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乱世军神 >

第162章

乱世军神-第162章

小说: 乱世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方人马对峙,马逢春却是气的不停磨牙,要知道,原先的成都城守备军可都是在他手中的,上一任守备将军也是长安侯的心腹。结果裴艳二话没说,甚至连个象征性的解释都没有给,就直接换人了,新任守备将军姓宋,这位宋将军年纪轻轻,原先在裴艳大哥手下当差,做了守备将军的位子后对裴艳是绝对的忠心耿耿。长安侯不甘束手,还想着指挥守备军中中层的那些将领架空宋将军,可姓宋的能被裴艳看上委以重任,也不是吃素的,反正有皇后娘娘撑腰,宋将军毫不顾忌的就下了死手,从副将到下面的小队长,只要是长安侯的人,或下狱或赶走,这么一来,忠诚于长安侯的将领们都失业了,裴艳也轻轻松松就将守备军握在了手中。
输的一塌糊涂的长安侯终于按耐不住火气,径直找上了裴艳,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实话实说,这些年来代国太平的很,在长安侯治下的守备军虽然不敢说绝对没有犯过错,可即使偶有小的过失也是可以原谅的。因此长安侯找上裴艳的时候很是理直气壮,而面对长安侯的质问,裴艳却只是冷冷淡淡的说了一句话,“侯爷年纪大了,少操些心!”
这是关心么?只有白痴才会以为这是关心!这就是吃果果的,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夺权!长安侯的心在滴血,在彻底失去了守备军的控制权之后,他也成为了一名彻底的反裴艳斗士。
而现如今看到这队守备军站在了裴老头那边,这就好比是一个人从小养大的孩子,大了之后孩子居然成了死对头的儿子,帮着对头对付自己,这让长安侯情何以堪,怎么能不气愤!
两边都是三十人左右,可守备军毕竟是守卫都城的精锐部队,对上亲王的打手以及警备司那些披着官衣的地痞流氓,在气势上这一队守备军就稳稳的占了上风。
长安侯咬牙切齿,站的离他近些都能听见咯咯的磨牙声,一片沉默中,长安侯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裴大人,你凭什么能调派都城守备军!”
空挂着伯爵衔的裴老头的确没资格调派守备军,可没等裴老头说话呢,那个带队的小队长一脸威严的开口说道:“殿下,侯爷,小将正在城中巡查,见有一批可疑人物潜入听雨阁,为防意外,小将这才带兵前来查看!”
简简单单一句话,立刻就将裴老头的责任撇清了,虽然在场的都是心知肚明这些守备军是被谁召来的,可只要那个小队长一口咬死了他是巡查而来,那谁也不能因为这事儿刁难裴老头。
……
事情就在对峙中不了了之了,亲王与长安侯带着满腔的遗憾与愤怒离开了听雨阁,看着逐渐散去的人群,魏远逸顿时觉得有些无趣。
“我先走了。”
裴老头惊讶的看着魏远逸,心儿情儿也是面带疑惑,怎么这时候要走呢?魏远逸走的很坚决,裴老头挽留的话还没有说完,他就已经走了出去。裴老头奇怪的摇摇头,猜不透魏远逸的心思,情儿的目光则是毫不掩饰的跟随着魏远逸,女孩都有英雄情结,刚才魏远逸也算是扮演了一回英雄,救她于亲王的魔掌之下,现在的情儿至少对魏远逸没有恶感了。而她的姐姐心儿此时则充分的表现出了一位险些被人侮辱饱受惊吓的柔弱女子的形象。
魏远逸一走,裴老头也是兴致大减,随口安慰了心儿几句后,很快他也离开了,裴老头一走,院中又只剩下了心儿情儿姐妹俩。刚刚经历了一段有惊无险的小风波,姐妹俩也没有了赏景闲聊的心情,面对面坐着,愁眉相对,尤其是情儿,那一幕似乎还历历在目,她绝不想再重复那样的事情!但命运并不掌握在她们姐妹的手中,裴大人,亲王,长安侯,也许也包括魏远逸,这些大人物才是能够决定她们命运的人。同样是一老一少的组合,裴老头比长安侯可亲,魏远逸比亲王可爱,若是必须要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心儿情儿几乎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裴老头和魏远逸。
但是在魏远逸和裴老头相继走后,心儿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两人似乎对她们姐妹并不是很上心!对于裴老头和魏远逸来说,心儿情儿可能只充当着调味料的功能,可对于姐妹俩而言,裴老头和魏远逸却是救她们于水火的希望。因为彼此悬殊的地位差距,即使裴老头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吩咐朱老板好好照顾姐妹俩,可心儿情儿依旧惴惴不安,情儿的不安是对不可知未来的恐惧,而心儿则是惦记着该如何讨得裴大人的欢心,毕竟这一次算是她们姐妹运气好,那下一次呢?
出了听雨阁之后,魏远逸无目的的在成都城中闲逛着,虽然来到成都已经两月,可这还是魏远逸第一次在街上转悠,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也不知怎的,七绕八绕的停下来之后,魏远逸愕然发现,皇宫就在前方不远处了。
“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魏远逸嘟囔了一句,他也不认识路,纯粹是跟着感觉走,走到哪儿是哪儿,可就是这么巧,正好就到了皇宫这里。
“天意?”
实际上这一路走来魏远逸脑子里想的都是眼前这座皇宫的主人,代国亲王与长安侯,号称是裴家最强大的对手,今天终于与这两人碰过面之后,魏远逸的心也彻底放下了,以裴艳的厉害,对付这两人不过是易如反掌。最大的心事解决了,魏远逸长长的舒了口气,深深的看了眼皇宫,转身离去。
……
三日后,魏远逸一行人悄然离开了成都,当魏远逸的那封亲笔信被交到裴老头手中时,一行人已经在成都城五里之外了。
“老哥,魏某告辞!为了孩子,保重身体!”
看着如此简明扼要的告别书信,裴老头怔怔的说不出话来,他不解,正经事做完,正是该享受的时候,魏远逸怎么突然就这么走了,而且走的还这么隐蔽。
为了孩子?
裴老头回过神来之后有些哭笑不得,这句话明显不是对他说的。发了一会儿愣之后,裴老头将信往怀中一揣,吩咐下人,进宫。
不久之后,这封信就被某位怀了孩子需要保重身体的女人拿在了手中,一眼扫完,裴艳的表情极为平静,看不出是怎样的心思。
“他要去韩国,再去雍国,他是魏家长子,看过了雍国之后他就该回齐国继承家业了。”
裴家父女并没有刻意去打探魏远逸的背景,他们所知道的都是魏远逸亲口告诉他们的。魏远逸三言两语介绍完了之后,裴老头就记住了一件事,魏家是官宦之家,魏远逸将来会继承一个伯爵的爵位。
即使东三国中的齐国一直以富庶闻名天下,可一个伯爵确实不足以让裴老头和裴艳放在眼中,可这至少说明了魏远逸在齐国也是有家有业,他还是家中长子,这种种情况都表明,魏远逸是不可能长久居住在代国的!
见女儿沉默,裴老头又劝道:“艳儿,如今你有孕在身,国事就暂且放放,把身子养好了才是第一位重要的事儿。”
裴艳轻轻点头,嗯了一声。
裴老头又说道:“等孩子出生之后,是男是女的也得派个人去知会魏远逸一声,怎么说他也是孩子他爹…”
裴老头说完,裴艳半点反应都没有,再次陷入了沉默中,视线却又停留在了手中的信纸上,身在其中,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对魏远逸究竟抱持着怎样的心情。
良久,裴艳才放下那封信,微皱的眉头舒展开,轻声说了一句,“希望…是男孩!”
闻言,裴老头眉头一挑。作为一个纵横欢场数十年的老手,他怎么能听不出女儿淡淡话语中隐藏着的某种情愫呢?只是…裴老头一声轻叹,从此之后天各一方,今生能否再见都难说了。
裴老头突然觉得女儿有些可怜,也对自己当年将女儿嫁入皇宫的行为产生了疑惑,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第二百五十四节 :第254章

韩国,下辖四郡,蜀州两郡凉州两郡,被夹在代国和雍国之间,说来也是奇怪,韩国的开国君主当年是怎样做到的两州各谋两郡并依之立国这样的事情的呢?魏远逸对韩国知之甚少,实际上大陆西半边虽有代、韩、雍、业、鲁五国,但这天下的中心从来都在东边,因为古往今来的数个王朝,都城都设在如今的燕国境内,慢慢的世人都形成了同样的认知,燕、秦、陶朱城那一片被称为中原的区域才是这天下最中心、最有价值的地域,这种认知是燕国自以为正统的重要论据之一。
韩国都城,汉城…
“这位公子,我们韩国的国都已经不叫汉城了!”
某件酒馆之中,魏远逸正将自己所知的不多的有关韩国的信息说给众人听,正巧一个来上菜的伙计听到了汉城的字眼,于是他连手中的菜碟都没来得及放下,就开始纠正魏远逸的错误。
“胡说八道!本少爷书也读的不少,韩国自百余年前立国起,都城不就是这座汉城么!”
魏远逸毫不怀疑自己的记忆力,虽然所知不多,可他能够确定,韩国的都城确实就是汉城,既然自己不会记错,那就只能是这个伙计信口开河,因此魏远逸就脸色不豫的斥责了那伙计。魏远逸等人虽然颇有些风尘仆仆且一口外地腔调,可言谈举止以及身上的服饰还是能看出至少是有一定身份的,酒馆里跑堂的伙计那都是眼力不凡的,见到这样的人物怎么说也得是小心伺候着。然后面对魏远逸不悦的斥责,那个伙计的反应也是相当特别。
只见他将手中的两只菜碟往桌上一放,之后双手环在胸前抱肩而立,同时嘴一撇,脸上满是不以为然。
“客官,您孤陋寡闻了!”
几乎走遍天下,哪国哪地的酒馆都去过,何曾见过跑堂的伙计用这样的姿态这样的语气和客人抬杠的?魏远逸只觉得有趣,也没有因为不被这伙计尊重而发火,反而笑了笑,用一种请教的口吻对那伙计说道:“那就请这位小哥好生讲解一番,解我等心中疑惑。”
伙计没让魏远逸失望,听了这句话之后,直接转身拉过来一张长凳,接着大大咧咧往凳上一坐,二郎腿翘起,魏远逸忍着笑给他递过去一杯茶,伙计也不客气,咕咚咕咚一杯茶水下肚,润了润喉咙,这才摆出了天桥底下说书的架势,开口说道:“客官等人是外国人,初来乍到,也难怪你们不知道,今日我就给诸位讲解讲解。”
对于这样一个“嚣张跋扈”不将客人放在眼里的伙计,荆羽、木兰也觉得有趣,几人好奇的目光不住的打量着他,落在伙计眼中,好奇就变成了魏远逸等人的求学好问。
小哥我小时候也念过几年私塾,当时的理想就是为人师表,虽说今日做了跑堂的伙计,与当日的理想有所偏差,可小哥我明显就是教师的材料,你看看这几个外国人这么认真的向我请教,不给他们说服了,小哥我也不要再混了!
心中如是想着,伙计更加得意,再一次装腔作势清了清喉咙,这才开口细细道来。
“诸位客官应该听说过儒家学派吧?”
魏远逸点头“儒家学派偌大的名头,自然是听过的。”
“那儒家学派这一任的掌门人客官可知道姓甚名谁?”
儒家学派在齐国没什么市场,因此当世三大学派中魏远逸对儒家学派了解的最少,不过当代儒家学派掌门人的名字他倒是听说过的,沉吟片刻后,魏远逸不太确定的说道:“似乎是孔仲尼先生?”
那伙计似乎对魏远逸用了“似乎”很不满,横了他一眼后,说道:“不是似乎,孔仲尼先生确实就是儒家学派这一任的掌门人!”
见自己猜对了,魏远逸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几声,没想到那伙计面孔一板,口气不悦的训斥道:“客官,孔先生是怎样的人物,怎能如此轻慢!”
额?魏远逸一愣,随即反问道:“小哥你是儒家学派的拥护者?”
“那是当然!”伙计很是骄傲的一挺胸,昂然道:“不只是我,我韩国上至皇室宗亲下至黎民百姓,全部都是孔先生的门徒!”
闻言,魏远逸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怎么可能?
前晋分崩离析,天下八国分立,各国治国方式又各有不同,而研究各种治国之道的各家学派也应运而生,这是特殊历史背景早就的产物。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到了今时今日,大部分学派都已经没落无人知晓,而当今最著名的,自然就是所谓三大学派,法家、儒家、无为学派。
然而,就如同天下八国分立,但韩国与燕国的实力相差悬殊一样,三大学派的地位也并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最吃香的是法家,法家依法治国的核心理念很得天下读书人看重。另外,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是一句空话,但这句话勾画出的美好场景却能够给底层民众带来信心与无辜,综上两点,法家在知识分子阶层和广大民众阶层中都有着广泛的支持。
强调法治的法家学派在三大学派中独占鳌头,位居次席的则是讲究德治的无为学派,无为学派的声势向来不弱,但事实上即便是那些“无为而治”的君王的内心深处对无为学派也是不大以为然的,只不过是需要无为学派作为他们懒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