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咸鱼的自救攻略 >

第768章

咸鱼的自救攻略-第768章

小说: 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面上看是的,也是以阿里的人才和底蕴可以自行分析出来的结论,然而内里的核心在于通过“转化”,推动线上内容的渗透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加速。
  “社交”这个词,在不同的人耳朵里,能听出不同的意思来。袁苜静静的等着,果然,楚垣夕说到这里就不说了,没有多做解释,让对方自己去脑补。
  阿里的人脑补“社交”会脑补出什么来?砍一刀啊!要不是必须借微信传播,对阿里来说走不通,聚划算怎么可能不去砍一刀?
  然而社交的价值显然不只是拉新,真正的社交是形成新的社交场景和社交需求。只砍一刀,其实是忽视了真正的社交价值。
  按楚垣夕的讲解,可以解释为做拉新和留存是对社交价值的一次性利用,而真正的社交价值是多次重复利用,乃至建立起自己的社交,获得永久利用的权力。
  微信和QQ解决的是最基本的社交需求,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需求,靠的是体验、用户习惯而不是内容。新的社交,在微信铁幕之下成长,怎么能从一次性利用过度到永久?只能靠内容。
  小康的打法,从设计内容的时候就是对准价格敏感型用户去的,是楚垣夕出方针薛建华进行细化,加班加点搞出来的。所以生鲜前置仓的用户正好在小康线上内容覆盖的框架之内,两者走的都是补贴用户的投毒方式,楚垣夕才愿意并过来,正好一块解毒。
  想到这里袁苜忍住笑,如果阿里大佬听走楚垣夕的1。0版本之后如获至宝,然后如数传授给河马,可能又要积累经验了。不是这么做不能成,理论上当然可以,但是这个社交细分领域只能有一个成功者……
  楚垣夕就是这么厚道,在自己还没成功的时候这么热心的分享“成功”经验给别人听!
  当然这种事情袁苜憋在心里就行了,死都不可能笑出来。
  她跟在楚垣夕身边也一年有余,因此早就开始学习楚垣夕的好习惯——察言观色。在她的观察中,武威面如平湖,对这个答案不置可否,而老樊眉头紧皱,似乎在高速的思索,也可能是啥都没想明白,就跟她自己当初一样。
  只听老樊问:“但是你怎么能够做到不亏或者小亏呢?这个目标不是你动动嘴,想当然就能达到的。”
  “樊总,我当然知道前置仓的商业逻辑不那么好,履约成本高。小康一直都没干配送您应该知道吧?”
  “我知道啊。”
  “所以我的打算是前置仓统统改成提货点,配送都砍掉。”
  楚垣夕说的是降低履约成本的事情,翻译成人话,叫战略性裁员。通常企业所谓战略性裁员的时候都是迫不得已裁员,不裁员企业支撑不下去,而楚垣夕这个是真正的为了实施战略,只不过这个事情不由小康来实施,完成并购交割之前需要前置仓创企们自己搞定。
  当然,也不见得一定是裁员,因为改成提货点之后也是需要店员的,肯定优先从原有人员中转岗。只不过一番动荡是肯定难以避免的,两者的工作模式和时间也不一样。
  这个决策对于那些企业的员工可能并不公平,但是世上本来也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实际上取消配送正好培养用户们到店的习惯,对于小康发展小区社交是一个必要的步骤。虽然这些提货点肯定无法营造出小康便利店独特的环境,但是有一个点位扎在社区,同样可以加深用户对于小康品牌的认可,增加归属感和安全感。
  一个简单的现象,那些手机线下渠道为什么能卖性价比很低的机型?乃至于同样的机型卖出比网上更高的价格?因为用户能找到、知道出了问题到哪去找,心里就踏实,这是纯线上无法提供的安全感带来的溢价。然而实际上需要售后的时候是同样的折磨。
  这回轮到武威皱眉头,因为楚垣夕的答案实在是太充分了,像是提前准备过的样子,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前置仓之所以不灵,主要就是配送造成的人力成本,楚垣夕的答案等于是直接否掉了前置仓,他并购的根本就不是前置仓生鲜,盈亏平衡自然要往上走,但配送提升的是效率,砍掉配送效率往下走。
  不对!武威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踏进了楚垣夕讲话的套路,思路正在跟着楚垣夕给出的方向去推演。她立刻停止思考,直觉和经验告诉自己,顺着别人的思路思考,想的越多错的越多。
  作为一个成功的CFO,谈判能力是必然要有的,因为CFO主要工作是协助董事长募资,和投资者谈判,协助CEO搞并购,和标的企业谈判,谈判是必须会谈判的,不会谈判的CFO只能算是菜鸡。
  因此武威立刻跳出刚刚产生的思维逻辑,然后马上清晰的意识到,刚才想的事情大方向不对,那是对方原则上接受了并购之后,谈价钱的时候才应该聊的事情。
  因此这个时候纠结于细节干什么呢?楚垣夕又不是袁苜那么菜的菜鸡,他为什么还没接受并购就开始谈论自己的核心优势?
  虽然是和楚垣夕第一次见面,但是对方的公开事迹可是一点都不少,绝对是个谈判高手无疑。这从巴人游戏的交集价格上就能反映出来,本来自己这边给出的底线就是350亿,转过年来再看,当然是出低了,但那个时候已经不能更高,解决楚垣夕一笔就出到340亿上,几乎命中底线,然后快速促成交易,显示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极高的效率。
  作为曾经的交易对手方,而且是最终批钱的人,武威隔空给楚垣夕的效率点过赞。
  那他现在为什么要说这些?如果我是他,我需要什么的时候才会说这些?武威快速的想了想,发现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主要是对方说的都特别有道理,给人以启发,让人不自觉的就想深究,因为似乎能够获得点什么。到了武威这个位置上,想要通过几句话获得点什么实在太罕见了!
  那就先聊点别的吧!
  这一瞬间武威居然感到自己有点烦躁,通常她只有处于焦虑中才会烦躁。这是一种类似于直觉的信号,预示着不顺利的程度超出预期,而责任又比较重。
  她有点不想聊下去了。
  本次出使小康生活的任务是谈并购,武威之所以愿意在开牌之前多扯一会闲篇,一是因为总要走个过场,越重要的谈判越谨慎;二是此前没接触过楚垣夕,需要摸一摸他的套路;三也含着交换一下意见的意思,如果对方拒绝或者排斥,是另一种策略,如果不排斥,就必然要听取对方的价码。
  能反映价码的,自然是对现状和未来的解读,以及双方的底线。
  但武威现在是既没摸清楚垣夕的底细,又没试探出楚垣夕对交易的意愿。她作为阿里人,经验何等丰富,参与过多少重要会面,当然知道别人面对阿里的收购意向时,也有可能持有假谈真拖的态度。其中的麻筋在于,必然破裂的会面反而无所谓,有些会面是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的,如果因为会面过程中的不谨慎而破裂,那就太糟糕了。
  就好比国朝著名泳坛王者的听证会一样,一审已经胜诉了,二审可能胜诉可能败诉,事先必须准备充分,过程中要拿捏好分寸,才能确保拿到有利的结果。最终因为己方不谨慎而败诉,那不是非常糟糕的结果吗?
  这就是她焦虑的原因,需要极力避免这种人为的糟糕,但又摸不到头绪。
  她决定进行最后一番试探,虽然整个会面从开始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多久。想到这里武威问道:“楚总,你知道黄团的小象生鲜吧?你把前置仓改成提货点这个点子不错,你觉得小象生鲜要是也砍掉配送,和你的计划相比,怎么样?”
  楚垣夕心说小象都凉了好不好?你把小康生鲜跟小象比,存的是什么心呐?
  “咳咳,小象怎么可能砍配送呢?”袁苜终于找到了插嘴的空间,“黄团的产业不做配送还不让人笑死啊?”
  “呃……还是有可能的吧?”楚垣夕倒是觉得这个命题很有意思,“从独立运营的角度,当然是先活下去,显示出活力更重要,小象当初要是砍掉配送也不至于快速关店。”
  老樊也来了兴趣,加入话题:“但是砍掉配送的小象,不就成了普通的生鲜门店了吗?无非装修好一点,面积大一点。”
  第一千六十三章 拖延战术破产
  “就算开普通的生鲜门店不是也挺好的吗?黄团那么多的用户,那么多的数据,应该比普通的生鲜门店干的好才对。”楚垣夕觉着当着阿里埋汰黄团肯定是政治正确的,“这个算是黄团一次比较昂贵的试错呢,还是算孵化失败?不太好说,总之立项环节有很大的问题是没跑的。”
  武威心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要听的是和小康生鲜的对比啊!黄团当然是阿里的心腹大患,如果一定要给造阿里的反排个座次,黄团第一,拼多多第二,大狗东只能算第三条好汉。
  而且,局外人看的是黄团今年各种被怼,民心尽失,阿里看到的是今年黄团炮火极为激烈,在阿里必欲取之的本地生活领域翻江倒海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根本不接阿里的招。
  之所以把黄团列为第一正是因为黄团的进攻性太强。拼多多虽然也在猛攻,但它基础毕竟薄弱,只能进攻电商这一个领域,无非就是跟国美这种掉队的绑定,在物流的夹缝里求一求生存。而黄团,他们能搞的动作就太多了!
  “那,我是说假如。”她决定问的浅显一点;“据我们所知,黄团也在学习小康,内部搞了个团队,当然具体的就不太清楚了。假如黄团重启小象,然后把学习小康的经验用上去,您觉得会如何?”
  只见楚垣夕笑呵呵的一比划:“袁苜,给武总一个标准答案。”
  袁苜不由得快速翻了个小白眼,“小康愿意同所有友商一道探索本地生活社交的经验,把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喂喂,说点儿真心话行吗?”老樊心说这话要不是让袁苜说出来我得吐糟死!
  楚垣夕一本正经:“真心话就是黄团遇到的问题和您上次来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有车、有店、有地图,并不能快速迭代出他们需要的东西。总之河马的成功率比黄团高多了。”
  老樊经过了这一个月,当然已经非常了解河马那边山寨不下去是因为什么了,这套数据挖掘思路是单车和店必须结合起来挖掘,不把同一用户的骑行、购物记在一起,没什么大用,不记录轨迹同样没什么大用。
  换言之就算现在想记录,怎么记都是问题,必须把河马、哈罗和高德重新打通一遍。但是这要开放一些对三方都非常关键的接口和数据,关碍非常多,因此打通的过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就算阿里从集团高度推动都没那么容易。
  思路到此他还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也就是河马确定单纯的骑行数据不结合购物不好使之后,和开门客沟通了好几个来回,因为开门客当初构建商业模式的时候是下了大力度山寨小康的,现在变成了难得的亮点,据说黄团也试探过。
  最后发现开门客的骑行数据还不如哈喽的好用,地图更是稀烂,白耽误了很多精力。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河马也就是做做沟通,主要还是靠自身,但据说黄团之前和开门客打的火热,形成战略级合作,投入的更多……
  但是看到楚垣夕这种稳坐钓鱼台的表情,他又笑不出来。楚垣夕得意吗?肯定是得意的,虽然看脸并没有得意,只有假正经!
  “楚垣夕,怎么听你这个意思,是吃定我们了?”老樊有些恼火的说,“你不就是想靠你搞的那套大富翁游戏把用户盘活吗?你真觉得一定能成啊?用户生态可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
  “樊总,做游戏我可是拿手的。”楚垣夕心说这是打算谈价钱了吗?“我最近的信心更足了,你看《动森》里的玩家生态怎么样?你有没觉得城市宝藏和《动森》有点异曲同工的地方?”
  “没觉得!”老樊摇头跟拨楞鼓似的,“虽然都是建设,但是你们的功能跟《动森》完全不一样。”
  袁苜心说我们做城市宝藏可不是为了盘活用户。不过这就不用解释了,阿里的两位大佬要是知道楚垣夕内部开小会是怎么说的,估计友谊的小船要翻。
  楚垣夕当时说:“社交的关键在于习惯而不是功能。比如说阿里吧,就知道做功能,做了那么多淘客返利的功能,结果呢?明明都是淘宝的购物优惠券,最好就是把用户拉到淘宝APP的聊天频道里面发券。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去培养用户的习惯,拉不动,只能让淘客上微信发券,每天面临被微信干死的风险。这就是阿里的社交基因。”
  小康的一系列线上内容之所以直指社交,都是基于培养用户习惯出发的,袁苜感觉老樊估计很长时间内是理解不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