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92章

苏联英雄-第92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消息后来欢迎他地——现在他们都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和自己地副手。一些后续的工作已经让他们可以‘抽’身前来。

    林俊赞扬了所有参战部队,还叮嘱要预防日军地狗急跳墙。

    “安德烈同志。这次我们缴获了大量日军的物资,您要不要去看看。”别尔扎林笑着说。

    “呵呵,当然。”一听别尔扎林的话,林俊就知道这三个家伙这么殷勤的跑来,一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给自己。

    看了一眼边上的兰德斯科奇,这个家伙正目不斜视,感觉到自己***在看自己,不自觉的微笑了一下。

    是什么样的物资需要这三个上校特意提醒?当然是林俊喜欢地东西——现在林俊眼前的长木桌和地上放着堆积如山地日军军刀!

    三个上校在得知安德烈同志的特别爱好后,特意吩咐参战部队——其它缴获可以暂缓,如果情况不允许炸掉就可以,但小日本的军刀要全部带回。他们当然不会说这是因为有人喜欢的原因,而把理由说成是这样对日军的士气摧毁最大。当然这也是事实:日本军官丢了自己的指挥刀就等于丢掉了自己的指挥权和帝***人的荣誉,到时候搞个缴获的日军指挥刀展览也光彩。

    林俊不好意思一把把的仔细去挑选,就让哥萨克去看,自己就和三个上校闲聊了解战斗的细节,有特别的“货‘色’”再‘交’到自己手上过目——活脱脱一个财‘迷’。

    “有没有找到日军高级指挥官的尸体?”林俊问。

    “我们在收缩前只是大概的查看了一下,没有发现有被击毙的日军将官,但校级军官的尸体发现不少。按照原定的计划,日军校级军官以上的尸体全部带回。”潘菲洛夫上校说。

    巴扎罗夫上校接过了话题:“合围圈里的日军尸体基本残破不堪,只找到一个日军大佐,也就是一个上校的半边尸体。这个大佐是日军1师团37旅团步兵第73联队联队长佐藤为v

    “很可惜,我们没有缴获完整的日军部队军旗,只有四十师的同志从大火里抢出日军第74联队的军旗,但也已经被烧得只剩三说话的是别尔扎林上校。

    “已经很不错了,小日本的军旗不是怎么容易得到的,它们一般都斗的最后将其烧毁

    这时兰德斯科奇递给林俊一把漂亮的日军军刀,林俊接过后对边上的军官们说:“同志们,我们非常有可能击毙了一名日军将级军官。”

    林俊的话让所有人有些奇怪:安德烈同志为什么会突然得出这样的结论,难道是和他手中的日军军刀有关?

    “这是把日军将级军官的佩刀,因为刀柄上两侧丝带内侧的颜‘色’是金‘色’,而日军的军刀是以金、红、蓝为区分将、佐、尉级军官的军阶。而且这把军刀刀鞘的烤漆和金属表面(日军军刀刀鞘一般为钢制)上有弹片的擦痕,刀鞘上的链接环也有被弹片切断的痕迹,而且刀柄上还有血液残留。很可能这柄军刀原来的主人被我们的炮弹炸成了满天碎块,结果同志们只找到这柄军刀。”

    一听林俊的话,这下军官们都明白了:原来还有这么个道道。所有拿来让安德烈同志过目的日军军刀都是军官佩刀,三个上校特意看过,现在他们又去看了看所有缴获军刀的刀柄丝带下面的颜‘色’,果然在一堆的军刀是金‘色’。

    “日军十九师团只有四名将官,不知道到底是哪个。”林俊是故意这么说:知道尾高龟藏和吉田早已归天的苏军军官还不多,就是知道的还以为是来自朝鲜方面的秘密战线同志提供的情报。

    ‘抽’刀出鞘。“好刀!”林俊不禁赞叹,不得不承认日本刀中地手工‘精’品不愧是好刀。这是一把祖传的、有些年头的玩样,刀刃的‘花’纹如同流水般在阳光的照‘射’下流淌。

    “这是柄完全手工制作的日本刀,将刀柄卸掉后一般会有工匠的名称,呵呵,是个好东西。”

    “既然安德烈同志喜欢,那就当个纪念品,免得说我们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小家子气。”别尔扎林代表三个上校说出了“实话”。

    “呵呵。这可是将级佩刀,还是送去莫斯科展示的好,不然可没证据说我们可能击毙了一名日军将级军官。你们告诉亚历山大同志一声就可以了,说这刀我喜欢,他会处理地。”林俊可不能“贪污”了同志们的战果,这军刀还是需要同日军74联队的军旗和其他缴获一|=科的。当然亚历山大会有合适的办法在展览后把它留给自己——既然已经说自己喜欢这个,那干脆就不用遮遮掩掩,明说自己想要。

    在一堆的军刀中,林俊又挑选了几柄好刀作为“纪念”,并告诉其他军官:日军地军刀是不错的纪念品——既然我拿了,那也要拖你们下水,反正男人都爱刀,当然六给报功用的还是足够的。

    “别尔扎林同志,这次我们抓了多少俘虏?”

    “37个,但估计还会减少。那些日军冥顽不灵。”

    “回去也会自杀,我们留着还麻烦。既然它们不想活就由它们。免得有人说我们不人道。”

    林俊的口气冷冰冰的,就像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

    ‘您说需要几个意思一下。”巴扎罗夫问。

    “想活的就留着。不想活的就随它们自杀。我们只管得了俘虏不逃跑,全世界还没哪个军队能有办法让它们不去自杀。”

    “明白了,安德烈同志。”

    “真相试试这日本的指挥刀是不是传说中地那样砍人脑袋不费力气,可惜纪律不允许。”林俊将手中的日本刀挽了个刀‘花’,淡淡地说。

    “果然是屠夫,只不过安德烈同志喜欢自己动手,而叶诺夫是要别人杀人。”军官们想。

    走出“军刀室”地众人在林俊的提议下,又去看了看缴获地日军其它物资。不过小日本的装备苏军不怎么看得上演眼——军车的‘性’能极其落后,机枪还不如马克沁好用。三八大盖更是看不上眼,倒是三八大盖配备的刺刀受到了官兵们的一致欢迎。

    “这日军的刺刀质量还可以,而且还能作为辅助工具,要是战士们用着顺手就留着,至少还能砍木头。”林俊用“砍木头”这个最不合适的理由默许战士们留点纪念品,再说这些刺刀如果上‘交’的话也是拉去炼钢,太可惜了。

    既然安德烈同志发表了意见,三个上校当然同意——士兵们能有把干活地好刀也能省下些卢布去买切东西的小刀,废物利用一举两得,上头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这刺刀也不是什么值钱地东西。虽然有点违反纪律,但军官们还是默许了。

    “纪律我们当然要认真执行,但我们也要这样想:把这些刺刀化成钢水去做铁轨,能做做少?值多少卢布?我们给战士们配备一把好使的随身刀子要多少卢布?这样一算就说的过去了,‘浪’费资源和劳动力可不好。”这是林俊冠冕堂皇的解释。

    如果仔细去思考林俊的话,他说的也是有些道理的——一来一去消耗的人力和能源都是国家资源,而缴获是为军队提高战斗力和装备最简单有型快速的方法,世界上任何一个军队都会在大战中这么做,只不过现在林俊只是将这个习惯提前了一点而已——所有缴获都归公?坦克大炮和汽车当然要这样做,可小小的刺刀搬运也是需要人力物力的,再说苏军也不会去用三八大盖装备部队,这刺刀不留着去化钢水那才是对不起生产。

    林俊知道一些三四十年后苏联的情况,当时苏联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当人它资源丰富也是原因),很多报废的汽车、机器就堆在仓库任其锈蚀,也不废物利用或那去回炉——因为这都是公共财产,而且回收的手续烦琐的要死!就像现在的缴获上‘交’,因为不是战争时期,很有可能就是大仓库里一堆,或是干脆在野地里烂,不会立即回炉,还不如自己挑选利用一下。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图哈切夫斯基的忠告

    。“

    “也没什么,只不过打了个小日本措手不及,就和这里一样。和日军相比,我们的陆空军武器装备暂时占有优势,而且它们的作战思想也已经落伍。但和我们潜在的敌人德国相比,我们的装备并没有占有什么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的,帖别是在航空装备上。”

    “和德国人相比,我们的总体工业能力还是处于劣势。明年就是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但到时候我们的钢产量最多也就是德国的三分之二。”作为多年的工农红军装备部部长,图哈切夫斯基非常清楚苏联的家底。

    “最令我担心的是我们技术工人队伍的情况,这些年我们虽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工人,但就是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目前也还不到德国人拥有技术工人的一半。而且从现有的情况看,我们在很长时间内无法让所有军人具有德***人那样的素质,不得不承认德军的军事素质在目前来看是全世界最优秀的。”

    “所以不管从士兵还是装备,我们只能以量制胜,在不降低核心战斗能力的情况下,‘精’良简化装备的生产步骤,这一点我们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图哈切夫斯基说。

    “安德烈同志,具我知道的情况,你在去中国前力‘挺’的那个型号坦克就在这范畴里,质量好还生产简单。

    “今年我们俘获过一架德军的梅赛斯密特109战斗机,用我们设计师的话而言这是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不适合我们的设计与装备思路,虽然优秀但它太‘精’密,不适合我们的战略。您曾经说过,技术装备是消耗品,管用就行。”

    “呵呵,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在36年说的这句话。我告诉过设计战斗机发动机的同志,战斗机发动机的寿命有个几百小时小时就够了,用不着‘花’代价去设计寿命太长的‘精’密发动机,这样不仅产量上不去,还会难为制造厂的工人同志。“

    “哈哈,当时传说还有几位同志和你争得面红脖子粗。”

    “观点不同而已。”

    “我赞同你的观点,几百小时已经足够。我是名战斗机飞行员所以很清楚这点:和其它飞机不同,大战状态中没几架战斗机能‘挺’得到飞够200时。又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东西,不过是消耗

    林俊清楚的记得后世对苏式飞机最糟糕的评价之一就是发动机寿命过短!没想到自己却成了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始作俑者”之一。

    两个大国开战,又不是和平时期一架战斗机能用个十几二十年,几千小时的发动机寿命有个鸟用!不仅造价贵,制造也麻烦,与其等着摔成废铁,还不如多生产个几台(估计对于这一点有人会有不同意见,意见就不用发表了,因为万不可用现在的观念去思考二战的情况。曾经有人去计算平均一名苏联红军战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生存时间——3时!当然这个问题的正确‘性’还有待于探讨,但能确定的是:大部分技术装备的当时的实际寿命一定非常短。而美军的陆军航空队轰炸机部队也做过统计,他们的轰炸机成员的平均寿命在作战高峰时是三个星期,因为他的座机已经被击落了。)。

    大战拼的是消耗,谁消耗得起谁就会赢,一百架战斗机最多几架能在200行小时后幸存,林俊和苏联的决策者现在不会为了这几架而去制造使用寿命上千小时的战斗机发动机,至少在二战结束前林俊不会去提议。

    “战争已经开始了。”图哈切夫斯基听到林俊的话后,蹦出如此一句。

    “开始了。今天是中国,明天就是欧洲,后天就是我们。”

    “安德烈同志,看来你也已经同我一样,预见到德军将会与我们有一场决战。”

    “***主义与法西斯是不可能共存于这个世界的————“

    林俊将自己曾同斯大林说过的观点复述给图哈切夫斯基,“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那天做准备。”

    “我想你和我一样在等着那天的来临。”图哈切夫斯基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光芒——这是一个为战争而生的军人,“安德烈,一直没有机会感谢你为我和其他几位指挥员所做的一切,谢谢你!”

    看的出来图哈切夫斯基已经不善于感‘激’别人,这倒不是因为现在“落魄”——一个元帅能向什么人表示感‘激’,而且他一直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魅力和极强的自信心的人,当斯大林将他贬为伏尔加沿岸军区司令员时他就以辞职来应对,现在的表现已经是最大限度。

    “不用纪念,苏维埃一定会再次召唤你的,到时世界会再次知道红‘色’战神的威名!”林俊是在为他大气。

    “安德烈同志,不要远离莫斯科这个权利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