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明第一宠后 >

第36章

大明第一宠后-第36章

小说: 大明第一宠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云渚从容大方,娓娓道来:“日月尧天大,璇玑舜历长。侧闻行殿帐,多集上书囊。”

    朱厚照在珠帘后轻轻拽了拽高凤的衣袖,疑惑不解地问道:“这丫头到底在搞什么鬼?人家都是极尽所能展示自己的才艺,她明明什么都会,却偏偏用一首打油诗糊弄我!”

    高凤到底是宫中的老人,成化年间选妃便是他主理的,只见他眯着凤眼微微一笑安慰道:“陛下莫要心急,陛下难不成还信不过沈女官吗?”

    朱厚照只得撇了撇嘴,悻悻地坐回椅子上,安静等待后续将会发生什么。

    沈琼莲却是轻轻颔首,从容一笑:“此乃李清照当年为宋高宗所作,倒是也应景。”

    夏云渚躬身一辑,便随着引导女官退到殿外了。

    随后又有剩下的淑女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可朱厚照越看越闷闷不乐了,这会正撅着嘴抱怨道:“那些个唱歌,跳舞,弹琴的,个个都比她吟那一首破诗精彩,她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这么敷衍她是不是不想嫁我了!她是不是后悔了?”

    高凤只得安慰这位皇帝小祖宗:“陛下稍安勿躁,莫要心急啊,那些唱歌跳舞弹琴的,确实是一时间出尽了风头,可老奴却觉得夏姑娘做的没错,夏姑娘比那些个急功近利之人,更显一分沉稳和实在啊。”

    待五十位淑女全部展示过才艺之后,沈琼莲便随着张太后与王太皇太后便摆驾偏殿,与之商讨这最后的选三人选。

    “回太后,太皇太后的话,下官已从那五十人中,选拟了三人名单,请太后,太皇太后过目。”沈琼莲躬身,呈上了刚刚殿选结果的名单。

    王太皇太后看过之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随即便把名单递给了张太后。

    怎知张太后看了名单之后,脸色霎时大变,一时间竟顾不上太后的仪态,怒喝道:“不行,这姓夏的绝对不行!”

    沈琼莲与王太皇太后面面相觑,不知为何,张太后反应会如此强烈。

    “这夏云,我绝不同意!”张太后意已决,此刻正闹的僵持不下。

    “这夏姑娘才貌双全,性格又沉稳实在,比那些费尽心思又花枝招展的姑娘强多了,你为何要如此抵触于她啊?”王太皇太后对张太后如此之反应,甚为不解,便疑惑问道。

    “这夏云的兄长,原是东宫侍奉太子的侍卫,他行为不端,引诱皇上断袖,如此之人的妹妹,怎么能成为我大明母仪天下的皇后!”张太后将那名册一扣,拍案而起。

    “竟有此事?这其中,定是有什么误会吧”王太皇太后迟疑问道。

    怎知张太后态度坚决:“不管有什么误会,无论如何,这选三名单中,绝对不能有夏云!”

    *

    朱厚照探头,见偏殿中久久没有动静,此刻心中正着急着呢,没想到这片刻的功夫,沈琼莲便扶着王太皇太后,与张太后一同走了出来。太后与太皇太后坐定后,沈琼莲便打开名册,宣布道:“最终获选参加选三的三位淑女为:南京太常寺少卿之女吴秀莲,国子监生员之女沈梦英,湖州知府之女许卿。”

    珠帘之内的人终是坐不住了,此刻只听脆声一响,那珠帘被拽下,珠子散落了一地,小皇帝穿着龙袍,气哄哄地疾步走了过来,质问道:“为何没有锦衣卫夏百户之女夏云?”

    众人都没想到皇帝居然会闹这一出,张太后忙敛了笑容,板着脸训斥道:“皇儿胡闹。”

    朱厚照却根本不理会她,只是一把夺过沈琼莲手中的名册,打开一看,夏云之名明明在那名册上,却被红笔一划,换成了许卿。

    “母后!这又是你做的好事吧!”朱厚照摇了摇手中的名册,冲着张太后质问道。

    张太后一时也慌了神儿,这五十名秀女就在殿外站着,殿内发生了什么事,可是能看的一清二楚,她这太后的面子,可要往哪里挂啊

    正当众人僵持之际,只见殿外突然有人跪倒在地,哽咽道:“民女的兄长冤枉,求皇上,太后,太皇太后做主!”

    旁边的管事太监正欲上前阻拦,怎知朱厚照一回头,却见那人是夏云渚,忙吩咐道:“不许动她,让她到大殿上来伸冤!”

    夏云渚信步走到大殿之上,俯跪磕了三个响头,之后挺身而立道:“民女兄长乃是先帝托孤之臣,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被诬陷为奸佞,实属奸人所害,先帝驾崩前,曾单独召见过兄长,让他辅佐今上,亲贤臣远小人,试问如此忠臣,何故会为奸佞,难道是先帝看走眼了吗?”

    “夏云,你好大的胆子,你说谁是奸人?”张太后拍案而起。

    “公道自在人心!我兄长没有做过之事,就是没有做过!至于先帝托孤一事,锦衣卫前指挥使牟斌牟大人,与内阁首辅李东阳李大人,皆可为我兄长做证!求陛下还我兄长清白!”夏云渚一步也不肯退让。

    朱厚照握了握手中的玉如意,此刻心意已决,他走到她面前,执起她手,将那玉如意塞到夏云渚手中,语气坚定道:“你兄长的清白,便是朕的清白,如今朕心意已决,这大明皇后的位置,非你莫属!”

    “皇儿!”张太后起身,喘着粗气,身边的宫女忙上前帮她抚背顺气。

    就在这时,突然跑进来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跪下磕头道:“陛下,太后,太皇太后,内灵台李公公差小的来禀报,此女八字与皇上相克,不可被封为后啊!”

    “胡说八道!你以为朕是小孩子?随便被你们这些装神弄鬼的便给哄了去?无论夏云与朕八字相合还是相克,朕的皇后,只能是她!”朱厚照拂袖转身,根本不想理会那小太监。

    “皇儿不可意气用事,此事事关国运,不可胡来!传令下去,诏钦天监监正与内灵台李公公一同前来觐见。”张太后弓着背,喘着粗气,被气的勉强挤出这句话来。

    要说这搬出内灵台李公公一事,其实是刘瑾情急之下出的损招,只是时间紧迫,还没来得及与张太后通气儿,他更没想到的是,张太后居然又诏了钦天监监正。

    他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夏云渚早就料定刘瑾会出这装神弄鬼的一招,那钦天监监正,私下里便与李东阳多有往来,早与李东阳和杨廷和算过夏云渚的命格,如若没有钦天监监正这一颗定心丸,李东阳与杨廷和岂能不假思索,就站在她这一边。

    夏云渚手中紧紧握住那玉如意,心中暗暗想着,刘瑾,老子还就真不怕你这算命一招!

帝后大婚() 
钦天监监正与内灵台李公公奉太后懿旨前来;此刻已是跪倒在大殿之上。

    “李公公;哀家问你;这夏云的八字;怎么与皇上相克了?”张太后正襟威严的质问道。

    李公公颤抖着俯跪于大殿之上;回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老奴奉命为五十名淑女测命格;怎知此女八字天干合成官星,地支有合出官局,中月干七杀;实属克夫命中的克夫命,老奴算了一辈子命,竟没见过命格如此煞气之人;实在是晦气的很;不宜选配与皇家”

    “胡说八道!不管夏云命格有多煞气,朕是天子;岂会怕这些!来人;将这搬弄是非的李公公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朱厚照此刻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只想这李公公迅速消失在自己眼前。

    左右刚要上前架住李公公;却听得张太后怒喝道:“不得胡来,退下!”

    刚走上前来的锦衣卫只能将手中的人放开;又悻悻地退下了。

    “王大人,你家乃是世代都在钦天监供职;哀家且问问你看;这夏云的命格可似李公公说的那般?”张太后又转首看向跪在一旁的钦天监监正。

    那王大人倒是气定自若地回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还请告知老夫这位夏姑娘的生辰八字,老夫才好一探究竟。”

    张太后向沈琼莲递了一个眼色,沈琼莲便吩咐下面执册的女官,将夏云渚的名册递与王大人,王大人打开名册看了看,过了半晌,却微微一笑道:“老臣不懂,李公公何出此言,此女命中带凤,且有旺子命,皇上若娶此女,将来必定金玉满堂啊,老臣看不出,何来煞气一说。”

    张太后听闻,不禁皱了皱眉,但她心里却意识到,当年内灵台为自己算命格的时候,确实有说道自己子女命不旺,且所生子女,多年幼夭折,可朱祐樘却力排众议,仍是娶了自己。夫君对自己一心一意对自己这么多年,如今看着儿子这般,不免想起了当年的旧事,心中竟一时间软了下来。

    “太后娘娘,老奴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太后娘娘明察啊!”那李公公本就睁眼说瞎话,这会已是被吓的魂飞魄散,但此刻已没有了退路,即使说出真相,刘瑾秋后算账的手段只会更卑劣。

    “此事到此为止吧,这场闹剧,也是时候该收场了,无论如何,朕已将如意交到夏云手上,朕今日就撂下一句话,无论谁人与朕作对,朕都非她不娶!”朱厚照居然在大殿之上,当着五十名淑女面,双手扶住了夏云渚的肩,二人目光交汇,他的神情是那样深情与坚定。

    一丝暖意从心底涌出,她此刻怕是不想做祸国妖后,都没得选择了。

    “你放心,我答应过你,绝不会负了你,朕是天子,天子说话,一言九鼎。”他看她的眼神炽热,仿若这世界上其他人皆是空气一般,她轻轻点了点头,泪水欲要夺眶而出。

    这条路,毕竟走的太艰难了些,此后还有许多未知的艰辛在前方,但相爱,却可化解一切。

    张太后看着眼前这一幕,什么都没说,只是转身拂袖离开了坤宁宫大殿。

    王太皇太后却是起身,笑着走了过来,沈琼莲见状,忙上前去搀扶。

    “皇祖母!”朱厚照见王太皇太后笑盈盈地走上前来,忙扶过她手,上前撒娇道。

    “照儿以后可要好好疼自己的媳妇,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气了。”王太皇太后慈祥地看了看小孙子的脸颊,时间仿若还是那年亲手接过襁褓之中的他,小宝宝口中吐着泡泡,对她甜甜一笑。

    “皇祖母是答应了吗?”

    “照儿大了,自己的媳妇,当然是你自己决定,照儿喜欢的,皇祖母便喜欢。”

    *

    为了准备皇帝大婚,明宫内外全忙活上了,自弘治皇帝驾崩后已经一年有余,除了新帝登基,大明皇宫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大张旗鼓地忙活起来了。

    户部本已出了三十万两银子之后,就死活再也不肯往外掏钱了。正德为了婚礼能更风光些,只得掏内库的钱,内库没钱,便指使宦官去搜刮皇庄的钱财,一时间土地兼并之风更盛,百姓叫苦不迭。

    正德命宦官去南京等地催选一批大婚用的锦缎及龙衣章服等,八虎趁着这大好时机,正准备大捞一笔。

    六科给事中的科道官一见势头不对,立即上书弹劾,说这些东西宫中俱有,不必再如此铺张浪费了。

    正德看着那些奏章,霎时间面红耳赤,本来对其谏言已有所考虑,但此事到底涉及到了八虎能不能从中捞到油水的利益,八虎这么一挑唆,正德便索性将那些奏章扔到了一边,看也不看了。

    夏家倒是也因为大婚之事,筹备的热火朝天。可夏云渚听说了这些朝堂之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自己未来的夫君,虽什么都好,对自己又是一心一意,可唯独偏偏就对这朝政不上心。如若生在寻常人家,便是你怎么浪,谁人又会去管你呢,可毕竟是一国之君,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岂能随意就当儿戏了

    八虎之事,已迫在眉睫。

    *

    正德元年八月,金风玉露,天朗气清,宜嫁娶。

    告毕天地宗庙之后,正德着冕服升座,百官朝服行礼,随后卤簿彩舆载着礼部备下的聘礼,在中和大乐的乐声中出殿。

    在丹陛中道,传制官大声宣布:“兹选锦衣卫百户夏儒之女夏云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之礼。”

    正副史回拜驾舆,举节制案出奉天中门,大乐前导出大明门,释朝服乘马至皇后家,沿路早就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宫中早早派了女官至夏府,女官手中捧着的是御赐的大衫霞帔和燕居冠,只等为新娘子梳洗打扮之后就穿戴好。

    夏云渚自幼当男孩子惯了,平日里本不愿意施粉黛,连首饰都是戴的极其清雅的款式,而如今这大婚之日,却也不得不在脸上涂上一层厚厚的脂粉。许氏走上前来,看着镜中的女儿,已经把象征少女时代的垂发高高盘起,不由得心中一酸,心里也是颇多感慨,竟不觉流下两行清泪。

    夏云渚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也不知道此刻心中是个什么滋味,活了两辈子,这还是她第一次嫁人,而且一嫁就嫁了个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