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91章

苏联英雄-第9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五点,机械化第二旅胜利撤回出击阵地的消息传到乌苏里斯克,林俊的心这才完全放下。

    损释战果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初步统计显示苏军完胜,一天的战斗里牺牲不超过300,受伤大概在1000左右;日军方面步兵第7374两个联队已经可以从日军的建置里撤除,75、76个联队损失超过半数——这

    队是被苏军的集群炮击和坦克集群硬生生的碾碎的。▋

    有人说二战德军战斗力强,但苏军用人海战术把他们淹没了,而美军用的是火海战术——了解过苏军常备部队火力配置和总体火力装备情况的人应该不会这么说,因为苏军的“火海战术”才是当时世界陆军中最名副其实的。

    己方的损失过几天就会出来,但日军的损失只会是个永远的‘迷’,林俊永远也不会得知小日本在到底今天损失了多少人和部队。

    布柳赫尔也已经在乌苏里斯克,在得知战况后,他对边上的人说:“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到底消灭了多少日本人。”

    大家都明白,从今天己方使用的火力和攻击方式出发,自己根本无法算清日军到底报销了多少:机械化第二旅在第二次进攻中的战果无法‘精’确统计,因为他们进入朝鲜纵深过多对政治外‘交’不利,很快就回到了出击位置;而“大锅“里的小日本能留全尸还能辨认的估计不多,在那么猛烈的炮击和轰炸过后还能四肢健全的家伙绝对是个幸运儿。

    “元帅同志,我有个计算方法可以试试,只是可能会缩小前线同志们的战果。”一边的林俊说:不算清楚战果可不好上报。

    “哦,安德烈同志请说。”

    “发动对两处高地进攻的应该是日军两个联队,而日本陆军常备主力师团每个联队一般是3800人左右。这两个师团的番号已经可以去掉了,全军覆没,我们就保守估计一下:去掉不参加一线进攻的后勤人员,每个联队被我们报销了3000,那就c;而从报告看,被潘菲洛夫同志指挥的部队打垮的那两个日军联队损失过半,我们也保守一点,算个3000;这样加起来就是9000,方炮兵和航空兵摧毁的日军炮兵、工兵、后勤辎重等部队,在加个3000,也就是有个12000了。那些炮兵、工兵、后勤辎重等部队在日军常备师团的编制里超过8000人,我们算它5000算多。其它的零头领脑就不用算了。”

    边上的军官一听:这都行?!

    但好像也不会有更好的办法。

    林俊看到几个同僚的表情稍有异样,就接着说:“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常备师团大约在两万四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将小日本的19团报销了一半以上。如果这样的统计难以上报,可以将潘菲洛夫同志指挥的部队进攻中获得战果的和炮兵、航空兵**完成的战果还照刚才的方案计算,对合围地域内的日军尸体进行仔细清点。”

    在这里,会打断林俊说话的也只有布柳赫尔,但元帅同志好像做听众的兴趣很大。

    “那些尸体不是炸碎就是烧焦,但这计算的办法也不难。”林俊说。

    “这还不难?一堆碎‘肉’和焦炭哪有这么简单好计算?”有几个军官心里想,当然不好意思说。

    “这个很简单,凑个两条‘腿’算一个,一个躯干也算一个,一个脑袋或是两只完整的耳朵也算一个,两只胳膊也算一个,就是把两个手掌凑一块也算,那些烧焦的尸体就比较好统计。如果这样数量还少的离奇,那就找手指,反正凑齐十个就算一号。要是还不够,那每就凑齐25公斤碎‘肉’也算一个;还是不行的话——————”

    “安德烈同志,我会让同志们按照你的方法去统计的。”布柳赫尔终于打断了林俊的发言,元帅同志可不想这位克里姆林宫的“怪物超人”再说下去,再说的话部队里的同志们都成清扫战场的秃鹫了。

    同僚们不敢也不好意思用过于惊奇的眼神看林俊,但林俊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想法:“安德烈同志祖上是不是专业收尸的?!不然怎么想得到这么经典的方法?!”

    “都是从国内***战争的尸山血海里出来的,我这样说也不过分呀?”林俊想。

    是不过分,但这种话从克里姆林宫的“太子”嘴里说出来就太奇怪了,如果是一名一线的连长或营长出这样的点子就相对正常。

    既然你们不想听,我还懒得说。

    “布柳赫尔元帅,关东军方面的日军有什么动静?”胜利的时候还不能忘了第四师团出动的那只日军特别支队。

    “最新的情报显示该部队仍在集结,距离边境还有一百多公里。”

    “又迟到了。”林俊想。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屠夫本色

    !”布柳赫尔拿起酒杯说,“为了胜利,干一杯!”

    “安德烈同志什么时候回莫斯科?”

    问话的是参谋长施特恩,他说“回莫斯科”的原因是边上还有其他军官,那些上级指挥员还没有资格知道林俊的行程,所以施特恩不能直接说“什么时候去中国”。

    “过两天就走,这里就让大家‘操’心了。”林俊是急着回南京。再说这边大局已定,留在着也没意思。

    餐后布柳赫尔、施特恩和林俊进行了秘密谈话,涉及的内容很多都是苏联的远东战略和战役地收尾工作。

    “如果我估计不错,外‘交’部那边很快就会有消息,现在我们还是维持现有战线,给***同志争取些筹码。”布柳赫尔说。

    “***不会在谈判桌上让我们吃亏的。这点我们都可以放心,他不狐狸还狡猾,呵呵。元帅同志,我这里有两份刚起草的文件,你看是否以我们三人的联合名义递‘交’中央执行委员会?当然要等到收尾工作结束后再递‘交’。”

    这两份文件是林俊刚拟定的:第一份是建议设立“哈桑湖战斗参加者”奖章的建议;第二份是不可公开地文件,建议秘密授予那位提供重要情报的情报员同志“苏联英雄”称号。

    这次战役中将会出现多名“苏联英雄”,而且林俊十分钦佩那位红‘色’间谍佐尔格,不想他像历史中那样直到牺牲二十年后才获得应有的荣誉,虽然能知道他存在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他这一生也可能没有机会触‘摸’那枚属于他自己的列宁勋章、看到那本印有自己姓名的大型奖状。

    布柳赫尔和施特恩知道这两份文件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二份文件的内容如果泄‘露’,除了眼前的安德烈。足够他们两人上断头台。

    “安德烈同志,等战役结束后我将到莫斯科向中央汇报这次战役的情况。这两份文件我会亲自‘交’给斯大林同志,你可以放心它们地安全。”布柳赫尔郑重的说。

    奖章地设立对于提高远东红旗特别集团军在苏军中的地位和凝聚部队战斗力地意义重大,布柳赫尔和施特恩当然是举双手赞成;那位秘密战线同志所做出的贡献也足以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也许有些搞政治的同志会觉得这样不合适,但知道内情的高级军官们都会支持这一提议:没有他的贡献,苏联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数士兵的生命和鲜血。

    保密这点是最重要地,林俊也知道房间里两人都清楚这点,但还是需要提醒一下:“为了这位秘密战线同志的安全,我希望我们将他地存在永远烂在心里。在远东除过我们三个以外,绝不允许有第四个人知道这件事!”

    “我以我的党‘性’担保绝不泄‘露’半句!”布柳赫尔同施特恩严肃的回la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还有一件事我要提前和你们打个招呼。那个留希科夫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方面有些问题,我希望你们不要和他过于接近。特别是施特恩同志,据说你和他的关系不错,就更需要注意!莫斯科的亚历山大同志可不希望看到你和他走的过近。”

    林俊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房间里的另外两人心里猛然一凛,布柳赫尔知道眼前的“屠夫二世”和身在莫斯科的“刽子手二世”要对远东肃反部‘门’里叶诺夫一系的人动手了!

    但布柳赫尔与施特恩的心态有所不同:布柳赫尔是有些高兴加担忧,因为那个留希科夫来远东后的所作所为他非常看不惯,也知道留希科夫有可能就是冲着自己来远东工作的。而安德烈同志的话说的如此明确,应该是对自己信任的表现,所以自己不会有危险。

    一个元帅竟然会为一个师级指挥员的信任而感到高兴,不得不说是“肃反”造成的可悲又怪异的现象,还好元帅同志从各种消息和情况中分析得出:这个安德烈虽然在铲除异己方面杀人不眨眼,但出发点和尺度都把握的非常好,不然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也不可能有机会到远东来担任他的后勤部副部长——安德烈是个好同志,布柳赫尔认定这点。

    施特恩的脸‘色’虽然没变,但林俊的话就是把自己一脚踢到了“敌人盟友嫌疑人”的位置上,幸好现在安德烈同志是在‘私’下里明确的给自己提个醒,也就是

    还有机会,至少在目前莫斯科对自己是信任的。

    “安德烈同志,我知道该这么做了。”施特恩连忙表态。

    “也不用过于担心,你也知道亚历山大同志做事不用叶诺夫的那套,不会‘乱’冤枉人。你是一位具有杰出指挥才能的高级军官,离政治远点,也许能成为未来的元帅,苏维埃需要你这样的指挥员。”林俊干脆用斯大林的口气告诉他。

    “是,安德烈同志!”

    眼前的安德烈同志的话就是最好的保证,大家都知道那个内务人民委员是他的人,安德烈同志信任的同志就不会有危险,而且施特恩这个级别的高级指挥员都知道林俊为“肃反”做了什么,他是在尽量保护苏维埃的基石不受过多的破坏。自从亚历山大上台后,连远东的“肃反”工作已从恐怖趋于缓和,这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明天我想去趟诺沃基耶夫斯科耶,再去前线视察一下,难得来远东学习一次,不看看大战后的战场就太可惜了。”

    “那我明天陪你一起去。”布柳赫尔说。

    “那倒不用,这里还需要您坐镇指挥,我自己去就可以了,再说也不会出什么危险。”林俊可受不起这样的礼遇,让元帅同志陪自己去看热闹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既然林俊已经表态。布柳赫尔也不好坚持,“施特恩,你去安排好安德烈同志地卫队。还有,让安东诺夫去准备安德烈同志去中国的飞机。一定要安全第一!“

    “是,司令员同志!”

    、、、、、、

    “张鼓峰刚打了个头就结束了,不知道回南京后战况如何?”林俊回到自己房间后独自思考。

    中国战场的牵制导致日军不可能两线开战,这点绝对不会有错,那下次大规模的冲突是否会按照布柳赫尔的预计那样出现?林俊是非常希望小日本不长记‘性’。明年夏天再来一次,到时候再把它们打得姥姥都不认识,这样才能保证在西线战事爆发后背后的安全。

    这时斯诺尔尼克大尉端着咖啡走了进来:“安德烈同志,您的咖啡。”

    “哦,斯诺尔尼克,把我的***准备好。明天我要再去趟前线。”

    “是您自己地***吗?”

    “恩,这次穿的光鲜些,再说也没有日军狙击手的威胁。”

    “是,安德烈同志。”

    “告诉费科奇诺夫,最晚大后天启程返回中国南京,让他做好准备。还有,我有个新的任务‘交’代给你。”林俊说完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你先不去南京,我派你去趟莫斯科,明天就出发。将这封信亲自‘交’给内务人民委员亚历山大同志,一定要亲手‘交’给他。而且不能有第三个人知道这封信的存在!”

    “是,安德烈同志。我将以自己的生命保护这份信地安全!”

    “把信‘交’给亚历山大后,他会安排你去南京的行程。这趟回莫斯科从名义上就说是我派你向军事委员会汇报战况。”

    “是,安德烈同志。”

    斯诺尔尼克办事牢靠,而且他军官与契卡的双重身份,加上身为自己的特使,绝对能保证信件的安全和保密。林俊的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就是他刚才和布柳赫尔说的整顿远东肃反的事。

    10月5中午,林俊抵达了别尔扎林的指挥部,看到四十师师长巴扎罗夫上校和机械化二旅旅长潘菲洛夫上校也在。三个上校都是在得到林俊要来的消息后来欢迎他地——现在他们都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和自己地副手。一些后续的工作已经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