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乱世军神 >

第163章

乱世军神-第163章

小说: 乱世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学派也是不大以为然的,只不过是需要无为学派作为他们懒惰的借口罢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都是道德完人,这种景象也仅仅只能出现在史书之中了,即使人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可又不能直言反驳,谁让无为学派一向狐假虎威的高举着胜古圣皇的大旗呢!
法治,德治之后就是儒家学派的人治,其实魏远逸以为那更应该叫神治,因为儒家学派将皇帝神化,将皇帝置于至高无上的神坛之上。
因此魏远逸觉得很荒谬,儒若是在前晋王朝统一时期,皇帝为了巩固皇族地位,说不定儒家这一套还能有用武之地,可在前晋分崩离析之后,天下八国分立…八个国家啊!那就是八个皇帝!君权神授,那神一下子弄出来八个皇帝是什么意思?不仅如此,君权与臣权那是天然相对立的,一方强一方自然就弱,君强则君操控国之权柄,例如百年前燕国那位英明神武的武帝夏侯元让。君弱则由臣掌权,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的秦国。而儒家学说一旦得到普遍认可,君权至此之后就会在与臣权的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广大的官员们以及有志于成为官员的有志之士们不希望看到的。
皇帝虽然尊贵,可毕竟常年处于深宫之中,即便心中对于儒家学派喜爱到了极点,可除了皇帝外,几乎得不到任何一个阶层真心支持的儒家学派也只能维持表面的荣光了,这还是儒家学派在个人修身养性上还有些可取之处,若非如此,儒家学派如今还不知道沦落到什么地步了。
历代儒家学派的掌门人都是呕心沥血的游历天下,足迹遍布天下各地,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儒家学派的理念,奈何收效甚微。而这一代儒家的掌门人孔仲尼,魏远逸也听说过,似乎是八年前接任了儒家掌门人的位置,而在接任之后,这位新的儒家掌门人没有如同他的那些前辈一样奔走于天下,就魏远逸所知,这位孔先生至今只去过燕秦齐三国的都城,而且都只去过一次,之后就很少再有他的消息了。魏远逸一直以为是儒家终于出了一个聪明的掌门人,看出事不可为因此明智的选择了不做无用功。可现在听这伙计一说,韩国上下皆是儒家拥泵,莫非这些年来,孔仲尼都在韩国宣扬他的儒家学说?
魏远逸心中愈发疑惑,那伙计又接着说道:“孔先生说了,汉城这个名字不好,咱们得改!”
“为什么不好?改成什么了?”
“汉城,气势不足!经孔先生提议,现在已经改成了守耳城!”
“守…耳?”
“守备的守,耳朵的耳,守耳!”
“恕我才疏学浅,守耳…什么意思?”
“孔先生的智慧别说是你我,即便是我大韩伟大的皇帝陛下,听到守耳之后也不能理解是何意思,还是孔先生解释过后众人才知晓。”
“那孔先生是怎么解释的?”
“‘耳’,意为执天下执牛耳,‘守’,就是守卫,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而我大韩有执天下牛耳的运势,只要守住了这运势,将来就有望一统天下!”
伙计话音刚落,“哐”一声,魏远逸一个不稳险些摔倒在地,要不是旁边的荆羽眼疾手快,魏远逸这洋相可就出定了。其他人听了伙计的话都不觉得什么,只有魏远逸,被荆羽搀扶着还没坐好呢,就迫不及待的发问了,“韩国,要统一天下?”

第二百五十五节 :第255章

魏远逸怎么也想不到一统天下这样的话居然是出自韩国一个酒馆的普通店伙计口中,齐太子皇甫琰素有天下之志,秦国那位“疯狂”的连家大小姐可说是与皇甫琰不谋而合的同道中人,而燕国那位名为摄政王实为主宰者的夏侯仁恐怕也是不安好心。这几人身处不同国家,地位各有不同,但偏偏在某些时候给予了魏远逸一种极为相似的感觉,或许三人的共同处就是所谓“野心”了吧。燕国的实际君王,齐国的下一任君王,秦国最大家族连家的大脑,这三位不仅有野心,而且有能力在天下的棋盘上落子下棋。
可眼前这一位…
魏远逸怎么就觉得这么荒唐这么不真实呢?
暂且不说一个跑堂的伙计说出了统一天下这样的豪言壮语,只说这统一天下的人选,若是心平气和、绝对客观的将天下诸国派个序列,燕国最强排在第一,秦齐分列二三位,其实排到这里就可以了,雄踞五州的燕是超级大国,秦齐联手能对燕构成极大的威胁。如果硬是要再往下排,第四位应该是雍国,常年与蛮人对抗的雍国军队无疑有着强大的战斗力。第五位则是代国,蜀州天险,不求进但求自保可谓是绰绰有余。再往下…还有再往下的必要么?魏远逸实在是分不清韩、鲁、业三国孰强孰弱,而且就算分出来了又有何意义?
因为心中无与伦比的惊异,魏远逸的那一句反问是脱口而出,语气更是不自觉的带出了一股子不屑,不过这也很正常,魏远逸觉得换了谁听了这伙计的话都差不多是跟他一样的反应。可那个伙计显然与魏远逸的想法不同,感受到眼前这个外国人的不屑之后,伙计眉毛一竖,原本很是神采飞扬的面色也沉了下去,为了表达此时他心中深深的不满,伙计说话的语气都刻意高傲了些。
“客官是否看不起我大韩?”
这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酒馆里客人不少,而伙计这一句问嗓门又不小,不只是魏远逸等人听见了,周围几桌的客人也都听见了,顿时十余位客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魏远逸身上。
魏远逸心里小小的颤抖了一下,这些目光啊…简直就像他只要说一句轻视韩国的话,这些人就会冲过来群殴他一样!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魏远逸还赔了个笑脸,微笑着说道:“本人绝无看不起贵国之意,只是方才被小哥所说统一天下之言惊住了,自前晋灭亡,各国林立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依我看,还不知何时才能天下一统。”
伙计接受了魏远逸的解释,脸色好看了不少,点点头接着说道:“世人多愚劣,只知道钻营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一生,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多可怜哪!而孔先生就不同,他老人家的聪慧无人可及,那些庸俗之物也从不被他老人家看在眼里,孔先生的眼中看到的,是天下!”
不愧是念过几年书的跑堂伙计,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不仅有条理而且抑扬顿挫的将他对孔仲尼的崇拜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只是他,周围听到伙计这些话的食客们同样露出赞同的神色。按照这伙计的描述,儒家学派的当代掌门人心胸如海、智慧如海、眼界更是如大海般宽广无际,大贤已经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人了,孔仲尼简直就是活圣人!
没见过就没有发言权,魏远逸不敢妄自揣度那位孔先生到底有多厉害,但他至少是个极善于蛊惑人心的家伙,看看眼前这些孔圣人的狂热拥护者们就知道了。
魏远逸又问道:“那请问,孔先生是如何评判天下大势的呢?”
伙计正要回答,却被柜台里掌柜的一声呵斥打断,“小三,我可不是花钱雇你来说闲话的,干活去!”
“哎。”伙计赶忙回头,满脸笑容的答应了一声,接着面带遗憾的对魏远逸说道:“客官,您接着吃饭吧,小的就不陪您说了。”
说完之后伙计就走人了,留下魏远逸坐在那里很是不爽,话说到一半,人跑了,难受,太难受了!
“这位公子,您要是不介意的话,小人给您仔细说说?”
魏远逸正不爽着呢,就听到身后有人说话,转过去一看,就看见身后站着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人,穿着一件洗的发白还打着两处补丁的书生长衫,见魏远逸转头,这中年人赶忙想露出个谄媚笑脸,不过应该是不善这个,笑的有些勉强。
魏远逸正要答话呢,就听到中年书生的肚子传来了一阵“咕咕咕”的声音,声音很大,除了修影外,木兰等人都笑了起来,荆羽和木兰笑的还算含蓄。可木图木先就不同了,肚子饿的咕咕叫,这对于木家兄弟来说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往常他们总是因此遭到木兰或是魏远逸的嘲笑,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能嘲笑嘲笑别人了!木图木先这两个蛮货捂着肚子大笑,笑声震得魏远逸的耳朵都有些发颤。
“闭嘴!”狠狠的瞪了眼木家兄弟之后,魏远逸转向书生时又换上了一副笑脸,对着一脸尴尬无所适从的书生客气道:“这位先生若不嫌弃,不如就与我们一起吃些吧。”
那书生似乎想走,不过又被魏远逸客气的态度挽留,稍微犹豫了一会儿后,书生才拱拱手,低声道:“那就打扰诸位了。”
书生坐下之后,先自我介绍了一下,他名为韩江,确实是个书生,不过是那种读书读了二十年却屡试不中的倒霉书生。各国选拔官员的考试那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考不中的人比比皆是,韩江这样的书生实在是太多了。而读书人一旦考不上,家中殷实的还好,贫寒人家可就悲剧了,读书讲究的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了十几二十年下来必然读成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家中无钱还考不上,生计可就成了大问题。
看起来韩江的状况就不太好,不过魏远逸也没有多问,他只是需要一个人给他讲故事,为了听故事,他已经付出了一顿饭的代价,如果接下来韩江的故事说的好,魏远逸不介意再支付给他几两银子算作报酬,还是那句话,世上可怜人太多,他一人,可怜不过来!
满桌的菜香让韩江一个劲儿的咽口水,魏远逸很体贴的递了双筷子给他,笑道:“先吃两口,不急。”
韩江结果筷子,感激的笑了笑,虽然对桌上的菜垂涎三尺,可韩江依然努力的保持着速度,以使得他的吃相不那么难看。
空空如也的肚子里被塞进了些许食物之后,饥饿感也消了不少,韩江这才放下筷子,开始说故事。
“孔先生在大约五年前说过,三十年内,天下将烽烟再起!”
韩江第一句话就不同凡响,或者说,是那位孔先生不同凡响,魏远逸这一路走来,各国的情况都看在眼中,蠢蠢欲动的东三国燕秦齐,燕国夏侯仁需要至少十年时间来整合国内资源,齐国好战分子皇甫琰则是等待着登上齐王位的那一天,不过齐王今年还不到五十,身体看上去还相当不错,皇甫琰等十年,恐怕都是少的,最后,秦国的连家是在等燕国或者齐国发动。
因为亲自经历了这些,魏远逸有着很大的把握可以说,在二十年之内,天下就要大乱。可孔仲尼居然在五年前就预测到了这些么?他仅仅是去过东三国的国都各一次而已,他究竟是凭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的呢?难以理解!
“孔先生有没有说过他这么猜测的原因为何呢?”
韩江摇摇头,说道:“孔先生恐怕只对陛下及朝中大员们说过原因,像韩某这样的人是不够资格听到的。”
见韩江不知,魏远逸又问道:“现如今天下太平,在下就丝毫看不出天下大乱的征兆,而韩先生你既然也不知道其中原因,那么韩先生以为孔先生所说,可信否?”
听了魏远逸的话,韩江很是肯定的点点头,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道:“既然是孔先生说的那自然是没有错的!”
魏远逸轻轻点头,心中暗想,刚才还在猜测孔仲尼是否只能忽悠得了那些没什么文化见识的老百姓,现在一看,恐怕不是这么回事,韩江也是个知识分子,可对孔仲尼也是这么一幅无理由信服的模样,可见那伙计说的应该不错,孔仲尼和儒家学派在韩国的势力非同一般。
孔仲尼,到底会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魏远逸心中升起了浓浓的好奇,不是一般人这是可以肯定的了,那到底厉害到了什么程度呢?先知先觉?洞察秋毫?亦或是…全知全能?

第二百五十六节 :第256章

“孔先生有没有说过,天下大乱之后,哪个国家最有机会一统天下?”
韩江听过后点点头,答道:“孔先生说,东三国的实力在现今各国中位列前三,燕国自不必说,天下第一强国,而即便是秦国和齐国,单独拿出一个来也比我韩国要强上不少!”
魏远逸点头,听起来还是很客观的嘛,结果韩江下一句话直接就让他懵了。“但孔先生说了,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除了燕国外,就是我们韩国了!”
魏远逸这个愁啊,上一句还在说秦齐两国的实力比韩国高上许多,怎么话锋一转,这天下争霸就没秦国和齐国什么事儿了?
“额,韩先生,你能不能稍微给我解释一下,我怎么听不懂呢?”
韩江笑了笑,说道:“孔先生的智慧深不可测,在下说的简单了,也难怪魏公子不懂,在下这就说的详细些。”
韩江将孔仲尼所说娓娓道来…
秦强齐富,联起手来就可以抗衡燕国,但无论两国之间有着多少年悠久的亲密史,在关键时刻首先想到的必然还是本国的利益,再加上秦齐的弱点同样明显,就注定了秦齐只能联手抗衡燕国而两家中的任一家都无法单独的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