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481章

民国投机者-第481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弹在墙壁上爆炸,炸开个大洞,两挺重机枪压制住日军火力。  军官率先跃出掩蔽物,冲向敌人阵地,后面是大群士兵。

    更远地地方一队穿着各色服装的青年男女扛着担架跟着冲锋的士兵,这是上海市民组织的救护队,这些年青男女紧跟在攻击部队身后,翻动每一具躯体,只要还有口气就往下抬。

    激战不止在地面,天空上也同样展开,中国空军配合地面轰炸虹口日军,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日军飞机赶来拦住。  护航的高志航立刻率领驱逐机与日机缠战在一起。  在百万上海市民面前。  中国空军大显神威,一举击落日**架。  而自己却无一损失。

    上海市民大饱眼福之余,情绪更加激昂,每击落一架日机,地面都爆发一阵震耳的欢呼声,其中不少还是金发白肤地外国人。

    《八比零,我空军首战告捷》,申报的报道引来举国沸腾,全国各地自发的举行游行募捐。  蒋介石在上海开战的第二天,八月十四日发表自卫宣言,宣布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一枪也绝不与日军妥协,至此全国上下再无怀疑。

    西方军事专家立刻开始分析中日之间的国力军力,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抵抗最多持续三个月。  但长期在中国的记者们却像发现一个全新的中国。

    无论农民还是工人,教师还是商人,乡绅还是工场主,他们纷纷热烈捐款捐物,上海南京杭州市民组成抗日义勇军开赴上海,浙江保安团士兵拿着简陋地武器却唱着雄壮的歌声开赴上海参战。

    中国人从未如此团结,如此万众一心。  几十年来中国人从未有过如此强大的信心,从为对政府有过如此高的支持。

    “很多军事专家说中国最多抵抗三个月,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战争中武器只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信心。  在这个古老地国家,从来不缺乏两个要素,他的军事谋略已经有两千年历史…。”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马克※#8226;菲切尼向国内报道。

    中国军队凶狠的进攻取得的进展甚微,日军的炮火优势实在太明显,连绵不绝的攻击往往被敌人的炮火切成两段,以至于突击无力。

    为了打掉日军的炮火优势,中国空军决定用飞机对付日军舰队,逼其退出战区。  八月十五日,中国出动最新的B17轰炸机十二架,在三十二架P40和BF109的护卫下向日军舰队发起猛烈攻击。

    高志航率领驱逐机分队在十二架b17周围形成一个保护网,碧蓝地天空,飘浮地云彩,构成一副美丽的风景。  正欣赏这幅风景时,耳中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地电流声:“注意,注意,五点方向,十八跳蚤,高度xxx,方位xxx。  ”

    高志航心中一阵兴奋,昨天的八比零,他亲手击落一架,这让他有点不满意,今天虽说是护航,他还是希望能遇上日机,现在他们来了。

    “发现日机,第二中队随我来,第一中队继续护航。  ”高志航简单的下达命令,然后一拉机头向上爬升。

    “跳蚤在你的右肋。  ”地面雷达及时传来指引,高志航向右前下方观察,果然,碧蓝的天空上有几个小黑点在飘荡。

    这是一次完美的伏击,这也是第一次雷达指导下的空战。  当高志航率领二十四架飞机从高空俯冲下来时,日机还没发现他们的踪迹。  ,中国空军的第一轮攻击就击落三架日机,日机队列立时大乱。  速度奇慢的中岛依然慢悠悠的向前,战斗机立刻俯冲企图摆脱来自高空的袭击。  但高志航第一波冲下来的只是第一批十二架P40,剩下的十二架还在高空徘徊,当日机的轰炸机落单后,这十二架BF109立刻对中岛发起攻击。

    九架中岛,在短短十分钟的空战中就全部被击落,这款日本最新的两用轰炸机,在初次出征中就栽了个大跟斗。

    李桂丹护卫B17找到日舰队,随即B17发起进攻,当炸弹带着啸声从天而降时,没想到会被空袭的日军舰队大乱,各舰迅速开动,向外海逃出。  这次逃亡却也显示了日军的训练有素。

    日军在开向外海过程中,迅速调整阵形,逐步形成一个圆形防空阵形。  各种高射炮形成弹幕,遮蔽了天空。  B17不是俯冲轰炸机,也不是鱼雷攻击机。  他是高空轰炸机,更主要的是投弹手没有受过轰炸军舰的训练,而且用B17来轰炸军舰本身就是个笑话,这是年幼的中国空军犯下的一个幼稚的错误。

    但幼稚也有幼稚的运气,两艘日军驱逐舰被击中,遭到重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命令丢下两艘驱逐舰,整个舰队加速向外海撤退。

    受到重创的驱逐舰行使缓慢,B17丢完炸弹翻身回去,剩下的BF109又是一阵暴虐的扫射,留下一堆残肢火光,才悠然而去。

    空军大胜的消息再度让中国沸腾起来,人们简直疯狂了,他们没想到中国空军能把号称强大的日军打得狼狈逃窜。

    鞭炮狂暴、锣鼓喧天,在各大城市响起,南京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国民政府代表在集会上宣布八月十四日为空军节。  而武汉市民则举行了火把游行,几万枝火把把武汉三镇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昼。

    欢乐,持续的欢乐,人们沉醉了,他们忽视了,陆军没有利用这个优势发起进攻,连续三天,淞沪战场都处于停战状态。

    求月票。。。。。。。。

    求月票。。。。。。。。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三节 鏖兵淞沪(一)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三节 鏖兵淞沪(一)

    虽然已经立秋,秋老虎依然肆虐大地,闷几乎透不过气来,野蝉似乎意识到好日子即将不再,竭尽全力发出最后的嘶鸣,高大的乔木遮蔽着小楼,保护他免遭毒日的伤害,但它们却无力舒缓小楼主人的烦躁心情。

    “已经五天了,日本人那里还没回复吗?”蒋介石的语气很不耐烦,更多却一丝担忧,上海打响的第二天,英美法三国大使联手向他提出划上海为中立区,中日两国将军队都从上海撤出,上海地区防务由上海警察协同各国军队负责,上海周围二十公里内不准有中国正规军但可以有保安团。  对这个条件蒋介石认为可以接受,因此他下令张治中停战,但三国的建议送到日本后,却此持没得到日本政府的答复,蒋介石担心日本这又是在玩一出缓兵之计。

    “没有,”外交部长王宠惠答道:“三国使团的通知我们,三国正集体向日本施加压力,但日本政府内部分歧很大,特别是军方分歧很大,陆军表示可以接受,海军却坚决反对;近卫首相拿不定主意,英美法驻日大使正设法见日本天皇,希望通过他说服内阁。  ”

    蒋介石从鼻孔里发出一声轻响,三国联合的力量太强,他不能不作出个姿态,中国抗日需要外援,就算耽误一点战机,从外交上说还是划算的。

    “你通知他们,我们可以再等一天。  但不能无休止的等下去,我们已经等了五天了,足以证明我们地诚意,明天,也就是说二十一日是最后时间,过了这一天,我们将进攻。  所有责任应该由日本政府承担。  ”

    “是,我立刻通知三国使团。  ”王宠惠抹抹额头的汗水。  心里咒骂这闷热的鬼天气。

    “另外,行政院已经西迁,林森主席和孔院长已经去重庆了,但行政院剩下的人在南京要坚持办公,前方的军需、交通,以及西撤工厂的事情要抓紧办。  你暂时代理行政院务,总理这些事情。  ”蒋介石看着王宠惠热汗直流。  便把风扇向他这边调整了一下,王宠惠流露出一丝感动。

    蒋介石发表自卫宣言的第二天,林森和孔祥熙即率领几千多国民政府职员和他们地家属西迁重庆,国民政府宣布定重庆为陪都,主要政府机关全部迁移重庆。  同时下令南京、上海等地的工厂开始西迁。  除了制造弹药地金陵机器制造局的部分车间依然在坚持生产外,其余与战事关系不大的工厂已经停产开始西迁,与他们同时西迁的还有所属的十万工人和家属。

    中国方面的最后通牒发出之后,很快就有了回音。  二十一日,日本政府拒绝三国建议,正式宣布放弃不扩大方针,陆相杉山元发表声明要膺惩暴虐的中国军队,要求中国政府承认满洲国,根除排外抗日运动;向国民承诺三个月内平定中国事变。  日本参谋部宣布组成华北派遣军。  由陆军大将寺内寿一担任司令,组成上海派遣军,由陆军大将松井石根担任指挥官。

    六天时间,日本从国内调集了第三师团和十一师团在松井石根率领下分两批出发,在上海外海地马鞍群岛(位于舟山群岛最北端)集结,同时调集百余架飞机集结在马鞍群岛,增派三艘航空母舰到上海外海。  除了陆军外,海军将旅顺的海军陆战第二大队也调到上海。

    日本方面调兵遣将中国方面也不示弱,这六天停战时间里,除了八十七师从武汉赶到上海外。  九十八师、五十六师。  五十四军,张发奎的第八集团军先后赶到。

    蒋介石也重新调整部署。  将八十八、八十七、三十六、五十六、九十八、第二十旅、重炮兵第十团、炮兵三团、八团、教导总队一部、太湖联防部队编成第九集团军,将军委会直辖的第七重炮兵旅(装备有重庆造105榴弹炮和150榴弹炮)加强给该集团军由集团军司令张治中指挥围攻上海日军。

    第五十四军由霍揆彰指挥负责防守长江南岸,隶属五十四军的炮兵十六团在攻击期间暂时划归第九集团;第111师师长常恩多指挥111师和江苏保安1团2团负责守御长江北岸。  第八集团军由张发奎指挥,下辖六十一师、六十二师、五十七师、五十五师、独立四十五旅、炮兵第二团,负责防守杭州湾北岸。

    陈诚抽调其亲手训练的第十八军罗卓英部、刘和鼎三十九军和从西北赶来的俞济时七十四军,组成第十五集团军,在短短六天内即赶到上海外围。

    从西北抽调来的除了俞济时地七十四军还有胡宗南的第一军,胡宗南的第一军是全副德械装备,原本是要开赴山西,可部队走到太原附近时即接到转调上海的命令,山西铁路是窄轨铁路,出省就要重新换车,胡宗南因此落在俞济时的后面。  这两个军车运上海,沿途所有车辆都为其让路,因此在极端的时间内,俞济时即赶到上海,划入十五集团军内。

    七十四军是也是全德械装备,俞济时是蒋介石嫡系中地嫡系,但他这个军成军太晚,只有他的五十七师和王耀武的五十一师,王耀武的五十一师还是新编成部队,在西安事变之前他还是一个旅长,西安事变中他为救驾冒险走子午谷的举动感动了蒋介石,破格扩编为师,同时优先装备德械,可德械不足,因此从重庆买了部分,因此他的部队一半是德械,一半是重庆造。

    从湖南赶来的由湘军组成的第十集团由刘建绪担任司令官,下辖第预备第十一师、第四十五师、第一二八师、第五十二师,暂编十一、十二旅、独立三十七旅,也赶到上海附近,这支部队官兵求战欲望很强,但装备较差,战斗力较低,蒋介石将其安排在浙东,负责守卫杭州萧山宁波。

    除了这些部队,更远的地方大批部队在往淞沪地区赶,由桂军组成的二十一集团,由川军组成地二十二集团军,由粤军组成地十九集团军,分别抵达南昌、长沙、武汉,由滇军组成的第五十八军,在卢汉地率领艰难的走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在他后面的是杜聿明统帅的六十军。  更北边一点,重庆朝天门码头,第三集团军(新一集团军番号改为第三集团军)的第一批出川部队在重庆市民锣鼓喧天的夹道中登上江边的船;再北边一点,邓锡侯统帅的二十三集团军正翻越秦岭进入关中,他们的任务是去山西战场,协助阎锡山防御山西。

    二十一日,得到日本政府拒绝三国提议后,蒋介石下令恢复进攻,早就等得不耐烦的第九集团将士立刻向上海日军占领区发起进攻。

    重炮兵旅的加入使得中国军队的火力具备了摧毁日军坚固据点的能力,十二门150榴弹炮和十二门105榴弹炮同时开火,刹那间,地动山摇,日军阵地山崩地裂,坚固的大楼被打得千疮百孔,除了重炮旅外,四个炮兵团和师属炮兵,亦同时开炮,几百门大炮猛烈轰击,日军从未受到过这样猛烈的炮火。

    日军指挥官急忙呼叫舰队炮火压制和空中支援,对于日军舰队,中国军队没有多少办法,但天上却是中国空军的天下,连续取得两次空战的胜利后,空军司令周至柔(代理)将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