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76章

定居唐朝-第176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匝氏衷诘氖屏Γ蛑焙廖薜值仓Α

    太子仁厚果然如此!可是,施政理念不合,这是个大问题!即便不知道将来的皇帝是二凤君,薛朗果断也跟太子混不到一块儿去。所以,太子的情,薛朗领了,但很遗憾他做不了太子的臣子。

    出了紫宸门就看到平阳公主窈窕的身姿站在那里,脊背挺得笔直,在门口等他。秦王是匆匆被传进宫的,手头还有事,已经先走了。

    薛朗连忙过去:“建瓴!”

    平阳公主回头,夕阳西下,夕阳的光晕照在公主身后,让她的面目有些模糊、朦胧,透着一股神秘的美。

    平阳公主展颜一笑,没说话,待薛朗走进,细细打量他神情,似乎才放下心来,道:“宫门快下钥了,我们快回吧!”

    “恩!”

    薛朗开心的点点头,与平阳公主一起走出宫廷。

    跟平阳公主一起,薛朗哪里还有空去想太子的想法什么的,想起今天在紫宸殿内,公主殿下光明正大的把他叫做“我的幼阳”,薛朗就忍不住心潮澎湃——

    平阳公主当时可能是出于保护他的目的才公然如此宣称,但是,公开了就是公开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薛朗尚公主的事情应该可以提上日程了,也就是说,该准备大婚的东西了。

    新婚礼服什么的,尚的是公主,自然有礼部承办。不过,聘礼却没人能代给,而薛朗恰好今年最穷!咋办?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啊!

    “在想何事?一忽儿开心,一忽儿难过的?”

    大概是薛朗脸上的表情变来变去的让平阳公主看得好奇心起,逐开口问道。薛朗打了个哈哈,又不想骗她,便婉转道:“在想挣钱的事情,圣人连媒人都找好了,我该准备聘礼才是!”

    平阳公主也不见羞涩,叹道:“我今日原只想着保你,免得你太过冒昧触怒圣人,谁知竟把自己也套进去也!”

    薛朗笑得开心:“我知道!过程不重要,结果让我欢喜便好!”

    平阳公主睨他一眼,却没说话。薛朗福至心灵,问道:“建瓴还在担心预言之事?”

    平阳公主眉宇含忧,道:“武德六年尚未过完,我如何能安心!”

    “我不怕!不过,我也知道,这件事说再多也没用,你心里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真的放心,我能做的便是一直陪着你,准备好婚娶之事,等着你。”

    薛朗说的坦诚。平阳公主幽幽一叹,嗔怪一句“傻子”却没再多说其他。

    两人沉默的走了一段,快到宫门时,平阳公主方才开口问道:“这些时日一直在读书么?”

    薛朗答道:“读的,不过,文言文水平有限,经常读得一知半解的,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平阳公主道:“此事不急,可慢慢来,毕竟你自幼便是用的白话文,读不惯、写不来文言实属正常。只要坚持多看多听多写即可。”

    两人随意的聊着,到得宫门口,平阳公主上了肩辇,先行出宫。薛朗眯着眼,慢慢的往下马桥去,对于如何赚钱,心里倒是有了点儿想法,只待回去便命人去办。

    心里这么想着,回家的步伐也变得急促起来。回家便翻箱倒柜的算账,总和资产。待算出总账,留了一个月的花用后,把阿陈也招了回来,细细交代一番,方才让他外出采买。

    紧接着找来荷香,也是细细吩咐一番。然后便在府里的东南角空闲的院子里忙碌起来。

    薛朗府里忙得热火朝天,他本人却还需要去民部上班。三日后,圣人下诏,薛朗还在民部衙门上班,就有传诏的礼部官员来拜访,当着众人的面宣诏,招薛朗尚安国平阳公主。

第336章 同心协力() 
“大哥!”

    “幼阳!”

    薛朗刚回到府里,江临和苏寒就迎了出来,苏寒急急的拉住薛朗,问道:“圣人下诏让幼阳你尚平阳公主,可是真的?”

    相比苏寒的激动,江临就平静许多:“衡宇,圣人已下诏,此事自然是真的。小弟恭喜大哥得偿所愿。”

    就知道瞒不过江临。薛朗笑着摆摆手,笑得像个二傻子。苏寒看看江临,又看看薛朗,惊叫道:“阿临怎么知道的?”

    江临笑眯眯的道:“自然是看出来的。”

    苏寒惊呼:“我为何没看出来?”

    江临意味深长的笑笑,没说话,苏寒只觉面皮发热,莫名的有点儿心虚,果断的转移话题:“幼阳,婚期可定了?有何事我能做的,尽可直言!”

    江临也道:“衡宇说得对,大哥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只管吩咐便是。”

    薛朗心中一暖,也不掩饰,道:“最大的困难就是聘礼!我手头的东西感觉薄了些,拿不出手,这一年要努力挣钱才行!”

    说到挣钱的事情,江临和苏寒都不禁一滞。想了想,江临道:“我空闲的时候多去打猎,试着多猎些猛兽。”

    苏寒也道:“我出去找个医馆坐诊!”

    这便是好朋友、好兄弟。薛朗心头感动,道:“你们两个的好意,我心领了,挣钱的办法我已经有了,不过,没有人手,所以,我也不跟你俩客气,今天正好我们仨儿商量一下。”

    “嗯!”

    江临和苏寒齐齐点头,等着薛朗的下文。薛朗想了想,道:“我的办法还是年前和你们说的那件事,熬糖!”

    江临道:“大哥,我们没有蔗园,恐原料跟不上。”

    薛朗道:“所以,我们就去买!比起自己建蔗园,去采买肯定成本要涨一些,利润变薄,但目前的情况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部曲们等着,聘礼也等着!”

    江临和苏寒想了想,也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苏寒立即道:“幼阳,我能做甚?尽管直言!”

    薛朗想了想,道:“明天休沐日,要办阿临的加冠礼,等办完,阿临就要去大营,为上战场做准备,所以,阿临的任务就是好好的训练,我还等你回来喝我的喜酒。明白吗?”

    江临郑重的点点头:“大哥放心,小弟省得轻重!”

    江临这一年来,成长了许多,比之当初的淳朴青涩,成熟了许多,也稳重可靠了许多,薛朗对他很放心。

    然后,薛朗对苏寒道:“阿临不在家,我又走不开,所以有些事只能落到衡宇身上。我们现在没有蔗园,手头的本钱也不算丰厚,但是,本钱厚有本钱厚的做法,本钱薄有本钱薄的做法!”

    薛朗把自己的打算细细向苏寒说——

    薛朗打算让苏寒去买现成的糖。这时候的糖,都是块糖,片糖,砂糖的做法还没有传入中国。并且,糖的颜色比较杂,即便是最好的糖,也带着黄色,并没有后世糖那样的晶莹剔透,这是因为糖里面的杂质并没有去干净的缘故。而要把糖里的杂质去除,办法很简单,用黄泥。

    薛朗临时想出来的办法便是去收购别家熬好的糖,自己回来在加工一遍,做成晶莹剔透的霜糖,加价卖出去。等水果出来,还可以在糖里加入水果,做成水果味的糖。

    即便糖不是每个人生活都必备的,但糖是奢侈品,这么卖一年,攒的钱用来准备聘礼什么的,应该够了!

    薛朗笑道:“所以,这一年,我们仨儿的目标就是这样!顺便让衡宇多出去走动走动,说不定会碰到心仪的姑娘,到时候,我帮你去提亲,省得我和阿临都有着落了,就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提到找对象,苏寒兴致不高,语气里带着自嘲:“成亲与否,其实我已不奢求。我的脸如今这般模样,哪里会有姑娘愿意嫁我。”

    薛朗认真道:“会有的!不是每个人都只看外表,总会有个姑娘能看到你的好,包容你的不好,愿意接受你的全部,为你生儿育女。”

    “希望吧。我的事且不提,先把幼阳的聘礼准备妥才是,公主殿下那样的好女子,不该薄待。”

    薛朗郑重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三人敲定大致的方向,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的地方,说到很晚。因为宵禁,江临赶不及回去,干脆三人睡一张床,继续说。

    有时候,薛朗会感叹,人的一生,能遇到投缘又肝胆相照的朋友,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薛朗不是一个容易交到好友的人,在现代,他最好的两个基友,一个是他高中时期的同学卫螭,一个是他的发小。

    即便后来他退学,他们继续升学,几年不见,交情也从未褪色。想不到穿越到古代后,虽然没了家人,但他幸运地又遇到了肝胆相照的朋友。上天其实待他不薄,薛朗很满足。

    第二天便是休沐日,江临举行冠礼的日子。按照现时的风俗,冠礼一般只请家中长辈参加。江临这边,家中已无长辈,只能有薛朗这个兄长,代行父职。

    不过,薛朗对自己的学问没信心,给自己取字的过程还历历在目,这事儿便只能交由公主殿下代劳。好在,现在两人名分已定,所谓长嫂如母,也算适宜。

    因为要举行冠礼,江临一大早起来,早点都来不及吃便匆匆赶回他在隔壁坊里的家去准备,苏寒也跟着去帮忙,薛朗还得去公主府请公主殿下。

    距离选好的吉时还早,薛朗吃了早饭才过去,到了公主府,平阳公主已然准备好——

    今日,平阳公主难得的穿了一身亮色的衣服,水蓝的衣裙,衬得公主殿下肤白貌美,风华绝代。

    薛朗看到的时候,都不禁看傻了!惹得初雪不禁“噗嗤”一笑,笑得薛朗老脸一红,赶紧低头。

    初雪笑着福了福:“奴婢见过驸马。”

    对哦,现在是驸马了!

    薛朗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嘿嘿笑着摸摸后脑勺,应下来:“初雪姑娘不用多礼。”

    平阳公主不理初雪的打趣,问薛朗道:“是否该出发矣?”

    薛朗点点头,两人相偕而去,一边走薛朗一边问道:“给阿临取什么字,建瓴你可想好了?”

    平阳公主颔首:“已然想好,放心,我已让人准备好一切。”

    “嗯。”

第337章 长安的春耕() 
“臣拜见安国平阳公主!”

    苏博士刚要拜下去,平阳公主眼睛往身旁一瞥,如圭已然快步上前,一把扶住没让他继续往下拜——

    这是江临的岳父。江临与薛朗是兄弟,说起来也是平阳公主的长辈,虽说以她的身份受这一礼无碍,不过,平阳公主显然并没有这个打算。

    薛朗只是情商低,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平阳公主的用心,心中全是感动的暖意。互相见礼后,平阳公主被迎上上座。江临府上的家具是搬家的时候薛朗送的。

    本来冠礼应该请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来加冠。但是,加冠应该在婚前。江临年轻,于礼俗上懵懵懂懂地,薛朗又是外来户,更加的不懂。如果不是平阳公主提起,江临的打算是等岁数到了请薛朗帮忙取个字就成。所以,今天的冠礼便只有自家人参加,没有外请。丢脸犯错自家人知道便好。

    取字的是平阳公主,戴冠的长者是江临的岳父苏博士。到了吉时,江临穿着采衣进来,立于席下。

    平阳公主温和的望着他,道:“阿临,我今日为你取字浩歌。出自楚辞,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望你做个潇洒磊落之伟岸男儿!”

    楚辞薛朗读过,浩歌便是纵情放歌的意思!江临,字浩歌江浩歌,听来确实有股潇洒倜傥的感觉。公主殿下果然比他有学问!

    江临脸上略过一丝喜色,旋即满脸郑重的向平阳公主行礼,响亮的应了一声:“喏!”

    “戴冠!”

    苏博士上前,为他戴上发冠。

    “礼成!”

    加冠之礼便算完成。唐朝时的冠礼比较简单,行的人也少,不像宋朝,司马光专门写了一套礼仪流程。唐朝的冠礼,一般都是由自己家族的人决定,也有许多人根本就不行冠礼,年纪到了,成亲之前取字加冠便行。江临今天是补的。

    但凡中国人行事,总是跟吃分不开关系,行完冠礼,自然便是吃吃喝喝庆祝一番,江临府上早已备妥。正待开席,平阳公主道:“今日之宴,大家一起即可,不用避嫌。”

    唐朝虽说民风开放,但是,宴饮之时,女眷与男的是要分席避嫌的,越是身份高贵的越是讲究。当然,也有不避嫌,男女同桌,那一般只发生在不见外的亲朋之间,分与不分,全由人自己拿捏。

    于是,江临行冠礼的这一日,在屋里摆了两桌,中间无有屏风隔开,女眷们坐一桌,男的坐一桌,桌上还行了几轮酒令,气氛十分愉快。

    薛朗笑眯眯的坐着,心中明白,今日公主殿下主动提出不分席,显然是因为与薛朗名分已定,知在场的全是薛朗的亲朋好友,是公主不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