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明第一宠后 >

第35章

大明第一宠后-第35章

小说: 大明第一宠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张永张公公的干儿子,皇上特地吩咐下了,夏姑娘有什么事,直接找小的便是了。”

    夏云渚会意一笑,又悄悄塞了一锭银子给那张福:“以后还有需要麻烦张公公的地方。”

    正当夏云渚准备收拾行李的时候,却见两个姑娘从厢房内走出,原来她们是住在一个院子中的,其中一位便是留宫之选时站在夏云渚前面的那位姑娘。

    那两位姑娘一见夏云渚,便互相行了礼,自我介绍起来。

    原来那日站在她前面的姑娘姓吴,父亲是南京太常寺少卿,另一位姿色更艳丽的姑娘姓沈,父亲是国子监一生员。

    那吴姑娘与沈姑娘早已听说了夏云渚的事迹,谈话间皆是对她赞许有加,其实宫中那些个规矩,就算是她们这些闺秀,也是有些看不惯的,只是她们自幼便接受了女则女训这样的教育,凡事只能隐忍。

    与吴姑娘,沈姑娘聊了许久,却也已是入夜时分,吴姑娘与沈姑娘便各自回房去了,夏云渚一人躺在床上发呆,总觉得有些许不对劲。

    果不其然,就在子时一过,便有些许奇怪的脚步声传来。

    一黑衣蒙面人悄声翻窗而入,摸到了夏云渚床边,抬手一刀,便砍了下去

张永的心思() 
那黑衣人朝着夏云渚的床铺猛砍了一刀;却发现被子里面根本就没有人。

    夏云渚躲在房梁上目睹了这一幕的全过程;心中已寒至冰窖。

    刘瑾;你到底是有多恨我;非要置我于死地!

    夏云渚从房梁上一跃而下;夺过那蒙面人手中的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刀架在那人脖颈上;目露凶光威胁道:“说,是谁派你来的!”

    由于是皇上特意嘱咐过要特别关照这位夏姑娘的,张福的人在外面听到了些许声响;便马上禀报给了张福,这会儿张福正带人叩门询问,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知就在夏云渚被那叩门声分神的刹那功夫;那黑衣人却突然脖子一歪;瘫倒在她怀中。

    夏云渚探了探黑衣人的鼻息,确定此人已自尽。

    张福与手下夺门而入;却只见得一具死尸。

    “夏姑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福看着瘫倒在地上的死尸;与被砍的凌乱的被子;已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张公公;如若我此刻想见你干爹,是否太过唐突了?”夏云渚却是出奇的镇定;这种事她在锦衣卫中见多了,死人算什么!只是行凶之人心思太过歹毒了;次次想要置她于死地;她再不反击,怕是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此刻确实已是深夜,不过皇上吩咐过了,就算是夏姑娘现在想见皇上,小的都可立即去禀报,更别说是我干爹了。”张福小心翼翼回道。

    “那就劳烦公公了,我此刻并不想见皇上,只想见张永张公公。”夏云渚将手中握着的刀柄一松,瘫坐在了一片狼藉的床上。

    为了防止事情外泄,同院的吴姑娘与沈姑娘已被张福送了封口费,她们本就是没见过什么大风大浪的闺秀,自听到声响后便已不敢走出房门半步了。

    张福手下的人将尸体悄悄拖至柴房,这会去寻张永的人已经回来了。

    “不知夏姑娘寻老奴来,有何吩咐?”张永一见夏云渚,便拱手一辑,只是抬眼间刚好瞥见了她的面容,不觉心中一惊,他知道夏姑娘与锦衣卫夏千户是兄妹关系,可此二人的长相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夏云渚已将张永面上的神情瞧的一清二楚,便转身向张福挥了挥手,示意左右都退下。

    此刻柴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夏云渚却也明人不说暗话:“张公公且看这人的舌下。”

    “服毒自尽,江湖死士惯用的手法。”张永掰开那死尸的嘴看了看,皱眉道。

    “此等手法,张公公可觉得眼熟?”夏云渚双手交叉,故弄玄虚地问道。

    “云居寺!等等,那日在云居寺,我所见到的是锦衣卫夏千户与他双胞胎哥哥,瞧你的长相,却是与他二人同出一辙,莫非你们是三胞胎?可夏姑娘怎么知道云居寺中死士之事?你不是一直生活在南京,直到选秀才进京的吗?”张永心中对夏家这一干兄弟姐妹已是充满了疑惑,一家子人谁未见过,可一家三兄妹长相一模一样,这就太罕见了些。

    夏云渚却也并未急着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嘴角微微一拂:“小女子不才,只是听闻张公公与某些人不太对付,有的人想将张公公贬至南京,亏得张公公在东宫侍奉多年,也算是当今圣上的大伴,皇上感念多年情谊,才不肯放张公公走的。”

    “夏姑娘知道的未免也太多了些,莫非你根本就是锦衣卫夏千户本人!”张永毕竟老谋深算,夏家疑点太多,他没办法不怀疑此事。

    “张公公在皇上身边侍奉多年,最是了解皇上的性情,有的人现在春风得意,是因为皇上觉得他还有些利用价值,如若一旦有天皇上对他厌烦了,那他便再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夏云渚却故意岔开话题。

    “夏姑娘,老奴在这世上吃过的盐,毕竟比你多很多,你的心思我岂会不懂,只是这做交易,最讲究的是公平二字,夏姑娘想要老奴相帮,自己却不表明身份,这是不是太没诚意了呢?”张永嘴角拂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在下不才,正是锦衣卫夏千户本人,这可是张公公想要的答案?”夏云渚微微一笑,既然想要笼络人心,此刻也是摊牌的时候了。

    张永已解开了心中全部谜团,倒刘瑾阵营如若再多一位未来的皇后,如此之事何乐而不为呢!只见他仰天长笑道:“哈哈,原来如此,今日老奴愿意撂下这句话,如若夏姑娘命中带凤,老奴自甘赴汤蹈火。”

    “有张公公这句话,我便如吃下定心丸一般,只是小女子今日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夏云渚却是躬身一辑。

    “夏姑娘何须如此客气,老奴自是看得出来,皇上对夏姑娘用心良苦,这未来皇后之位,还不是非夏姑娘莫属。”张永却是拱手还礼。

    夏云渚柳眉一蹙“今日我在此遇到刺客一事,还请张公公知会下去,暂时先瞒着皇上吧。”

    “此又为何故?”张永疑惑问道。

    “一则是怕打草惊蛇,二来,又是一桩死无对证的死案,皇上知道了,只会徒增他的烦恼。”夏云渚无奈叹息道。

    “夏姑娘请放心,老奴必定会多派些人手,加强这西苑的防卫,再不会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了。”张永思虑了片刻,便向夏云渚保证道。

    “如此便有劳张公公了。”

    *

    太液池水波光粼粼,皇家在此处养了数只仙鹤,如此这般看起来,确实是极有意境,附庸风雅。

    最终参选的五十名少女,此刻齐聚太液池边,少女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或是说笑,或是赏景,一眼望去,春光无限。

    不过皇帝本人此刻是不能靠近西苑半步的,少女们大多出身平民,或是小官之家,是不可能有机会得以见到天颜的,只得靠着半猜半想,在那里八卦。

    夏云渚就坐在湖边一个小亭子中,默默地听着身边的几个少女天马行空的想象。

    “哎,你们说,这当今圣上,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啊?”一个穿水粉色袄子,梳双丫髻的姑娘,天真好奇地侧头问道。

    “听闻当今圣上是位英姿飒爽的少年郎呢!听我爹说,皇上尚武,且英俊潇洒!”一个穿桃红比甲,姿色艳丽的姑娘从果盘中取了一粒葡萄,兴高采烈地说着。

    夏云渚在一旁并未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这几个小姑娘在那里议论自己的郎君,心中竟然有微微一丝醋意。

    吴姑娘与沈姑娘在一旁托着腮,就听那穿比甲的姑娘眉飞色舞地讲着:“听我爹说,皇上最喜欢骑马射箭,平日里,还喜欢打马球!”

    “这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啊,我们这些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闺秀,难道要讨皇上欢心,还要去学骑马射箭这些?可饶了我吧”吴姑娘拽着沈姑娘的胳膊,摇摇头笑道。

    “夏姐姐会骑马射箭吧?夏姐姐的爹爹,可是武官。”沈姑娘想起那日留宫之选,夏云渚能将那嬷嬷的胳膊掰断,又想起前几日院子中奇怪的声音,心生好奇,便突然问起夏云渚来。

    夏云渚尴尬地笑了笑,骑马射箭这些自是难不倒她的,朱厚照要想与她比试,都未必能赢得了她,可在这些少女面前,她是一个字也不会说的,更何况周围还有那么多女官和宫女在监视她们,便搪塞道:“我自幼生长在南京,承欢祖母膝下,并未见过父亲几次,自是不会这些的。”

    “那日见夏姐姐那样威风,我还以为夏姐姐武艺高强呢!”沈姑娘撇了撇嘴,一副不相信的模样,吴姑娘在一旁拽了拽她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再继续说下去了。

    夏云渚倒是笑的风轻云淡:“我不过是略通些医术,懂得点穴位罢了,这些不难的。”

    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不过她也没有办法啊。

    这选秀走到这一步,最后一关名为“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

    不过要想挤进这前三甲,还需要经历一次由张太后与王太皇太后亲自召选的书算诗画诸艺大比拼,这最后一轮pk赢了,才有资格面见皇帝,参选钦定。

    仁寿宫中,张太后与王太皇太后正在商议此事,她二人一致认为,这最后的主考官,非女学士沈琼莲莫属。

    只是张太后并不知晓当日英国公老夫人带着夏云渚进宫去见王太皇太后一事,故而也并不晓得沈琼莲对夏云渚早已印象颇深。

    沈琼莲奉旨,去准备这最后一道选拔的考试题目,这凤位到底花落谁家,成败便在此一举。

皇后夏氏() 
有明一代;除太/祖太宗外;皇后多出自寒门;主要是为防止后宫与权臣勾结;导致皇权旁落;同时还有另一个制度与之相辅相成;就是皇后的父兄封为勋贵;但是无实权,这样又防止了皇帝年幼,母族势大干政;如此这般便彻底阻止了外戚专权的可能性。

    夏云渚在仔细分析了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其实所谓的书算诗画诸艺大比拼,选的并不是最好的那个;反而最中庸的;才是最有胜算的。

    说到琴棋书画,其实她也不是不会;只是越是这种时刻;还是越收敛锋芒为好。

    殿试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五十名淑女们在太监和女官的引导下;由西苑出发;穿着统一的宫装,列队来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原来的主人张皇后如今已晋升为太后;搬去了仁寿宫,所以这坤宁宫如今尚无主人。而这新一任的主人;就要从这五十名淑女中选出了。

    刘瑾最近屡屡失手;自是心中烦闷,没想到那姓夏的小妮子命太硬,这最后一关,便要在你的命上做做文章,看你还能撑多久。

    张太后与王太皇太后坐在正殿之上,沈琼莲站在太皇太后下首。

    大殿东偏角有一处隐秘的珠帘,正德此刻就躲在珠帘后面偷偷看着大殿上的情形,高凤递给他一个玉如意,嘱咐道:“陛下,这轮选过之后,便要选出三人由陛下钦点,到时陛下中意哪位淑女,便将这玉如意赐给她,她便是大明的皇后了。”

    正德点了点头,微微探了探身子,向殿外望了望,这会他已经等不及要将手中这玉如意,亲手交到夏云渚手上了。

    淑女们站在殿外,心中焦急地等待着引导女官叫她们的名字,有不少淑女已紧张的呼吸急促,头上直冒冷汗。

    夏云渚倒是一点都不紧张,上辈子好歹混过娱乐圈,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登台表演吗,更是难不倒她的。

    前面已经有好几个淑女因为太过紧张,不是弹错了曲谱,就是唱歌不小心跑了调,沈琼莲皱了皱眉,只得将这些人划到待定或者淘汰。

    这会终于轮到夏云渚登台,只见她落落大方地行了一礼,镇定自若地自报了家门。

    张太后坐在凤座之上,面对着她是一脸的不情愿,却也要顾得上太后的仪态,不能随意发作。

    只见夏云渚欠身行了一礼:“民女不才,出身寒微,读书不多,琴棋书画只是微微略通,难等大雅之堂。今日民女愿吟先人所做应制诗一首,为当今圣上歌功颂德。”

    沈琼莲听闻此言,先是柳眉一蹙,旋即又是会心一笑,这位夏姑娘,她果然没有看错,却是个识时务的俊杰,便说道:“夏姑娘请吧。”

    夏云渚从容大方,娓娓道来:“日月尧天大,璇玑舜历长。侧闻行殿帐,多集上书囊。”

    朱厚照在珠帘后轻轻拽了拽高凤的衣袖,疑惑不解地问道:“这丫头到底在搞什么鬼?人家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