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公主之道 >

第38章

公主之道-第38章

小说: 公主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情势的确是两难。即使西梁内乱,大周有机可乘,又要顾虑着北齐,若是先攻下北齐,再去图谋西梁,第一是北齐不好攻下,第二是攻下了北齐之后,便和北方鞑靼直面相对了,到时候又会受到鞑靼的威胁,想要进取西梁,也存在问题。所以,并没有好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太子颔首后说:“现在情势的确便是如此。”三国鼎立,互相牵制,这种情况是很难打破的。
但长宁紧接着说道:“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破。只要皇兄您励精图治,西梁出了乱子,可说是大伤元气,北齐皇帝萧祐虽然能征善战,但性情狂妄,并不大听臣子的意见,又嗜好美色,连臣子的妻子也不放过,要是他不加收敛,不过几年,北齐大约也会君臣离心。对北齐,先攻心,北齐一乱,大周便依然有机可乘。大周富裕,只要君臣一心,又发展兵力,不愁不能统一天下。”
皇帝自然也有这些想法,不过,比起是他本身的雄心壮志,更是情势所逼。
但他总归会那么去做。
长宁这话已经给了皇帝以解答,那便是可以先按兵不动,但是可以收买两国大臣,乱其朝纲,到时候不怕不能成事。
只是现在的问题,就是好好利用两国君臣之间的各种隐私之事了。
长宁还向皇帝建议道:“我之前跟随父皇在军中时,听闻萧祐喜爱南方水嫩娇柔的女子,他曾抢过臣子的妻子张氏,听闻那张氏便是一位娇弱的水嫩美人。皇兄不若让人去找几个会受萧祐喜欢的美人,然后让人送到北齐去,要是她们能够挑拨北齐君臣关系,那就更好了。而西梁,太子宋崇周做太子二十来年,据说稳重仁爱,若是他之后能够再登上皇位,西梁的情况倒会好些,若是他被宋崇友所杀,宋崇友只是个暴虐的莽夫,他的治下,西梁定然会出问题,到时候不会是我大周的对手。”
皇帝从妹妹这里问了计,心里已经有所打算,之后并没有在慈元宫里多逗留,便回了崇政殿去。
刘和本是可以去厢房里休息,但她一直在外间等着。
皇帝离开时,她便在外间里行礼恭送。
长宁也一直将皇帝送到宫殿大门口,还和皇帝说:“哥哥千万注意保重自己。”
皇帝回头对她笑,说:“你也好好养着,不要累着了。”
这才走了。
长宁看他并不乘宫轿,而是大踏步自己亲自步行,步履如风,已经带上了帝王君临天下的霸道气度了。
长宁回身去挽住刘和的手,说道:“和姐姐,我们继续说那绣样的事。”
刘和却稍稍有些心不在焉了。
长宁知道皇帝和皇后一直只是相敬如宾,并没有十分深厚的夫妻感情。
长宁其实很想问问自己哥哥,他到底是喜欢什么样的女子,至今还在想当年不幸过世的董氏吗。
长宁觉得皇帝还在怀念董氏,是有根据的,因皇帝登基之后,先给先孝慈文皇后的谥号又加了圣安二字,成圣安孝慈文皇后,并且将她迁入了先太宗皇帝的皇陵之中和他合葬了。
在做了这件事之后,他又将原太子侧妃董氏给追封了皇贵妃,而且还准备在他的帝陵修好之后,要将她迁到附近去。
由此可见,他以淡然的态度来淡化所爱之人的死亡带来的痛苦,但是却并不能完全忘怀。
长宁不希望皇帝因专宠某后妃而偏听偏信与国不利,但是,看到皇帝一心国事,每天都忙于政事,她便很心疼他,并希望他身边有一个和他两情相悦的女子。
长宁和刘和坐回了榻上,两人拿着绣帕研究上面的花样,长宁假装不经意地提起,“皇兄后宫实在太冷清了,明年应当会选秀,选出几名女子填充后宫吧。”
说到这里,她又叹了一声,说:“后宫里宫室是不少的,到时候多些人了,也能热闹一些。”
她看了刘和一眼:“本来大臣提议,只要十三以上的官宦人家的闺秀就可以送来选秀,皇兄觉得十三太小了,便说要及笄才行。”
她撇了一下嘴,做出个不以为意的表情:“那些大臣也真是,十三的女孩子,岂不是比我还小了。不过及笄的话,也是和我一般大。”
刘和一向是个脑子想事少的女孩子,而且很少有发愁的时候,此时却用手指绞着手巾,低着头一副惆怅的模样。
长宁不得不用手指在她的眼前摇了摇:“在想什么呢。”
刘和这才回过神来,笑了笑,说:“公主,无事。”
长宁斜睨着她:“我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你觉得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吗?你是不是想进宫做我的嫂子。”
刘和知道长宁公主在无人的时候,嘴巴一向是没把门的,什么都能说,她当即就因她这句肆无忌惮的话而慌乱起来,蹑嚅道:“公主,您不要打趣我了。”
长宁说道:“我才没有打趣你。我是看你像是有那个意思,若是你对我说实话,真的想入宫的话,我定然帮你,如果你没有这个意思,你知道我当你做好姐姐,也不可能让你做不遵从你本心的事。”
刘和已经满面绯红,一时却抹不开面子承认,长宁握着她的手笑,又说:“刚才皇上在这里坐下,顺手便拿了你不小心掉在这里的手帕擦了擦手,就是你现在手里这块手帕。”
刘和一声细小惊呼,绞着那手帕的手指像是发麻了一样,无法再动弹。
长宁不再说话,反而起身去一边拿了一本书在手里,坐到一边的美人榻上去翻看起来。
刘和抬头偷偷看长宁,好半天总算鼓起勇气道:“宁宁?”
她是很少叫长宁的小名儿的,此时叫了,定然是想请她帮忙了,长宁转头看她,她便说:“我知我容貌只是一般,要是选秀,我能被选上的可能性实在不会高,据我所知,京中有好些人家的女孩子都在准备明年的选秀了,就说郭宰相家的孙女,才名不小的郭榕仪,便一直没有说亲,是想入宫的。我同她们比起来,实在太平庸了。”
长宁看着刘和说:“你是我的奶姐,怎么会平庸。我且告诉你,皇上并不看重女子容貌,此前皇上还是太子时,宠爱他的侧妃董氏,你也是见过我那董嫂嫂的吧,容貌并不过人,不是吗。所以,你完全不必和别人比容貌。有我帮忙,只要你想入宫,我便能让你入宫来。”
说到这里,她又走到了刘和的面前,伸手拉住了她的手,望着她的眼睛说道:“和姐姐,你知道,我很快就会出嫁了,以后再不能在宫中。我同皇兄感情甚笃,我希望我走了,便有另外的女子来爱他关怀他,而不是算计他,只想从他身上得到权势,来让娘家发达。皇上才登基不到一年,皇后娘娘就让皇上为楚家加了数次官了,皇上对此不满,和皇后越发疏离,所以你入宫,能够得到皇上宠爱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长宁只能这样为刘和分析了,因为她没有发现黄帝有看上刘和,那刘和只能依靠自己来获得黄帝的关注和喜欢了。
按照长宁所想,皇帝做了多年太子,先皇又一直不喜欢他,他定然一直活在忐忑谨慎之中,无论外面表现如何,心中定然是压抑的,不然他也不至于在妹妹面前数次表现得想抛掉权势独善其身。
他这样的人,心中应该非常谨慎,很难对人一见钟情,即使是后宫里本就属于他的妃子也一样。
当年董侧妃受他的喜爱,定然是两人在精神方面有所共鸣。
以刘和的性格,能够和皇帝在精神方面有共鸣是困难的,但刘和温柔又大度,性格爽快又没有太多心眼,要讨皇帝的喜欢,应该不难,再说,她还会在旁边帮衬。

☆、第52章

第三十章
到了九月下旬,长宁总算从皇帝处得到了西梁的具体情况。
西梁太子宋崇周和后来伪诏登上帝位的陈王宋崇友大战;辉王宋崇中;本是随太子宋崇周侧一起攻打京城杀宋崇友;但宋崇中临阵倒戈;杀了太子宋崇周及其家眷属官;并向宋崇友献媚;宋崇友十分高兴地打开了京城城门,要重赏老九宋崇中;没想到宋崇中在城门大开之时,便带着自己的军队攻入了京中。
宋崇友遭此临场变化,一时间反应不及;而且他和宋崇周大战;兵力本就已经不济;被弟弟杀入京城,只得往皇宫逃,想要守住皇宫,然后再让其他将领去杀宋崇中。
宋崇中不仅十分奸诈狡猾,而且善于用兵,他的军队常年驻守和大周的边境,十分骁勇善战。
一向暴虐又好享乐美色的宋崇友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被宋崇中杀死。
在这次皇位之争中,西梁的京官死了有半数之多,不少人家甚至被灭门,而且无辜百姓也受了牵连。
宋崇中攻下京城之后,甚至纵容部下劫掠了京城中商贾密集的北市,在三天之后,才开始管理京中秩序。
宋崇中在九月十二登基为帝,并且随即就改元天福,重赏部将,又提拔不少亲信为朝中官员,组成了新的朝廷。
西梁这次内乱,前后只经历了一个多月,宋崇周死得冤,宋崇友则像唱大戏一般地在皇位上坐了一个月便被杀,最后却是宋崇中得了皇位。
不过,他即使得了皇位,但以他的所作所为,也没有明君之相。
皇帝亲自来给长宁说了西梁这次的情况,他将密奏的奏折拿给长宁看了,长宁看完,便问道:“没有长姐的消息吗?”
皇帝叹了口气,说:“怕是已经没了,原太子的东宫女眷,品阶稍高的都被杀了,剩下的则被分下去奖赏给了将士,东宫里的男丁更是一个不留,据说郡主都被杀了。宋崇中性情残忍,在宋彦在位时,宋彦便因他性情残暴不喜他,将他发配到边境镇守。”
长宁知道长平公主能活下来的希望非常小,甚至可说是没有,不由心中难过,她尚且记得当年长平公主不愿意嫁人,自己去劝说了她。
她想,要是不是自己去劝说了她,她划伤了脸不能去和亲,到时候先皇找人替代她前去,说不得长平公主还能在此时保住一命。虽然她的结果大约也不会好,或者会让去常伴佛灯,或者会让去守皇陵,但活着总比没了好。
长宁深深叹了口气,低着头不再说话。
西梁的先皇帝宋彦,早年征战四方,晚年便很保守,而且钟爱性情仁爱儒雅的太子宋崇周,但哪曾想,他才刚死,他钟爱的太子就被其他儿子杀了呢。
而大周的先皇帝顾宗豫,就正好和西梁的宋彦相反,他不喜自己的太子性情太仁和,反而喜欢处处都有表现欲的老七简王,不过好在他儿子少,大周没有出现西梁这种事。
长宁想到父皇驾崩时的事,皇帝病得已经不能说话,甚至呼吸不畅,他知道自己要死了,但他还有大业没有完成,又觉得自己的儿子们都不成器,故而无论如何是要死不瞑目。
长宁跪在他的床边,握着他的手,说:“父皇,您就放心吧。太子哥哥他有明君之相,定然能够护住您创下的基业。”
皇帝眼睛已经昏黄,摇了摇头,又急喘了几口气,长宁眼中含泪,但始终没有哭出声来,说:“女儿也会一直监督太子,让他为一代明君,待到大周一统天下,太子会入太庙告知您此事。”
皇帝迷离着眼神看着长宁,慢慢地才咽了气。
长宁自此才轻声哭了起来。
之后几日,皇帝上朝和臣子议事,便让长宁立在了皇座之后的帷幔后旁听,这几日讨论得最多的便是对西梁的用兵。
以宋崇中的好战,即使大周不去攻打他,他也会派兵来攻打大周,所以,第一是要加强和西梁边境的兵力,其次是要将主动出击的作战计划定好。
大周和西梁自从联姻以来,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打过仗了,边关的将士,有些可能都要生疏于战事了,而且因和西梁无大战,驻守同西梁边境的将领也换了不少。
皇帝于是决定既要多派数万人去驻守同西梁的边境,又要启用更好的大将。
皇帝亲自给当年驻守过萍州城的万将军万叔祯写信,并亲拟了圣旨,加他为镇国大将军,并赏赐了不少东西,让他再次前去镇守萍州城。
因皇帝不信任太监,是以在政务十分繁忙时,让长宁到崇政殿的偏殿里为他整理奏折,有时候甚至让长宁为他执笔批阅,这些都是长宁做惯了的,倒也不觉如何。
因长宁对长平公主的事耿耿于怀,皇帝便专门让人去打听了长平公主之后的事,得到的消息的确不好。
在太子宋崇周被宋崇中派人杀掉的同时,太子的子女和内眷,便被宋崇中派去的人杀了,太子妃也不例外,虽然她是大周的大公主,但宋崇中并没有忌惮她是大周公主的身份,让人将她杀了,不过好在有人好好安葬了她。
皇帝不想对长宁隐瞒此事,所以之后就向她说了。
皇帝以为妹妹必定会哭泣一阵,没想到长宁只是沉默了一阵子,然后就说道:“宋崇中不顾长姐乃我大周的大公主,让人杀了她,可见,他并没有要和我大周和平相处之意,恐怕已经在做袭击我大周的准备了。哥哥,多做准备先下手为强才好。再有,既然长姐被安葬了,等我大周的军队攻入了他西梁的国都,定要将长姐接回来安葬。而那宋崇中,将他暴尸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