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剩女的随身庄园 >

第102章

重生之剩女的随身庄园-第102章

小说: 重生之剩女的随身庄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源村和大梁村其实离的很近,大梁村现在发展的红红火火的,桃源村对比这也略显冷情了,好像是被抢了客源,林思泉不介意吗?

    她其实不介意。

    她并不是个吃独食的性子,能力范围内,大家如果都能得利,她也愿意帮忙。话说回来,发展大梁村这件事,对她们村来说,是有利无害。

    虽然两个村子搞的都是农家乐的套路,但是却是互补的。比如桃源村,卖点是优美的风景,舒适的养老胜地,好吃的农家饭菜,所以村子里吸引来的都是一些年纪大的、喜欢安静的客人,大家看看风景,在村子里散散步钓钓鱼,老人们更是聚在一起,聊聊八卦什么的,就过的很安逸。

    而大梁村这边,黄梅戏唱的热热闹闹的,它这的游客,一部分是喜欢看热闹的,过来看个新鲜,另外一部分则是吃货,冲着这里的小吃街来的。

    所以,大梁村和桃源村的游客不一样,完全不会发生抢客源这种事,喜欢安静的慢生活就去桃源村,喜欢热闹的就来大梁村,两个村子互补,一起做大,吸引来的游客更多,他们也就能赚的更多。

    林思泉明白这个道理,心里想着,回头还得跟村里的人解释一下,让他们也都能理解。要不,大家伙看着隔壁大梁村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以为这边是抢了自己村的客源,这要闹起来就难看了。

    跟梁明亮聊了几句,林思泉就告辞了,先去小吃摊那找大张和范祁他们俩。

    大张这个吃货,一看到这里这么多好吃的就挪不动脚,他一个大男人不好意思过来跟一群孩子女人们抢吃的,干脆拉着范祁过来,让他把之前吃过的美味好吃的东西,全都介绍了一遍。然后,他就要一个一个的尝过去了。

    林思泉找到他们时,大张左手一串烤肉,右手一串油煎土豆,正吃的不亦乐乎。

    “思泉,来,要不要尝尝这土豆,太好吃了?”大张也不小气,直接就递过来一串土豆。

    林思泉摇头拒绝了:“不用了,我刚吃的太饱,现在对什么都没兴趣了。”

    “啧,你真是没口福。”

    “你才没口福呢,不过是几个土豆,你还当宝贝一样,我家里土豆多着呢,随便做个油煎土豆,也秒杀这里所有的。”林思泉鄙视的眼神看着大张。

    “好吧,忘了你家种菜的。”大张悻悻的闭嘴了,跟一个种菜比什么好吃,必须他输啊。

    “我家的菜好吃是事实。”林思泉白了他一眼,随便歪曲事实是不对的。

    “我要回去做中午饭,你是在这继续吃,还是先跟我们回去?”

    “继续吃!”大张的回答显然是不会变。

    “好,那我们先走了,你一会记得叫着你妈和我妈,一起回来吃午饭,我做好了会给你吗打电话的。”

    “行。”大张答应了。

    林思泉没有在这继续浪费时间,拉着范祁,两人回去去了。

    今天,家里的家长们都不在,整个家里好像都安静了。

    林思泉对着打开的冰箱门,翻检着里面的食材,脑中飞快的计算着,今天晚上吃点啥?

    最近家里吃饭的人多,鱼肉一直是没断的,现在冰箱里有一盒牛肉,早上捡的一大块豆腐,还有一条鱼。至于蔬菜,那就更不用愁了,夏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后院的菜一垄垄的长的茂盛,随便摘多少都行。

    林思泉去摘了三个茄子,两条黄瓜,还有一些小辣椒。

    嗯,菜单定好了,就做个西红柿牛腩,多放点汤,酸酸的开胃,大夏天喝这个汤最合适了。再来个清蒸鱼、油淋茄子、青椒煎豆腐、拍黄瓜,四菜一汤,好像有些不够?她在冰箱里翻检了半天,又找出一盒排骨,干脆再来个红烧排骨好了。

    嗯。清清淡淡的家常菜,够吃了。

    ------题外话------

    今天出差到了外地,很忙,后面三天的更新不能保证,如果没有更,就是请假了。周日回去,我尽量挤出时间来码字更新,如果实在没办法断更了,你们不要怪我。

110、土鳖鱼() 
让大家遍寻不到的张老爷子他们去那了呢?原来呀,他们嫌大梁村太吵,唱戏也没什么好听的,干脆拎了钓竿,拉着林建设去水库钓鱼了。

    要知道,林家的这个小水库,可是让许多钓友们眼馋不已,这里面的鱼好吃,可是难钓啊。

    许多喜欢钓鱼的老爷子舔着脸的找上门来,就想在小水库试试身手,多少钱都愿意给,林思泉却一直拒绝,水库里她悄悄撒了不少灵泉水,里面的鱼大部分也是从空间偷运出来的,品质高味道好,就这么随便的给人钓了,实在太亏,还是留着自家吃,或者去大张那卖高价!

    所以,小水库这里,即使再多钓友垂涎,这里还是禁止钓鱼的。

    张老爷子自然早就盯上了这里,大张带回去的水库鱼他没少吃,大张发的钓鱼照片,他也看到了,心里痒痒的,他也喜欢钓鱼,就想试试身手。

    林思泉不同意?这没关系啊,没见他把她老子都拉上了吗?她爸带他们去的,她还能撵人不成?

    当然了,这事要悄悄的做,不然,还没等他坐下开钓呢,就有人跟她告状。

    所以,今天是个最好的时机,林思泉忙着带女人们看戏,村里的闲人也都去大梁村看热闹了,正好,他们就偷偷摸摸钓鱼去!

    林建设是个老好人,被张老爷子一说,马上就同意了。张老爷子为了分担责任,还拉上了何外公,到时三个老人家,看她还怎么说!

    小水库钓鱼的关键,张老爷子早就从大张那探听到了,必须是林家后院里挖到的红蚯蚓,小水库的鱼都爱吃这个。

    他们不知道的是,是水库鱼对灵泉水比较敏感,林家后院里,种的都是自家吃的菜,林思泉悄悄的,没少给这里浇灵泉水,而这里的蚯蚓,自然一个个的也非同凡响。

    就让他们默认这个美丽的误会吧,小水库的鱼就喜欢吃林家后院的红蚯蚓!

    林建设挖好了一罐红蚯蚓,三个老头就扛着钓竿往小水库那去了。

    张老爷子的装备可是很厉害,特地带过来的高级钓竿,林建设的就是砍的竹子随便做的钓竿,至于何外公,张老爷子借了他一根,据说也是高级钓竿。他还极力鼓吹林建设也换他的高级钓竿,反正他带了好几根呢,林建设拒绝了,桃源村长大的人,从小就是水里泡大的,钓鱼对他这种人来说,简单的很,随便一根竹竿就行,哪里还用什么高级装备啊。

    三人从家到小水库那,一路上碰到人还打个招呼,不一会儿,就有眼尖的老头过来打听了,听说他们要去小水库钓鱼,他们连忙跟上,还顺便呼朋唤友的,来的人越来越多。

    跟上干吗?看热闹啊!都说小水库的鱼难钓,他们早就心痒难耐想试试身手,无奈没有机会,现在他们去钓鱼,他们去围观,说不定一会还能让他们试试呢。

    就这样,三个老头在前面领路,后面跟着一群有兴趣的钓鱼发烧友,一群人就这么到了小水库。

    林建设在这边钓过鱼,熟门熟路的,先选好了一个鱼窝,几个人开始串鱼饵下钩了。

    张老爷子面对着这一大片的水域,雄心大发,今天必须好好露一手!于是,他最积极,先是仔细观察选鱼窝,再是碎碎念的拿出各种他特地带来的高级装备开始忙碌着……

    至于何外公,他就是个凑热闹的,平时忙工作,哪有时间去钓鱼啊,所以,他完全是凑数,拿着张老爷子提供的高级钓竿,随便串了条蚯蚓,随便找了个地方,鱼钩一甩,就安稳的坐在小板凳上休息了。

    周围围观的都是钓鱼发烧友,不少人都自诩是高手,看见他们这样,热心的人早就纷纷指点了起来。

    无他,他们全都手痒了,桃源村林思泉家的小水库,里面的鱼出了名的好吃出了名的难钓,简直是他们钓鱼者的圣地啊。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围观了,还不得赶紧发表发表自己的意见?要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没少研究过这个水库。不让钓鱼,就一遍一遍的在水边转悠着,观察这里的水质,分析这里的鱼况,认真做着详细的攻略……在最火的钓鱼论坛,不少帖子是分析是这个小水库的。

    终于能近距离围观这里的钓鱼盛况,不少人都激动起来,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建议。

    这三个能在这里钓鱼的人里面,林建设显然是不用人指导,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小水库熟悉的不得了,从小就在里面游泳摸鱼的,哪里有鱼他比谁都清楚,抡起钓鱼他也是高手,当然不用人指点。

    而何外公呢,他完全不懂,只会穿鱼饵下钩,你要跟他讲应该去什么什么地方下钩,原因是那里水深水浑水冒泡,下面应该有什么什么鱼,他也听不懂啊。

    所以,这里面,只有张老爷子,他属于那种喜欢钓鱼,也愿意跟人聊聊这方面的讲究,所以,别人一开口,他就跟着询问了几句。这下好了,哗啦一声,所有围观的人都直奔他去,从他应该用什么钓竿下什么鱼饵在哪下钩,统统都有人提意见……意见太多,每个人都各抒己见,谁也不服谁,一时统一不了,大家都要争论几句。

    所以,水库边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林建设和何老远远的坐在一边树荫下,悠闲的握着钓竿,而另一边,张老爷子身边围了一群人,大家小声的讨论的热火朝天,忙的还没有下钩。

    这哪里是钓鱼啊,简直是开研讨会。

    何外公心里这么念叨着,他一眼就看穿了,这么多人吵吵闹闹的,都有意见,绝对就办不成事。就好比他们以前开会,发表意见的人多,谁都来几点意见坚持什么的,定个东西要开好几次会讨论才能最终确认。

    安心吧,自己就不凑那个热闹了。

    他心里这么想着,回头刚要跟刘建设聊几句,就看见他那开始提钓竿了。

    林建设是个钓鱼的老手,看见水里的鱼浮子开始动了,牢牢的盯住,等它猛的有往下拽的趋势时,唰的一下提了起来,一条两斤左右的鲤鱼被甩上了岸。

    钓到鱼了!

    围观的人都激动了,全都围了过来,看着林建设乐呵呵的把鱼摘下来,扔到一边准备的水桶里。

    紧接着,何外公那边也有了动静,他看见那鱼浮子激动的动,也急忙拎起了钓竿——

    不过他的运气不好,这鱼大概刚开始咬钩,咬的不深,被他甩到了半空中,居然挣脱了,“啪”是一声又掉到了水里。

    岸边的人们齐齐叹息:太可惜了,都拎了上来,居然没抓住。

    还是因为是新手,他们都看的出来,何外公钓鱼的动作很生疏,要是钓鱼的老手,提竿的时机掌握的好,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短短的几分钟,这边就开始有收获,让那边的张老爷子都有些急了,他这还没下钩呢。

    最终,他还是听取了围观的一个钓鱼专家的意见,用了他精选的鱼食鱼饵,也开始下钩了。

    而围观的钓鱼发烧友们,看见这么快就开始有鱼上钩了,不由的也议论起来。

    他们之所以对小水库的鱼念念不忘,是因为在论坛里,有几人发过帖子,说这里的人很难咬钩,还有之前大张钓鱼时,也有游客正好看见,也发了帖子直播,所以,大家对这里的鱼第一印象是,不爱咬钩,很难钓。

    可是现在看看,哪里难钓?刚扔下去就能拎上来鱼好吗?还有一个明显是钓鱼菜鸟,这难度到底难在哪里?

    大家都觉得,这可能是个误会,这里钓鱼根本毫无难度。甚至还有人说,回去一定马上发帖子,狠狠的驳斥下之前的几个楼主。

    只是接下来的事实,好像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两边钓鱼的人马,好像是个分水岭,林建设这边,屡屡有收获,不时的就拎一条鱼上来,何老这边虽然也有咬钩的,但是他经验不足,总是提前拎竿或者迟了,鱼都跑了,一条都没钓上来。而另一边的张老爷子那,用着高级钓竿,最完美的鱼饵,大家精选的最佳位置,那鱼钩停止一般,毫无动静。

    旁边围观的钓友渐渐的闭嘴了。

    没道理啊,为什么不咬钩?他们平时就用经验这么钓鱼的,效果很好啊,怎么今天就没动静?不应该啊。

    张老爷又等了十分钟,还是没动静,他这边完全就是没鱼咬钩。他这才终于确定,儿子大张跟他说的是真的,林思泉家水库养的鱼,就认她家的鱼饵,要不,怎么他带来的高级货这些土鳖鱼不吃呢?

    他叹口气,就不该听那些人胡说八道。

    算了算了,他收起钓竿,拎着自己的小板凳,朝林建设那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