聚真力在掌上,准备那琴虫相距两三丈时,便一掌将它打飞。
  那知琴虫来势又狠又急,于志敏一掌打去,它只略为顿了一顿,仍然是一股急劲直蹿而上。
  要知于志敏的掌力可以裂石穿山,纵使是狮虎也禁受不了他遥遥一掌,何况这样一只小蛇?而且他对这种洪荒时代遗下来的凶物,决不象与人过招,须留余力,虽说他悬空而立,掌力要打个折扣,但也不同凡响。他也因此而有点自恃,发掌之后,竟未作万一的准备。
  及至看到琴虫依然猛蹿上来,这时要想沉气下坠,已来不及。只得一侧身子,挥起拐杖猛击琴虫头侧。
  但琴虫来势何等迅速,于志敏这一枚竟没打中它的头,而打中它的身子。要知婉身本软,不被打中还好,一被打中立即应了“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则首尾俱应!”
  那句老话。
  拐杖一触及琴赡的身子,它头尾两端立即向于志敏卷了过来。
  于志敏见这怪虫居然恁般灵活,大吃一惊。急得拐杖一推,借这一推之力将身子反弹开四五丈。
  忽然“呼”地一声,另一道光影情由于志敏的脚底穿过,如果于志敏走迟几寸,已被这道光影撞个正着。
  原来后来这一道光影,正是于志敏误认为是牛祥明的另一只琴虫。那只琴虫敢情好好躲在积雪下面打陀,被于志敏发声惊觉,由积雪下面蹿出老远才冒出头来。这时见有异类与它同体蹦挤,那有不上来帮助?
  于志敏在空中连躲头一只琴虫的两度攻击,已是提不起气而坠了下去,百忙间举头一看,又见两只琴虫同时向他身上扑来,因为来的拐杖尚不明自如何使用,只好把它向原来那只琴虫掷去,同时一闪身躯,避开另一只琴虫,拨出“金霞”“白霓”两剑,一金一白两道锥尾向琴虫一阵乱扫。
  琴虫看见两道健尼扫向它身上,也不知它因为懂得厉害。
  还是感到冷气森森所以害怕,竟厉叫一声,同时往后一身子一摆。又由侧面攻上。
  于志敏见两只琴虫身子恁地灵活,不敢大意,忙将宝剑挥成一堵光墙,先求自保,再寻思取胜之法。那知琴虫忽又厉叫一声,两口黑烟同时喷到。于志敏情知那黑烟定是琴虫体内的蕴毒,虽说自己曾服过鳗血,但琴曳的毒烟是何种毒物力成,既是无法知道,那还敢去沾惹?
  当下一晃身子,滑出十几丈,逗得两只琴虫随后追赶,在之时候,又另一道先影田雪下射出。于志敏一味逃跑,几乎被它射中。他回头看追在身后两只琴虫,见它身子虽是灵活,缺握,到底还逊自己一策,心神大定。当下想出一个顽皮的主意,跃开几十丈,竟将“白霓剑”归鞘,顺便抓起一把积雪,立即腾空而上。
  这一瞬间,三只琴虫俱已攻到,其中一只奋身跃起,相距于志敏尚有十丈,就疾喷出一口黑烟。
  于志敏见它纵跃也没有自己高,更加安心。暗想:“我一发逗你试试,看到底有多少只,好替世人除害!”见那黑烟象一围烟弹冲来,超手就发出一股掌风把它吹散,同时手中的雪弹也穿过黑烟,直打向琴虫头上。
  要知雪花虽然是一种轻物,但经于志敏一捏之后,已挤成一团,并还十分坚硬。这一弹恰打中琴虫前面正中的眼球,虽不曾打瞎,却是疼痛难禁。
  琴虫受痛,又厉叫一声,方才落下的身躯又再度上扑。
  于志敏心想:“要是有暗器就好了!”但它受上偏是没带暗器,迫无奈何,斜身一扑,飘出几十丈外,又挥起一把雪,依法炮制,后来竟连金霞剑也一并归鞘,双掌轮流捧雪,轮流捏雪,雪弹正好打在琴虫头上,打得三只琴虫厉啸怪叫,对着于志敏蹦跳不已。
  他使出这方法果然收效。顷刻间,琴虫各由居处奔出,于志敏仔细一数,发现来袭的琴虫竟有十六支之多,里面有些身长不满三尺,跳跃虽然不高,转折却比大的灵活。于志敏一面逗那些琴虫发恶,一面又想抓回两条小的玩玩。他筹思良久,蓦地想到那些琴虫不知占居这幽谷多少年,虽说它是洪荒毒物,但常人不能到达这谷底,又哪能害人?杀戮太多,不免有伤天和,自己纵使配药也用不了许多,看来那牛祥明大半已遭虫吻,不如上崖相逍遥客商议,再作道理。
  于志敏心意一决,就空中微俯上躯,双臂连划,已扑回崖边,双掌向崖壁一拍,向下一接,身子立刻扶摇直上,略一提气,把身子定住,稍缓一缓,又再向崖壁一拍,一按,就象孩童攀梯一般,向崖顶攀去。
  那些琴虫追他不上,上百只眼珠看着敌人将它戏耍半天,就此逃去,恨得乱蹦乱叫,闹成一团。
  逍遥客提心吊胆伏在崖边,只听得崖下厉声连叫,越闹越凶,自己又没本事下崖,急得一颗内心几乎跳出腔外,约莫顿饭时光,那些怪声经过一阵猛烈喧闹之后,渐渐归于冷寂。
  这时,逍遥客更是大惊失色,心想于志敏要是能够诛戮那些凶物,何致它成群地喧闹?
  而且那些喧闹声却是逐渐乎停歇,并不像甚么悲啼痛叫,可见于志敏这位小友,竟是恃技丧生,忍不住堕下几滴老泪,长叹一声,爬起身来,悲唤一声:“雍儿雅儿!
  你两个过来,咱们回去收拾东西速回南去!”
  兄妹两人一听舅公唤他,也不辩声调如何,接连几纵,到达近前,看到他舅公老眼含泪,再听他说要回南方,不由罗然果立。
  半晌,逍遥客才哽咽说一声:“走罢!”
  雅儿诧道:“不等于小侠上来了?”
  逍遥客道:“你满嘴胡言,不懂得尊敬前辈,你两人最少也要称他为叔祖才对……”接着又叹一口气道:“可借紫虚仙师苦心调教出来的奇侠,竟在此地送命,唉!我们还是收拾行装,再回家祭他,就此赶往琼崖禀告他师尊罢!”
  女孩子的情感最是脆弱,服儿由她舅公话里听出于志敏身亡,她虽议和于志敏说过几句不关紧要的话,但已忍不住珠泪纷落,在雪地上结成一颗一颗冰珠。
  雅儿虽然比较雅儿稍能节哀,但也在悄悄垂泪。
  一老二少默默劝崖下站了半晌,似为那不幸而丧生的少年追你。
  逍遥客将“英雄索”当作丝绦缠在腰间,用那颤抖而无力的手挽着兄妹两人,正要举步,忽闻远处唤一声:“姬前辈!你在那里?”
  雅儿恍如做了一场恶梦,“哎呀”一声叫道:“他没有死!”这猛然一叫,可真大声。
  尾音未歇,一条白影已冲雪掠来,还在好笑道:“谁说我死了?”雅儿猛觉自己自流了一场眼泪,不由骂道:“你怎地不死?”
  逍遥客见于志敏能够生还,自是大喜过望,见自己的外曾孙女开口骂人。忙她一声:
  “胡闹!“随对于志敏道:“老弟台久未上来,又无声息,只阔那些怪声喧闹,以为老弟台已经无车,几使老朽惊煞,不料老弟台竟能生还,真是吉人天相,请问那些琴虫已经诛戮了么?”
  于志敏见他老少三人脸上,泪纺成冰,大受感动,忙把和琴虫厮斗的经过一说,最后并道:“晚辈,逍遥客忙拦断他话道:“老弟台不如此称谓,你我师门渊源甚厚,若这样称呼,置令师于何地?于志敏猛然省起,忙道:“那么就算是晚生好了!”
  逍遥客九笑道:“这称呼还勉强要得!”反正老朽比你早主几年,你是晚生,我是早生,被此无谢!”
  雅儿听他舅公说什么“早生……晚生”,不禁破涕为笑道:“那有人唤成早生,该是老生才对呀!”
  雍儿笑道:“妹妹又是胡说了,唱戏的才是老生哩!”
  雅儿“哼”了一声,反讥道:“什么都是你懂,人家就不懂!”
  漫说他兄妹抬杠,他两人这么一抬,却使姬清洪和于志敏全觉得彼此称谓困难。于志敏默想一阵子,忽然唤出一声:“姬老!”逍遥客大笑道:“老弟真行!我姓姬,而且又老,说起来正是姬老,好!好!你有话就说罢!”
  于志敏笑道:“我想问你们有没有一个大铁笼子!”
  逍遥客诧道:“要大铁笼子干吗?”
  于志敏将自己想擒两只琴虫上来的心意一说,雍儿也是年轻好事,径先就鼓掌叫好,接着道:“待我找找去!”
  逍遥客道:“又轮到你闹了!这那里找级笼去!”
  雍儿道:“上月雍儿和妹妹翻过那边山头,看到一个极大的铜鼓,正好搬下来用!”
  于志敏忙道:“在那里!带我去搬!”
  逍遥客笑道:“老弟台不去也罢!那是往时西秦乞伏国仁聚众用的铜鼓,重达千斤,怎能搬得下来?纵使你搬得到,又放下这崖底,等你擒得琴虫进去,又怎么吊得它到这崖上?”
  雍儿道:“那乞伏国仁怎样特铜鼓抬上峰顶的?”
  逍遥客道:“你以为乞伏国仁象项羽那样力能拔山,而把铜鼓抬上去么,他以国王之尊,只要召集打铜的,铸铁的,把冶炼设在峰顶铸造,那用说什么铜鼓,只怕铁鼓也被他铸成了!”
  于志敏怪口道:“说起来也奇,那时候的人偏爱铸什么钢鼓,钢柱之类,一种用来聚众,广播声威。一种用来记功,标榜动绩。
  琼崖有钢鼓,这里也有铜鼓,乞伏国仁那厮是夷狄种族,入寇中原四十六年,图他这铜鼓在那里作甚,不如我去试试看,能搬就搬,不能搬就把它毁了!”
  自从于志敏一开口说话,雅儿一对黑得发亮的眼珠,不停地在他脸上,身上,溜上溜下,这时又叫一声:“我也去!”
  逍遥客道:“不必急在此时!老弟台远道而来,方式又相牛贼打了一场,和琴虫闹了很久,纵依不饿也该渴了,还是往老朽居处歌息,明早再过峰去看也还不迟!”
  于志敏当天由克泊庙起程,赶了四百多里,到达贺兰山,本已打算找个可避风雪的所在,设法烧一点雪水,咽下带来的干粮,偏是自高峰看到玉树琼枝的疏林中,有条黑影庄林里滑雪。
  这也是牛祥明命定该死,才有此失,他一出了北京城,就乔装成衣袋褴褛的穷老儿,混出口外(按:“口外”即长城外。)
  却不料为了以内功御寒,不让雪花沾体,逐使他那套黑色衣裳在雪里格外显明,虽然天空飘雪,但那雪也是一阵大,一阵小,被积雪一反射,便尽入于志敏的眼底。
  要是在别的地方看到这样一位人物,于志敏或许会疏眼放过。可是,塞北的天气任般寒冷,土着不是穿狐皮貂锦,就是羊皮棉衣。为恐被野兽发现而加以侵害,走山路的人都爱加罩一件长可及随的白袍,像牛祥明这般装束,可说是一个也没有,怎不叫于志敏起疑?
  这一栏截虽是不错,却闹了将及两个时辰,不说肚里饥务,而月天色将晚,确也要找地头歇息。当下点点头道:“这样也好!
  但又要烦奖姬老了!”
  逍遥客忙道:“你又和我客套了!这算得甚么?”吩咐二小一句:“你们先走!”
  雍儿兄妹见于志敏一身绝学,巴不得将他留下来,这时一听细公爷爷吩咐,同时应了一声个“是”字,立即起步,却闻于志敏“哼”了一声,又急转回头。
  逍遥客诧道:“老弟台怎么了!”
  于志敏笑道:“方才为了拒那琴虫,竟把刀杖双壁留在崖下,若不把它取回来,被雪花掩埋起来往那里找?”
  逍遥客不禁皱眉道:“你又想再下崖去?”
  于志敏道:“不下崖怎生取得拐杖?”
  雅儿也很想看清他怎样下去,怎样上来,好待自己偷学个身法,无奈飞雪碍眼,反而希望他待雷晴了下去。乘她舅公爷爷踌躇的时候,“哼”一声道:“你下去再打上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