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338章

苏联英雄-第338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苏联的农田里就只剩下了一些‘妇’‘女’和半大孩子在没有任何机械和畜力地帮助下。以肩拉人挑的最原始方式进行粮食生产!

    不过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是历史中苏联在战前所储备的多达600万吨的粮食由于没有及时转运。其中大部分不是被快速推进的德军抢走,就是被惊慌失措的苏联人自己给烧掉了。结果到了1942年,苏联的粮库里几乎没剩下1粒的存粮,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了!

    不过现在德国人可没历史上那样干的彻彻底底,林俊的“备战备荒”给苏联囤积了不少粮食,耕地也没像历史上那样给抢去那么多,大撤退地时候也不是崩盘,但形势依然严峻。

    众所周知。拥有广袤土地的苏联是农业大国,但从自然条件而言却并非一个农业强国。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农业光能资源总体不足:在苏联的主要农业产区,日照温度在0度以上的日子才只有46个月,因此苏联大部分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林俊两年前听过苏联农学院几位教授的报告,了解苏联地农业特‘色’,同环境优越的美国相比。苏联土地上的无霜期也很短,总体条件一般。

    苏联全国4/5的地区年降水量才只有500毫米,所以苏联农田的生物气候潜力平均指数很低,仅为149,比德国低了38%,比法国低了53%,比美国更是低了60%出适合自己食用的粮食出来,像土豆这样的农作物在苏联广袤的黑土地里就非常适合耕种,对于苏联缺光的高寒环境又非常地适应。因此产量也就特别的高。

    “在历史上土豆曾经不止一次的以“救命粮”地身份把俄国从饥荒的边缘拉了回来,战争期间也是一样!”在战争一开始,林俊就向农业生产的负责人说过这样的话。

    土豆。苏联需要土豆!

    历史上苏联在粮食生产最困难的19421944年期间,光是土豆的产量就达到了1亿吨左右,仅此一项就是西方援助总合的2倍,因此苏联能够在战时养活大量的军队及后方工人西方媒体常说要不是有他们的援助,苏联就会彻底垮掉:这太夸张了一点:与其说是西方援助地功劳,还不如说是苏联自己土豆的功劳。

    “土豆,粮食,牛‘肉’!”

    脑子有点‘乱’,一直到现在林俊都还没吃早餐。已经非常饿。脑子里想着莫斯科看到的那些报表中的数据,没理会边上遇到的军官们的立正敬礼,‘蒙’头走回指挥部。

    “元帅,朱可夫司令员请您一同用餐。”

    一名上尉在自己面前报告。点点头往朱可夫的办公室走:长时间的接触让自己早就知道大将同志总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吃早餐。

    一大块硬面包,几个大土豆加上一盘加热过地红绕牛‘肉’,显然是“土洋结合”。

    林俊没什么客套话,直接就坐在朱可夫对面,拿起放在桌子上的刀子给自己切了两***黑面包;用勺子舀了点牛‘肉’和汤汁浇在面包上,两片一夹当三明治吃。

    很硬、很有咬头。也耐饿,但只能提供勉强足够的热量这就是林俊发愁的事。

    “古谢夫,现在我们一线部队每天的最新伙食标准是多少?”

    林俊没头没脑的提问让一直以来都和林俊一同吃饭的机要秘书回答不出来:他是机要参谋,但不是后勤司务长。

    “问你做什么,呵呵。”就一秒钟之后林俊就有点自嘲。

    “我记得坦克兵的最新标准,刚刚上个月颁发的,其它地一下子说不上来,要不让后勤部来个人汇报一下?”朱可夫问。

    林俊刚一个“恩”字,古谢夫就已经离开座位走向电话机。

    “我们地坦克兵一天标准怎么样?”林俊似乎很想知道。

    “冬季一天的定量是1000克面包加600克土豆。副食就看具体情况。很难有个准确地时候。”

    “不够。”

    用林俊习惯的“市斤”计算,这就是一天三斤二两主食。就是阿廖沙那样的大块头都能吃饱了但能吃饱并不代表能作战,能吃饱与能作战不是一码子事!

    就好比一名t…34坦克装填手,一天的定量是1000克面包600克土豆,凭这些粮食他是能够吃饱,可作战的时候一名装填手需要每分钟发‘射’5发炮弹,装填的炮弹每发差不多重20公斤,也就是说他要在1分钟之内把10公斤重的炮弹翻腾一遍,不用多久便会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这就是能吃饱但却不能有效作战!

    为什么装填手会四肢无力,就是因为他吃的食物里面热量太少!这会虽然苏联人勒紧了‘裤’腰带。但是光靠土豆和面粉却不能满足士兵对热量的需求,因为在冰天雪地的苏联这些淀粉类食品根本就顶不了多长的时间!

    副食品供应是最大的问题,而‘肉’类却又是能量提供大户………士兵们没有了热量就会没力气,没了力气就不能作战,更何况苏联制造地武器常常都和“重”字沾边,士兵们不管是日常维护还是作战使用。都得有象“牛”一样的力气才成!

    而为了让士兵有像牛一样的力气就必须让他们吃牛,只有吃了牛‘肉’才能使出“牛劲”!这个辨证关系在苏联谁都懂,可是这会苏联却偏偏养不起牛!

    几年前林俊的“备战备荒”时还能减少‘肉’类供应囤积淀粉类粮食,因为就是在艰苦的训练工作环境下,大量的土豆加上少量‘肉’食只不过是让士兵和平民中少几个胖子,但战争状态下就不成了!

    这会国家‘肉’类产量老也上不去,饲养牲畜所用地谷物要从人吃的口粮中扣除,因为苏联连人吃的粮食都要斤斤计较,哪里还有多余的部分再喂给牛吃?!

    “我们这会缺少足够的‘肉’制品。部队饮食里的‘肉’制品占有比例不足,提供的热量太少。我们还相对缺乏对‘肉’食的浓缩和包装技术,这直接造成了罐头生产能力的不足。目前大概只有10被做成了‘肉’罐头。每个月生产地‘肉’罐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满足前线部队的‘肉’食需求。”

    这会朱可夫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今天副统帅会和自己谈论这个:据他所知,部队伙食供应虽然艰难,但绝大部分时候还没到因为能量不足而影响作战的地步。

    “目前我们是在本国地腹地作战,多数的‘肉’食可以就地加工筹措,没有那么多贮藏和运输上的压力,问题还不是那样凸显。但是如果占线拉长,在西边德军目前占领的国土和‘波’兰等地,我们不可能得到足够的‘肉’类。主要得靠罐头,问题就严重了。”

    德国人就像清洗一样把占领区搜刮了个干干净净,等向西进军之后,估计连颗麦粒都找不到,还要给那些地区的人民提供救命的生活必需品,后勤压力会急剧增加。

    朱可夫已经明白副统帅担忧‘操’心的是什么,显然作为方面军司令,他在整个国家的后勤供应上并不需要考虑,只是问题到明年开始他也会尝到。

    苦恼不仅仅来自于军队供应不足。更大地困难来自于普通平民的供应!

    这会要是把苏联所有的粮食来平均分配给苏联所有人吃,肯定会不够吃的情况。对此,斯大林的解决办法就是毫不留情地卡掉农民的口粮,用卡下来的口粮优先保障军队和后方工人的食品供应。

    还好林俊的几年前地预见‘性’,不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苏联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已经上了前线,卡掉农民的口粮实际上就是卡掉‘妇’‘女’和孩子的口粮。为了能保证部队的供应,斯大林对苏联农产品进行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像历史上的1942年,苏联全部2970万吨谷物中的1251万吨。180万吨‘肉’中地120万吨。约100万吨甜菜,200多万吨牛‘奶’全部集中到了国家手中。

    这些食物都被重点用于供应红军。斯大林只是把其中200万吨地谷物留给了那些仍然在农田中从事繁重劳动的‘妇’‘女’和孩童,她们一天最多也只能分到大约800克面包和300克土豆而且没有任何地副食。

    正因为如此,战时的苏联农村普遍都处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被饿极了的小孩甚至用舌头去‘舔’放过面包的架子!很多的人都死于营养不良,可就是这样,‘妇’‘女’们还要以高出平日近一倍的劳动强度去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说不通情理残忍至极了!

    但是这些苏联‘妇’‘女’们都默默地承受住了,因为她们明白,如果战争输了,一切都将不存在!她们勒紧‘裤’腰带,把口中能省下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无偿奉献给了国家和军队。

    那会西方的粮食援助只是在低程度上弥补了苏联粮食的部分缺口,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世的那些所谓的苏联饥饿崩溃论是在有些危言耸听!

    不过现在也只是比林俊记忆中的好那么一丁半点,‘妇’‘女’们的供应标准最高也就是一天800克面包和300克土豆,副食品极少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历史中的供应标准基本就没达到过,有时候一天14小时工作后的‘妇’‘女’同志只能得到半公斤的土豆,其它什么都没有!

    而且那时候常常出现只供应劳动者粮食的情况,而老人和孩子只能靠家中劳动者带回来的一点点食物不是当官的不给、没人‘性’,因为根本没有!

    现在标准是基本能够执行的,因为各地的粮库里有粮食,虽然有些是前年的存量,但还是粮食!小孩和老人也能得到活命的口粮,像后方保育院出现大量小孩冻饿而死的情况是绝对不容许的!

    苏联这会能靠土豆和‘妇’‘女’的力量填饱了自己的肚皮,但想彻底解决吃饭问题就必须多养牛多产罐头!可对苏联来讲这些牛不但养起来成本高而且加工率也极低与其自己打肿了脸硬充胖子,还不如厚起脸皮直接伸手向别人要更来得实际!

    林俊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按照莫斯科的统计,到上个月为止西方援助给苏联的的‘肉’脂类食品已经占到了同时期苏联‘肉’类产量的20,而且从运到之日起就被包装成了便于输送的罐头形式,省去了苏联大量的加工和运输上的打麻烦。

    很多‘肉’罐头从太平洋、北冰洋的港口一上岸就被立刻装上了火车,沿着铁路万里迢迢一直送上前线。但运输中似乎也很残酷,因为沿途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吃不饱、勒紧‘裤’带的‘妇’‘女’和孩童,可是却没有一个罐头能够分给她们,全部都要优先供应给红

    “土豆烧牛‘肉’”“猪油配面包”的荤素搭配法,满足了士兵一天最起码的热量需求,为了战争,国家和人民只能承受饥饿的煎熬!

    “在基本淀粉粮食供应的基础上,严寒季节还必须保证红军士兵每人每天至少250克的纯‘肉’食供应,这样才能保持住部队的战斗力!”林俊在听完方面军后勤部副部长同志的详细汇报后,可以说是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在说,“把库存和运到的全用上,不要想着存着,后勤供应我去想办法。”

    怎么想办法?向美国人要!青年代表团就要出发,还要给***加点压力!增加在北冰洋的海空军力量,就是损失更多的海空军实力也在所不惜!

    林俊这是“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坦克大炮罐头老子都要!b

    “让押送人员注意,一定要把俘虏安全的送到莫斯科,不能出一点纰漏!”

    “是!元帅。”

    参谋转身离开。林俊和朱可夫当然不用去送送那位德国陆军元帅。

    “中午就将有15架运输机飞往大沼泽纵深进行空投补给。除了少量地‘药’品之外。大部分都是高热量食品。”朱可夫顺道说了说空军对游击总队地支援计划:运输机将从6号机场出发。就在德国高级将领被送走之后。

    “白天空投。”

    这也是没有办法。虽然会有遭遇德国空军拦截地危险。但目前地情况下进行夜晚空投几乎就是不可能地!天气太冷了。飞机在夜间基本不可能起飞!

    游击总队那边也是情况不妙。困难就在后勤上:除了极少量情况最好地优秀战马。其它所有牲口都已经做为军粮。但还是不够!

    在最低气温长时间低于零下三十度地情况下。庞大而分散地游击总队还要养活庞大数量地非战斗人员。其艰苦卓绝地环境是这边地人很难体会地。梅利尼克将军处境很艰难。急需支援。

    “科别茨会派出足够的护航战斗机,应该不会出大问题。l'还有。游击总队报告会派出突击小组穿越战线,就这两天就可能有同志来报告。”

    “恩,等游击队同志到了。我想见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